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食品感官性状挑选食品(二)罐头食品

怎样从食品感官性状挑选食品(二)罐头食品

      所谓罐头食品系指密封容器包装,经过适度热xx(达到商业无菌),在常温下可长期保存的食品。罐头食品是传统食品,其包装形式及品种多样,食用和携带方便,对旅行、野外作业、国防、工矿、勘探等流动性工作人员的膳食补充极为方便和重要。但是如果选择不当将危害健康。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变质罐头以利于辨别。

(一)锈蚀  罐头的锈蚀可分为外部锈蚀和内部锈蚀。锈蚀的原因有很多如焊接处不完整、有裂隙、棱角、凹陷穿孔等,引起液汁溢出,罐身不洁生锈斑;包装皮有露铁现象、或焊锡脱落、使罐体产生锈斑或硫化铁斑点,罐内会有焊锡小块或内流胶,重金属含量往往偏高。无论是外锈还是内锈,罐壁一旦穿孔,其内容物均会受到xx污染,罐内食物重金属含量会超标,因此不能购买。

(二)胖听即鼓听。当罐头内部的压力大于空气压力时,罐头的两底端膨胀凸出,这种现象称为胖听。胖听可分为生物性胖听、化学性胖听、物理性胖听。

      生物性胖听是由于罐头在生产过程中xx不彻底或xx重新进入罐头内分解食品,产生碳酸气,造成胖听。这种胖听叫做腐败性胖听,也叫真胖听。生物性胖听开罐后常有令人不快的酸性腐败气体,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化学性胖听是由于罐内食物酸性较大,而马口铁内层涂锡不均,或锡层损伤,食物中的有机酸与铁长期作用,引起化学反应,放出氢气聚于罐内,压力过大形成胖听。这种胖听多发生在酸度较高的水果类罐头。胖听后,内容物容易变色,重金属含量也较高,因此不宜购买。

      物理性胖听主要是由于内容物过多、排气不充分、罐头受冻或操作不当引起的。物理性胖听一般叫假胖听,罐内食物没有变质,是可以食用的。

(三)罐内食物变色 、浑浊、和沉淀 。 这类现象主要存在于玻璃罐装的食物,其原因有很多,如玻璃罐头在经营的过程中被阳光直接照射而变色;有的因库存时温度过高,而促使罐内脂肪分解、糖类转化,因而使食品内汁浑浊,颜色变暗。有的是因为运输装卸时震荡过剧,内容物受震破碎等等。凡有此种现象的罐头,不可购买食用。

(四)腐坏酸败  这类罐头腐败变质后,并不产生胖听现象,外观正常。主要是由肉毒杆菌等xxx分解内容物所致。这类罐头开盖后可闻到腐臭味、酸味,{jd1}不能食用。因为肉毒杆菌引起的中毒,不仅其症状重,而且致人死亡率高,切不可大意。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在挑选罐头食品时决不可掉以轻心。

1.首先要看商品标志  商标应完整清洁,能说明罐内食品。如产品的主要原辅料、净含量、食用方法、储存条件、产品标准号等;罐盖硬印有厂地代号、厂名代号、生产日期及产品代号等。如果商标信息不完整而且粗制滥造,则属不合格产品。在选生产日期时,{zh0}选择近期的产品。

2.观察罐体  对于马口铁罐头,罐头表面清洁xx锈,罐底和盖稍凹进,接缝和底部卷边无损伤,无铁舌,封口严密,不变性者,一般都是好罐头。对于玻璃罐头,首先要观察其内容物是否浑浊、沉淀、变色,好的罐头应该是颜色正常(食物的本色),块形完整,汤汁清澈,罐底无沉淀物,罐盖稍凹进,铁皮盖和橡皮圈无锈蚀。

3.听声音  用指敲击底盖中心,声音清脆发实,表明是好罐头;声音混浊有空音,表明内容物量不足,气体较多;声音为”破,破”的沙哑声,表明罐头已变质。

4.开罐  要注意罐内食物颜色、风味、形状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发霉发臭,结成块状,或成粥状,说明食物已变质,不宜食用。 

 


2010-04-08 | 
2010-04-04 | 
2009-11-24 | 
2009-02-21 | 
2009-02-03 | 
2008-12-28 | 

   

   

    

郑重声明:资讯 【怎样从食品感官性状挑选食品(二)罐头食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