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国学入门(讲稿)_武陵口水_新浪博客

 

这一节我们讲国学入门。在讲入门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国学,和为什么要学国学。

 

国学这个词,很早就有了。原来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就有这样一句话,说:“乐师掌国学之政。”《唐会要》中也说:“贞观五年以後,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当然这里所说的国学和我们现在谈论的国学,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指的仅仅是国家所办的学校,教育而已。

 

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这个概念,是在清未的时候形成的。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呢?这个当然很有争议。但普遍的说法是当时一个叫邓实的人,他在当时的《国粹学报》上,发了一篇paper,题目叫《国学讲习记》,在那篇paper里就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这个概念首先是有代表性的,它区分了中学和当时渐渐流行的西学。同时这个概念又是很大的,它包括了有中国特色的所有的学问。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比如说后来从西域传来的佛家的思想,在我们中土发展为禅宗,甚至包括文学,戏曲,书画,以至茶道。也就是我们喝茶,也有一本经典叫《茶经》,里面从茶叶,到器具,到制作茶叶,煮茶,喝茶,甚至关于茶的轶闻琐事,都有很详细的介绍。像这些东西都是国学所包含的内容。所以国学这个概念相当广泛。

 

那么国学这么多内容,有分类吗?有。有以学科分的,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等;有以思想分的,分为先秦诸子,包括儒释道这三家,还有后来的一些哲学理论;那么我们最了解的国学分类,是《四库全书》分的,叫经,史,子,集。这么四个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就放在这里面。史部,里面有二十四史,还有别史,杂史,传记,甚至地理都放在这里面。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后来的杂家,甚至小说,也放在这里面。集部,包括楚辞,诗文,词曲,就放在这里面。那么这么多的内容,主要的是经部。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是占主体位置的。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国学的大致内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呢?学习的目的何在呢?

 

古人说,学贵在立志。有多大的志向,才可能有那么大的学问。什么叫立志?就是明确学习的目的。举个例子说,比如说射箭,我们知道,射中耙上那个红心是最准的。如果你一开始学射箭,就把自己的志向定在红心上,那你射不了多久,说不定就能射到那个耙子上。如果一开始把志向就定在耙子上,那你射不了多久,说不定就射到耙子边上的草垛子上。如果你一开始就说,唉呀,这射箭太难了,我也刚开始学,射红心是没戏了,射中耙子也很难,看我能不能射到耙子旁边那个草垛上?这样你射半天,那箭还是要射飞的。所以古人为学,志向在哪呢?立志做尧舜。《孟子》里就有句话,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古人认为,只有立下这样的志向,以尧舜为目标,学问才能有大的长进。

 

那么说到学习的目的,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说了句很有名的话,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人都是为了培养自己德行而学习,那么当今这些学者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而学习。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说,就好像我们吃饭,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把饭吃到肚子里,把自己喂饱了,这才是真正的目的。那么现在人不这么干。怎么干呢,他们把做好的饭菜啊,都端到家门口,摆个摊子,说大家都来看啊,我家有这么多好吃的。这便是现在人做学问的目的。今之学者为人,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读书为已。那么学习国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是可以用来找好工作呢?还是可以用来骗小mm呢?当然这是开个玩笑。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当然不光只是国学。我们说国学的本质就是一些哲学思想。那么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达到培养自己德行的目的。那么一个人的成长我们知道,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古人讲究德才兼备,而更重视的是德。为什么呢?只有一个有德的人,他的才能,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造福。换句话说,他的这个才,才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从大了说,是可以造福于天下。从小了说,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同时知道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都说人生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幸福来自什么?其根本就来自于自我的德行,来自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糜烂的物质世界。所以为什么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看这个颜回,每天吃点萝卜白菜,住的地方也破破烂烂。要换了别人早苦不堪言了,而颜回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那样快乐。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他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做学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乐”。大乐则国泰民安。小乐呢,我们说没事偷着乐。说知足常乐。如何才能知足,还是要靠个人的德行。

 

所以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而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学问。现在我们把国学的概念和学国学的目的大概地讲了一下。接下来我们谈谈怎样入国学这个门。

 

其实国学入门很不好讲。如果我们直接拿本《论语》来讲,非常好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她讲的《论语》显得非常简单,非常平易近人。但我的感觉,《论语》这本书,虽说文字意思并不难解,但如果你要是一点国学知识也没有,马上就拿本《论语》来读,是读不懂的。为什么读不懂,我们后面会讲。

 

为什么说国学不好学呢?因为国学是门内容相当庞杂的学科。举个例子,它就好像是我们北京城的故宫一样。故宫我们知道,规模相当的大,光房间就有九百九十九间半。那么如果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了解,就一个人跑到故宫里去看,那你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当时看的时候倒是觉得蛮新鲜,可是看来看去好像那么多房子,区别也不大。这样看一圈,出来后和进去前差不多少,没太大收获。所以如果我们去北京故宫玩,想要真看出什么名堂的话,起码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你还没出发还在家里的时候,就要做好家庭作业。你要查一些资料,对故宫的历史啊,文化啊,有一定了解。当然这个时候你不一定真能记住那么多历史文化,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到时候进了故宫,看了真东西,和你原来在书上看的,在网上看的一对照,还真就是这样子。这叫有收获。

 

然后呢,你到了北京故宫之后,{zh0}有个好的导游,带着你去逛。这样你才知道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哪个地方是重点,哪个地方又有什么典故。这样子去看,故宫就不仅仅是那么多间房子凑在一起了,而有了它的灵魂,有了它的文化底蕴。

 

{zh1}非常重要的一点。导游带着你看,多半是草草看过一遍,走马观花。所以如果你真想对故宫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话,你还得回头自己去看。然后还要结合原来你在家里看到的那些资料,以及导游所作的介绍,甚至你再去查更多的资料,反反复复地去自己研究,考证,这样才能够最终对故宫有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学国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现在人觉得国学难学,那样的高不可攀,难以让人理解呢?就是因为{dy}步就没有做好,家庭作业没有做,然后冲到故宫里看也不找导游,自己瞎看,看了一遍,当然照片拍了不少。也就瞎晃悠了半天,就回家了。然后向别人炫耀,说故宫我去过了,怎么样怎么样,不信你看照片。这样子去故宫,去了等于白去。这样子学国学,学了等于白学。

 

那么古时候小孩子是怎么学国学的呢?从小就慢慢培养。从小孩子说话,认字,开始。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小孩子认字怎么办?学《三字经》。这个就是小孩子用来认字的。但是你别小看了这个《三字经》,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国学的基础知识。

 

《三字经》一开始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孟子的思想。然后说为什么到后来人们都各有不同的品性呢?是因为“习相远”。外部环境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如果不学习,不受教育的话,我们的就会偏离原来善良的本性。那么学习的关键呢,在于专心。

 

下面举了两个例子。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了解。说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情境,三次搬家。可是这个孟子呢,还是不争气,动不动就逃学。结果孟母生气了,拿把剪刀把刚织好的而“喀嚓”就剪成了两半。这就是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后面说了学习的重要性。什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那么学习什么呢?一开始,要学习“亲师友,习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还要学习处事的礼仪。所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些都是小时候要学的。后面讲了很多最基本的国学知识。比如三纲五常,六畜七情,九族十义。我们看古装片一说皇帝就诛九族。哪九族,《三字经》里就说了。

 

然后下一大段非常好。很多人不是困惑国学应该怎么学吗?那么多的书不知道从何看起吗?《三字经》里也告诉你了。一开始是训诂和句读。一篇古文给你,要能把文章读通了。这是{dy}步。认了字,能够读文章了,就开始上小学了。

 

这里的小学,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小学六年教育。这里的小学是国学入门前的准备工作。学些什么内容呢?当然有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处事的礼节,音乐,射箭,骑马。书呢,不光是书法,还教你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比如说一个“王”字。三横一竖,很简单。可是为什么这么写就叫“王”呢?我们看前面《三字经》提到了三才。哪三才呢?天地人。上一横是天,下一横是地,中间一横是人。如果有人能贯通这天地人三才,这就是“王”了。所以一个简单的字,都包含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在里面。“数”就是算术。以前有本书叫《九章算术》,可能教的是这个。这些都是基本功课。还有什么呢?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打扫卫生,说话应对,处事礼节,然后是事君,事父,事兄,事师,处友的道理。不过在小学阶段,道理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凡事按规矩做,一言一行要合乎礼仪的标准。

 

古人对小孩子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们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个词叫“庭训”,说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称之为“庭训”。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说有{yt}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yt},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这个故事就叫做 “庭训”。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人教育小孩子,讲究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矩,合乎礼仪。不学诗,连说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不学礼,连做人都不知道怎么做。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那么到底有哪些要求呢?以前还有一本书,叫《弟子规》。这个也是以前小孩子必修的功课。上面都写着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守则。这个《弟子规》比学生守则要详尽得多。

 

这个《弟子规》你也不要小看它,也是有国学的基础在里面。比如他的总纲,就是《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且《弟子规》中这么多规矩,有的就是从《礼记》中来的。比如说“将上堂,声必扬”就是《礼记》中的原话。前面加了一条:“将入门,问孰存。”你到别人家去,要先问一声,不要鬼鬼祟祟的,这是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要一丝不苟地去照着做,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这句话就有一个典故,说杨时是宋朝xx的学者,读书时,经常向别人请教问题。程頣、程颢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者,杨时十分敬仰他们的学问,就到洛阳去拜访。{yt},杨时读书碰到了疑难问题,便冒着大雪去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时,老师正在睡梦中。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就站在门前等候。老师醒来时,杨时脚下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了。老师非常感动,忙把杨时迎进了屋。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典故。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杨时遵规守礼。

 

还有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dy}次去诸葛这不在,第二次也不在。第三次去一问,书童说:我家先生在,不过昨天晚上才回来,现在在家睡觉,还没起。要不要我去叫呢?刘备忙说,不用不用,我在这里等着就好了。结果站在庭院里等,从上午站到快中午,这时诸葛亮一伸懒腰才起来,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别人刘皇叔已经在外面站了一上午了。为什么不进屋坐着等啊?“将上堂,声必扬”嘛。这样就会把诸葛先生吵醒。所以古人是真正把这些规矩浸到了骨子里,真是一丝不苟地去做,这是我们现在的人值得学习的。

 

所以古人读书是很看重真正按着去做的。比如朱熹就有句话,叫“致知为先,力行为重”。照着去做是很重要的,从小时候就要培养。现在的读书人这一点相当缺乏。所以前面我为什么说现在人只把《论语》拿过来读,读不懂呢?其实《论语》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稍微有些生字,查查字典就搞懂了。可是为什么我说读不懂呢?是因为现在人只顾读,不知道去力行。《论语》开篇{dy}句是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摇头晃脑地把这一句话背出来。可是有谁真正好好思考了这句话,把这句话浸到骨子里,并且一丝不苟地按着去做呢?很难。所以说《论语》读不懂,是因为你掌握不到它的精神。

 

举两个例子:在《论语》第二章《为政篇》里,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了两个字:“色难。”色就是脸色。色难什么意思呢?时时对父母和颜悦色,从脸色上表示恭敬,这个很难。现在人看了《论语》这节,开始可能有点不懂,再看看注解,或者白话翻译。看懂了,这有什么难懂的,不难嘛。结果这个时候老妈进来了,说你在搞什么呢?不务正业。你说不定马上就会嫌你老妈烦人,说,唉,你不懂。马上就没有好脸色看。你说你看懂《论语》了?

 

再比如说《论语》里说孝道还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出门,到哪里去,要跟父母说一声,免得父母挂念。你一看,懂了,不难嘛。结果晚上就和同学出去开party,半夜不回,电话也不打一个。父母打来问还嫌烦。你说你看懂《论语》了吗?

 

所以《论语》这本书你去看就会发现,孔圣人唠唠叨叨都在说事,说什么事你该怎么去做,很具体的。比如说仁。什么是仁?孔子也只是说:“已所立而立人,已所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不对。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大道理在哪呢?大道理在书的后面。你要真正去身体力行,才能切身体会出道理来。所以朱熹在评论《论语》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说圣人说这个果子是甜的,他不告诉你这是甜的,他只要你去吃,要你自己去尝出甜来。懂得了这个道理,《论语》这部书,你才看得懂。所以要我说,你读《论语》,先把“学而时习之”,读一百遍,再去看。

 

所以现在人去学《论语》也好,学其它的经典也好,比较麻烦。为什么,没有小学的基础。古人小的时候,就有这些规矩,就照着这些规矩去做了。我们都知道,小孩好使唤,长大了不好使唤。所以小时候容易形成规矩,养成习惯。你看小时候这些事都照着做了,长大了一看经书,一对照明白了。这才叫读懂了。比如《礼记》里面说:“将入户,视必下。”为什么呢?是因为怕看到别人的隐私,看到别人不愿意你看到的东西。小时候只是这么做了,不明白为什么。后来读《论语》,一读“非礼勿视”,马上明白了。

 

所以我们现在学国学有点麻烦,因为那些大道理,我们都没有做过,不能理会。但是没有关系,什么时候明白了这个道理,什么时候开始做就好了。其实学国学有点像学英语。如果你从小是在国内长大的,刚接触英语,特别是长大了再去学英语,就会觉得很困难。但只要你肯下工夫,能够勤加练习,英语还是能学好的。相反,如果你只去研究语法,而不去把英语说出来,英语是怎么也学不会的。国学也是一样。

 

所以古人所谓的小学,就是要小孩子按规矩办事。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没必要讲太明白。等长大了,入了大学,读那些经文,读那些圣人之言,自然就能理解了。

 

好了,小学说这么多,再把三字经拿出来。小学完了之后干什么呢?就入大学了。小学做事,大学明理。古人小学毕业以后,已经有圣贤的坯子了。大学要做的,就是借圣贤之言,把你在小学所做过的事,背后包含的义理申发出来。所以大学开始读经。先读哪本经书呢?先读《孝经》。

 

古人很重视这个孝。《论语》一开篇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父母好叫孝,对兄弟好叫悌。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对自己父母兄弟都不好的人,是不可能对别人好的。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来讲,素来就有以“忠孝传家”相标榜的,可见中国文化把孝道看得严重。所谓“百善孝为先”。而且不单是家庭,为政者也是很重视孝道的,所以古时奏折里{dy}句话往往就是“圣朝以孝治天下。”你看《史记》里面,汉代那几个皇帝的称号都带个孝字。比如汉文帝,叫《孝文本纪》;汉景帝,叫《孝景本纪》;汉武帝,叫《孝武本纪》。所以古人是很重视孝道的。

 

这里关于孝道多讲一点。因为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孝道”,很多人要骂的。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孝道”是最要不得的。先别急着骂,你先自己问一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吗?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孝道真是就是糟粕,是禁锢人的封建的东西吗?

 

首先什么是孝道。所谓的“孝”,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孔老夫子所说的孝,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并没有说要做子女的,就一定要对父母盲从,所谓“父慈子孝”,父母对子女好,子女就孝顺。是这么来的。

 

后来人们理解说儒家说的孝就是“不违”,所谓“顺者为孝”。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要违抗。这才是孝。

 

孔子在《论语》里也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论语》里面记载了很多孔子关于“孝”的言论。那么被现在人批驳得最多的,有三句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dy})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为政第二)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

 

现在大多数人对这三句话的理解是:父亲在的时候,就把子女的志向定下来了;父亲死了呢,看子女的行为。如果子女能在三年内按父亲所定的志向去做的话,这就是孝了。又说,孝就是不违抗父母的话。就算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要听从,要劳而不怨。

 

于是有人这样理解了,就出了个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什么意思呢?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是当贼的。儿子呢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去当三年小偷。你不当小偷行吗?不行,因为圣人说了,那是不孝!所以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样的说法。

 

这样就是曲解了圣人的话,说大一点,叫曲解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其实{dy}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志”,在古语里是“意志”的意思,它包括了思想、态度。也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要看子女对父母的态度,父母不在了,死了,看他是不是言行一致。没有说老爸刚一死就只顾着争遗产了。如果三年后还能敬重父母,感情没有淡,对父母还像原来一样好的话,就是孝了。是这么来的。我们说孝道,和“志向”,职业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是现在人骂以前的孝道,那是曲解了孔老夫子的原意了。

 

还有第二句,那个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就说,不违背。然后后来人们就理解成了,说永远听父母的话就是孝了。说“顺者为孝”。其实也不是这样子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有后文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其实孔子的意思还是言行一致,不论父母生死,一样以礼待之,这就是孝。

 

至于第三句话,骂的人更多了,说是就算父母不对,也要“劳而不怨”,也要听从父母的话去做,这就算孝了。是这样吗?举个例子说,今天老爸在外面被张三打了,回来气得不行,说儿子,你去厨房里拿把菜刀,跟我一起去把张三砍了。这时你怎么办?真就拿把菜刀跟着老爸去干,上阵父子兵?当然不能这样。父母要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几谏”,要劝说。“几”是什么意思?“几”者,微也。也就是说你还要和颜悦色地劝,不能给老爸脸气看。那么即使苦苦相劝,也不听,“见志不从”,这时怎么办呢?还是不能发脾气,仍然要保持恭敬。“无违”是什么意思呢?刚才上一句解释了,对老爸的礼节不能违抗,并不是说他要你做的事情不能违抗。劳而不怨呢?是指你要不停地劝告老爸,叫他不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有人问,如何这个时候老爸还是不听劝,冲出去就把张三杀了,那你怎么办呢?是大义灭亲去告官吗?大家想一想。

 

其实《论语》里面有一段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子路篇》里记载了这么一回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什么意思呢?说有个人叫叶公,他对孔子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思想性格都很直爽,不狡诈。有个人的老爸偷了羊,他作为儿子居然能挺身而出,做证人。你说我这个地方风气多好。孔子听了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们那个地方,和你这不太一样。老爸做错了事,儿子出于亲情,会为老爸隐瞒;儿子做错了事,老爸也会出于亲情,为儿子隐瞒。也许你觉得这样不够直爽,不够诚实,但我认为,“直”的道理,就在这里了。

 

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子为父隐。在老爸没有做坏事之前,你要几谏,要去劝。但一旦老爸真做了什么坏事,事情已经干了,没有办法挽回了,你出于亲情,就会很自然地为老爸隐瞒。这个,才是真正的“直”。

 

所以说我们说中国传统的“孝道”,是对人的禁锢,是封建的,要xx的。这是我们曲解了古人的意思,曲解了中华文化。不了解,就要去学习。要了解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孝道。了解了,觉得不对,再去骂。不要人云亦云。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孝道,必须看一本书,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孝经》。什么才是“纯东方的孝道”,就是从这个《孝经》里来的。

 

孝经{dy}章是“开宗明义”,说的什么呢?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说了这么多,根本就在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品德的根本。教育是干什么用的呢?不是现在说的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黄金屋”、“千种粟”、“颜如玉”,而是为了培养品德,所以“教之所由生也”。{zh1}那个总结也是这个这个意思,只有不忘记祖宗,有孝道,才能够在品德上有所修为。

 

下面第二章谈的什么呢?不是就说做儿子的要听父亲的话(孝经里面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而是“天子章第二”,说当皇帝的孝。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你看,“孝经”里没有先要求百姓对君主的忠心,而是先要求君主“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所以还是我说的那样,“父慈子孝”,先要求的是父母对子女好,才有子女对父母的孝。

 

后面的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看,这里不多说了,不过有一章很有意思,是“谏诤章十五”。这一章写的是什么呢?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儿子听老爸的话,就是孝了吗?你看孔老夫子怎么答的?他说:“是何言与!”你曾子说的叫什么话!谁这么教你了?然后又举例子说,以前的天子,如果有“争臣”的话,虽然自己无道,还不至于灭亡;一个人要是有“争友”,父母有“争子”的话,就不至于干坏事。什么是“争”,你不对,我和你吵,就叫“争”。所以孔子说,如果看到有不对的地方,不仁义的地方,做儿子的就一定要和父母吵,做臣子的就一定要和君主吵,看到不对的就要吵,这才是孝。如果只是盲目听从父母的命令,那还谈得上孝吗?

 

以前亚里士多德的话来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放到孔夫子这里就是:吾爱吾父,吾更爱仁义。

 

所以真正“纯东方的孝道”,非但没有禁锢人,反而是要把人从盲从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现在我们再谈一谈为什么提倡孝道。我们现在还应不应该提倡孝道。

 

“论语”里面{dy}次提到“孝”不是孔子说的,是他的学生有子说的。有子这个人相当有学问,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曾请他上堂讲课。相当于现在的助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孝悌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不是说人有五伦吗?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实我看这个顺序有点不对。这个五伦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父子应该是{dy}位的。“孝”是{dy}重要的。

 

儒家为什么提倡孝呢?因为儒家认为,一个人先要对自己的父母好,然后才有可能对别人好。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这个道理。先爱自己的父母了,再爱自己的兄弟,再推广去,爱天下人。这样的人,“好犯上者鲜矣”,就是不会在社会上搞乱了。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上家族的概念是很广的,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孝”的意义也是很广的。不是说你只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好就是“孝”了,孔子在《礼运大同篇》里不是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吗?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行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那么为什么说“孝道”要放在《学而篇》里呢?《学而篇》是教人们怎么做学问的,怎么谈到“孝道”了呢?这便是告诉大家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这个是“仁”的本。

 

这样就不难了解到,其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孝,是一种由对父母的爱,发展到对天下人的爱这样一种情怀。所以这是{jd1}正确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然后在下一篇里,《为政第二》也提到了孝。《为政篇》说的是孔人站在政治的观点上来谈如何教化子民。那“孝”和政治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有人就说了,这是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对应起来,所以为君即为父。做臣子的要对君主{jd1}忠心。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其实孔子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扭曲,从而更好的来统治广大人民。

 

其实孔子提倡的是“为政以德”。希望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个和我们上面所说的“孝”也是一样的。“父慈子孝”嘛。如果父亲对儿子不好,儿子也是很难孝敬父亲的。而且这里孔子主要是对为政者提出要求,说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间疾苦,晓得中、下层社会老百姓的苦痛在那里。所以爱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样。这才是孔子的初衷。至于后来变成只强调臣对君的忠,而忽视君对臣的礼,这是后人对孔子思想的曲解了。

 

好了,前面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大概地解说了一下。这个相当的重要,是国学入门的{dy}步。后面所谓的仁,礼,都是由孝衍生而来的。

 

那么把《孝经》读熟了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读四书了。四书我们知道,是儒家最为重要的四本经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本书,又先读哪本,后读哪本呢?大家猜猜。

 

先要读《大学》。为什么?《大学》这本书,是给你一个间架,它只告诉你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如何去格物致知,如何去诚意修身,大学没有具体说。所以《大学》是个纲领,是个条目。懂通了《大学》,再去看《论语》,《孟子》,《中庸》,以至其它的经书,这才知道,这个是格物,这个是致知,这个是诚意,这个是修身。把架子先架好,再把东西往里面填。

 

《大学》读懂读通了,才能去读《论语》。这样读《论语》,才知道圣人叨叨念念的那些事,背后有怎样的义理。《论语》读通了,便读《孟子》。《孟子》这本书好读又难读。之所以说它好读,是因为它把《论语》里孔子要说而未说的义理都申发了出来。说它难读,是因为要想读懂《孟子》,有很多历史的知识,文化的语境,需要了解。而现在人对这些是比较欠缺的。那么读懂了《论语》,《孟子》之后,可以尝试着读《中庸》。《中庸》这本书不好读,讲的都是精细的东西。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有经有权。这个世上的事情,有的东西是规律,是不可以改变的;有的东西是权宜,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怎样把握这个度,怎样找到万事万物中间的那个平衡点,这是《中庸》的内容。比如前面说“子为父隐”。是孔子不重视诚实守法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死板,这便是权。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变通,那这个世界就乱了。所以有经,有不可以变的。

 

好了,如果四书也读熟了,就可以看六经了。哪六经?诗书礼易春秋。有人说这不是五经吗?因为礼有两本,一本是周公旦写的《周礼》,一本是汉代的叔侄两人,戴德和戴圣,编写的《礼记》。那么这六经都是什么内容呢?《三字经》里有简略的介绍。比如说《易经》,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尚书》呢,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这是《书》的主要内容。周公旦作《周礼》,主要内容是六官。哪六官呢?天地春夏秋冬。《礼记》呢有戴德写的《大戴礼》,和戴圣写的《小戴礼》。我们今天看到的《礼记》就是《小戴礼》。《诗经》呢,有风,雅,颂。为什么说是四诗呢?因为雅有大雅和小雅。“诗既亡,春秋作”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春秋末期,天下人都不守礼节了,没有人读诗了。所以说“诗既亡”。于是孔老夫子很生气,于是就写了这本春秋来骂人。所以上一讲说了,春秋用来骂人的。后来的史书也继承了这一点。写史的讲究秉笔直书。有什么人做了什么坏事,一定记载下来,留千古骂名。这里有个故事。说春秋时候齐国有个君主叫齐庄公,他手下有个大夫叫崔杼。这个齐庄公呢,是有点不太像话,和崔杼的媳妇私通。而且跑到崔杼家和他媳妇公开调情。于是这个崔杼一生气,就把齐庄公杀了。杀了之后,这个事情可能做得不是很保密,于是大家都传开了。那么这个崔杼天不怕地不怕,只怕一件事情。他杀庄公的这个事情,如果被史官记录在案,就不好办了。这可是留千古骂名的。于是他就跑到当时齐国的一个史官那里。我们现在呢也不知道这个史官叫什么名字,那么史书上记载这个人叫太史伯。我们知道,古人排行叫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刘邦原来也没有名字,叫刘季,也就是刘老四。总之崔杼找到太史伯就说,你在史书中不要说这个庄公是我杀的,你就说他是病死的。太史伯说这个不行,于是就在史书上写道:什么什么时候,崔杼弑其君。崔杼一看火大了,一剑就把这个太史伯杀了。结果这个太史伯有三个兄弟,叫仲,叔,季,也就是老二,老三,老四。先是这个太史仲过来,崔杼说你这么这么写。结果写的时候,还是那五个字:崔杼弑其君。崔杼一生气,又把太史仲杀了。结果太史叔跑来,还是那五字,于是还是被崔杼杀了。{zh1}就剩了个太史季了。崔杼说,你写的时候可要想好了,你那几个哥哥下场怎么样就摆在你眼前。结果这个太史季看他那几个哥哥的尸体一眼,坐下来还是写了那五个字:崔杼弑其君。这个时候崔杼就实在下不了手了,只好让这个事记载了下来。所以这就是以前作史一个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然后后面说了,《春秋》呢有三传,《公羊》,《左氏》,《彀梁》,最有名的就是《左传》。那么六经熟读了之后,就可以看诸子了。主要有五子:荀子,杨子,文中子,老子,庄子。那么诸子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看史书了。于是下面《三字经》就将中国的历史,从三皇开始,一直说到清朝灭亡。这个历史,在座的各位是不是都知道前后顺序呢?如果不知道的话,还是看一看,了解一下得好。

 

那么史书那么多,基本的就有二十四史,先看哪一本,后看哪一本呢?先看史记,史记可以配合着左氏春秋看。然后看西汉东汉书,然后是三国志,然后看资治通鉴。为什么?因为史记也好,西汉东汉书也好,三国志也好,它是记传体的。记传体有什么好呢?在说这个人物的时候,会说到另外一个人物。那么说另外一个人物的时候,又会回过来说这个人物。所以人物的形象,历史的事件,就会一步步在你脑子里丰满起来。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按年代来。看过一遍就过去了,没有补充。所以应该先看记传体,再看编年体。

 

《三字经》再往后面,就举了很多古人的例子。比如说一开始就是仲尼师项橐的故事。仲尼就是孔子,那么这个项橐呢,是鲁国的一个神童,当时只有七岁。那么孔子对七岁的这么一个小孩子,居然像对待老师一样去请教问题。所以说明孔子能虚心好学。下面这个赵中令,读鲁论是什么意思呢?鲁论就是《论语》。赵中令是宋朝的大臣叫赵普。开始是中书令,后来当了宰相。这个赵普很有意思。说当年赵普跟着宋太祖赵匡胤打了天下,做了中书令。可是这个赵普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有一次宋太祖就对这个赵普说,说你还是读点书好。我们平定天下的时候用的是武功,可是现在治理国家了,还是要用文治。于是这个赵普就开始发奋苦读。后来处理朝政的时候一碰到什么问题,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第二天早上一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别人觉得这事儿很奇怪。说那书房里到底藏了什么锦囊妙计。后来赵普死了,别人去他书房一看,没有别的书,就是一部《论语》二十篇摆在书桌上。赵普就是靠了这二十篇《论语》,辅佐了宋太祖,宋太宗两朝皇帝,把天下治理得相当好。所以后来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从这里来的。后面还有很多典故,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啊,什么车胤莹囊啊,什么孙康映雪啊。这些典故,其中蕴涵的都是中国的文化,小时候妈妈讲故事,就可以讲这些故事。中国的小孩子就应该听这样的故事,这些都是国学知识的积累。可惜现在小孩子都搞什么哈里波特。这个是很不应该的。国学就应该从小孩子学起,这一点非常重要。

 

好了,《三字经》从头到尾大致看了一遍,国学经典里这么多的书怎么去读,大家心里应该有点条理了。那么前面说的导游的工夫,做了一小半了。以后有机会,再带着大家一起去读这些经典。我想这样子对大家真正了解这样经典的内含,应该会有帮助的。

 

好了,关于国学入门,再补充两点。{dy}点,我们前面说读书的顺序,是指你精读的时候,{zh0}按这样的顺序来,这样比较容易精进。但并不是说其它的书你都不去看。我们说读书有精读有泛读。比如说史书,随时你都可以看一看,了解了解。甚至可以通过小说,电视剧来了解。还有诸子百家,你也可以泛泛地看一下,对于你精读儒家的经书,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有两本书相当重要。想要读经典,对这两本书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行。一本是《尚书》,一本是《诗经》。为什么呢?你看论语里,动不动就是“诗曰”。而你去看《大学》,在《大学》的“传”里,{dy}章劈头便是《康诰》,《大甲》,《帝典》,这都是《尚书》里的章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古人默认为你看到这一段时,对《诗经》,对《尚书》的内容非常熟悉,可谓烂熟于胸了。他一引用这句话,你就能想起上下文来,能知道他在说什么。换句话说,《尚书》和《诗经》就好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两本journal,古人一引用paper,就从这两本journal上引用。当然我们现在不可能把这两本书都背下来。但至少我们在读经书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引用,要能回到原文去找到上下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同时,平时没事翻一翻,也是有好处的。这个就有前面所谓的,做家庭作业。

 

{zh1}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我们读书的心态。现在人读书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不能虚心。不得虚心就不会有进步。佛家有个很有名的典故。说有一个人跑到一个庙里找到一个老和尚,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下佛法。老和尚说好,施主请问。结果呢,这个人却不问问题,只是滔滔不绝地说他对佛家的看法。这个老和尚听了一阵子,就叫他的小徒弟拿了一壶茶,一个茶杯过来。老和尚就端着这壶茶向茶杯里倒水。不一会儿茶杯里的水就满了,可是这老和尚好像没看到一样,还是不停地往茶杯里倒水。那人说了一阵,突然发现老和尚在向一个盛满了水的茶杯里倒水,那水都溢了一地了。于是奇怪了,就问老和尚。那老和尚说,你不是想向我请教佛法吗?这就是你首先要了解到的佛法。

 

所以现在人做学问不肯虚心。肚里装满了自家的学问,便听不进别人的学问,总认为别人说的都是错的。比如看《论语》注释,没看之前就先想着我到要看看这个注解哪些地方解得不对。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或者呢,就是没有看书之前,自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那么看书的时候,只是想着让书中的东西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看书呢,只能是对自己的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而谈不上对别人的思想有什么认识。读书时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

 

那怎么样的读书心态才是正确的呢?朱熹说了一句话,叫“退一步思量”。先把自己的见解,认识,退他一步,把心先虚了,来看别人的观点。看完之后,真正理解了之后,再和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比较。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做,你读书才会有提高。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虚心呢?首先就要做到一个“敬”字。也就是先要尊重别人的观点。这个相当重要,古人也是极为看重的。比如《礼记》,开篇{dy}句话,是什么?“毋不敬”。我们做人处事都是先要懂得敬。再比如说《尚书》,{dy}章是《尧典》,开篇就赞美尧帝的品德,说了六个字:钦明文思安安。{dy}个字就是“钦”。“钦”是什么意思,就是敬的意思。尧帝为什么那么了不起,{dy}就是因为他对上对下,无论对什么事,都能始终能保持一种“敬”的态度。所以这是我们现在读书人值得深思的。

 

好了,今天就国学入门这个话题和大家探讨了一下。主要解决的,是国学那么多经典,怎么去看的问题。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去仔细地读这些经典。今天就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论国学入门(讲稿)_武陵口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