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投激辩美国医改效应扩容利好仍有不足-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 ...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在法案通过前就曾发表过以下几点声明:{dy},医改应当考虑为所有人提供医疗保健覆盖。第二,医改应注重改进支付系统,奖励高质量医疗服务,提倡循证医学实践。第三,医改需要控制医疗成本,更多地从提高效率和改善现有支付系统入手。第四,医改需要努力促使医疗革新,改善医疗保健的效果、质量和成本控制。

  如今,美国医改法案已经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并被奥巴马签署成法律的医改法案,风险投资者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正方:扩容带来利好

  代表:GTCR投资公司的Philip Canfield,Clarus风险投资公司的Robert Liptak,以及Claremont Creek风险投资公司的John Steuart

  Philip Canfield:这一医改方案{zd0}的卖点是,将会有更多的人得到以前不曾有的医疗保险,2500万~3000万新入选者将得到医疗保险。我们认为这对服务实体,如医院、疗养院以及康复和物理xx中心是一件好事。

  Robert Liptak:我认为,医改对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产业应该会有积极影响,因为它扩大了挽救生命的xxxx和医疗设备的使用对象、群体和市场。

  John Steuart:投资者不应感到惊讶的是,医疗保健类股票将随人们期待已久的医疗法案的通过而大涨。未来十年,新的医疗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有许多医疗科技公司将为之欢呼雀跃。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将从创新xx研发中得到更多好处。同时获益的还有一些获得延长专利保护期的新药,以及得到研发税收信贷优惠的项目。最重要的是,争论多时的不确定性已经结束,医疗保健公司可以言归正传地把精力回复到开发新的xx领域上。

  反方:仍有诸多不足

  代表:大点风险投资公司的Jeffrey Jay,Frazier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级合伙人Alan Frazier

  Jeffrey Jay:要让这个医疗保健法案获得长久的成功,我们必须降低医疗成本。但该法案并没有妥善应对这一挑战。具体来说,我们必须认真地对付“再住院”问题,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成本及其对医疗的影响。

  此外,据我观察,这一法案并没有做一些事情来改善xx老人医疗保险计划的可持续性问题。为延长xx老人医疗保险计划的实施,我们必须着眼于实际交付系统的变化,比如问责保健组织、减少错误,以及通过创新技术来解决卫生保健其他成本的节约问题。

  Alan Frazier:在药品开发方面,我认为医改总体上是好的,我们更担心的是服务方面,因为要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扩张,这些系统有可能会破产。

  观察>>>

  成本控制与创新保护的医改平衡术

  在美国通过历史性的医疗改革之前,中国已经宣布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改革方案。尽管具体细节还在陆续公布和细化,但从总体上讲,医改对于中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站在风险投资者的立场看医改,同样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扩大医保覆盖率,带动农村基层需求,肯定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和需求。但是,医改的核心部分,贯穿着广覆盖、低成本、控制费用的原则,那么,又该如何对创新进行保护?此外,又该如何对医疗服务主体给予激励?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必须有制度保证,还要有足够的力度和措施。

  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始终是动态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于改善医疗健康服务和xx效果都有极大的影响。必要的价格控制是需要的,但不能不考虑创新研发和风险投资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否则会因为短期的成本节约而牺牲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导致产品老化,无法实现革命性突破,最终危及病人利益。这是不论中国还是美国的医疗改革方案制定者都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目前,中国风险投资界非常活跃,对健康产业的重视和xx程度越来越高。但是,xx早期研发和创新的投资者还是不多,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实,这对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将有诸多不利影响。毕竟风险投资不是慈善事业,没有xxxx的项目是不会吸引到投资者的xx和支持的。只有给创新企业较好的发展空间,才会促使投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去投资更多有风险和潜力的公司和技术。

  链接>>>

  Jack Lasersohn:警惕对创新的消极作用

  近30年来,风险投资家Jack Lasersohn一直在投资健康产业,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初期启动资金。作为代表垂直投资集团及其前身艾伯斯塔德公司的资深投资人,Lasersohn在健康领域有过不少成功的投资经历,最有名的是对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的投资案例。美敦力于2002年公开上市,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其早年投资的另一家企业E.P. Technologies,是基于导管装置xx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领军企业,1995年被波士顿科学公司收购。

  作为8家医疗保健公司的董事,Lasersohn密切xx美国国会对医改的争论。最近《华尔街日报》对其进行了采访,询问其对刚刚通过的医改新法案的看法。

  问:您对医疗保健改革立法总体反应如何?

  Lasersohn:会有某些积极因素。因为将有更多的人投保,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卫生保健系统。有些条款我们是比较赞赏的,比如生物仿制药审批法规,要求对创新的生物药实行为期12年的独占保护期。风险资本行业对此做了非常有力的立法游说和争辩,才取得了目前这个合理的生物药独占期。

  问:新的立法包括征收医疗设备销售税,这对风险投资支持的医疗器械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

  Lasersohn:对缺乏资金或不赚钱的创新公司征税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即便某家公司规模小、缺钱,或不盈利,还必须缴税,实在是很冤的。要知道,处于创新研发阶段的公司,资金来源的惟一希望是募资。这是惟一可以自由支配的钱,需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税负上。这显然非常消极,我们对此非常失望。

  问:该法案还创建了独立的偿付咨询委员会,就如何减缓医疗费用的增长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国会提供咨询意见。对此您怎么看?

  Lasersohn:创新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和体现,就将成为该法案最容易受到打击的对象,尚未成熟的技术和设备项目甚至无法开始,因为很难得到支持。而医疗健康服务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创新手段和体系。

  问:医疗保健改革中还有一项内容是产品的临床比较研究。是否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可以从这一新政中受益?

  Lasersohn:对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你所关心的是:拿什么标准测试?新技术是否让某项技术在其发展周期有任何生存的机会?

  并不是说临床比较研究是个坏主意,但如果研究方法不对,或者不了解技术开发过程是如何发生的,那么你所做的比较研究可能对创新有消极的影响。所以,如何做好临床比较研究至关重要。既有做好的可能,也有做坏的可能。

               
郑重声明:资讯 【美国风投激辩美国医改效应扩容利好仍有不足-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