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两会建言:农业污染触目惊心该治理了- 住在心上的日志- 网易博客

郑风田两会建言:农业污染触目惊心该治理了

2010-04-09 08:43:17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整体污染的“大户”,农业污染的危害过去被忽视了,危害其实很大,因为那是我们的菜蓝子、米袋子,直接决定着我们吃得是否健康、安全。我国现行的环保污染基本上只重视城市,农村污染整治是被遗忘的角落。是到了该下大力气对这个死角进行整治的时候了。

2月9日,历时两年多, 动员57万人、普查近600万个污染源的{dy}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终于出炉结果。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是“大户”,成为水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农业污染源是化学需氧量的{zd0}贡献者,排放量占四成以上。农业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

此次的普查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污染一直都是与工业密切相关的.农业环境污染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不仅已经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还将在长期影响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到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为什么我国的农业污染成了大户?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从农户角度来看,我国农民缺乏科学的营养配方施肥知识与习惯,单纯靠追施化肥获得产量的思想误区严重。过量施肥污染严重,浪费也很严重。

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 。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每平方公里40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的安全上限。过量使用的化肥作物吸引不完,会渗入到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入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氮和磷也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农民之所以大量施用化肥,是农民缺乏相关的营养配方知识,如何提高农民的营养配方施肥观念,加强技术指导,是未来降低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二宏观政策导向一直单纯追求农产品供给量的提高,缺乏对高施用肥料的相应约束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业污染的快速上升趋势。

欧洲的许多国家,规定不能直接向土壤中施用化肥,必须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包衣,量身定做,以防止过量的化肥吸收不完会污染地下水。但我国却缺乏相关政策。多年来我国的农业政策主要目的是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量,结果是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产量上来了,但各种污染排放也大大增加,造成极大的污染。唯产量论的结果,并没有计算产量背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前几年太湖的蓝藻污染屡治不愈,政府部门把周边的小化工厂都给关闭了但效果还是不显著。研究发现,原来是太湖的水系源头化肥施用量极高所致,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已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其三是从监管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监控点一直在城市与工业,农村环境污染监控一直xx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理方式。

虽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是相对于城市污染,目前对农村环境污染的xx仍显不足。同时,目前国家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有效的对策,存在着多头治理和“一刀切”的弊病,并且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非市场特性,往往易将政府干预当作解决问题的“{wn}药”,这些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不利于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面临的困境。

其四,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农业污染成大户的根源还在于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现代化造成“负外部性{zd0}化”必然结果。

农村环境的高污染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不断交互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只有真正正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治理措施和法规制度的多样性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环境污染这一复杂的现实性问题。需要采取系统的综合防治战略才能真正治理污染。包括征求高污染排放费,对过量施用化肥征收面源污染费,不能再这些让他们想施多少施多少了,比较恐怖。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郑风田两会建言:农业污染触目惊心该治理了- 住在心上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