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进京乾隆管制民国近绝迹昆曲在北京的盛衰史_小鹅笼_百度空间
昆曲,源于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江苏昆山一带,习称昆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剧种。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传入北京。首见记载的昆剧班是"沈香班"(明《烬宫遗录》)。昆腔与弋阳腔同为明"玉熙宫"习演"外戏"剧种,亦称"官腔"(明《群英类选》)。明代天启帝朱由校在位时(1621年一1627年),曾在回龙观与伶人高永寿共演昆曲《雪夜访普》,朱自扮赵匡胤。袁中道的《游居柿录》及史玄的《旧京遗事》,都曾记载昆班在会馆、庙台演出的情况。
  自明代天启初至清代康熙末的百年间(1621年-1722年),是昆曲在京兴盛时期。当时进京演出的昆曲班社,除继承一些杂剧剧目外,竞相演出新的剧目,尤其后期编演的大量精湛的"折子戏",成为观众喜爱的精品。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北京的昆曲班社有"聚和"、"三也"、"可娱"三大名班及"景云"、"南雅"等。康熙帝在"谕话"中曾称赞昆腔"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可称梨园之美"。
  这期间有两部昆腔xx在京引起轰动:一是洪升的《长生殿》,写定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由"聚和班"演出;二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写成由"金斗班"于翌年演出。这两部脱稿并首演于北京的xx,将昆曲创作与舞台演出一时推向高潮。另外,在记录康熙六十寿辰庆典的《康熙御赏万寿图长卷》上,绘制了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跸路沿途的49座戏台,可看到正在演出的20余台戏多数是昆曲剧目,较之先期进京的弋阳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自康熙至嘉庆的150余年间(1662年-1820年),先后编纂的宫廷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等十多部,每部都是10本240出左右。这些整本大戏中唱昆腔与弋腔的比例为7与3之比,有些折则昆、弋两腔皆可演唱。这些戏经宫廷"内学"、"外学"的长期排演,昆弋交流,互相兼融,终于形成"京昆"与"昆弋"两支,而最终融合成今日之"北方昆曲"。
  京昆的成长有两个过程:一是昆腔进京后至嘉庆中期,基本上由江南艺人演唱或教授江南籍子弟学艺,唱念虽遵中原韵,但仍留吴音痕迹;二是嘉庆中期以后,多由京中培养子弟演唱,又逐渐与皮簧合流,形成许多演员"昆乱不挡"的局面。
  清乾隆年间,昆曲已呈衰微趋势:一是清廷对昆曲剧目严格控制,对士大夫与文人恩威并施,组织御用文人编写歌颂统治阶级和xx人民思想的宫廷大戏,如《忠义璇图》、《劝善金科》等等;二是昆曲自身唱念过细,拘谨,表演凝滞,文辞古奥,逐渐脱离群众,终被后进的新兴剧种所取代。据史料载:乾隆末年(1795年),除宫廷及王府家班演唱昆腔外,民间仅有"庆宁"、"万和"、"松寿"等部演唱昆腔,出色演员仅有王喜龄、倪元龄等18人,演唱昆腔剧目仅73折(清《消寒新咏》)。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昆曲与皮簧合流,不少昆曲艺人兼演或改唱皮簧。不少昆曲剧目被皮簧移植,昆曲曲牌和表演艺术被吸收入皮簧剧目。随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皮簧班里的昆曲向"京化"衍变,被人称作"京昆"。
  昆弋一支,出自昆弋班。自明万历"玉熙宫"演戏"昆腔与弋腔并列"以来,到清初"都人尽尚高腔"(杨静亭《都门纪略》),昆弋合演的班社、剧目亦随之出现。嘉庆、道光年间(1796年-1850年),北京的昆弋班有"内聚"、"集芳"、"金斗"等部,家班则有成王府的"小祥瑞"高腔班等。同治初(1862年),醇王弈譞创王府"安庆班"时,昆、弋两腔已融为新的支派。光绪十六年末(1891年元旦),弈譞逝世,王府班停办后又两次复起,先后易名为"恩庆"、"荣庆",共培养出"庆"字演员盛庆玉、胡庆元,"荣"字演员陈荣会、张荣秀等34人,大都昆弋皆精。王府班结束后,演员分别流入冀东、冀中乡镇,对昆弋在河北的影响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与醇王府班同时,京中民间昆弋班有"万顺奎"、"重庆"等31家。
  王府昆弋班,以昆弋合演方式保留了大批剧目,既有昆、弋各自独立的本戏或折子戏,如《封相》、《闻铃》;更有在一本戏中昆弋分折杂演的《千金记》、《琼林宴》等。一些场面宏伟,剧情激烈的昆曲剧目,亦用弋腔之大堂鼓、铙钹、冬字锣、筛锣伴奏;而演员的演、唱、念、做,也因长年受弋腔的影响,形成了雄伟沉厚的独特风格,以高亢刚劲、气足声纵为尚。
  宣统二年(1910年),肃亲王善耆召集流散在冀中、冀东及北京的昆弋演员,复出"安庆班",由徐廷璧、张荣成、王益友等负责,演出于"春仙"、"吉祥"等园。此班阵容庞大,是醇王府"庆、荣"两辈与冀东"益"字辈及河北乡间昆弋名角大会师,演出受到欢迎。只是未及一载,辛亥革命起,肃王府班解散,大批艺人再度流散。
  民国十六年至十七年(1927年-1928年),昆弋班在京演出的有来自冀东的"同和班"(主演郝振基、朱玉鳌)和"宝山合班"(主演白建桥、侯玉山),来自冀中的"荣庆社"(主演陶显庭、侯益隆、王益友、韩世昌)。不久,三个班社的主演集中于"荣庆社"一家,使昆弋一派重新站稳阵地。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928年-1938年),昆弋"荣庆社"在京立足,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吴梅等的支持。吴梅又先后收韩世昌、白云生为弟子,使昆弋派生、旦戏的剧目和演唱方面有所提高,达到了新的水平。这期间,很多京剧名演员在演出京剧时同时也演出昆曲剧目,如梅兰芳连演昆曲《思凡》、《金山寺》、《佳期拷红》,孙菊仙与韩世昌等演出《钗钏大审》,杨小楼、程继先、陈德霖、红豆馆主、袁寒云等陆续演出了《麒麟阁》、《雅观楼》、《宁武关》、《折柳阳关》等剧,使昆曲在北京舞台上一时呈现兴盛景象。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韩世昌以京剧"斌庆班"为班底,率马祥麟、侯永奎等20余人赴日演出《思凡》、《琴挑》、《刺虎》等剧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韩世昌、白云生、魏庆林、侯玉山等,以"祥庆社"名义,巡回演出于鲁、豫、鄂、湘、江、浙等6省主要城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魏庆林、白云生等约韩世昌、侯永奎组"庆生社"(后改称"北京昆曲社")演出于"吉祥"、"华乐"等戏院,但为时不久即行解散。
  自民国六年至三十四年(1917年-1945年)的28年间,北京曾先后出现过"同合"、"崇庆"、"宝山"、"祥庆"、"宝立"(庞世奇)、"庆生"(白云生)诸班,它们都曾一度兴起,随即萧条冷落,到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前后,专业昆班已不复存在,仅有"昆曲研究会"、"北大倚声社"、"昆曲学会"等知识界之业余组织,维持着昆曲"清唱"一脉。


郑重声明:资讯 【万历进京乾隆管制民国近绝迹昆曲在北京的盛衰史_小鹅笼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