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南毒豆角及地沟油引起的反思_鸿森集团_新浪博客

前言: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豆角与地沟油事件,勾起了人们对以往很多不好的回忆,从“三聚氰胺”奶粉的死灰复燃,到海南毒豆角的冰山一角,再到地沟油的广泛流传,还有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的曝光,“发光”猪肉,注水牛肉……,这一连串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不得不怀疑,背后还有多少更触目惊心的没有曝光的内幕?不禁心里打上问号:中国的食品还有安全的吗?

 

事件回放一:

2010年2月下旬,在武汉对产自海南的豇豆连续检出高毒农药并禁止销售海南豇豆的事件曝光后,广州江南市场将{dy}批五个样本的豇豆送到广州市农业局检查,发现两个样品含有禁用农药。毒豆角事件出现后,海南开始集中清剿禁用农药的销售与使用,经过明察暗访发现,农药店里确实不见明码标价售卖高毒农药,但在一些田间地头的零散农药店还是很容易就能买到高毒农药,正因为此,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在日常食用豆角时,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用盐水或温水最少“浸泡”半小时后再炒。

 

事件回放二: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地沟油社会现象。所谓地沟油就是在一些酒店、饭店的下水道里捞出的残油剩渣,或在一些饭店收集的泔水油,通过特殊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地沟油质量极差、过氧化值、酸化、水分严重超标,它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人若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事件回放三:

今年央视3·15晚会还曝光部分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经历硫磺熏两天,以使筷子变白、用石蜡抛光,以使筷子手感更光滑、用双氧水漂白已经发霉变质的黑筷子。经过以上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出厂的一次性筷子残留多种有害物质,可能会因残留二氧化硫侵蚀呼吸黏膜;制作时用双氧水漂白,会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在人体内慢慢累积,容易使人患上胆结石;xx过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过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防范:

 

通过以上三件事件的回放,触目心惊一番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对于处在快速消费时代当下的我们,该如何提高食品安全防范。

 

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固然与那些小商小贩的拜金,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有关;固然与当前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淡漠有关;然而,最关键、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政府对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的失灵!如果有关部门能够统一将馊水回收起来提炼成油,引导企业用于工业生产,机械润滑等方面,不仅能够减少对公众的危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层层监管到位,为每一样蔬菜水果和一次性筷子做“安检”和抽验工作……

 

寄望于有关部门的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种渠道来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防范。

 

一是培养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学习食品安全防范知识,增强识别真伪食品的能力。如多参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多互相了解识别真伪食品的知识。

 

二是加强维权意识,自觉维权揭发劣质产品,督促有关部门的工作质量。如每次消费要向商家索取小票、xx,并保留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要保留问题商品残留物以备检验等。只有这样,我们维权时才能拿出充足的证据使不法商家哑口无言。

 

三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倡环保生活。少用甚至是不用一次性筷子,餐桌上改用环保的金属筷子。培养蔬菜水果采用提前浸泡一小时的生活习惯,少消费大排档与路边的烧烤,通常小本生意多用的是二手油。

 

结束语: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我们保证遵守人行道交通规则时,依然会存在醉酒横闯人行道的无良司机,故绝不能因为国家制定了人行道交通规则,就以为安全时代的到来,放心大胆地过马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把安全意识贯彻到生活的每个细节,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由海南毒豆角及地沟油引起的反思_鸿森集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