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疾病——鸭病毒性肝炎_野云禽药的空间_百度空间

二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 DVH)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分类上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属。有三个血清型,即IIIIII型鸭肝炎病毒。死亡率为10%25%614日龄的雏鸭损失率高达50%

     本病病毒在自然界中,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污染的雏鸭舍内可存活10周以上;在潮湿的粪便污物中能存活1个月。对一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也较强,例如在56℃时加热1小时仍可存活;2%漂白粉、1%甲醛、2%苛性钠需要23小时才能杀灭。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为多发阶段,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20%~60%不等,个别鸭群可高达90%以上。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的雏鸭可从粪便中xx12个月。被病毒污染的场地、饲料、水面、饲养用具、人员和车辆等,都是该病的传染途径;鼠类和鱼塘中的鱼,也可能与该病的流行有关。易感鸭群在野外或舍饲条件下,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便迅速传播开。鸭蛋无垂直传递本病的作用。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这可能与鸭舍卫生环境条件有关。一次严重的发病流行,发病率达{bfb},死亡率达90%。随着鸭日龄增长,发病与死亡率渐减少。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少数为8-12天。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几乎全部雏鸭都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开始时病鸭无精打采,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呈痉挛性踢动,死前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态。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或几分钟内死亡。有些病例发病很急,病雏鸭常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倒毙。发病后没有死亡的雏鸭,生长缓慢。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肝脏和胆囊。肝脏肿大,质地松软,极易撕裂,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肝呈淡红色或外观呈斑驳状,死鸭日龄不同,肝脏颜色也有差异。2-5日龄病雏的肝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30日龄病雏的肝脏呈灰红色或黄红色。有些病例,肝脏实质有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变淡。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肾脏肿大充血。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

4、 诊断

      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DHV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能摸索出一种便捷的提纯程序,因而至今尚未得到纯化的病毒,这就使病毒的深入研究大受限制。

5 、防治

     严格的防疫和xx制度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

     但是所在地区一旦发生本病流行,往往单靠xx措施还不能保证防止本病的发生,因此需要结合本地条件进行特异性预防。成年种鸭开产前可用鸡胚化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共2次,每次1ml,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这些母鸭的抗体至少可以维持7个月,其后代母源抗体可保持2周左右,如此即可度过最易感的危险期。在一些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肝炎常发生的场,雏鸭在1014日龄时需要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 母鸭未经免疫的后代雏鸭可于出生后1日龄注射0.51ml鸭肝炎弱毒疫苗,可获得较佳的免疫效果。

       目前尚无{tx}药xx本病。发病或受威胁的雏鸭群,可经皮下注射康复鸭的血清或高免血清,或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0.51ml,一般注射1次,必要时次日再重复注射1次,可降低死亡率,起到制止流行和预防本病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鸭常见疾病——鸭病毒性肝炎_野云禽药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