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0版)主要修改内容(一) 铁路简讯铁路简讯 ...

我的日志

新版(10)主要修改内容(一)

          近期,因准备进行内燃专业的规章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对新版技规也开始关心了,现从网上搜索了些关于第十版技规的有关修改内容,供大家参考。(翁孟超,2008年4月6日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修改的主要依据

此次《技规》修改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二是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之后对技术管理的新要求;三是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变化;四是既有线提速200km/h对技术设备的要求;五是新技术装备的技术要求;六是铁路设计对客货共线铁路、客运专线的有关规定;七是近年来铁道部发布的《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有关规章制度标准暂行规定》、《行车组织办法补充规定》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条款的修改内容》等有关行车组织的规章、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修改的主要内容

《技规》共分6部分:总则及{dy}、二、三、四编和附则,计19395条。与现行《技规》(第九版)19371条相比,结构基本一致,增加了3节(、、),修改232条、维持原条款123条、删除16条(如钥匙路签、蒸汽机车等内容)、增加40条。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总则

总则明确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概括了《技规》各编的内容,首次明确了《技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铁路是大运力、低成本、环保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铁路要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国防建设的需要

(二){dy}编技术设备

修改了技术设备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线路竣工验收行车速度、铁路产品质量管理、铁路建筑限界、旅客站台高度、线路等级技术参数、不同线路轨道结构、铁路局机构设置、车站设计坡度、线路封闭、自动闭塞区段信号机设置、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和调度集中设备、驼峰信号、铁路通信设备、铁路信息系统等内容。

删除了臂板信号机、钥匙路签(牌)、蒸汽机车、140km/h的速度分级等内容。

增加了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救援和灾害预防、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接近信号机、自动站间闭塞设备、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列车正线通过车站时的站台安全线、新机车车辆技术装备等内容。

具体修改内容:

1.修改技术设备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现行《技规》规定应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从我国的具体条件出发,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内容已经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装备现代化的需要,现修改为应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实现技术设备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加快实现铁路现代化

2.修改线路竣工验收行车速度

现行《技规》规定线路验收时须达到规定的行车速度,不严谨,不利于控制和保证线路工程质量,因此,修改为线路验收时应达到设计速度

3.修改铁路产品质量管理的内容

现行《技规》规定了国家和铁道部对铁路产品(包括新产品)的批准制度,根据国家和铁道部行政许可有关法律法规,修改为铁路使用的产品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公布的技术标准。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增加了铁路运输企业要严格控制进入铁路的产品质量,建立必要的检验制度的规定。

4.补充完善铁路建筑限界

根据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补充了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和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简化了铁路建筑限界的种类。对200km/h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进行局部修改,即将其下部轮廓尺寸从轨面以上25mm处的2250mm缩到1680mm,将桥梁建筑限界与隧道建筑限界合并;同样方法将双层集装箱运输的桥梁建筑限界和隧道建筑限界也做了合并。《技规》修改后建筑限界分为4类:16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5.调整旅客站台高度

将客货共线铁路旅客站台高站台高度由1100 mm改为1250 mm,保证了旅客站台与客车车厢底面高度一致,也与客运专线的规定相统一。

6.重新划分线路等级

现行《技规》中客货共线铁路的线路速度分级为120km/h140km/h160km/h,客运专线速度为160km/h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的线路等级分为级。

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将客货共线铁路的线路速度分级为120km/h160km/h200km/h,取消了140km/h的速度分级;将客运专线的线路速度分级为200250km/h300350km/h。将客货共线铁路的线路等级分为级,取消了级。

按重新调整的线路速度分级和线路等级,对线间距、曲线半径、线路坡度、建筑及机车车辆限界、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等有关技术参数进行修改、补充。

7.补充不同线路轨道结构

现行《技规》对轨道结构只做了原则性要求,如积极发展无缝线路、新型轨下基础及弹性扣件繁忙干线区段的正线道岔应采用分动外锁闭道岔等。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要求和近年来铁路技术发展,补充了不同线路轨道结构技术要求,规定新建、改建铁路正线应采用60kg/m钢轨的跨区间无缝线路,对采用轨枕、弹条扣件、道岔及道碴等明确了技术要求。

8.修改与铁路局机构设置有关的内容

现行《技规》对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及部分车间、班组的业务、功能及配备设备都有相应的规定。根据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的变化,对涉及铁路分局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变化和铁道部对铁路局机构设置的相关文件,只对铁路局和部分站段的业务、功能及配备设备的原则做出规定,不再规定车间、班组的机构设置及配备设备的要求;根据逐级管理、明确责任的原则,在技术设备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的规定中,删除了段长、领工员、工长的具 体职名,明确了铁路局的管理责任。

9.车站设计坡度1.5‰改为1.0‰

现行《技规》第29条规定车站设计坡度不得超过1.5‰1983年第七版《技规》由2.5‰改为1.5‰),调车作业的限制坡度是2.5‰

根据新的设计规范,《技规》将车站设计坡度由不得超过1.5‰”改为不得超过1.0‰”。考虑到运输效率且调车限制坡度一直是2.5‰,因此,对调车作业的限制坡度没有进行修改。同时,将机务段、车辆段内停放机车车辆和进行检修、整备作业的线路坡度由不得超过1.5‰”改为不得超过1.0‰”

10.修改线路封闭的规定

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应采用立体交叉,线路两侧应以隔离栅栏封闭改为列车运行速度120km/h及以上线路和重载运煤专线等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增加了设置警示标志的要求。

11.修改自动闭塞区段信号机设置的规定

现行《技规》只有三显示区段的规定,两架通过信号机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00m。当采用8min及以下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在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及自动停车装置动作过程中列车走行距离的条件时,可小于1200m,但不得小于1000m。增加四显示后,自动闭塞区段信号机设置位置的规定修改为自动闭塞区段信号机设置位置和显示关系应根据列车牵引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列车运行速度规定的制动距离和线路通过能力的要求

12.修改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设备技术要求

增加了铁路运输指挥应装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或调度集中设备(CTC的规定,修改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和调度集中设备技术要求,增加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和调度集中设备通信网络的要求。

13.补充驼峰信号有关内容

根据驼峰信号的分类,补充规定了半自动化、自动化驼峰设备构成和驼峰溜放车组速度控制调速制式等内容。

14.修改铁路通信设备有关规定

根据铁路通信业务的变化,将规定主要通信设备改为规定主要通信业务,并要求配置相应通信设备;删除了通信终端的安装使用的规定;增加了区间通话柱设置相关规定和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承担各类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

15.修改铁路信息系统的内容

将《技规》第四章名称由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备改为铁路信息系统,修改了铁路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分级管理、设备分类及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内容,增加了铁路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审批制度和系统网络分类、系统数据安全等规定。

16.删除臂板信号机、钥匙路签(牌)使用的有关规定

根据铁路信号设备技术发展,删除了臂板信号机、钥匙路签(牌)设置、使用的有关规定,但信号机分类中暂保留臂板信号机一项。

17.取消蒸汽机车的内容

现行《技规》机车分为三类: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随着内、电机车的发展,蒸汽机车已退出铁路干线,因此,取消了蒸汽机车分类,并取消了蒸汽机车有关部件技术要求的内容。

18.增加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内容

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增加了铁路线路两侧应按规定设立安全保护区,在安全保护区边界设置标桩,并根据需要设置围墙、栅栏、防护桩等防护设施

19.增加救援、灾害预防的内容

根据铁道部有关文件,补充了救援、灾害预防的内容:规定应配备相应的应急通信设备,确保事故现场的图像、话音及数据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送至应急救援中心;增加了电气设备雷电防护及电磁兼容防护的要求,以便减少或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对设备的影响。

20.增加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要求,增加了行车安全监测设备一节,主要包括综合、系统的安全监测设备,如:机车车辆的车载和地面监测系统、固定设备的移动检测和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列车安全预警系统、道口安全监控系统等,对安全监测设备提出了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21.增加接近信号机的规定

半自动闭塞和自动站间闭塞线路提速后,对于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区段,增加了接近信号机的规定:应设置两段接近区段,在{dy}接近区段和第二接近区段的分界处,设接近信号机,在{dy}接近区段入口100m处,设置机车信号接通标

22.增加列车超速防护系统技术要求

增加了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技术要求,规定系统由车载和地面信号设备构成,必须符合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车载设备采用速度方式显示,应具有运行数据记录功能,不干扰司机正常操纵, 超速时自动实施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进行安全防护

23.增加不同速度列车正线通过车站时的站台安全线

根据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规定旅客站台不应邻靠正线。旅客列车通过的车站,通过线路的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为:列车通过速度不超过120km/h时,1000mm;列车通过速度120km/h以上至160km/h时,1500mm;列车通过速度160km/h以上至200km/h时,2000mm。也可在距站台边缘1m处设栅栏防护。

24.补充新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技术要求

1)动车组

补充完善动车组的相关内容,增加了出库及运用标准、检修方式与修程及检修设备等规定;设立统一的动车维修、运用基地。

2)自轮运转特种设备

根据铁道部有关文件,对在铁路营业线上运行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增加了管理、维修、运用等规定。

3)其他技术设备

补充了新型车辆部件(密接式车钩等),车号自动识别设备等,并规定了运用条件和检修技术要求。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jhwmc.bokee.com/viewdiary.182752065.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0版)主要修改内容(一) 铁路简讯铁路简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