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严寒已经开始袭击我国,今年上半年有一定规模的6.8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就是一个佐证。全年1至8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54.85万辆和647.78万辆,因此增长13.85%和13.9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回落了9.72个百分点和11.01个百分点。8月份国内乘用车的销售量比7月份下降6%,比去年同期下降5.4%。到9月份已连续五个月环比下降,预计今年下半年很可能再出现半数以上的月份同比负增长,车市下滑太快太猛,已逐渐进入冰冷期。汽车85%的零部件需模具成型,因此模具行业也难逃厄运。但并不可怕,中国一向有一个“多难兴邦”的特色,越是灾难当前,越是勇往直前。因为挑战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作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如何在大难当头,转变理念、理顺关系、调整结构、制定政策、发展重点、淘汰一批,帮助模具企业渡过难关;作为模具企业在这严寒来临之际,不要惊慌失措、盲目硬撑,更不要乱投莽撞,应沉着冷静、分析形势、制定策略、练好内功、准备武器、避过寒冷。渡过经济的冬天,发展壮大模具企业xxx的武器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何谓模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模具企业要发展的竞争力很多,如研发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理财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等,这些都是各行各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共性力。何谓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模具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模具企业内质的、独具的、支撑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模具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关键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竞争力,有效地整合这些要素是提升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
二、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于价值链上
什么是价值链?价值链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1985年首先提出来的。价值链就是每个模具企业在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服务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
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模具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模具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模具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就是模具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用价值链管理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模具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注重培养在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能力,以形成和巩固模具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将企业整体从创造价值角度进行有序的分解,使模具企业能够清楚地分析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环节的相应关系。一个模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价值链的“支持活动”环节上,剖析核心竞争力在各个环节如何发挥作用,就为模具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提升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当前世界经济市场来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模具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将原有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环节,将焦点缩小到核心环节,仅保留关键的环节,而将其他环节虚拟化,以{zd0}效率发挥模具企业有限的资源,迅速增强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
如何提升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模具工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行业的特点,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模具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
所谓信息化的模具企业,就是在模具企业应用INTERNET、ERP等信息技术,把模具企业上下的业务过程、技术沟通过程、模具企业内部业务管理过程,以IT形式固定下来,最终提高模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模具企业运转的效率。
因为我国模具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是从作坊式的企业成长起来,甚至目前仍有许多模具企业还是作坊式的管理。在模具交货期、成本、质量的控制方面问题层出不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落后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使模具企业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只有疲于奔命。因此,模具制造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必须具备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能力,没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难做到的。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网络技术的应用,模具企业就能掌握主动,抢占先机;就能在开拓市场,提高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占有优势。因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为模具企业提供共享的、一致的、忠实的进程监控平台。在信息化系统中,通过项目计划与进程控制,可以对模具的整个生命周期(定单确定——设计——采购——生产——首次试模——模具修改——交付)进行管理。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直接在系统中反馈模具实际进度,系统忠实地监控项目进程的每一个任务,当某一控制点出现延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邮件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解决。而且,对于一些关键任务,还可以让系统提前预警,以使有关人员及早准备和安排。
当前,我国模具企业在CAD/CAE/CAM技术方面已得到较大面积的普及,较为广泛地应用,现在是深度化和智能化的问题。而可以大大提高模具企业工艺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的CAPP技术;可以对产品开发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PDM系统;帮助模具企业规范和管理内部业务流程,从根本上降低模具企业的成本,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及水平的MIS/ERP系统;可以帮助模具企业加强管理客户关系,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和处理的CRM技术;帮助模具企业加强供应商的管理,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和开拓更多供应渠道的SCM技术等,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应用。模具企业要增加核心竞争力,眼下当务之急必须解决上述一个个重要战略环节点。
2、模具企业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央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等各方面的内容。自主创新就是指从研究开发到付诸实施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全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他们{zxj}的东西。因此,我们只有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xxxx,形成自主创新雄厚的技术基础,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如果没有自主产权的东西,在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地位。仅仅靠低价格取胜,是不会长久的,一直在低端模具市场走动,也不会成为xx企业。没有自主产权技术就得不到高附加值的业务,没有丰厚的利润,企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几乎所有的国际xx企业,都有以自己{lx1}技术为后盾的拳头产品和服务手段,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以创新争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xx企业无不在研发上给予高投入。要生存,研发费用平均约占其销售额的2%,要具有竞争力,就应该提高到5%以上,甚至超过10%。
我国极少数模具企业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因此,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就屈指可数。虽然一汽模具公司也建立了有140多人的技术中心,进行模具技术、工艺的开发和研究。他们不仅在组织形式上,更主要地在管理、技术、工艺上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国模具界的前面。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研究中心,员工1550人,其中1/3是高学历:有博士学位占74%,硕士学位20%,而本科学历的只占6%。他们研究的课题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不仅针对近期的需要,也包括汽车工业长远发展。超过5年期的项目45%,不足5年的短期应用研究占36%,还把11%的力量投向基础研究。
2007年我国出口模具14.13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了35.7%,那只是以中低端技术为主的模具。衡量模具产品的水平,主要有模具加工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模具的复杂程度、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周期等。和国外模具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以下三个表格所示,就是一个例证。
除此外,为什么国外软件(如UG、Pro/E、Catia等),国外的模具钢材(如一胜百、大同、日立等)在国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为什么有些覆盖件模具还需进口?铸件性能还不稳定?为什么热冲技术还不成熟?为什么一些需超精加工的模具达不到要求?为什么多功能复合模具还不能普遍应用?为什么新型热流道技术还未广泛应用(国外模具应用达到80%以上)?为什么气体辅助注射模和高压注射成型工艺模具还不能普及应用?为什么快速经济模具还不能随时应用?为什么高速铣削加工在国内还没有普及?日本已研究出17万~30万转高速应用的数据、刀具、辅助工具的成果,而我国有多少单位在研究?等等,上述问题不仅反映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而更主要给模具企业提供了自主创新的课题。这里主要指技术创新,它包含三种类型,就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以我们可借鉴国外一些技术和经验,是当前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学研相结合是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模具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模具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因为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和耦合,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模具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从而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根据汽车模具发展的需要,月前成立了“上海汽车模具技术创新联盟”,就是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突破、解决目前汽车模具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组织形式。
3、模具企业必须加快人才的培养
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管和复合型人才奇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瓶颈。不仅模具生产急需人才,而技术创新更需要人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最重要资源。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因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所以人才争夺战国际化、白热化形势十分紧迫,我们必须有力地创造真正能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宏观环境和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氛围,以吸引强业战略所需的有用之才,否则人才流失要比有形资源流失带来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人才来源有三个方面:
(1)、企业自己培育人才
对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模具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基础理论及国内外模具科技动态的学习和培训,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通过研发实践来提高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或通过课题以代培方式由高校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人才,又可与xx大学联办研究生班,选派业务突出的青年人才去高校培训。
(2)、注重招聘外来人才
这是企业壮大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更是外来经验“为我所用”的捷径。如美国在战后20年间引进外来高科技人才达40万人,其中华裔占1/3。 有7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其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经营。难怪有人认为,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但我们必须通过合法、合理的正轨途径吸取人才,就像联恒公司聘了三位日本专家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那样。千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一挖一串、连锅端的手段,这种害人不利己的办法只能加重人才流失。
(3)、兼并企业的专用人才
模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的形式,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又获得了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培养人才成本{zd1}的一种办法。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收购休斯电子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人才,这次又要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谈合并,如成功将获得更多的需用人才。
有了人才必须稳定人才。为了调动人才积极性,对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制,根据岗位需用和每个人的能力水平确定工资标准,其工资标准尽可能与社会院所研究人员工资水平接轨。同时设立模具科研开发奖和技术成果销售提成奖,使人才的劳动成果能切实得到应有的回报。
(4)、模具企业必须建立“企业文化”
何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也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模具企业或一个单位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文化?这是模具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具体的是:1、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因为世界上没有xx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而导致的后果大小,xx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2、人才竞争的需要。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可吸引、留住人才。3、市场竞争的需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模具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模具企业竞争力。因为,市场中影响竞争产品定价的因素,除通用的生产成本等有形价值外,还包括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受企业文化影响的公司、员工形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的行为是企业的凝聚力,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的规范。因此文化的改变会带来企业和员工行为方式的改变。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全球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都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模具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就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激战和压力,对模具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模具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模具企业文化竞争力。
提高模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上述四个方面外,根据我国模具企业的现状,还可以走“小而专,小而精”道路、柔性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盲目兼并其他省市模具企业;除产业链外,不搞多元化经营;不搞攀比性的扩张厂房和购买设备;不恶性竞争,要加强自律,规范市场等方面来提升竞争力。各模具企业现实情况不同,因此他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也不一样,不能照搬。要先抓住企业当务之急、关键的、能统领其他竞争力的作为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寒流之中磨练自己、积蓄力量、储备能量、壮大队伍,在形势扭转之时作为一种前进喷发力,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