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油茶的现状及对策(广西油茶;油茶良种;发展对策)_北方林业新 ...

广西油茶的现状及对策(广西油茶;油茶良种;发展对策)

油茶是广西重要的、传统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全区油茶面积40万 hm2,占全国总面积的10%;年产茶油约4万t,,占全国产量的20%。油茶生产是山区林业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三江、龙胜、融安、东兰、巴马、凤山6个油茶主产县的油茶林面积占现有林面积分别为41.25%、11.71%、19%,、18.7%、32.6%和25.8%,不少县人均占有茶林 面积在1亩以上,三江县为最多,人均达2.28亩.。油茶不仅是当地群众食用油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1   持续发展油茶生产的必要性

人口膨胀,耕地减少,食物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我国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人均耕地不足1.1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广西,人均耕地只有0.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尚少 0.3亩。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发展木本油料已成为解决食用油需求的主要渠道。林业部门必须利用林业优势,在山上开辟第二油源,建立绿色油库,逐步加大木本食用油比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木本食用油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本国的木本食油资源,如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大力发展油橄榄,早在90年代就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食油木本化。当时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已占全 国油料的84%,人均年产油12 kg;希腊橄榄油占全国油料的93%,人均年产油28kg。

油茶是我国最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有“东方{dy}油”之称,最能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但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与世界相比,差距悬殊,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15 kg,发达国家20 ~30kg,而我国目前只有8 kg。广西油茶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前景,近年来广西一些企业推出的精炼山茶油,很受国内外的青睐。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给广西带来巨大商机,也为广西油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油茶适生范围广,能耐干旱贫瘠和它特有的经济价值等特点,众多专家认为油茶非常符合退耕还林树种的要求,可成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油茶是广西重要经济树种之一,发展油茶生产并实现油茶商品基地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   油茶良种化的现状

广西油茶生产大面积平均单位产量不高。尽管不乏小面积高产茶林,但大面积总平均单产低,主要原因是品种退化混杂和栽培技术落后。20世纪60年代初,在林木群体遗传改良理论指导下,广西开展了全区性油茶种质资源调查、良种选育、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低产林改造等试验 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经过30多年的曲折发展,广西油茶良种化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2.1 油茶良种工程

2.1.1 开展油茶品种普查,挖掘良种资源

广西油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20多种可供食用的油茶品种。为了挖掘良种资源,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组织广西油茶种质资源普查队对7个地区20多个油茶主产县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共完成20多个油茶品种的生态环境、栽培特点、产量水平、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的调查,先后评选出岑溪软枝油茶、三江孟江油茶、灵川葡萄油茶、田阳玉凤油茶、东兰坡高油茶、荔浦中果油茶、三门江中果油茶、凤山中籽茶等8个优良地方农家品种。其中岑溪软枝油茶是广西林科院经10多年试验选育成功的良种,也是我国{dy}个油茶良种,主要分布于岑溪、腾县、苍梧一带。它具有速生、早实、高产、稳产、含油率高、油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比一般品种提早2 ~3年开花结果,产量高1~3倍,实生苗种后3年有50%植株开花结果,4年投产,7年进入盛产期,,幼林一般每公顷产油112.5 kg左右,广西林科院试验林9年生每公顷产油超过375 kg,15年生每公顷产油592.5 kg,比三门江普通油茶高367.5%,比凤山普通油茶高243.5%,比湖南普通油茶高77.9%,l9年生时每公顷产油847.5 kg,连续5年平均每公顷产油485 kg,比全区{zg}年产量平均每公顷产茶油87 kg高4.63倍,种仁含油率高达51.3%,酸价仅为1.06~1.46,是当前生产上所欢迎的高油质优主栽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评选,为广西大面积推广良种造林准备了种源基础。

2.1.2 建立油茶基因库和良种繁育基地

“六五”期间,广西建立了{gjj}的山茶属基因库,是全国四大油茶物种园之一,面积2 hm2 ,首批搜集了区内外10多个油茶优良品种。随着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良种资源的充实,“七五”期间,广西继续对基因库物种进行扩充,面积扩大至3.3 hm2 ,区内外基因资源增至200多个,其中优良无性系100多个,如岑软2号、3号,桂普32 号,桂无1号,湘5等,优良家系40多个,主要地方品种40余个,包括经过全国区域性试验的广西岑溪软枝油茶、湖南衡东大桃、浙江常山霜降子、贵州望漠油茶、福建龙眼茶等优良农家品种。根据广西油茶发展规划,1975年以来,广西先后营建了岑溪软枝油茶实生良种繁育林26.7 hm2,全区一级油茶优树中心采穗圃和优良无性系采穗圃8 hrn2多,配置了全区各地l15个普通油茶优株和20多个优良无性系。20多年来累计提供良种种子超过100万kg,穗芽600多万个,不但满足了广西油茶良种化生产的需要,还支援了湖南、江西、广东、浙江、福建等省油茶生产的建设。

2.1.3 选育高产优良无性系

优良无性系选育程序大致是:选择优良品种和{zj0}类型——选择优良单株——进行优树后代鉴定——选择高产优良无性系。1973~1990年,持续18年先后选育成功岑软2、3号和桂普32号等9个,桂无1号等6个共17 个油茶高产优良无性系。这17个高产无性系是采用无性系测定的方法,从符合全国优树标准的194个优株中选育出来的,它们能充分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有明显的遗传增产效益。

2.1.4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无性系

良种推广是良种化工程的关键。岑溪软枝油茶被确认为良种后,广西油茶良种推广工程正式启 动,1974~1983年,全国推广岑溪软枝油茶造林面积已达2.87万hm2,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 一批油茶家系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成功以及油茶芽苗砧嫁接规模化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油茶良种推广开始向油茶无性系林业方向发展,至1998年,已在广西藤县、三江、龙胜、巴马、富川、岑溪等油茶主产县进行油茶优良无性系芽砧嫁接和扦插育苗200多万株,推广造林l 300多hm2,与此同时,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国家林业部油茶低改工程实施的推动下,在l2个油茶低改县完成良种补值,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优良无性系换冠示范,高产示范园建设和施肥示范等油茶良种化综合改造1.3万多hm2,据不xx统计,目前广西推广油茶优良品种和高产无性系9万多hm2,良种茶林占全区油茶林总面积的l5%,进入盛产期后,每年可增产茶油约l 000万kg,增加产值约8000万元。

2.2 油茶良种化存在的问题

油茶良种工程的实施,使广西油茶生产良种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现有油茶林中尚有l0% 是急需改造的低产林,良种率仅为l5%。

2.2.1 油茶经营集约程度差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油茶是低产低值树种, 所以经营粗放,长期疏于修枝整形、垦复施肥、病虫防治,油茶生产处于广种薄收状态;茶农良种意识淡薄,见种就采,有苗便种,油茶品种退化、混杂现象严重。

2.2.2 良种种源损失严重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一批油茶优良农家品种、家系和高产优良无性系相继选育成功,而且建 立了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这些资源在油茶良种推广中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不少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不仅无法继续扩大和利用,甚至遭到严重破坏而不复存在,许多优良基因资源也随之逐年消失,严重阻碍了油茶的持续发展和良种化的实现。

2.2.3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中断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油茶良种选育成效显著,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所有优良品种和高产优 良无性系都是这个时期选出的,进入90年代初以后,油茶良种选育工作一度中断,至今也没有恢复有关的研究。

3   发展油茶良种化生产的策略

3.1 建立省级良种繁育基地

把好良种关是提高良种造林效益的关键。建立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良种繁育制度,实行苗木生产良种化、标准化和基地化管理,以规范苗木市场,防止假冒伪劣种苗泛滥,保证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全国性良种化协作,走良种选、引、繁相结合道路

当前广西油茶良种种源有限,尤其是优良无性系,尚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长期采用相同或数量过少的无性系繁育造林,也会因为林木基因过于纯合而导致品种生命力的衰退,如抗病能力下降、某些丰产性状减弱等。为了防止品种退化,稳定良种优良性状,满足油茶良种化生产对新品种更新的需要,今后在良种选育技术、良种繁殖、良种引种、良种推广以及北育南繁和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要大力加强全国性协作,通过选、引、繁相结合,从周边油茶主产区引入必要的良种资源,以加快广西油茶良种化的进程。

3.3 重视科技兴林,继续进行油茶良种化综合改造

自1990年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启动以来,广西进行了大规模的低产林良种化综合改造,经改造的 0.8万hm2油茶低产林由低改前每公顷产茶油37.5 kg提高到187.5 kg,使茶油总产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江县林溪乡从1988年开始,对600 hm2油茶低产林进行综合改造,连续3年获高产,每公顷增产茶油269.4 kg。广西40多万hm2油茶林中,有1/6是需要改造的低产林,如国家能继续启动低改工程,结合科技兴林活动,加大油茶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将能大大促进广西油茶良种化的全面发展。

专家简介: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中国林业网技术咨询专家、中国园林商情网资深专家和特约分析师、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园林绿化、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8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联系方式:



郑重声明:资讯 【广西油茶的现状及对策(广西油茶;油茶良种;发展对策)_北方林业新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