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枣更好吃? 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_自由天地_百度空间
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各色水果纷纷上市之时,在琳琅满目、新鲜水嫩的各种水果中,不乏一些长相古怪、凹凸不平的畸形水果。人们挑选水果时当然是选外皮光滑新鲜的,那些外表看起来丑陋的水果,最终会被挑剩下来。
金融危机来临,英国一家超市推出了一系列打折的“丑陋水果”,他们认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本质原因,可以证明消费者不吃二流水果的”。
在中国民间,有种说法认为,歪瓜裂枣更好吃;而另一种说法恰恰相反,说是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这些说法是否真有科学道理?
什么原因让这些水果长得丑陋记者找到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汪良驹教授,询问这些歪瓜裂枣究竟是如何长成的?
汪良驹说,导致植物的果实长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辐射。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一些作物种子(如辣椒等)被带上人造卫星后,经太空射线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实,不仅果实增大,而且色泽鲜艳。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果实变异,还需进一步了解。
但除了辐射,还有水分亏缺、低温、高温、强光等物理逆境,盐碱、环境污染、病、虫、杂草等各种因素会导致果实形状变化,在专业上,这些因素都叫做逆境胁迫,是指对植物施加了有害影响的环境因子,使得果实不能在正常环境下生长。既然都是有害因素,那么是否意味着这样的水果吃了对人体有害呢?
汪良驹说,不一定。比如辐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它们会危害人体健康,相反,有些经过射线照射的食品对人们生活是有好处的。例如,经γ-射线照射过的板栗,可以贮藏更长时间;经太空射线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实,不仅果实增大,色泽鲜艳,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还是有益的。
因此,民间所说的歪瓜裂枣好吃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此外,民间还有一种叫“虫桃烂李,好吃xx”的说法。
歪瓜裂枣为何更好吃为什么歪瓜裂枣这些果实反而会更好吃,难道植物也会“逆境出英才”吗?
汪良驹解释说,在适当的逆境胁迫下生长的果实,更容易趋于成熟,因为逆境胁迫往往会刺激果实中的乙烯更快释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实成熟的一种物质。现在常用的果实催熟剂,主要成分就是这种物质。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中积累的淀粉转化成双糖(如蔗糖)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同时还能降低果实酸度。一些特别的果实,比如柿子、香蕉、xx桃等,采收下后并不能立即食用,而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行。刚摘下的柿子,吃起来会涩嘴,是因为里面含有可溶性单宁的缘故,而乙烯的释放可以促进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可溶性单宁,就会降低果实的涩嘴感。同样的道理,香蕉和xx桃采后放置过程中,乙烯也会诱导果实中可溶性糖类物质含量上升、酸度下降、芳香物质合成,特有的风味才体现出来。
对于那些病虫“咬过”的“虫桃烂李”或物理逆境导致的“歪瓜裂枣”,在成熟前受到逆境胁迫影响,果实内乙烯加速合成,可以促进可溶性糖类物质含量上升,促进果实更早成熟。因而,相对于那些尚未成熟的果实而言,它们已经成熟了,果实应有的风味已经开始体现出来。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民间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以来,我国果品生产面积和产量就开始占据世界{dy},而且现在依然遥遥{lx1}。人们已经不愁吃不上水果,原先那些似乎“好吃xx”的“虫桃烂李”,现在看来只能是等外品,根本不宜摆上餐桌,更进不了大市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有人培育出一种方形的西瓜来卖,这种西瓜一上市就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为它太稀奇古怪了。如果按歪瓜裂枣好吃的说法,这种西瓜更是好吃了,事实是否如此呢?它又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郑重声明:资讯 【歪瓜裂枣更好吃? 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_自由天地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