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龙头股具有哪些特质
2010-4-10
概念多如云 新兴产业龙头何处觅
昨日本报刊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捧背后寻投资”热点对话,文中新同方董事长刘迅、金中和执行总监曾军、景良能量总经理廖黎辉和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湘宁就如何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股票的高估值,如何控制投资风险进行了探讨,本期四位嘉宾将继续探讨如何挖掘新兴产业龙头等问题。
龙头股具有哪些特质?
曾军:在新兴行业中,对于
技术的商业化空间判断、
团队管理能力和
盈利模式的分析
将成为选股的关键。当然,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信息通信,无论是生物育种还是节能环保,具有持续生命力并最终胜出的毕竟都是少数,关键是公司要能生存及发展,要有利润支持。
龙头股一般具备的特征包括:
在行业中必须具备较强的话语权;
较高的市场份额;
研发费用远远高于同行;
管理层有着强烈的追求科技创新特质;
轻资产、毛利高、有较高的ROE水平。
廖黎辉:
选择龙头股,首先是企业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企业也应当要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没有太多后顾之忧,才能安心搞创新;
{zh1}股权结构清晰,有激励措施,而且有实力比较强的大股东支持的企业,也比较容易在创新中占得先机。
以上三点是我选择龙头股的大概标准。
刘湘宁:
首先,xxxx必须有一个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其次,xxxx必须有一个稳定务实,积极进取的管理层;
第三,xxxx必须拥有某种独特且难以替代的产品、技术或者商业模式;
{zh1},xxxx必须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有长期真实的需求作为其快速发展的支撑。
是概念还是“杀手级”应用?
刘湘宁:所谓“杀手级应用”一般是指某个非常有用计算机程序,使得消费者愿意为这个程序而购买某个硬件或者其他软件产品。由于杀手级应用更多的是指消费品行业,所以目前的杀手级应用是3G,但我国近距离的手机支付技术并不需要更换手机,因此不存在为了手机支付而额外购买一部手机的情况。
我们认为新能源和信息通信行业实际上已经较为成熟,而新医药和生物育种行业前景目前来看还不够明朗,方向也多有分歧,因此我们更看好新能源动力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
刘迅:广义上讲,拥有节能、降费技术的公司,比如变频技术的应用,公司内部非主要业务的外包服务,面临的机遇都是实实在在的。而有些环保行业,尽管看上去有想像空间,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的,带来了较高的社会运营成本,自然会压缩其成长空间。但有些节能环保产品、技术,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产业标准,在目前的法制环境下,也要考虑政策执行不力的风险。
还有需要考虑的是,其实所谓传统产业也有不少创新的机会,比如钢铁产业中核电、锅炉、化工行业用管、高速车轮、模具钢、易切削钢等均是当前行业研发的热门领域,他们隐藏在传统产业的外壳下面,享受着较低的估值,未必就没有闪光的金子。
曾军: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兴战略产业的背景下,作为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条件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手机支付的前景毋庸置疑。我们认为手机支付将是{dy}个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而成熟的商业模式。
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其应用必须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以及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因此这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发现和发展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自然也要遵循市场的规律。目前这7大新兴战略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成长阶段,对原有的成熟行业还难以具备根本性的冲击。
廖黎辉:我认为明确地界限哪个行业已经出现了“杀手级”应用,哪些行业还只是个概念是不明智的。既然是新兴产业,就一定要有概念,有概念、有想像空间,才会有人去实现它。而且概念和应用也是融合在一起,交叉着前行的。
所以说,我认为应用和概念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而是在逐步地交叉前行,概念性的东西不一定就不值得参与。(上海证券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捧背后寻投资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被赋予向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的重大使命。
温家宝总理在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xx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如何循着产业发展主线,深度挖掘上市公司,已成为贯穿未来几年投资主线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了新同方董事长刘迅、金中和执行总监曾军、景良能量总经理廖黎辉和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湘宁,共同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话题。
如何看待高估值
主持人:新兴产业有着非线性增长的特点,您觉得应该如何估值?目前,您比较看好哪几个战略性新兴行业,原因是什么?
刘迅:估值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应该动态地看,利润、收入增速,甚至市场占有率也是估值非常重要的参数。总的来说,对广大投资者而言,新兴产业是以了解产品和服务入手,能在可预见的将来看到合理估值的前景,才有胜算的机会。
曾军:新兴产业的股票估值波动较大。当市场较为悲观时,估值水平可能特别低,而氛围较为乐观时,定价又会远超想像。对于新兴产业的股票,我们只对那些能被我们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所能掌握的股票进行投资,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投资理念。
结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我们看好节能环保、新材料、信息通信、新医药等这些战略性新兴行业。
廖黎辉:新兴行业有着高增长、高估值的特点,且每年业绩可能并不太稳定,因此我认为应该从相对估值去判断,而非{jd1}估值。我觉得具体估值方法可以用PEG方法,以一个三到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去判断,如果复合增长率大于静态PE,那这个股票可能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如果低于静态PE,那就需要谨慎。
我个人比较看好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电动汽车,因为这三个行业受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更大,“低碳”也是十二五规划中一个比较紧迫的课题。
刘湘宁:毫无疑问,处于成长期公司就应该享受更高的估值。一般来说,我们认为PE水平应该与公司未来三年的盈利复合增长率相对应,或可参照PEG=1的衡量标准。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新兴行业的未来市场规模有多大,该公司的市场份额有多少提升空间,有些公司虽然业绩增速很快,但未来也可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高速发展之后业绩增速下滑是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未来必然面对的问题。
据我们的投资策略,更看好新能源动力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几个板块。
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主持人:您认为对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和电动汽车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如何来控制投资风险?
刘迅:我们认为,投资新兴产业公司要首先弄清楚投资标的,既然是新兴产业,必须是产品和服务有高速成长,不断超出预期的机会。已经形成销售收入的公司价值要远远高于总是寄望于美好未来的;当然,已经带来高收益的新技术、新模式自然会有技术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可以通过配置不同技术路线的公司回避技术风险,也可以通过配置行业前几名来回避团队风险。
曾军: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政策导向转变将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只将市场中能够被我们认识、把握和定量描述的那一部分投资标的纳入我们的投资范围,这或许是投资战略新兴产业股票xxx的策略。
仓位控制与通过随时关注科技、政策等发展动态遴选个股,这两者都是风险管理的手段,两者并不排斥。
廖黎辉:我认为投资新兴产业的策略应该是,挑选出行业内的xxxx,除了挑选xxxx外,还需要密切关注科技和政策的动态,因为任何一次科技或政策的变更都可能导致新兴产业格局的改变。在风险控制上,也是需要关注科技、政策发展动态,仓位的控制同样非常重要。个人认为新兴产业要适度参与,不能执迷,2000年巴菲特坚决不投资网络科技股,也是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刘湘宁: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开始进入“成长初期”的行业,即开始进入产业化运行,这些行业所处的市场容量可以迅速扩大而竞争不激烈。也有些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行业内的技术路线分歧较大且很不成熟,并尚难以进入产业化的阶段,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以关注为主。(上海证券报)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