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生态城市努力提高城市品位_磐安阿里——陈可礼_百度空间

精心打造生态城市 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陈以东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发挥生态比较优势,打造生态城市,弥补先天不足,取得长远发展,是一大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生态城市理念

  1.立足县情,充分认识确立生态城市理念的重要性
  (1)建设生态城市,切合磐安县城的实际。磐安县城面积较小,近5个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区位优势不明显,土地资源紧缺,工业经济后劲不足,走以工兴城,以商兴城之路显得先天不足。同样xxxx兴建高层建筑,大型广场、立交桥等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也受条件限制。磐安{zd0}的资源是生态资源,所以一定要挖掘利用好生态资源,重视生态城市建设,打响城市的生态品牌,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施生态富县战略的有效载体。城市是一个地区风貌、经济实力等综合反映,城市是基础,是载体,是“窗口”。城市环境也是经济环境,城市建设搞好了,环境质量改善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就能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就会以点带片推动其它城镇的生态建设,从而带动县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奔小康的步伐。
  2.认清形势,充分认识确立生态城市具有的优势
  总的来说,我县具有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品牌、生态政策四大优势。一是生态资源多。我县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峰峦叠嶂,溪流湍急,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天台山、会稽山、括苍山、仙霞岭等山脉之祖,也是钱塘江、灵江、瓯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山水等到生态资源丰富。二是环境质量佳。我县在历年的金华市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均处前列,全县99%以上的河道水体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素称“xx氧吧”。三是生态品牌亮。我县是首批{gjj}生态示范区之一,2002年,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又被命名为“{gjj}自然保护区”,同时,我县还有中国香菇之乡、中国中药材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等亮丽的城市“名片”。四是生态政策好。县委、县政府根据磐安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适时提出了实施“生态富县”战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四大生态经济支柱,为磐安县的生态建设注入了催化剂,步上了快车道。          

  二、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市化”的要求,我县顺应形势发展,抓住机遇,实施“生态富县”战略,重视生态建设,紧扣“不求大、只求精,不求洋、只求美,不求全、只求特”的城市建设标准,实施“一溪、二路、三口、四区、五化”工程,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城市空间得到拓展。通过实施新过境公路、海螺西街延伸等工程,城区面积从原来的0.4平方公里增至现在的3平方公里。
  2.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一是旧城改造稳步推进。自1992年以来,我县实施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旧城改造,先后对县城中街、市口村、下宅区进行了拆迁改造,总拆迁建筑面积达15.2万平方米,2002年下宅区、五指村的拆迁建筑面积就达4.2万平方米。二是“通、亮、绿、美”工程得到实施。1998年以来,城市道路增加13万平方米,文溪休闲长廊拓伸5公里,东磐、双溪口两入城口改造完成,新增或改造了花台山公园、临波园、芬芳园、三棵树公园等公共景点,园林绿化面积达到了63000平方米。同时,城市的亮化、美化工程得到加强,仅去年投入到文溪两岸及公共景点的亮化工程款就达170多万元。三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加强。继续巩固省文明卫生县城成果,以创建{gjj}卫生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大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县城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善。

  三、生态城市框架的构筑

  根据磐安县城实际,今后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应是:依托生态资源发挥山区比较优势,走生态富县之路,构筑“蓝天、碧水、绿地、亮灯”生态环境,把县城建设成为“山水之城、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明卫生之城”,使成为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和“浙中xx公园”。


  四、打造生态城市的建设

  磐安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生态”主题,重规划、抓建设、强管理,精心塑造城市特色,努力提高城市品位。为此,要做好“山、水、城、人”四篇文章。
  1.做好“山”的文章。磐安有群山之祖之称,县城四面环山,城市山川是大自然赋予的xx杰作,规划、开发、利用好山资源,可以成为县城景观轴上的景点和节点。首先要规划好山。要做好花台山、海螺山、塔山、半月山、西山等的详细和专业规划,建成度假、探幽寻古、游玩等综合性多功能的环城森林公园,以此带动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别墅区等的滚动建设。其次要加强环城山林保护,近期不规划开发建设的,宁愿“留白”,保持现有的植被状态,千万不要杀鸡取卵,搞临时规划而破坏山体。第三,磐安土地资源有限,要拓伸城市空间,扩大城市框架,要做好住宅上山的文章,对较平缓的山坡地段进行统筹规划、统盘考虑进行利用,同时要十分讲究住宅建筑特色,注意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2.做好“水”的文章。磐安有诸水之源之称。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必须做好水的文章。一是要做好文溪“露水”文章。文溪是县城景观线上的大纵轴,其常年干涸对城市美观影响很大,要做好“露水”规划,把文溪建设成为县城的一大“人工湖”。防洪堤、拦水坝等的规划要充分体现文溪水的“灵气、秀气”。二是要做好文溪“碧水”文章。既要抓好文溪上游、根溪等文溪水资源的管理,又要抓好污水、废水治理,严禁生活、工业污水废水排入溪内,所以必须对文溪的排水管网进行一次集中治理,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建设,以保护文溪水质的清澈。三是要做好文溪水“景观”文章。注重养(鱼)、游(船)、赏(景)的结合,体现文溪水的“活气”;同时文溪两岸景观建设要注重山与水、城与水、绿化与水、道路与水、桥梁与水、灯光与水的紧密结合。
  3.做好“城”的文章。精心打造生态之城,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
  (1)高起点规划。县城规划要紧紧围绕“生态富县”的发展战略,凸现山水特色,定好“休闲、度假、旅游型”主基调,树立超前长远意识,按照50年不落后的目标规划城市。2003年要全面完成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委托国内{yl}的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编制工作,真正发挥其龙头作用。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做好城市生态规划、旅游休闲区规划(例:花台山森林公园、塔山公园、半月山公园、海螺山休闲度假区、西山别墅区等)、城市中心区规划、城市工业园区等详细规划,提高城区详细规划覆盖率。同时,根据磐安县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强对城市专业规划的编制。专业规划要注重体现地方特色,不求全只求精,针对磐安县城特点,不妨开展对公共景点、城市绿化、文溪休闲长廊、旧城改造、建筑立面、住宅上山、地下空间、城市照明等的专业规划设计编制。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全县一盘棋。一方面规划要公开化,全社会多方征求意见,发挥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成立规划执法监察队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每一项工程从规划审批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严格把关,实施xxx、全过程监察,对不报建、不按规划建设的,立即纠正;对影响较大、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高标准建设。县城建设要按照“不求大、只求精,不求洋、只求美,不求全、只求特”的总体思路,紧扣“一溪、二路、三口、四区、五化”这一主线,改造旧区、拓展新区;严格标准,强化管理、塑造特色,力求改善县城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一是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我县第十个五年计划要求,2005年前全面完成老过境公路改造、环城西路、城上路延伸工程、下园畈综合功能区、{dy}水厂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2003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全面打通文溪休闲长廊、扩建垃圾填埋场、新建下宅街、下宅桥,完成花台山公园的绿化,改造五指段道路,埋设给排水管网1.2公里。同时开展对环城西路老区改造、台口畈工业园区、历史街区等的建设调研工程,争取及早启动建设。二是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强调依法建设,从项目审批、规划设计、招投标、质监、监理、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加以规范管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按“先地下,后地上,道路管线一起走”原则,城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广电等各种工程管线与市政道路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埋地,避免重复建设,改变过去管线单位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的状况。园林绿化工程着重提高设计质量,草坪、苗木、花卉的栽植质量。三是精心塑造城市特色。把城市建设与秀丽的山水风景融为一体,凸现山水特色,实现“山———水———城”的有机融合。文溪休闲长廊是磐安县城的一大“亮点”,要加强两岸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充分运用雕塑、小品、绿化造型、灯光技巧,提高建设品位,使蓝天、碧水、绿地融为一体,成为市区绿色画廊。入城口是城市对外形象的一大“窗口”,公共空间如同城市的“客厅”,景观建设不求多只求精,不求全只求特,要创造地方特色的建筑构成、形式、基调、色彩,注意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社会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磐安的品牌。城市建筑、桥梁建筑是体现城市风貌的“看台”,站在这个看台上可欣赏品味到城市的风格、风貌,磐安的建筑风格应不求高、不求大,但应力求与山水相呼应,力求层次和造型的丰富多彩,力求整体色彩与环境相协调,力求标志性建筑的突出,力求灯光夜景的点缀。为此,要积极组织建筑设计方案的竞选,控制建造垂直式私房,提倡招商引资整体开发,加强标志性建筑和桥梁工程的规划和点缀。
  3.高要求的搞好城市管理。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xx性和严肃性,加强基础设施管理,提高基础设施效能,主要是加强公共景点、绿化养护、保洁、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管理,城市排污排水管网的维护疏通管理。目前,我县城市道路的保洁人员少,资金缺;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脱节,管理部门职能人员、经费未落实,出现了管理上的一些混乱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充足人员,加大养护费的投入;二是要注重走经营城市的路子,把城市推向市场化。城市道路保洁、公共设施的养护逐步推向市场,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定岗、定责、定报酬,变化钱养人为化钱办事;对沿街摊点通过招标,严格规范摊点的经营设施和容貌标准,对城区主干道、灯箱广告等设施,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对城区部分街道、桥梁、亭台楼阁可采取公开拍卖冠名权,以吸引民间投资;严格落实沿街单位和个体户的园林绿化管理责任制。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由政府组织一支综合执法队伍,综合行使规划、市容市貌、市政园林、交通管理等的执法权。四是抓好硬件设施投入。占道经营、停车难是城市的“通病”,要取缔马路市场,解决停车难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大专业化市场和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把马路市场、零散市场集中到专业市场固定摊位经营,部分非主要交通道路改为单向行驶,设立停车场,主要建筑规划地下停车空间,既可净化城市街道,理顺市内交通,又可扩大市场规模。五是以人为本,开展长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工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立竿见影快,但防治反弹难,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效果。目前,要从整治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为突破口,一方面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在街道十字口增设红绿灯,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在街道、公共景点、主要公共场所增设垃圾筒等环卫设施。另一面,要加大禁管力度,禁止拖拉机等非机动车辆驶入城区主要街道,城区禁鸣喇叭,禁放鞭炮;在车站、公共景点等人员流动大的地方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变“你丢我扫”为“你丢我罚”,通过整治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通过整治形成交通有序、环境整洁、文明繁荣的现代城市。
  4.做好“人”的文章。市民是城市的细胞,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因此,城市建设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县、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地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城市管理法律等的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法律意识、道德自律意识、环境卫生意识、维护城市形象意识,确定“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坚持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努力塑造文明诚信的新市民。
                                                                           
(作者单位:磐安县建设局)



郑重声明:资讯 【精心打造生态城市努力提高城市品位_磐安阿里——陈可礼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