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肥效为何不“灵”? 阿里巴巴yufufeiliao的博客BLOG

誉中奥名片-正面500X290.jpg

几十年来,农民对化肥的认识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不认识化肥、认为化肥没有效到大量使用化肥;从单一的使用磷肥、碳酸氢铵到磷酸二铵、尿素、复混肥料等高效化肥……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农民普遍反映,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人们发现化肥不那么“灵”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降低了化肥的增产效果?

一、肥效不灵的原因

1.施肥投入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虽然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经常进行宣传,但大多只是停留在发宣传材料,或者象征性地到一些地方搞点活动,很多农民仍按传统经验施肥,随意性较大,有的农户甚至还不知道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元素,什么肥起什么作用,施化肥随大流,别人施什么化肥,自己施什么;别人施多少,自己施多少,甚至施错化肥。一些错误的施肥方法不仅制约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农业经济效益。

2.施肥技术不合理。很多农民只注重底肥的施入,一次施足,很少进行追肥,这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会使作物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有的农民还存在追肥不合理的现象,如在追施氮肥时,有的后期氮肥偏多,就会出现贪青现象,加剧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种肥不分、施肥深度过浅过深也是化肥利用率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农民在给作物追氮肥时仍采用人工撒施再起垅掩埋的办法,这种施肥方法虽然省工省力,但极易造成化肥的挥发和淋失,而施肥过深,农作物根本无法吸收,同样造成浪费。

3.中微量元素缺乏。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磷、钾是大量元素,而硅、铁、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由于农民平时施肥时对中微量元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其含量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即使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合理也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蔬菜施肥量过大特别是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二、如何让化肥变灵

1.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在施肥前,应对现有土壤所含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知道土壤里缺少哪些营养元素,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化肥氮、磷、钾的比例,以均衡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使作物得到充足的养分,保证其正常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zj0}经济效益。

2.注意施肥时机。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合理地分期施肥,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供应,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分期施肥可以使肥料减少流失,把养分施在最需要的时候,更好地被作物吸收,同时控制植物生长发育。

3.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随着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推广,很多农民把有机肥当成用肥{sx},认为用了有机肥就可以不用化肥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缺陷的,正如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wn}灵药一样,也不存在{wn}的有机肥料。有机肥中除含有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体,具有改土保肥等重要作用,可弥补单施化肥所造成的养分单一、易被土壤固定和易淋失等缺点,有利于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但是它所含养分并不平衡,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的需要。在施用有机肥时应根据作物对养分的要求配施化肥,这样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期间对化肥的需求。

4.注意施肥方式。在化肥使用中要注重化肥之间的搭配,铵态氮化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窑灰钾等碱性肥料不可与硫酸铵、氯化铵、液铵等铵态氮化肥混合施用,否则会引起氮的挥发损失,降低肥效;尿素施用后不宜立即浇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用,否则很容易随水流失;氮肥如果不能被作物吸收,则会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形成酸后被淋洗到深层,发生还原,生成致癌作用很强的亚胺类化合物;避免用尿素、氯化铵、硝酸钾等对种子有毒害和腐蚀作用的化肥作种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造成缺苗。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化肥肥效为何不“灵”? 阿里巴巴yufufeiliao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