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Windows Live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

全球粮食价格从2006年以来持续上涨,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美国以增强能源安全的名义推行的生物能源计划。分析表明,生物能源计划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生物能源计划,美国主动创造了对农产品的有效市场需求,推高了粮食价格,既实现了历届美国政府一直追求却未能xx实现的农业政策基本目标,同时,又为美国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创造出一种新的粮食武器,可谓一箭双雕。
  从2006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在2008年出现暴涨行情。全球粮价上涨除受全球经济扩张、新兴经济体粮食需求增加的推动之外,美国推行的生物能源计划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
  2005年,伴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布什总统签署《能源政策法案》,提出到2012年美国可再生能源要达到75亿加仑,拉开了玉米行情暴涨的序幕;2007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提出到2022年生物燃料的产量要达到360亿加仑,这进一步扩大了对玉米的工业需求,推高了玉米价格,并连锁性地推动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而美国又是世界上{zd0}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具有主导和调控的能力,因此,对美国推行生物能源计划的意图,就不能仅仅从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角度理解,而应更多地从美国农业政策和粮食战略的角度进行考察。
  生物能源计划导致国际粮价长期上涨
  美国政府宣称,推出生物能源计划是为了降低美国的石油依赖,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但实际上,生物能源计划对于增强美国能源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
  美国能源部在3月发布的《2008年度能源展望》(修订版)中指出,新能源法案提出的到2030年生产360亿加仑的生物燃料计划中,产自玉米的燃料乙醇为150亿加仑。按美国能源部的数据计算,这150亿加仑燃料乙醇到2030年仅能满足5.6%的汽车燃料需求。并且,由于单位乙醇提供的能量仅为汽油的2/3,因此,这150亿加仑燃料乙醇其实仅能替代3.7%的汽车燃料,可谓杯水车薪。另外,玉米生产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机械化投入,如果扣除能源投入,产自玉米的乙醇所能替代的汽油量更加微不足道。
  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同时显示,生物燃料计划对于降低美国的海外能源依赖也是力量微薄:2030年,美国液态油进口占消费量的54%,较2006年的60%仅下降6%,降幅非常有限。由此可见,用玉米生产乙醇并不像美国政府宣称的那样,能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
  换个角度,生产150亿加仑乙醇需要多少玉米呢?按每蒲式耳玉米生产2.7加仑乙醇的转换率计算,150亿加仑乙醇需要消耗56亿蒲式耳玉米(1.4亿吨),这是2006/07年度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量的2.7倍,是2006/07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和期末库存量之和的162%,占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总产量的50%。由于美国生产的玉米一半以上用于饲料业,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占总产量的比重目前还不到五分之一,因此,生物能源计划导致的玉米需求大幅上升,预示美国将面临巨大的玉米供需缺口。那么,玉米的供需缺口可不可以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得到弥补呢?
  首先,提高玉米单产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受科技水平制约,短时期内实现的可能性较小。从1997年到2006年里,玉米单产基本保持在140蒲式耳/公顷,变动不大。其次,扩大播种面积可行,但这又将导致大豆等其他作物价格上涨,因为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基本上是以牺牲大豆等作物的播种面积来实现的。第三,从玉米大豆轮作制变为玉米连作制可行,但也将牺牲大豆的产量,推高大豆价格。而由于种植玉米比种植大豆需要更多的化肥和机械化投入,成本更高,因此,农民对于用玉米来替代大豆的方案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不论是通过提高单产、扩大播种面积,还是加大从轮作制变为连作制,都不能大幅增加玉米产量、弥补玉米供需缺口。
  而玉米生产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迅猛增长,将导致玉米库存和库存使用比快速下降,进一步抬高玉米价格。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玉米库存将从2006/07年度的20亿蒲式耳下降到2007/08年度的13亿蒲式耳,库存使用比将从2006/07年度的11.6%下降到07/08年的11.1%08/09年的9.5%
  在玉米库存下降、大幅增产无望的现实情况下,生物能源计划带给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一个毋庸置疑的预期就是美国玉米的出口必将减少。在美国玉米出口量占世界玉米总出口量约70%的现实情况下,这预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上涨将持续。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07年度的玉米出口价格将从2005/06年度的2美元/蒲式耳上涨到3.04美元/蒲式耳,上涨52%,预计到2007/08年度将进一步上涨到3.75-4.25美元/蒲式耳。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地位,它的价格上涨将导致农产品价格连锁上涨:一方面,玉米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很强的价格相关性,它的价格上涨在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同时,牺牲了其它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而带动小麦、大豆等作物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它的价格上涨将连锁导致肉、蛋、奶等食品价格上涨。
  由上可知,生物能源计划对于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的作用有限,但对农产品价格却将形成长期的支撑。
  粮价上涨给美国带来诸多利益
  美国作为{zd0}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必将为它带来诸多利益。目前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在农产品出口增长、农业收入提高、政府补贴下降等方面显现。
  首先,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美国农产品出口额迅猛增长。2008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农业贸易展望》预测,受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上涨的推动,2008财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达到创记录的1010亿美元,较2007财年增长23%,较2006财年增加47%。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而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上涨促使一些粮食出口国相继出台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将进一步增加世界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农业收入大幅增长。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年,农作物收入将达到创记录的133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近10%。这是自1980年以来的{zg}的同比增幅。其中,收入增长的2/3来自玉米收入的增长,小麦和大豆收入的增长占1/3
  第三,农产品价格上涨减少了政府补贴支出。2007年,价格依赖型的政府支出预计为24亿美元,较2006年下降了60亿美元,较2005年下降了110亿美元。政府总转移支付因而被下调为124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的{zd1}水平。预计到2008年,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推动政府支出占农户净现金收入的比重下降到18%的历史低位,而2000年这一比重曾达到创记录的40%
  生物能源计划揭开美国粮食武器新面纱
  实际上,由于农业生产满足的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农业又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因此,农业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这一点从世贸组织谈判中可以管窥:乌拉圭回合谈判就是因为美国和欧盟在农业问题上的分歧而被一拖再拖;中国加入WTO,签订的{dy}个协议就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WTO启动前,美国提出,农产品贸易分歧不解决,就不能与中国进入实质性的谈判。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战略地位始终头脑清醒。
  其实,早在二战之后,随着美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粮食武器就开始成为美国达到政治诉求、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其中,屡次被使用的粮食禁运就是一个典型。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国际上一共发生了10次粮食禁运,其中由美国发起的占8次。
  伴随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粮食禁运的威力大不如前。但美国作为世界上{zd0}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掌控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导权,这一客观条件决定了美国的粮食武器随时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
  当前,在石油能源被日益激烈争夺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欧佩克通过控制产量挥舞起了石油武器,那么,在国际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推进、全球人口的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世界粮食需求迅猛增长的大趋势下,美国这一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却不失时机地推出所谓生物能源计划,从而进一步持续扩大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其意图显然不能仅仅从杯水车薪的能源替代角度去理解,而应看到其背后更为隐匿的创造新的粮食武器的图谋。
  综上所述,美国以增强能源安全的名义所祭出的生物能源大旗,对解决美国能源问题的作用微不足道;其更深远的意图是借全球粮食供求矛盾的持续加大之势,通过政府的筹划和引导,主动创造出对粮食的有效需求,推升粮食价格,在xxx实现其农业政策目标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粮食武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扩张其世界霸权。对于美国这一新形式的粮食武器,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马欣原

Comments (1)

Picture of Anonymous
郑重声明:资讯 【从美国生物能源战略看“粮食武器”运用-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