低碳经济并非扩张低碳产能- 章玉贵- 章玉贵- 和讯博客
低碳经济并非扩张低碳产能 [原创 2010-04-12 16:47:10]   
 

低碳经济并非扩张低碳产能

《环球时报》

章玉贵

 

据法新社引述华盛顿皮尤慈善信托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去年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zd0}的清洁能源投资国。在代表低碳产业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投资额高达346亿美元,差不多是同期美国投资额的两倍。

对于这份取自国外调查机构的数据,国内相关部门既没有证实也没有证伪。不过笔者相信,在这个投资喧嚣、概念热炒的年代,手头并不差钱的中国企业对低碳产业的投资偏好一点也不奇怪。尽管从官方到民间迄今都没有给出一个关于“低碳经济”的准确定义,国家发改委《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亦尚未出台,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热情却早已被点燃。据报道,全国2/3的省市正在启动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中部的江西省南昌市更是拔得头筹,成为全国{sg}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省会城市,正在开工建设{sjj}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而从投资计划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全国仅在工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的投入预计每年将达1万亿元。按此态势,或许,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真的可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筑起针对工业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了。

不过,各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在亢奋之余,还须静下心来理性思考低碳经济的产业属性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依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契合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毕竟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投资发展史上,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短期逐利的投资冲动而造成的无序竞争、产能严重过剩以及边际利润率递减的失败案例实在是太多了。事实上,今天的中国正为过去“全民补贴生产”的增长方式还债。日益严重的内部经济失衡业已成为经济战略转型的巨大瓶颈。而投资的冲动不仅抑制了技术的内生性进步,加剧了本已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不到70%;更进一步恶化了资源供给条件,破坏了本已十分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使得不少地方经济陷入了收益小于成本的恶性循环状态。

目前尽管是国内企业介入低碳产业发展的难得时间窗口。但依笔者的观察,除了少数拥有技术储备与产业化经验的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在低碳领域的行为空间之外,绝大部分有意或正在切入该产业发展的企业其实是以低碳导向吸引资金与资源型投入,或者以此套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优惠与补贴。或许,国内企业在经历了在对传统产业的投资疲劳之后,适当换换胃口也是一种较为理性的选择。但发展低碳经济并非像当年家电企业进军IT那样没有太多的门槛。在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广大市场主体都没有搞清楚低碳经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在相关的技术标准仍在制定,政策路线图与产业配套措施尚未出台之前,相关管理部门、各地政府、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是否应当在产业标准、法律体系、技术研发等方面先补足“功课”,然后再大规模产业化呢?

我们注意到,作为低碳经济的先导地区,欧盟在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方面的不少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无论是欧盟的一揽子能源计划、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还是欧盟能源绿皮书、欧盟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乃至欧洲经济复苏计划等,都是欧盟在执行雄心勃勃的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之前的大面积“备课”。相形之下,中国眼下连一个《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没有出台。显见国内在发展低碳产业方面是多么的仓促,或者说是相当非理性了。在此,笔者呼吁,作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负有政策设计与协调重任的发改委,理应在镜鉴往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中海内外真正关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与有关市场人士的智慧。通过周密论证,拿出一套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来。这个发展规划,既要结合“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式需要,更要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理念,还要画出类似欧盟那样的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特别是要明确各个阶段的低碳产业发展目标与路径安排。而作为配套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又不乏国际普适性的碳金融制度特别是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是当务之急。此外,为避免相关部委和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合成谬误”,加强统筹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之举。而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载体,相关企业在摸到产业发展脉搏之前暂时抑制住自己的投资冲动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冀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展,不是可能带来巨大痛苦与后遗症的后工业化大跃进;而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契合企业资源禀赋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观念、技术与产业革命。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低碳经济并非扩张低碳产能- 章玉贵- 章玉贵-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