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的影响及其路向的提纲_墨氣堂_百度空间

这篇提纲依据作者的立场与观念,尝试绎清汉服复兴运动中的种种路向,并根据作者的认识举出了三种主要影响。{zh1}将由此提出汉服在现代中国文明中的启示。

 

写作大纲:

一、影响1.名物考据之复兴;2.礼实践之复兴;3.华夷史观之复兴。

二、路向1.正统派(儒家之信徒。包括:a原教旨;b文化主义,发展派。);2.穿衣派(现代派。包括:a古典情结,事实上对于古典的概念并不清晰;b视觉派。)

三、各路向的区分及其立场

两派之分别在于其是否儒生,即其信仰问题。

正统派重深衣,由于史料与实物(即历史问题),其基本为承明派。

穿衣派xx信服现代化,无法服观(或甚淡薄),按其喜好选择汉服。

四、汉服所受的生死诘问

古今中西之争即两大路向问题。

汉服归到古中,因而不能在今中超越服饰之范围。汉服归到中里因而在后现代社会得以复活。

 

 

 

正文

一、汉服的影响

汉服复兴运动如果从2003年算起——或以为2000年就有这种意识了——至今足有七年了,如果以网络的眼光看不可谓不久。但是整个汉服界还是十分松散的状态,在中国并不能算形成规模。这主要是因为汉服这个名词未经严格论证,其包含的东西也驳杂不清。同时,这导致了其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都处于“不正式”,“奇怪”的尴尬印象中。因此,汉服复兴运动现今最为迫切的就是真正的定下来何谓“汉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汉服复兴运动产生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看到其影响的逐步变化,这意味着,其影响不一定最终落到汉服上。

不以长远的眼光看,单论这七年的影响,我以为共有三点。

1名物考据之复兴。汉服中礼服等较正规的服饰在古学中可算做名物一类,研究汉服制作即可算名物考据工作;再加上礼仪的需要,汉服之外还需要各种器物。这都依赖于名物考据。这种影响是波及到整个中国的,我们看见“大明衣冠论坛”一类的网站明显因此受到了重视;现实中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出版物也有过一个高峰。在以往的考古中,服饰并非值得重视的(往往只重视其纺织技艺),然而,现在人们更多地开始注意到其形制。可以预期,在未来服饰考古将成为考古中的显学。

2礼实践之复兴,可以说礼的实践,特别是正礼(礼仪)的实践在明朝已经逐渐衰落,至于清朝则无所谓正礼。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汉服{zd0}的作用莫过于礼的实践,因为,只有在礼仪中,汉服才能真正地回归其价值。而礼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其重新付诸实践,站在华夏子孙的立场上看是令人欣喜的。

3华夷史观之复兴。整个汉服史无不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兴衰,汉服之灭亡不能排开汉族与其周边民族的历史而论。所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wu)”这一华夷之辩终将是汉服的核心精神。进而有“入则夏,出则夷”等等。这些都可称为“华夷史观”,华夷史观不单是民族史观,而且是文明史观、文化史观。整个中国文明都是华夏文明,除去华夏文明之中国即不再是中国了。

“世界主义——一种宣传漠视自己祖国利益、漠视民族传统、漠视民族文化、放弃民族主权的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三联书店19739月)

二、汉服界的路向

汉服界有许多关于汉服运动参与者的区分理论。我个人认为总括起来可以归为两种。

1正统派。信仰儒家,坚持儒学与汉服体用不二的关系。其中可分为:a原教旨主义者,其坚持恢复整个传统制度;b文化主义者(发展派),其认为中国传统中有诸多优秀之处,不当废止不用。

2穿衣派(现代派)。信仰建立在现代理论中,xx不异于现代化。其分为:a古典情结派,乐于现代认知的古典表面,但其人并无华夏正统之观念,并不区分中西,不考证“古典”有无渊源。b视觉派,因为汉服好看而穿汉服者。

三、各路向的区分标准及其立场

这两大路向的根本分别即在其是否儒生,即其信仰问题。何以儒家信仰为标准?这源于中国传统中,儒学是中国正统,在唐宋文化转向之后(加上近些时候的生造)儒学才有了今天人们所认为的种种区分(譬如儒道,儒墨异同)。

穿衣派其意识xx沉浸于现代化中,其并无古今中西的冲突感,因此,其首先是不存在法服观的。进一步言之,穿衣派基本上不认为汉服有超越衣服的意义,最多是特殊一些罢了。

四、汉服所受的生死诘难

由此,汉服本身如今天的中国文明,中国文化一样面临着“古今中西”的难题。汉服本身是具有古和中两重属性的。正因其“古”,所以面临不适于“今”的考验。而其“中”正是源于后现代社会人抗拒同一性而要求对抗“西”的心理,因而其能够促使汉服复活。

至于汉服最终还是要面临今天的文明考验,其是生是死关键在于能否“祛魅”。前两天,李淑德问我关于礼制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那么我们还要复礼干吗?我其实是忐忑的,因为,我也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当时我被吓到了,没有说清楚我的见解,特别是汉服已经复活这个历史事实,所以写了此文。但是,至于我现在说的“祛魅”,那我就更没数了,写在这里权当参考。

2010118

于赵家堆

201047日打字改稿

写此稿时正读甘阳《古今中西之争》,深受影响。现在看来古今中西之争是需要的,但也不需提到如此高度。



郑重声明:资讯 【汉服运动的影响及其路向的提纲_墨氣堂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