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经济纵横经济纵横fyd8500.bokee.com

我的日志

城乡统筹  力争{yl}

——邵阳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邵阳市统计局

201049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乡制度统一、城乡权利平等、城乡自由互动、城乡合理分工、城乡广泛协作。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制定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时,把“三农”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

  、影响邵阳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

邵阳市经济发展水平,从主要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在全国、全省的地位来看,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口城市化都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属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09年为11950,是2005年的   151.04%,是2008年的 108.00% ;全国为17175元,增长9.8%,全省为15084元,增长9.19%。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09年为3551,是2005年的140.86 %,是2008年的 109.87%。全国为5153元,增长8.5%,全省为4910元,增长8.8%。城镇化率(%30.43  ,是2005年的115.84 %  2008年的101.94 %。而2009年全国、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46.6%43.2%

2、人口的素质不高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素质的上差距,需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予以xx。农村人口自然增长过快,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为影响人口城市化的障碍因素。由于农村长期以来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使得农村劳力剩余问题突出。2009年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数364.25人,占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的75%,农村劳动力呈不断增长之势。如果按照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5亩耕地的能力计算,只需要95.38万农业劳动力就可以了,扣除在农村和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还有100万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乘余劳动力的存在,加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压力。而且,农村人口较低的文化、科技素质,又远不能适应城镇工业发展的要求。据2005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市农村人口中,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占总人口的5.2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只占50.48%。这使邵阳城市化面临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这些剩余劳动力由于不具备必要的文化技术素质而无法被城镇所吸收。

3、城镇的规模太小

城镇人口增减及其与总人口之比变化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自然增长, 二是迁移人口, 三是建制及区划 。邵阳市城镇人口增长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自然增长为主,迁移变动的起伏性大,建制和区划调整微乎其微;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迁移增长为主,城市自然增长高于农村,建制和区划略有变动;60年代又转向以自然增长为主,迁移变化一度出现负数,即迁出大于迁入,建制和区划调整基本停滞;70年代至80年代初,除个别年份外,城镇人口的发展因素中,自然增长与迁移增加几乎是同步进行,但从{jd1}数量上来主,迁移增加的数量一般都大于自然增长的数量,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建制和区划变动幅度很小;1984年以来,建制和区划变动明显地在迁移和自然增长之前而居首要地位,迁移变动和自然增长均呈相对稳定状态。1983年以后,随着城镇建制及区划的变动,邵阳城镇的个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镇由1982年的16个增加到1990年的59个,2009年的96个,由此,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为城镇非农业人口,使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随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所提高,即由1990年的12.9%提高到2009年的30.43%,同时,因建制和区划调整,市镇并入了大量的农村人口,从而使市镇人口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建制的变化使城镇的等级上升,数量增多。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吸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镇区转移,如邵东的两市镇、廉桥镇,洞口的高沙镇,隆回的桃洪镇等。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向小城镇集中,实际增加镇区的非农业人口,各种综合因素,引发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潮流,致使人口城乡分布发展相应变动。

4、思想观念落后

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5、政策环境不优

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6、建设投入短缺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zd0}“瓶颈”。

 二、提高邵阳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推进城市化

1、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邵阳市是整个邵阳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邵阳市区这个中心不建设好,难以对其他城镇、小城镇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如何加速建设市区:一是要扩容,邵阳市现建城区为52平方公里,扩容速度慢,要尽快拉通道路框架,形成一环、二环甚至三环,把建城区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以上。二是要加快连城步伐,尽快实现与新邵县城的连城,连城以后,条件具备的话,可将新邵改为市辖的第四个区,再建议增加北塔区的行政管辖区或范围,北塔区仅9万人,浪费了行政管理资源,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可考虑将邵阳县的长阳辅和新邵的部分地域划到北塔区管理,形成20万人左右的规模。三是要建设好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绿化历来是邵阳市城市建设的两条“短腿”。2009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仅5.5m2,人均城市绿化面积仅4m2(其中市区8.22 m2),分别比全省水平低2.46m21.89m2,要抓好一环路,江北区道路网、火车南站广场及配套工程等城市主干道的建设,城市绿化重点抓好资江沿岸风光带,北塔区绿化以及市区内几个公园的建设,建设天然气工程,解决市区防洪的问题。四是加快城市住宅的建设,进一步放宽建房政策,解决城市居民由安居向小康型住房水平转变。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县市城市建设规划修编 ,优化42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 ,确保城镇建设科学推进。加快中心城市新区扩容步伐,年内重点建设立新路 、沙塘路 、云水路 、桃花路 、南山路 、邵水东路 、邵水西路等16条城区道路 ,抓好以财神路 、中山路 、雪峰南路 、大祥立交桥为重点的二环通道和以东互通 、南互通 、北塔路、学院路 、建设南路延伸段为重点的出入通道建设 ,启动雪峰桥、桂花桥新建工程。争取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3平方公里。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提质 ,全面建成时代公园 、绿岛游园 ,重点建设西苑公园 ,着手建设北塔公园 、东塔公园 ,规划建设资江 、邵水滨江风光带 ,加速六岭公园恢复性建设 ,建成临津门仿古一条街 ,逐步恢复“宝庆八景”,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行政中心建设 ,启动市区五星级宾馆项目。通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 ,加速构筑以市区为市域主中心 、武冈为市域次中心、8个县城为县域中心、25个重点镇为县域片区中心、63个小城镇为乡域中心的五级城乡发展体系。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目标 ,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激发市民热爱城市 、管理家园的热情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建立和完 善“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 ,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城管执法 ,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学校”活动 ,推行“数字城管”模式。完善公用设施配套 ,建设一批公厕 、农贸市场和社会停车场 ,增设一批果皮箱、垃圾围和交通标志标识。加大对违章建筑打击力度 ,继续搞好城区资江 、邵水河段清污 ,建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突出抓好小街小巷灯化净化 ,规范设置主干道路两旁门店招牌和灯饰广告 ,亮化市区六桥 、临街建筑和城市标志性工程。

 打造投资融资平台。以市城建投集团为城市新区投资 、开发和建设主体 ,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 ,实行土地统一开发 、建设统一运作 、收益统一监管的“三统一”模式 ,增强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和效益。整体包装和市场运作城市公益类 、资源性项目 ,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经营水平 ,加快城市建设。

2、加快发展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

把武冈作为次中心城市,使其对城步、绥宁、新宁、洞口承担辐射作用,城市人口要快速增长,达到25万人以上的规模,邵东要尽快由县改市,邵东的两市镇和隆回的桃洪镇要形成30万人的规模,发展成为卫星小城市,邵东县城东扩,利用毗邻火车站的优势,发展到15万人以上,洞口、新宁、城步等县要依托洛湛铁路、怀邵高速公路、320207国道对各自的巨大影响,各县城按10万人口左右的规模发展,沿路的各小城镇,要利用区位优势,进行重点扶植,配套基础设施,形成25万人左右的规模, 2015年全部实现乡改镇。同时要着力建设小城镇,水、路、电、通讯等进一步完善配套,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一批上规模的工业园区,把农民吸引到城镇来安居乐业。

3、注重特色,发挥各县城的优势。

今后邵阳的城市发展不能再搞小而全的“山寨经济”了,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追寻自我封闭的经济循环的思维方式必将为时代所抛弃。关起门来做皇帝,凡是能想到的都要上,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也要建音乐厅、体育馆、会展中心、大学、博物馆,其结果不仅是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是谁都吃不饱,谁都发展不好。比如:邵东县可以发展商业,新宁、绥宁、城步、武冈发展旅游业,各县根据各自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城市化发展。

(二)推进产业一体化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整合与资源共享,这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所在。从邵阳全市{dy}、二、三次产业结构情况看,虽发展较快,但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dy}产业占比偏大,第二产业发展缓慢,为此,要加快二产业的发展,走工业强市的道路,其重点应在扶持xxxx的同时,积极抓住机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产业。并打破地域限制,鼓励和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充分流动,注重市场气氛的培养和产业的发展,协同整合产业优势,组建区域性的优势产业集团,打造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新格局。

    1、着力抓好工业项目的上马和现有工业企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

要加强项目库建设,按照上规模、上品种、上档次,上高新技术的原则,认真比较和筛选项目,做到开发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并根据情况变化完善项目调整,围绕质量、品种、效益,积极采用先进工艺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改力度,强化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把企业技术创新建设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在中型企业的重要环节,重点扶植大中型企业,超前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xx产品,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力量保护重点,争取银行支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金,积极支持鼓励个人创办企业,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利用邵阳的优势,重点扶植造纸、食品、化工、医药、机械、纺织、建材、电子、煤炭等工业的发展,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的速度达到15%以上,就业的岗位每年按3万人递进。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饥不择食”,除了污染的项目外,什么项目都可以上;要逐渐将企业发展壮大,把某一两个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主导产业,这样在市场上才有话语权,在市场格局中有主导权。同时要抓好xxxx和大项目,有意识地培养企业家的“野性”和“狼性”,让企业尽快扩张,产生xx,形成产业集群。

    2、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快速促进农民市民化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非农化率。促进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关键是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创造农民进城的条件。具体来讲,一是继续发展乡镇企业,突出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小城镇。农村城市化,主体是农民。关键是要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办产业。根据珠江三角洲和邵东等地的经验,吸引农民进城,政府除了搞好规划外,重点是加强引导,创造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在审批、户籍、迁居、收费、xx、经营、就医、上学等各方面开绿灯,真正让农民进城兴业建市,真正让市场机制在城镇建设中发挥作用。三是抓好劳务输出。近几年,邵阳市每年有10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可见,劳务输出的确是农民增收增长点。但是,当前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沿海地区企业集约化现代化程度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因此,要加强组织引导,在继续占领沿海地区劳务力向西部进军,参与西部大开发;引导劳动力向三产业进军;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回流,到当地办厂兴业,创造新的就业空间。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加快农业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农业结构调整总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养殖业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比重,提高非农产业比重,提高非农人口比重。实现“五个提高”要突出抓两头:一头是城乡结构,一头是品种结构。农业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唯有发展优质产品。一是要加大优良产品的培育、引进、推广力度,对适应市场需要,适应邵阳市生态条件的种养业优良品种,应集中必要的人才、技术、资金重点繁育和推广。二是扩大优质产品的生产规模。现在邵阳市农产品真正优质的,生产规模不大,xx精品不多。对优质产品的生产,必须搞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形成市场、形成品牌,才能稳定价格。三是抓品牌。品牌是优质农产品的形象,是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的“绿卡”。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运用科技手段,把握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宣传等每一个环节,打出邵阳农产品的品牌。四是注重产品的质量标准。优质商品都有是严格质量标准的,国外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很高,我们过去比较忽视,产品的质量标准都很低,管理体系不健全,致使邵阳市农产品出口量不大,今后应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商品率和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包含三个实质性内容:即按区域化布局,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形成产品链;产、加、销各环节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因此,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通过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一部分专门生产优质稻,一部分专门生产水果,一部分专门生产蔬菜,使乡进人也买米、买菜吃,才能扩大农产品消费,才能形成专业批发市场,告别提篮小卖经营方式。二是抓xxxx建设,通过农产品加工xxxx,把产、加、销各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三是引导xxxx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新型的农业经营机制。这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

 围绕竹木 、橘橙 、生猪 、奶牛 、烟草 、药材 、油茶 、优质稻 、杂交水稻制种 、延季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 ,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联合 ,鼓励龙头加工企业通过联营 、合并 、收购和租赁等方式整合组建企业集团 ,扶持浩天米业 、华湘米业 、宝庆联纸 、精华黄花 、瑞柏粮油 、华鹏卤菜 、恭兵食品 、三可食品 、中富油脂 、毅鹏金银花等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抓好项目区建设和xxxx扶持 ,打造1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完成7个大型沼气工程 ,新建户用沼气池1万户。
   
增加农民收入。严格落实惠农富农政策 ,确保各项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户。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 、餐饮 、休闲观光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 ,抓好农村劳务转移输出。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合理设置乡镇机构 ,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搞好外界勘测 、数据输机 、权证发放 ,力争8月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鼓励农民以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fyd8500.bokee.com/viewdiary.47758166.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邵阳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经济纵横经济纵横fyd8500.bokee.com】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