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xx奇案:水门事件丑闻曝光——尼克松总统险遭弹劾(下)_狼与 ...
会有权传唤任何证人,如果他们不肯接受传票到参议院作证,那么他就授权 参议院拘捕他们。鉴于这种压力,4 月 17 日,尼克松总统不得不宣布:“水 门事件”的调查有重大的发展,白宫官员被起诉者必须辞职,这次为特例不 行使“行政特权”,白宫官员须应召前往国会作证。
  本来迪安还想趁此机会加强他在白宫的影响,但局势的发展使他预感到 他将被人用某种方式抛出去做替罪羊。3 月 21 日,他对尼克松说:“我们生 了癌,在我们内部与总统近在咫尺的地方生长着一个癌。它每天都在生长、 扩散。”他毫不掩饰地道出了他对自己受到责难的忧虑。他告诉尼克松,是 他派遣利迪到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充当白宫的耳目;他知道是马格鲁德特意 命令利迪两度企图把一些xxx安装到水门公寓里去;他曾经当着米切尔的 面安排卡尔姆巴赫把霍尔德曼弄来的钱付给“水门事件”的几个被告。迪安 还提醒尼克松说,亨特又在索要更多的钱,并且要把埃利希曼与闯入埃尔斯 伯洛的精神病诊所的关联翻腾出来等等。{zh1}他又说为了“拯救总统”,他 和霍尔德曼、埃利希曼三个人,应承担“水门事件”的责任而认罪。然而霍 尔德曼和埃利希曼则表示反对,认为如果他们两人认罪的话,白宫秩序必然 大乱。他们极力劝说迪安写个书面报告,把“水门事件”的一切罪责都揽过 去,为此,迪安深感自身的危机,他担心自己会被当成牺牲品,因此迟迟不 肯动笔,后来干脆向司法机关自首了。
霍尔德曼的助理马格鲁德看情势不妙,生怕引火烧身。便于 4 月 14 日,
主动到司法部交待:米切尔在 1972 年的春天批准了窃听计划;是米切尔和迪 安要 7 名被告保持缄默并付给他们很多钱。他的目的在于把责任推到米切尔 和迪安身上。
4 月 15 日,迪安也开始与检察官们合作,揭露霍尔德曼收买被告和埃利
希曼销毁亨特保险柜里的文件。此时的白宫害怕迪安继续揭露下去,4 月 17 日,尼克松宣称白宫的任何官员都无法得到豁免,显然这是想以此压服迪安 紧紧地依靠他给予宽恕。然而,事与愿违,迪安为了赢得检察官员们的豁免 权,还是讲出了全部事实真相。4 月 19 日,迪安发表了“我不要当替罪羊” 的声明,他说:“一些人希望或者说是认为我应该成为‘水门事件,的替罪 羊。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根本不了解我,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或者说是不 了解我们的司法体制。”接着,他又道出了许多白宫的秘密。
根据迪安和马格鲁德的供词,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计划被公布于众。1972
年 1 月 27 日,米切尔、马格鲁德、利迪和迪安几个人开会。利迪在会上介绍 了他的称之为“宝石行动”的计划:为争取总统竞选连任的胜利,他准备采 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使用破坏、敲诈勒索、绑架、闯入内宅及电子监视 等手段,预计需要 100 万美元的财政支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米切 尔立即表示反对,他认为这个计划过分浪费而且牵扯面太广。于是利迪又提 出一个修正意见,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安装xxx和进行电子监视上。3 月
30 日,米切尔默许了利迪的计划,准许他开始实施,并拨给 25 万美元财政 支出。后来米切尔本人尽管承认曾经与利迪等人开会讨论,但他坚持说从未 给予利迪这种行动的权利。而马格鲁德则说,米切尔是极其勉强地同意了这 项计划的,因为当时他一方面面临他的生病的妻子给他带来的麻烦,另一方 面又牵扯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反信任案上面,同时,他还受到白宫催问关 于竞选准备工作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米切尔分心四顾,已无暇去顾及利 迪怎样去做,只有任其自由发展。也许是由于米切尔忽略了对利迪的控制,

所以才会有前面的几次闯入行动直至“水门事件”发生。但不管怎样解释, 米切尔参与了“水门事件”的策划,这一点不容置疑。
  接着,人们又断断续续地知道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很多丑恶的东西:是利 迪、马格鲁德将有关埃尔斯伯格一案和其他有关文件销毁的;米切尔、马格 鲁德和迪安在“水门事件”发生之初立刻把责任推到利迪身上,他们宣称利 迪只是雇佣来做合法的情报搜集工作,水门闯入行动xx是他贪功倨傲、独 断专行的结果。而私下里,他们又付给水门窃贼们一大笔钱,来换取他们的 缄默。他们认为这样一来,损失就会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之后,有人按照 迪安的命令,打开了亨特在白宫的保险柜,并把其中比较敏感一点儿的文件 材料全部转移了。这些材料涉及破坏设备、关于埃尔斯伯格的资料以及亨特 假造的将前总统肯尼迪与 1963 年的南越总统垮台及遇害一事联系起来的海 底电报。后来迪安供称,埃利希曼要他将这些文件撕毁,将那些破坏设备埋 入地下;由埃利希曼在场作证,迪安把另一些亨特的文件转交给xx调查局 的代理局长格雷,并且告诉他,这些东西要“永远不再见天日”。也许是格 雷误解了迪安的意思,他以为迪安这句话是让他销毁这些文件的暗示,因此 他照办了,这样他也涉嫌到掩盖真相的案件中去。1973 年 4 月 27 日.他因此 而引咎辞职。
白宫参与掩盖真相的人以为,掩盖可以使他们躲过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
制裁,谁知越是遮掩,“水门事件”越是像恶疾般地蔓延扩大,隐藏在深处 的阴谋更是暴露无遗。总统手下的大多数人都被牵涉到“水门事件”中去, 为了推卸责任,他们又互相揭发,企图寻得自身的安全。尼克松总统周围危 机四伏,但即使这样,他仍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迅速结束这场斗争。4 月 30 日,在一次电视讲话中,他仍坚持说他不断地接到从事调查“水门事件”的 司法人员的保证,{jd1}没有任何白宫官员参与此事,并且他对此很信任。同 时,他宣布霍尔德曼、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莱因丁斯特和迪安的辞职。 他还表示:“我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zd0}的努力使有罪的人受到法律的 制裁,对白宫的部下我将不会做丝毫的掩饰。”同时,他宣布提名埃利奥特·理 查森为司法部长,负责领导调查“水门事件”,并宣称理查森有全权任命一 位独立公正的负责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
人们以为尼克松这次是痛下决心要将此案调查清楚,谁想在后来的日子
里,更加针锋相对的斗争开始了。

四、四面楚歌 眉克松险遭弹劾


  根据麦科德、迪安等人的供词,历时近一年的“水门事件”的审理工作 终于有了眉目,尼克松的大部分高级助手都卷入了这场案子之中,人们不由 地发生质疑:既然总统周围的人多数都参与了此事,那么总统怎么会蒙在鼓 里呢?
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一直坚持说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说,1972 年 6
月 18 日,当他从《迈阿密先驱报》上看到标题是“企图窃听民主党总部,几 个迈阿密人在哥伦比亚特区被拘留”的小消息时,他“当它是开玩笑,不加 理会”。假设尼克松事先并不知道这次闯入行动,但事后他至少也能得到报 告,不可能一点儿不知道。尽管他一再说“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并进行窃 听是件愚蠢透顶的事”,可是“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他就授意霍尔 德曼把这一事件与古巴人反卡斯特罗的行动联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 是要转移人民的视线,既俺盖共和党搞窃听的丑闻,又打击他的对手麦戈文。 随着调查牵涉到白宫,他又企图让米切尔出面承担责任,然而米切尔却退避 三舍,以照顾生病的妻子为由辞职了。
  1972 年 7 月 23 日,霍尔德曼对尼克松说:“由于xx调查局不听指挥, 我们又已陷入困境。”尼克松立刻要他转告xx调查局:“不要对这个案件 再作任何调查了。就是这句话!”他企图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xx调查 局施加压力,以掩盖“水门事件”。同时他又多次公开声明,白宫无任何人 牵涉此案。
当尼克松在 1972 年的大选中获胜时,他却体会不到胜利的喜悦。在回忆
录中他这样写道:“选举结束几天以后,我在日记中描绘了一种奇怪的情 绪??它使我感觉不到胜利时的喜悦??我简直说不清为什么在胜利之夜竟 会产生这种忧郁情绪。”如果真像他所说的他对“水门事件”一无所知的话,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忡“灾难临头”似的感觉呢?由此可见,尼克松当时是 心中有鬼。
正是由于他运用总统特权对调查施加了某种压力,所以“水门事件”案
迟迟没有进展。当调查追及迪安时,白宫在 1973 年 3 月 21 日召开了会议。 尼克松后来也承认,在和迪安的这次谈话中,他{dy}次得知水门舞弊一事。 据迪安的供词和后来的谈话录音证实,尼克松知道并参与了掩盖“水门事 件”,并且他许诺,只要亨特保持沉默,他一定给他特赦,他还试图建立一 个由白宫控制的新的“水门事件”大陪审团以xx司法部的调查。4 月,他 运用行政权力拒绝让迪安出庭作证,结果被欧文严辞驳斥。无奈,他再次声 明“水门事件”与己无关,同时表示要将此案的调查彻底进行下去。但事实 上,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并没有给司法部门的调查开绿灯,而是千方百计地 阻挠调查。
  5 月 17 日,欧文委员会开始举行公众听证会,每次均通过三大电视网向 全国广播。与此同时,正在等待任命担任司法部长的理查森在参议院的压力 下,答应任命一名持独立见解的特别检察官。他提名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阿 奇博尔德·考克斯担任这一职务。此人曾在肯尼迪政府中担任司法部副部长。 从此,欧文和考克斯竞相展开了调查。
  1973 年 4 月 15 日,迪安又谈及尼克松曾想到募集 100 万美元来贿赂几 名嫌疑犯以使他们保持沉默。4 月 27 日,迪安又透露,白宫将其政治敌人都
  
列入了黑名单,迪安还提供了详细的名单和有关的资料。但尼克松仍然坚持 他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5 月 22 日,他否认亲自指挥了任问掩饰和作伪 证的行动,他声称这一切背景xx是在埃利希曼的控制之下;虽然他一再否 认自己批准了这一违法行动,但他承认“由于我一再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某种具体行动细节上的理解失误”。尽管尼克松一再为自 己的行为表白,但在 6 月 25 日,迪安的证词却使他无可辨驳。迪安说,尼克 松掩盖“水门事件”已达 8 个月之久。1972 年 9 月 15 日,当亨特等人被起 诉后,迪安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对他说:“霍尔德曼告诉我你处理‘水 门事件,的事,你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这工作是相当困难,而你竟能处 理得好,我很高兴案件止于利迪。”迪安的不利指控,通过电视广播传到千 家万户,公众对尼克松的信任xx了,要求调查总统的呼声随之而起。
  于是,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要求尼克松到委员会作证,并调阅有关的 白宫文件。7 月 7 日,尼克松以“总统行政特权”为由,拒绝到欧文委员会 作证,并拒绝提供白宫文件。总统权力的运用使调查再次陷入僵局。7 月 16 日,霍尔德曼的助理、负责白宫内部安全工作的巴特菲尔德到特别委员会作 证。当询问到 1972 年 9 月 15 日迪安和尼克讼的谈话是否有记录时,巴特菲 尔德说:“为了记下谈话与电话往来,总统在 1971 年初曾下令在他的白宫办 公室里安装窃听设备,许多秘密谈话,估计全录在磁带上。”这一发现使调 查人员及美国公众都很震惊,因为此事除巴特菲尔德和安装窃听设备的专家 外,只有尼克松、霍尔德曼及其一名助手知道。况且,白宫的录音带很可能 记下了尼克松参与掩盖的全部活动。于是·围绕着白宫的录音带,一场以尼 克松为一方、欧文和考克斯为另一方的争夺战开始了。
7 月 17 日,尼克松禁止其安全人员再到特别委员会为录音系统的装置作
证。同{yt},欧文写信要求总统合作,并交出录音带及其他白宫文件。18 日, 特别检察官考克斯也要求总统交出录音带。他说司法部是行政机关的一部 分,因此“三权分立的原则”不适用。23 日,尼克松再次以“总统行政特权” 为理由拒绝欧文和考克斯的要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他是层层设防, 以行政特权为理由阻挠调查工作的进行。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人们通过 录音带之争已察觉出尼克松总统参与了“水门事件”的掩盖活动。
就在白宫录音带一事成为众矢之的、欧文与考克斯又穷迫不舍、尼克松
政府已发发可危之时,又一桩丑闻使尼克松的声望再次受损。马里兰州的联 邦律师经调查,发现副总统阿格纽在任马里兰州州长时及后来担任副总统期 间都接受过贿赂。尽管尼克松在 8 月份还说:“我对他诚实正直的品质的信 任并未动摇。”但是,证据确凿,无可辩驳。10 月,阿格纽辞职,并供认他 曾涂改自己的所得税申报单。他被罚款一万美元并被判处 3 年“无监督缓 刑”。根据 1967 年通过的宪法第 25 条修正案,尼克松任命众议院少数派领 袖杰拉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在阿洛纽丑闻中,考克斯以一位公正的执法 者身份追查不已,这使尼克松感到十分恐惧。阿格纽辞职后,尼克松对司法 部长理查森说:“既然此事已经了结,我们就可以摆脱考克斯了。”谁知, 考克斯还是咬住尼克松不放,而且越逼越紧了。他和欧文部向尼克松发出了 传票,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国会{dy}次如此向总统挑战。
7 月 30 日,霍尔德曼也在特别委员会作证,说他在本月初曾听过去年 9
月 30 日和今年 3 月 21 日的两盘录音带。然而尼克松还是拒绝交出,他强调 说,如果国会传唤能够迫使总统公布享有特免权的情报,那么总统的职位就

会受到损害,就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面对如此僵局,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 会和特别检察官不得不于 8 月 9 日将其提交到地区法院来裁决。8 月 29 日, 华盛顿地区法院法官赛里卡驳斥了尼克松的观点,并命令他交出录音带。然 而尼克松仍借口享有“行政特免权”而拒绝交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 且涉及总统、国会与法院三者的关系。9 月 7 日,考克斯又向哥伦比亚地区 的美国上诉法院申请,要求判决尼克松总统交出录音带。10 月 13 日,上诉 法院以 5 比 2 的多数票,支持赛里卡的决定,并认为“总统特免权”不保护 可能涉及犯罪活动的材料。上诉法院给尼克松一周的时间考虑:或是交出录 音带,或是向{zg}法院上诉。尼克松被逼得走投无路,10 月 19 日,他接见 了欧文,表示愿意将录音带的“摘要”部分提供给欧文委员会和赛里卡法官, 并请较有声望的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居间核对“摘要”部分是否充分和正 确。欧文表示可以考虑接受,但考克斯坚决反对,公开声明拒绝接受这种妥 协方案,他认为这是总统借口删掉享有特权和不相关的部分来掩盖其参与“水 门事件”的事实。考克斯仍逼迫尼克松交出全部录音带,这使尼克松恼羞成
怒。
  10 月 20 日,星期六,尼克松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查森撤掉考克斯,理 查森拒绝执行,并和另一位也拒绝执行总统命令的副部长拉克尔肖斯相继辞 职。结果,位属第三的副部长罗伯特·博克执行了这个命令,将考克斯免职。 这次行动被称之为“星期六晚上的大屠杀”,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有
近 50 万封电报涌向白宫,谴责尼克松的行为。几个主要法学院的院长寄出一
份请愿书,要求国会“考虑”弹劾的“必要性”。 录音带之争,到此达到{zg}潮,举国哗然,弹劾总统之声四起。据盖洛
普民意调查,尼克松的声望降到 27%的空前低率。10 月 23 日,参众两院两
党{lx}初步协议是否弹劾总统。尼克松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dy}次错误地 估计了公众的反应,面对舆论咄咄逼人的形势,尼克松也深恐弹劾正式进入 程序,将对自己极为不利,于是他让新上任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小亚历山大·黑 格发表声明.表示总统同意交出录音带,这才使举国沸腾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 些。
11 月 1 日,法院发现被传调的 9 盘录音带中有两盘不知去向,而另一盘
录音带则出现 18 分半钟的空白。据说,丢失的两盘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 们分别是尼克松与米切尔、尼克松与迪安的谈话录音。尼克松解释说这两次 有关水门案的谈话因录音机操作失灵而未录音。这再一次引起舆论的哗然,
《xxxx》、《时代》杂志等报纸纷纷撰文,要求尼克松辞职。而尼克松
则一再声明:“不论遭遇多么激烈的批评和多大的困难”,绝不辞职。11 月
12 日,尼克松又宣布,他将交出其他的录音带和备忘录给赛里卡法官,以便 使他能判断两次未录音的有关“水门事件”的重要谈话内容,这些新资料也 足以证明“二次谈话从未录入”。11 月 17 臼,尼克松又发表电视演说,辩 称“我绝不是一个骗子”,白宫的录音带将证明他在“水门事件”中是清白 的。他还解释说,白宫缺少两盘录音带,是因为记录谈话的录音机并不是构 造精密的机器,而只是一架质量较差的新力牌录音机,故难免有故障发生。
  11 月 26 日,尼克松的私人秘书伍兹又告诉法官,她当时因为不小心踩 上踏板,不慎洗擦了一盘录音带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却正是 1972 年 6 月 20 日尼克讼与霍尔德曼二人关于“水门事件”的谈话录音。尼克松和伍兹的话 似乎有理有据。但随后,破绽又暴露出来。经过专家鉴定,伍兹说是不小心
  
洗擦的录音带实际上却是被洗擦 5 次之多,伍兹说当时是不小心洗掉的,而 实际上都是以手工故意洗掉的。这些就足以证明,尼克松和他的手下仍然在 掩盖事实真相,如果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关键性的磁带和录音怎会不翼而 飞?疑窦重重,人们更加怀疑这位高喊“我不是骗子”的总统了。
  正在此时,随着对许多参与“水门事件”的白宫人物的调查,尼克松的 许多不法行为又被揭露出来:一是尼克松利用竞选经费等财源,购置加利福 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的私产;二是他的朋友雷博佐代表他经营一笔 100 万美 元的投资;三是他有许多逃避所得税的嫌疑,例如:1970 年尼克松只交了 792 美元的xx所得税,1971 年只交了 878 美元等等;四是尼克松批准提高牛奶 价格,以报偿牛奶生产联合公司对他争取连任的捐款;五是他曾运用总统手 中的权力,保证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可以持有哈特福德公司,免除司法部长反 托拉斯法的起诉,以回报该公司的竞选捐款,等等。尼克松的种种行径,使 美国人民看到了政府的腐败,而对尼克松的信任率也降到了零点,要求弹劾 总统的呼声再起。
  1973 年 12 月,以众议员彼得·罗迪诺为主席、约翰·多尔为首席顾问 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讨论有关弹劾尼克松总统的问题。按照宪法的规 定,众议院根据多数票可以对总统某项罪行进行弹劾或控告——其行事方式 很像美国司法制度中的大陪审团。然后,参议院作为审讯法院和陪审团举行 会议,由美国首席大法官主持,需要有三分之二的票才能定罪,才能罢免总 统的职务。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授权罗迪诺可以传唤和调查有关证人,包括总 统在内。这样,尼克松的命运就像基辛格说的那样成了一道算术题:在众议 院赞成弹劾的是否占多数,在参议院是否可动员三分之一加一票的参议员予 以反对。
xx大陪审团干 1974 年 3 月 1 日对米切尔、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科尔
森等人提出起诉,指控他们从事阴谋活动、撒谎和妨碍司法工作。大陪审团 把尼克松定为“未被起诉的同谋犯”,他之所以没有被起诉是“因为起诉人 方面对于能否审判总统尚无把握”。司法委员会向尼克松索取 40 盘录音带。 新上任的特别检察官利昂·贾沃尔斯基也向尼克松索取他同主要助手谈话的 录音带。5 月 20 日,赛里卡支持贾沃尔斯基并命令尼克松交出 64 盘录音带。 尼克松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只好交出了录音带。然而尼克松交出录音带后 的反响比“星期六晚上的大屠杀”还要强烈,因为“录音带显示出尼克松的 自私卑劣、优柔寡断、固执己见、寡廉鲜耻以及他使用的——尽管录音带上 所记录的大量的所谓惊叹用语已被删去——肮脏的语言。”尽管尼克松还一 再说他是 1973 年 3 月 21 日与迪安谈话后才知道“水门事件”的,但人们已 不再为这些谎言所迷惑。舆论的大潮涌向尼克松,要求弹劾总统的呼声更力
00 向亮,连共和党内也有人提出要弹劾总统。 此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加速了就弹劾问题的公开辩论。7 月 27 日,众
议院司法委员会以 27 票对 11 票通过了弹劾案的{dy}款,6 名共和党议员和 全体民主党议员一起投了赞成票。指控的罪名是阻挠司法——对调查人员发 表虚假和骗人的声明、扣留证据、搞伪誓、阻挠司法的调查、批准封嘴的贿 赂、试图滥用中央情报局和司法部门的情报来帮助被调查的人员逃避罪责、 对公众公布假声明、给一些宣告有罪的人许愿将来给予好处来换取他们的缄 默等。7 月 29 日,司法委员会又通过了弹劾案的第二款,以 28 票对 10 票指 控总统滥用职权——调用国内收入署、xx调查局、特务组织和其他行政人

员;在总统办公室内设置一个非法的秘密调查组(“管子工”小组);对部 下的犯罪行为未能告发;干涉“水门事件”的调查。7 月 30 日,众议院的委 员会以 21 票对 17 票表决了弹劾案的第三款,指控总统违反宪法,抗拒传讯。 {zh1},委员会得出结论:“所有这些,可以看出理查德·尼克松的态度已经 违背他作为总统所得到的信任,并破坏了宪法政府,是对法律和正义事业的 巨大损害,明显地损害了美国人民。由于这些行为,而批准对理查德·尼克 松实行弹劾和审讯并解除其职务。”
  面对众议院的弹劾,尼克松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己决定辞职,另 一条是按他自己的话“硬着头皮顶着”。他十分害怕并xx辞职,所以直到
8 月 2 日,他仍岿然不动,既想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延长辞职时刻的到来,又 想尽快结束此事。正在尼克松举棋不定的时候,他才发现硬顶下去是多么的 难!{zh1}一盘录音带又给了他致命的一击。8 月 5 日,尼克松在舆论的压力 下不得不交出了 1972 年 6 月 23 日他与霍尔德曼谈话的录音带。这盘录音带 被称为“冒烟的枪”,它表明在“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尼克松曾指 示霍尔德曼让中央情报局制造一次“国家安全”行动,并不让xx调查局插 手“水门事件”。这就说明,尼克松不仅对此案十分清楚,而且还下令掩盖 真相。尽管在发表这盘录音带的同时,尼克松又做了一些解释,他承认基本 的事实真相,并坚持要向有罪的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起诉,他说:“我坚信, 全部记录不足以使弹劾和罢免总统的极端做法合法化。我相信,随着宪法程 度的演进,这种看法将占上风。”但说这些话已为时过晚。这一事实真相的 曝光,使尼克松又失去了国会中为数不多的支持者,在众议院 435 人中有 425 人xx赞成对他的弹劾;在参议院{zh1}的表决中,xx弹劾案需要 34 票,而 尼克松只得了 15 票。尼克松在民众中信誉扫地,看来被弹劾是不可避免的
了。
  尼克松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在交出{zh1}一盘录音带的同时,他又派 一名助手去看看公众对录音带的反应是否像他担心的那样糟糕,结果确实令 他大失所望,他无法摆脱弹劾和离职的命运。此时,他心里矛盾重重,在 8
月 6 日的内阁会议上,尼克松还试图取得内阁的信任,他表示:倘若他在压
力下辞职,他便会把美国的总统制变成议会制,即总统只有在立法机构投信 任票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职位。然而事实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弹劾总统不 同于在议会里投不信任票。内阁成员、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乔治·布什说, 共和党乱成一团,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势将大败,“水门事件”必须尽快结 束。虽然他没有明说,但谁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是:迅速结束“水门事件” 的{wy}办法是尼克松立即辞职。
  同{yt}晚上,基辛格也对尼克松说,他报效国家{zh0}的方式就是辞职。 他认为,如果进行弹劾审讯,会占用总统几个月的时候,也会困扰全国,还 会使美国的外交政策陷于瘫痪。这对国家来说太危险,对总统也不太体面。 在尼克松交出{zh1}一盘录音带后,白宫办公厅主任黑格也在私下里开导尼克 松辞职。他指出,既然尼克松已不可避免地要结束总统的职务,那么不如尽 快地结束,避免一场宪法危机,这才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虽然这些活对尼克 松来说是无情的,但他自己也感到已到了穷途末路,{zh1}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思想斗争,尼克松终于决定辞职,并交待撰稿人雷·普赖斯着手起草辞职讲 话稿,8 月 8 日下午,尼克松向全国人民宣布了他的辞职演说,从 1974 年 8
月 9 日正午生效。

  尼克松在告别辞中显得格外平静和克制,除了承认判断错误外,他什么 也没有承认。当他走到摄像机前宣布他辞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务时,他 说,这是因为“在未来的岁月中,当我们的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国外和平和国 内没有通货膨胀的繁荣等大事上时,如果继续为我的辩白而斗争,则将会把 总统和国会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直到{zh1}一刻,他仍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但这已无法挽回“水门事件” 给人民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这场戏就在总统的辞职声中谢幕了。
  尼克松的辞职使人们无法确定他犯罪的程度。但是,对“水门事件”的 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确实是“美国历史上最腐败的一个政府”。有人统计: 在这个案子中,政府中有 40 多位官员受到控告,其中为首的就是高喊维护法 律、秩序的副总统阿格纽和前司法部长米切尔。一名副总统、两名内阁成员 和白宫班子里的 12 名工作人员以及在其他行政部门中任职的近 15 名官员参 与了此案或在事后参与掩盖真相。
  尽管 9 月 8 日,继任的福特总统宣布,对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对美国犯 下的一切罪行给予“xx的、无条件的和彻底的赦免”,但这还是无法弥补 这届政府欺骗诡诈、故弄玄虚所造成的政治损害。
  人民,将永远记住“水门事件”!也将永远记住“水门事件”中尼克松 政府的腐败!
  
五、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丢官印


  “水门事件”虽然结束了,但它的政治影响至今远未xx,而且长期以 来,它成了窃听的代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不由得想起尼克松——一位被丑 闻拖下台的总统。同时,又一个问号提出来:窃听并非从尼克松时代才开始, 为何直到水门窃听时才被揭露出来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呢?
  的确,非法的窃听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并非罕见,而是屡见不鲜。正如尼 克松在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自发明从电话线上窃取情报以来,政治窃听几 乎没有中断过:“近在 1970 年,一名前艾德森·史蒂文森竞选活动的成员公 开说,他在 1960 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朗间曾在肯尼迪组织的电话线上装了 xxx;林登·约翰逊认为肯尼迪家族曾对他搞过窃听;巴里·戈德华特说. 有人窃听他 1964 年的竞选活动??”xx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也曾对尼 克松说,约翰逊曾命令xx调查局在竞选期间窃听尼克松的电话,并且说, 约翰逊曾指示xx调查局在尼克松的竞选飞机上装xxx,而且他也这样做 了。可见,窃听在美国本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那么水门窃听案何以被闹 得满城风雨、举国哗然呢?
  首先,这应该归于总统与国会之间以及两党之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根 据美国宪法,一方面,总统在美国政治制度中具有缔约、任命、外交、军事、 建议立法等较大的权力;而另一方面,总统在实际生活中又要受“三权分立” 原则的制约。自美国建国后,特别是两党制形成之后,各派政治力量通过总 统和国会参、众议员的竞选,争夺权力,因而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不断 出现协调、斗争,再协调、再斗争的局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的权力迅速扩大,总统开始主管xx政
府的行政部门,尤其是在外交和军事方面,总统事实上已取得了决定权。
1961 年 12 月 11 日,肯尼迪未经国会同意就派遣两队美国陆军直升机,向南 越游击队直接进行作战。约翰逊时期又将越南战争逐步升级,他煽动并劝诱 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并以此作为他大规模干涉越南内政的依据。难怪美国 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把合众国总统称为“帝王式的总统”。到尼克松上台后, 这种权力又急剧扩大,他竟撇开国会,擅自取消了东京湾决议,于 1972 年命 令恢复对北越进行停止了四年之久的大轰炸,并派兵入侵柬埔寨。对于总统 权力的扩大,国会并非没有反应,而是反应相当强烈,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 会主席詹姆斯·威廉·富布赖特就曾在 1972 年写的《跛足巨人》一书中,谴 责美国总统单方面的宣战权和外交权是“篡政”。
  而对尼克松来讲,他当选总统的时候,民主党已保持了他们对参议院的 控制和众议院的多数派地位,尼克松要推行他的政策,就不得不应付民主党 控制下的参、众两院。有人称他是“120 年来{dy}个就职总统必须同xx由 反对党控制的立法机构进行周旋的行政首脑”。显然,这种斗争必定相当激 烈。
  在多次交锋中,尼克松都使用“总统行政特权”驳回国会通过的法案, 或是根本蔑视国会的决议案不予执行,使得很多国会的议案被束之高阁。
1972 年竞选连任获胜后,尼克松又决心在第二任期内改革预算,停止那些浪 费而且无效的计划。为此,他大砍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的许多庞大计 划,公开向国会挑战,这使国会非常震惊和恐惧。于是他们抓住了“水门事 件”这根辫子,并把这起似已平息的“三流盗窃案”又推向新的高潮。当尼

克松运用“行政特权”拒绝让白宫官员到国会作证时,参议院就举行听证会, 逼迫白宫官员,不论在职或辞职,都要到国会作证。在这种压力下,1973 年
4 月,尼克松不得不宣布放弃某些行政特权,允许白宫官员出席国会作证, 随后又交出了录音带及有关文件,这些都削弱了总统的行政特权。1973 年 11 月,国会又不顾他的否决,通过了“战争权力法”,要求总统派遣美国xx 到海外从事敌对行动时,必须在 48 小时以内将此种行动的全部情况与细节报 告国会。并且规定,除非国会明确批准继续作战,敌对活动必须在 90 天内停 止。这项法律成为美国国会有史以来{dy}次限制总统在战争问题上的权力, 被称为 70 年代国会“复活”的最重要标志。1974 年初,国会又通过了控制 预算与搁置法,规走参、众两院任何一院的决议都可以否决总统拒绝使用国 会拨款的决定,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总统的权力。1974 年 7 月,国会又 通过了对总统的弹劾调查,终于迫使尼克讼宣布辞职。
  这种总统与国会之争实际上是美国两党之间勾心斗角的一忡表现。尼克 松代表的是西部和南部财团的利益,而国会和官僚机构的大多数以及东部的 舆论界都是代表东部财团利益的民主党自由派。尼克松及其助手们似乎感觉 出了在他们周围民主党的气味太浓,因而在第二任期尚未开始的时候,他们 就提出要大规模改组和精简xx政府的官僚机构,按照“新多数”的方针重 振共和党。尼克松企图通过改组内阁和其他官僚机构,“用忠于他及他的政 策的人代替那些不xx忠实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东部财团的阻挠, 实行有利于西部、南部财团利益的政策。因此,在大选后的第二夭,即 1972
年 11 月 5 日,尼克松就要求白宫和内阁官员必须辞职,这就引起了摩根、洛
克菲勒等东部财团的不满,于是他们指使报界,特别是《华盛顿邮报》,不 断报道一些小道消息来扩大“水门事件”的影响,吸引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在 尼克松身上,使尼克松被丑闻所缚,无法脱身;同时,他们又操纵国会,运 用“分权制衡”原则,把尼克松赶下了台。
尼克松总统的辞职正是这种权力斗争的结果。美国的两党之争犹如两虎
相争,必有一伤。在水门丑闻中共和党一败涂地,民主党得意一时。然而他 们哪里会想到,几年以后,民主党也遭遇了和共和党一样的经历,两党相争 的恶果也同样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其次,目前关于“水门事件”又有了新的 推说,这种说法认为:“水门事件”之所以被搞大,实为xx调查局所为。
1972 年 5 月 2 日,xx调查局局长胡佛去世,此人创办并经营该局将近
50 年之久。在他的领导下,xx调查局有一批忠心耿耿的高级官员,胡佛也 有一手遮天的本领。他可以到处插手,指手划脚,却没有人敢动xx调查局 一根毫毛,该局严然成了独立王国。尼克松早就对此不满,无奈有胡佛在, 他就无法控制xx调查局。胡佛死后,尼克松立刻意识到,他控制该局的时 候到了,因此,5 月 3 日,他指定格雷为该局的代理局长,企图通过自己的 人达到控制它的目的。
  xx调查局的官员们曾认为胡佛的继任者必将在他们之中产生,尼克松 对格雷的任命使他们感到凶多吉少。很明显,总统要直接插手xx调查局了, 他们岂能甘心?他们希望维持传统的独立,而不想失去往日的威严。正在此 时,“水门事件”发生了,于是在xx调查局负责“水门事件”的调查与白 宫要把它纳入自己的轨道的明争暗斗中,xx调查局开始了xx活动,一个 被称为“大喉咙”的人物应运而生了。伍德沃德当年的同事詹姆斯·曼通过 对当年华府机构运作的基本分析提出,“大喉咙”可能是xx调查局的一位
  
或几位官员。这种说法认为,对一位xx调查局的高级官员来说,把消息捅 给新闻界是一种绝妙的方法。它可以保障调查不受白宫的干扰,解除来自总 统方面的压力,更进一步说,使xx调查局摆脱政治控制,保持相对独立的 地位。
  从表面上看,“水门事件”调查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权力与法的斗争, 总统的辞职似乎也证明宪法制度在美国起了作用,实际上,“水门事件”却 是总统与国会及xx调查局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结果。由于尼克松提 出加强中央集权,使国会看到总统是要扩大自己的权力,摆脱国会的制约, 这是违反“三权分立”原则的。因而它与法院联合发动了对尼克松的调查, 名为限制总统的违法行为,实为限制总统权力的扩张。参议员欧文曾说:“政 府中三权分立的{zd0}好处之一,就是很难使三套机构同时腐化。”事实上, 三权分立原则只是国会打出的一个幌子,它的真正意图是要达到控制总统的 目的。而总统与xx调查局的矛盾也同样如此,xx调查局虽然没有像国会 那样公开xx总统,但暗中施展的阴谋更是毒辣,它最终导致尼克松的下台。 可以说、在这些斗争中谁也没有获胜,虽然总统辞职了,民主党控制的国会 也只是一时得意。随后它也经历了与共和党一样的丑闻,xx调查局也同样 失去了胡佛时代的独立性。
尽管这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尼克松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确实
有超出法律范围的行为。例如:他为击败政敌而不择手段,从诽谤、监视他 人到窃听他的政敌;为掩盖事实真相,他又下令贿赂证人作伪证,通过执法 机构干预调查,以行政权力阻挠审讯工作的进行??经过国会的调查,这种 腐败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从水门事件案的审理过程看,尽管美国的总 统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同样要受法律的约束,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 律之上,“三权分立”原则的制衡,正体现了这种约束力。

六、无独有偶 情同美似比利门


  也许我们的叙事到这里该结束了,可是,“水门事件”的余音又促使我 们想起了一个与其名字极其相似的事件——“比利门”事件。事实上,二者 岂只在名字上有相同之处,而且二者之耸人听闻亦在伯仲之间。
  1974 年,民主党抓住“水门事件”这根辫子,硬把尼克松赶下了台,共 和党被整得溃不成军,名声扫地。1977 年,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又击败 在任的共和党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当选为第 39 任总统,民主党更加得意。 可是,这种好景也不长,没过几年,当卡特参加连任选举时,民主党也遭到 了与当初尼克松一样的“政治休克和耻辱”,{zh1},卡特被共和党人罗纳德·里 根所击败。
  致使卡特遭受如此惨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同胞弟弟——比利·卡 特。
  别看卡特的这位弟弟在能力上不如其兄,而在“惹事生非”上却远远超 出卡特。比利从小娇生惯养,不求上进,贪图享乐;长大后更没有什么成就, 只是一个说话粗鲁、嗜酒成性的乡巴佬。在其兄走向总统宝座的路上,比利 非但没有助其一臂之力,反而处处给卡特找麻烦,不时地给反对卡特的人提 供攻击他的借口,而比利本人却不以为然。
一次,报纸刊登了比利和利比亚人表示友好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坐
在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保留的席位上,与一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军火供应 商很亲密”。当有人批评他与利比亚亲善会影响犹太人对卡特总统的支持时, 比利轻蔑他说:“什么犹太人,去他妈的蛋!”顿时,他的这番谈话招来美 国犹太人的进攻,舆论哗然。{zh1},卡特不得不出来收拾局面,为比利开脱。 他说:“我控制不了我弟弟的言行,就像我弟弟控制不了我的言行。但我深 知他不是反犹太主义者。”有时,卡特也拿他这位喜欢炫耀、不懂世故的弟 弟没有办法。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
报纸又登出了关于比利的小道消息。从 1978 年 9 月开始,比利秘密地向
利比亚提供援助,并于 1979 年 12 月从利比亚得到 2 万美元。1980 年 4 月, 又得到 20 万美元。尽管比利后来解释说,这是利比亚政府借给他的 50 万美 元xx中的两笔分期付款,但消息传出,还是引起全美国的轰动。时值总统 大选迫在眉睫,发生这种事情显然对卡特极为不利。况且,一些报纸又添油 加醋、使这个开始不起眼儿的小事一下子扩大开来。有些报纸把事情说得相 当严重,声称“案情不仅xx于比利·卡特接受利比亚政府的金钱,代表利 比亚政府在美国从事有利于利比亚的活动,而且案子还涉及白宫,涉及总统 本人”。
  1980 年 7 月 20 日,《xxxx》又刊登一条重要消息。这则消息说, 司法部早已注意到比利与利比亚政府的来往,并于 1980 年 5 月开始调查。可 是,当司法部为 22 万美元的贿赂找比利询问之前,比利则提前委托一名律师 代表自己同司法部进行了联系。这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司法部的调查是秘 密进行的,比利怎么会事先知道呢?《xxxx》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 府官员之口,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政府官员认为,可能是司法部或白宫有 人暗中向比利通风报信。这一消息的传出,比一颗定时xx爆炸引起的反响 还要强烈,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这件事。
共和党更是不肯放过这次机会,他们不由得又想起水门之耻,如今,报

仇的机会终于到了,比利事件使他们如获至宝。有人正式给这个事件起了名 字,叫“比利门”事件,目的是为了把它同“水门事件”相提并论,把它说 得跟“水门事件”一样地严重。共和党参议员罗伯特·多尔还发表谈话,要 求“卡特总统公开讲清楚他的弟弟同利比亚来往的全部经过”。这使卡特明 显感觉到,他才是人们要攻击的对象。无疑,共和党要利用这一事件大造声 势,使他在大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不给共和党留下攻击的借口,白宫和 卡特本人立刻发表声明。
  7 月 22 日,白宫透露,在 1979 年,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提 出一个计划,鉴于比利同利比亚政府有关系来往,美国政府能否通过比利的 关系,请利比亚从中帮助解决美国人质问题,因为利比亚与伊朗关系不错。 比利表示非常愿意做这件事,他把利比亚驻美的首席代表阿里·胡德里引进 白宫,同布热津斯基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讨论解救人质问题。此后,利比 亚政府曾正式向伊朗领导人xxx提出过释放美国人质的要求,但是没能奏 效。白宫还透露,总统{dy}夫人罗萨琳·卡特也曾提出一个利用比利个人和 利比亚的友好关系帮助解决美国人质问题的计划,但这个计划也没有实现。 卡特于 7 月 22 日也发表声明,声称在 1980 年 7 月 14 日之前,他并不知 道比利接受了利比亚政府 22 万美元这件事。他还说,当他得知这件事后,他 立刻督促比利到司法部登记注册,让他做一个合法的外国代理人。因为美国 的法律规定:“美国人当外国人代理人,替外国政府办事,只要到司法部登
记注册,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就是准许的,合法的。”
  白宫和卡特的声明表明,白宫通过比利同利比亚政府接触,是为了营救 在伊朗的美国人质,总统原来并不知道比利同利比亚的关系和他接受利比亚 的金钱,一旦获悉,就督促比利去登记注册。显然,总统在为自己开脱责任, 白宫也在为总统开脱,他们把这件事说成是符合国家利益的,目的是要抑制 事态的扩大。可是,共和党哪肯这么轻易放过卡特。7 月 22 日,参议院共和 党{lx}霍华德·贝克,共和党议员、外交委员会委员杰西·赫尔姆斯,要求 参议院司法委员会调查“比利门”事件,并且要求成立一个类似调查“水门 事件”的特别委员会。7 月 23 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开会辩论,{zh1}决定: 指定 4 名委员对“比利门”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并迅速提出报告。委员会收 到报告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同{yt},众议院有 76 名共和党议员联名提 出一项决议案,也主张调查“比利门”事件。
7 月 24 日,在参议院民主党{lx}罗伯特·伯德、共和党{lx}霍华德·贝
克的提议下,成立了由 9 位参议员组成的特别小组委员会,负责调查“比利 门”事件。这个委员会由两党共同参加,它的任务是在 10 月 4 日之前,就该 事件向参议院全体会议提交调查结果的报告。这{yt},司法部长西维莱蒂也 表示,对比利·卡特案件的调查,“司法部没有任何事情需要隐瞒”。
  于是,围绕“比利门”事件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共和党公开把矛头对 准了卡特,实质上也就是对准了民主党;而民主党内的一些反卡特派也在暗 地里支持了共和党的斗争,他们部在巴不得卡特早点儿下台。这种来自内部 的危险给卡特造成更大的威胁。7 月 25 日,约 40 名民主党众议员秘密开会, 专门讨论撇开卡特和爱德华·肯尼迪,而推选第三者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 问题。这批人的发言人迈克尔·巴恩斯说:“显然,如果今天举行选举,吉 米·卡待将遭到失败。”7 月 7 日,已恩斯再次发表电视讲话说:“许多民 主党众议员强烈要求,准许已经表示支持总统的各地民主党代表在党的全国
  
代表大会上有xx选举别的总统候选人的自由。”接着,他又宣布了几个可 以取代吉米·卡特的人选。7 月 28 日,巴恩斯又宣布:一个称为“争取召开 不受约束的全国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织,已在民主党内诞生。
  来自民主党内部的进攻对卡特来说是出乎意料的。接着,7 月 25 日,参 议院特别小组委员会主席伯奇·贝赫宣布。这个委员会将在民主党全国代表 大会 8 月 11 日开幕前,就“比利门”事件。举行两次听证会。了解内情的人 一听就知道,贝赫这个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剥夺卡特 1980 年总统候选人提名的 资格。《华盛顿邮报》也发表文章说:“比利·卡特因为同利比亚建立关系 而走了运,他的哥哥吉米·卡特也从沙特阿拉伯的一个捐助人那里得到了财 政上的好处。”这对卡特来说无异雪上加霜。
  7 月 30 日,康涅狄格州米尔福市市长、共和党人波维内利宣布,他给白 宫发了一份电报,要求卡特学习前共和党总统尼克松,“为了国家的团结”, 辞去总统职务。卡特也象当年的尼克松一样,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好在卡 特比尼克松的态度好得多,他向公众表示愿意与参议院合作,查清“比利门” 事件,并且公开承认“总统的一个亲属为外国政府承担任何义务都是不适宜 的”。1980 年 8 月 4 日,他向参议院特别小组委贝会递交了一份报告,说明 白宫计划通过比利解决美国人质问题是个错误的判断。晚上,他又举行了一 次电视记者招待会,他发表长篇声明,并回答了一个小时之久的提问。他强 调,比利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没有施加任何影响。他说,无论是比利还是政府 官员,一旦破坏法律,就要受惩罚,如果比利破坏了法律,理应受到惩罚。 卡特的报告和记者招待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给来自民主党内部和共 和党的攻击以强有力的回击。虽然 8 月 4 日,参议院特别小组委员会开始对 “比利门”事件举行公开听证会,但在总统的直接参与下,参议院小组委员 会{zh1}得出结论,比利没有违反任何法律,但应该批评他的行为。这个案子
就这样了结了。
  虽然“比利门”事件没有像“水门事件”那样导致卡特的辞职,但由于 卡特的频繁干涉以及白宫对比利的放纵都大大挫伤了选民的自尊心,卡特的 信誉也一再下降,他只能背着这个包袱去参加竞选,最终被共和党候选人罗 纳德·里根所击败。
“水门事件”和“比利门”事件使我们看到的是美国资产阶级两党之间
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内幕。虽然美国标榜自己是典型的民主国家,两党制 是民主的真正体现,但实际上他们有时沆瀣一气,有时又为争夺权力展开殊 死拼搏,不惜采取诽谤、攻击、谩骂和窃听等违反民主原则、侵犯他人民主 和自由权力的非法手段。在这两个案件的调查中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暴露了 这些手段的卑劣性,也是美国民主的真实写照。


郑重声明:资讯 【当代美国xx奇案:水门事件丑闻曝光——尼克松总统险遭弹劾(下)_狼与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