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唐装和东方时尚》 --复我衣裳
                                      


《辫子、唐装和东方时尚》

——(美国)黄克锵


华声龙脉网 2002年1月18日

      元旦,美国中文各报刊图文并茂报道沉寂近百年的北京暮鼓晨钟迎元旦的新闻,在鼓楼上打鼓的是一群身着清朝大辫子服装的演员。过了一个星期,可能是因为中国农历新年年关逼近的缘故,纽约中文报刊的广告也陆陆续续开始出现各式各样身穿清朝大辫子服装打鼓的广告,华埠买服装的店铺也鳞次栉比地亮出清朝大辫子服装,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清朝服装大热卖季节。一时之间清朝大辫子服装成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别树一帜的“东方时尚”。

      其实,辫子本并非中华民族{wy}和特有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女发型随着改朝换代不断变化。一直到了清朝,男人们才拖着一条又长又大的辫子,并成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zg}峰的一种象征,也成了欧美国家嘲笑和戏弄中国人的特征,说是“猪尾巴”。中国近代之所以有剪辫子的革命运动,主要是中国人对“清朝腐败无能的痛恨”,同时渴望中国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列强分割的落后境况,早日迎来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辛亥革命结束后,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人才最终摆脱了“辫子情结”,男人头顶上的长辫子才真正绝迹。

      正是由于中国近代屈辱史,使得欧美各国金发碧眼的主流人物特别“青睐”清朝大辫子服装。一般情况下,主流人物都“认定”中国传统服装就是清朝大辫子服装。为了迎合主流人物的这一“情有独钟”的独特口味,海内外不乏投“洋”所好的典型人物。部分幸运儿获得主流社会“艺术”名流的垂青或赞赏,随即摆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光宗耀祖的姿态。此公终于为中国文化打入了主流社会。

      自开放改革以来,海内外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士,特别落力吹捧清朝大辫子服装,把清朝服装吹嘘成绝无独有,硕果仅存的中国古代服装,是{wy}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甚至一窝蜂地附和洋人,有些海外华人还故意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穿起清朝服装这一“传统民族服装”公开亮相,以示对“主流人物”的友好和诚意。

      于是乎,开放改革的开始,也是清朝大辫子服装成为“东方时尚”卷土重来的时候。七十年代中美建交,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旋风式的中国热,美国的xx鲍勃·霍普(Bob Hope)也不甘后人到中国现场介绍,并透过卫星转播他在神州大地表演的歌舞。就这样,地道的美国歌曲,与中国“民族传统特色”或“清朝大辫子”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因为美国导演和中国接待单位用心良苦的安排,巧妙地结合了一场天衣无缝的中西结合的“艺术”表演。鲍勃·霍普(Bob Hope)和一群中国身穿满装,拖着长辫子的中国舞蹈演员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载歌载舞,获得世界艺术界一致好评。

      从四十年代初直到现在,我们在电视台上看到的,无论是大型晚会还是广告插播,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打大鼓的场面,画面上打鼓的男子汉都绝无例外地一律是拖着一条一条长辫子,女士一律是穿著开叉开得不能再高的旗袍,总而言之,一副满足洋人的清朝打扮。

      本来清朝大辫子服装跟最近流行的所谓东方时尚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的,但由于西方“主流人物”固执怪僻的偏爱,和海内外一些善解人意的华人,为了打入主流社会,刻意营造与“主流人物”的嗜好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得清朝大辫子服装理所当然、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世上流行最为广泛,{zj1}有中华民族特色,历久不衰的“东方时尚”。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欧美国家对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异常“专业”的研究始终只停留于表面化,对中国的了解也只处于一知半解的片面程度。他们对中国清朝大辫子服装、中国古代女人小脚、中国的愚昧落后等已经成为历史的现象感兴趣,我们倒也未可厚非。但令人不可理喻,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些号称向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宣传人员,不惜牺牲中华民族尊严,到处“宣扬”起中国清朝大辫子服装、中国女人小脚、中国的落后愚昧。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很多洋人还以为中国男人还拖着大辫子,女人还是缠脚。甚至有的洋客人到中餐馆买外卖都有意无意地盯着女侍者的脚看,如果看到女侍者不是小脚,就会“恍然大悟”般想到某些方面的宣传,中国女人如果不缠脚是因为家里贫穷,或者是没有文化的乡下妇女。

      中国的发展进步,日趋强大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但总是时时出现跟随欧美国家的“指挥棒”转动的人士。君不见,“鼓吹”中国人性丑陋的国内电影才能登上国际电影奖的“大雅之堂”,抨击中国种种不是的文学著作才能被外国人称之为“经典之作”。而这些挟洋自重的文艺制作者则成了中国艺术界声名大噪的“新贵”。八十年代,由于某种因素西装像一阵莫名其妙的龙卷风,一夜之间卷袭神州大地的大江南北,并在短短时间之内取代了中山装。

      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服装并非只有清朝大辫子服装{zj1}特色。中国古代服装来说,中国近五代,每一朝代的服装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时代特色。就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来说,中国56兄弟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非常浓厚民族特色,各有千秋。清朝大辫子服装虽说像某些人所鼓吹的那样,很受外国主流人物喜爱和赞赏,但这只是所谓的主流人物一时兴致和某些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造成的。中国服装要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大力推广56兄弟民族的民族服装,56个民族服装才是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东方时尚”。

- 作者: 访问统计: 2005年06月16日, 星期四 19:41

郑重声明:资讯 【《辫子、唐装和东方时尚》 --复我衣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