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哲思的拆解和组装——渭波组诗《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赏读(原创)

诗情哲思的拆解组装

渭波组诗《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赏读

痴山

失业在家,难言郁闷。只好读诗读新闻写点文字喂养寂寞。万松浦论坛,就读到了渭波组诗《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组诗十多首,从工厂车间到现代人出镜头进新闻;从打工离家到排遣孤独。说也怪了,就这些大多打工者几乎都会经历过的人、事、场景、细节。在渭波这里就生出许多思想来。更怪的呢,他又把这些思想情感通过象征隐喻藏回自己的诗里。我呢,借“诗无达诂”托辞,一诗一思,把诗又掰吧掰吧揉吧揉吧,就写成了这篇感想。

拿一枚螺钉,拧进松动或没有松动的机器,让机器按设计功率运转做功;焊工蹲姿往往一脚微跷,脊背扭成侧弯以保证焊接角度和质量。就是这些制造业车间常见细节和场面,让诗人有了客观实在之上的“依旧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寻找那些被螺钉击穿的汗珠”的思想。这就是渭波的《螺钉》。

《收藏》抒发着梦想和现实距离,现代语境下藏之名山已不再是xx书立说{wy}独木桥。镁光灯一次次眨动,荧光屏一次次闪亮。无论是纸质或其他介质载体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珍藏。当然,垃圾口水是免不了的。但蔽帚总是自珍,谁心里又没有一点自私自爱呢?于是,以下诗句也就顺理成章:读诗: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眼睛在向天

就像地皮之上的苇草

泪痕风化了

静脉休克了

也忘不了将瞬间或{yj}的的黑

收藏在根须”

风小憩在屋檐下,云静卧在微风怀抱。风云口中的檐滴,如我的泪水牵挂着母亲。“在我出门上路的时候,总是扶着老墙角,把一生叮咛掏出,却没有掏出我已丢失多年的半截铅笔”的老母亲,亲情中难免有文化的差异,多元与亲情在“檐滴”凝聚。这就是渭波的《檐滴》

《记忆的六月》写得当是诗人生命中的记忆,更可能是大视野高屋建瓴的政治童话。个体生命在光阴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就当一枚野刺,在深不可测的阴郁中发芽。

《裂口》是自然风干而出现的一个裂缝?是失学儿童与学校的距离?是失业工人对工厂的思念?还是这些年不常听人说的代沟?也可能是不同制度泾渭分明的罅隙具像。

秋风沉醉,秋风来了还去;秋草萋迷,秋草青了还黄。石头就是石头命,不管春夏秋冬,涵养着生命的灵性。也许,到夏,岩石就是夏韵,到秋,岩石就是《秋语》。

“空山新雨后”里,多了“蝴蝶飞飞”;“天寒红叶稀”里,眼神里平添“几许清流。这可能就是渭波的《空静》

《进入》是抽象的楔入,是思想的钻营,是激情的影射,是概括的象征。互不隶属的意象串起一串思维的项链,如《沙漠六重奏》有一种别样的灵动。

《画面》是生命中一个生动的场景,数个别样细节的组合。瞬间生命感触从心灵流出又流入心灵深处,“向内心挖掘”,是波德莱尔说的吧,记不得了。

《真理》有西部平原的广袤,万里长征如一只阳雀的小。一段历史原来小到了如此之遥远缥渺。血肉也许已空阔成天荒地老,惊天动地也只是一个不老的符号。

《放生》有点怪,原来时间也如一只小鸟,也需要人类放生。思想有点独特。实际你不放它生,他也会放你“生”的。如何?读诗:

“早晨,我将一张来不及审视的日历放生在纸篓

天就亮了

天更像天了“

《枪声》里,两个朝代之间血流成河,原来只如一声枪响。“泡在血夜的瞳孔,在锈后的弹壳堆里放大”,唉,是非原本同个体信仰密切关联,“上帝或魔王”又若何,汉高祖和项羽还不都是一段说唱?

万松浦大雁版主,对一方诗国里的兄弟姐妹很是尽心。万松浦绝大多数诗后,你都能读到大雁那负责的中肯点评。对渭波这组《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诗人大雁点评说:“诗歌的意象很工业化、很解构化、很批判化、很后现代化。意识形态变整为零的手法很独特,尖锐而硬度十足的新颖形象每每惊人,诗歌的创造性很突出。”

一语中的,概而括之吧。

2010-4-6日于鲁南



郑重声明:资讯 【诗情哲思的拆解和组装——渭波组诗《在事物的骨子里寻找螺钉》赏读(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