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学识共长

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很多孩子开始忙碌起来。

除了音乐、美术等兴趣班,更多的开始了数学、识字、写字、拼音的报班学习。

而逗妈和逗逗同学除了钢琴依旧,其他的一概拒绝。

逗逗拒绝的理由是不想晚上或xx辛苦地去上课;逗妈的理由是懒得晚上或xx辛苦地接送。

上学期逗妈不明智地给逗逗报了个写字班,就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这学期赶紧撤了,连带其它课业也绝不问津 。

并非逗妈淡定如此,只是逗妈希望能让孩子在宝贵的童年,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知识,坚信孩子只有在愉悦的情绪中、被激发的兴致下才能更好地调动思维细胞,{zd0}程度地吸收所学。

由此,我们的家庭游戏小课堂就应运而生了。

首先,小课堂的时间是灵活的,没有固定时间、固定课程,一切随时间情况和兴致状态而定。只要不影响吃饭、睡觉,玩什么游戏、玩多长时间逗逗说了算——本来就是为孩子设定的当然以孩子为本。

其次,小课堂的成员还包括一群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这些被挑中来上课的毛绒玩具小动物们,可是逗逗同学的至爱。

再次,我们的小课堂决不是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桌旁,多半是在床上(天气热了后可移到地板上)。偶尔还有在公园或是出游路上的汽车里——当然这些时候只能是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互动,不大可能带上那一群小动物了。

{zh1},再申明一下,说是“小课堂”,那是因为与学习有关。而事实上在形式上,还是以游戏成分为主,对逗逗同学来说,其实是在玩,捎带着还能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介绍一下我们玩过的小游戏吧:

1、数学游戏1,卖蛋糕。这个游戏是逗逗同学发明的,且内容可以不断深加工,因而玩起来乐此不疲。除了要毛绒小动物们参与外,道具还有拼插积木。我和逗逗是蛋糕店的掌柜,各种形状的积木是我们要卖的各种蛋糕,价钱不一,也可以拼插出各种蛋糕,比如蛋糕房子。小动物们是排在蛋糕店外买蛋糕的顾客,有时雨天它们也会窝在家里订购蛋糕,我们会派我们的飞毛腿店员斑点狗去送货。我是个计算能力很差的店员,总是要逗逗同学来算帐,比如某顾客买了好多不同类型的蛋糕,共多少钱?要找给它多少钱?有时逗逗去进货了,而我总是催她回来算帐或电话里让她帮我算。游戏中锻炼了加法连加、简单乘法、减法(找给顾客钱时)。游戏内容可以无限延伸以增长趣味兴,比如逗逗给自己安排了个虚拟的在月球工作的老公,给我安排了个医院里工作的老公,有2个小狗是她的孩子,有1只小熊是我的孩子,我们两家人经常工作完毕后去钓鱼或去泡茶馆。话题自然也可以随意伸展。

2、数学游戏2,分组竞赛。这个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毛绒小动物们,另外道具是魔笔小良写字板一个。逗逗把小动物分成四组,我是老师,在题板上出题,每组派一个代表跑步比赛,谁第1个到谁先答,答错第2个来。小动物门的分组、选代表、跑步、回答,这些都是由逗逗操作的,也就是说她来代替小动物们答题。往往她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答对,在她眼里的笨动物有时跑第1了还要答错,最终还是她喜爱的动物能回答正确。然后我在写字板下方,给答对的组画个五角星,答错的画X,{zh1}评出哪组第1。这种玩法,逗妈出题时就要出些有代表性的题,感觉她哪方面的计算能力欠缺就多出哪方面的题,一般多做几道就能感觉到她能掌握的很好了。有时她代小动物回答正确,我还要问那个小动物是怎么算出来的,她会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推算过程,我再告诉小动物更简便的算法,她心领神会后再以小动物口吻说‘我要告诉我的朋友们’。然后逗妈再出类似题,同组的其他小动物会上来回答并说出自己的简便推算(也就是逗妈刚教过的)。现在,逗逗已经可以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了(包括进位加法、借位减法),只是偶尔碰到她感觉难度大的借位减法还要列竖试笔算一下。

3、拼音写字游戏。这个游戏跟上面的数学游戏类似,也是小动物们分组坐好,学拼音、拼读、写字,逗妈先教2-3个拼音,然后就练习拼读,这时就要小动物们举手回答了。答对的组奖励五角星,答错的画X。当题板上的拼音拼读出来后,逗妈再把拼出来的词写出来,只要不是过于复杂的字,会教小动物门按正确的笔顺学写,逗逗会拿个小本子,把新学的字也写一下,还会把以前学会的字,凑起来写成一句话,颇有成就感。有时会让哪个笨动物故意拼读错,或是举手被叫起却说不会,然后挨逗妈一痛训斥,最终还是她喜欢的动物能回答正确。这个游戏,是把拼音和学写字相结合在一起了。同样开学后开始学起,逗逗幼儿园的拼音班(每周五晚上课)仅学了6个单韵母,而我们在家里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所有23个声母、6个复韵母、10个整体认读,而且掌握效果不错,还捎带学写了拼读出来的一些字词。

4、xx牌游戏。也是数学游戏的一种,这是逗妈看了一本书《让孩子爱上数学的xx牌游戏》得到的启发,玩法很多,但感觉目前阶段最实用的是一种“啪嗒”游戏。拿走大小王,将xx牌平均分2份,妈妈宝宝各一份,玩法是两人同时亮出最上面的一张牌,同时嘴里喊“啪嗒”,翻出的两张牌看谁最快算出相加之和,这个得数就是她的得分,记在纸上,同时不断算出累积得分,{zh1}全部的牌“啪嗒”完,看谁的得分高谁胜出。玩的过程只能算加数是13以内的(因为xx只能到老K),但累加得分的过程就是2位数、3位数的计算。这个游戏一定要让孩子胜出,她才能有乐趣和信心,当然也不能赢的太容易,给她赢的机会也是给她多算题的机会,而且这个游戏玩起来,孩子相当投入。有时,我们全家出门,除了必带的书外,还要带上一副xx牌,逗爹开车,我就和逗逗在后面玩“啪嗒”游戏。在车上我们就稍微改变一下玩法,不记录得分,而是谁先算出得数谁把这两张牌赢去(赢去的牌和手里的牌放在一起继续循环玩),{zh1}看谁把所有的牌全赢去。当然{zh1}总是逗逗赢,但整个过程也比较刺激,比如我的牌所剩无几了,我会努力再赢回来些,然后又输的差不多了再赢回来点,{zh1}还是全部输给逗逗。循环往复中,孩子不知计算了多少道题,明显能感到同样题目计算速度的提高。

5、拼图游戏。这个游戏不是通常的拼图,而是要利用平时玩的拼图做数学游戏,这是逗妈从逻辑狗里的一道题得到的思路,而且逗逗玩数学拼图比单纯的拼图更着迷。把每小块拼图背面写一道数学题,加减乘除都可以,视自家孩子能力而定,然后把相应的答案写在这块小拼图原本应该拼的位置上(也就是拼板上),注意每道题的答案不能相同,这样孩子拿起一块拼图(不看图只看背面的题),算出背面的答案后,放到拼板上的相应答案上,放上去时要把带图的一面朝上。题目一道道算出来后,拼板上的画面也渐渐展开,孩子会感觉很有乐趣,而且图案对的上,说明计算正确。这个游戏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方法很简单,找一幅孩子喜欢的图就可以了,可以剪成一块块背面写上题目,再准备一张相应大小的纸,在相应位置写上答案即可。这个游戏,单位时间内孩子可以计算比较多的题,比卖蛋糕和小动物上课的游戏计算效率高的多。而且逗逗还自己提出,以后给她计时间,她要越拼越快。

6、阅读、识字。这个其实不是游戏,只是想说明一下,我们设定的游戏中没有识字,但逗妈以为,识字没必要特地地孤立地学习,更没必要去报班学识字,有那时间不如给孩子朗读几本书。作为阅读的副产品,其实只要保证阅读量,字自然就逐渐识得了。以前我也买过生字卡,但感觉效果不大,而且孩子并不喜欢我自己也觉得很反感,后来我想反正识字不过是个阅读工具,早晚都要会的,没必要太在意。但对阅读我很在意,深知阅读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而逗逗也是个极爱书的孩子,甚至不吃不睡也希望我能再多读一章故事给她听。在她不能自主阅读的阶段,我就是她忠实的朗读者。说到阅读量,不计我们读过的大量绘本和科普书,单是纯文学的长篇小说读本(通常扉页有字数记载),逗妈已给她朗读了六、七十本了,既有充满童趣富于幻想的儿童小说,也有较为成熟的诸如哈利波特、福尔摩斯、造梦的雨果等青少年读物,甚至读过xxxxxx《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总阅读量大概有六、七百万字之多,而加上大量绘本及一些简单故事读本、科普书籍等,肯定超越了这一数字。每读一本书,就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她每每沉醉在故事中,总是央求我多读些,阅读进展之快也是在她自己的大力催促之下吧。在大量的阅读中,逗逗不知不觉掌握了不少生字。以前读小说时她喜欢听不喜欢看(毕竟书上全是文字),但书的题目和每一章节的题目我会有意让她认读一下,量化到具体识了多少字逗妈一直没有概念。后来读小说,有时她也愿意和我一起看着书读,逗妈会有意识地划着字读(之所以“划”而不是“指”,是为了不影响朗读的速度,因为一字一顿的读她不喜欢逗妈自己也反感)。几天前,逗逗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看全是文字的书,也能看懂意思了。”逗妈半信半疑,挑了本小说找了有情节发展的一页试了一下,她果然能说出这页的内容来,虽然也有不认得的字、词,但已经不影响她对全篇的理解了。不报识字班,也不刻意教孩子认字,逗逗竟能自己阅读小说了,这不能不说是给了逗妈一个惊喜。因此我想说,识字不是目的,阅读最重要,但阅读可以成全识字。而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影响,除了最表面的语言驾驭、识字等功能外,更多的是对孩子心智的成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增强、思想意识的启蒙等看不见的,却是对人一生最有影响的方面。

以上说了很多关于游戏中学习,关于阅读,其实只要家长有心,可以开发出很多好玩的益智游戏来,但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如果你家的孩子喜欢奥特曼,那就把道具换成奥特曼。只有以孩子为本,符合孩子天性发展和兴趣需要的学习,才是孩子最想要的,也是最轻松自由的。不被学习班牵着鼻子走,是孩子的福分;而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进步的快乐,亦是我们做家长的幸福。

 

郑重声明:资讯 【在游戏中学识共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