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目前印客网已经只剩2个技术人员,没有继续更新系统了。看来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印客网做了一个细分市场,其实这个市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所有数码照片冲印商都在做的个性化冲印。随便搜索一下,就知道几乎所有个性化印刷提供者能做相册,就算是排版也不是什么技术高深的活,何况很多人并不懂排版的很多技巧,还宁可花钱让别人来做更好看的。?

为了提高竞争力,印客网化了不少成本做了一个可以排版的客户端,但是这个软件从互联网的模式看,模式还是太重,成本还是高了。?

从web2.0最看重的分享来看,印客网的平台没有什么优势。做出的印刷品,所谓的分享,其实浏览者也极为有限。比如相册,除了陈冠希xx,谁也不会四处传播我最近看过些什么相册。?
大体上是某个妈妈炫耀一下自己宝宝的一个地方,一阵风过去了就结束了。?
也可能是某个结婚新人或者其他同学的一些。?

从印刷的成本来看,印客网跟其他的照片冲印商或网上印刷商比,未必有多大的竞争力。?

那么这个市场就非常难做了,既没有市场宣传优势,也没有很强的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

个性化印刷的题目太大,如果要做好这个生意就应该从某一个细分的需求入手,极大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如果要低成本打败印客网,非常简单。?

1)发展市场开拓能力,做好几个细分市场的批量,快速,便捷,低成本印刷。?
- 学生市场?
? 在各个学校直接发展会员,如果会员发展了业务和其他会员,可以积分直接换取礼品。?
? 为毕业生快速生成“写真集”或者“集体相册”。比如,开放一个相册,让一个班的每个人只负责上传自己的照片,编辑自己的一页。?
? 为每个班级的各类竞赛提供全套“相册”,“纪念T恤”,“纪念茶杯”。?
? 提供助学机会,让学生兼职,他们自己构想创意模板,快速发展学生的其他类型市场。?

- 社会活动市场?
? 为各类会议提供完整个性化解决方案。?
? 比如shanghai on rails活动,为活动方提供全套方案。包括“赞助商横幅”,“活动标语”,“引路牌”,“相册”,“纪念T恤”,“纪念茶杯”,“赞助商宣传品”,“赞助商手提袋”等。?
? 甚至可以帮助某几类活动寻找固定赞助商,一次性批量印刷大量物品,并协助发放。?

- 培训市场?
? 为各类小型企业培训提供“培训证书”,“培训课本”,“培训纪念杯”,“企业LogoT恤”,“培训核心思想横幅”,“游戏道具”,“培训相册”等,提高培训商的增值服务能力。?

- 企业DM市场?
? 为大量印刷DM的公司提供更加便捷的排版和快递服务,比如各类市场部。?

- 个性化名片和优惠券市场?
? 配合市场人员,为特殊的市场活动提供个性化名片和优惠券。?
??
- 卡类印刷?
? 印刷个性化交通卡,会员卡,公司IC卡,甚至可以和银行合作印刷个性化xxx。?

- 小礼品印刷?
? 如各类个性化礼品的印刷。?

2)保持轻资产运营,通过发展印刷联盟,确实地降低印刷和配送价格?
? 只有真正有好的印刷品质和价格竞争力才能持续获得市场的客户。不要自己购买印刷机和雇佣印刷人员,必须通过各类专业分工的印刷联盟,有效降低成本,把自己不擅长,成本高的事情转给其他合作者做。一开始,宁可不赚钱,也不能先去买设备,雇人员。?

3)抓住用户这个核心,考虑通过发展用户来服务用户。?
为每类用户的需求提供特别的服务建议,在尽可能照顾非专业用户的同时,发展大量专业用户。一个专业的排版和设计方面的用户,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非专业用户,从而获得积分甚至可以直接开拓业务赚钱。?

4)鼓励用户创作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如“游戏通关电子杂志”,“某明星写真集”等。便于分享和传播。?

5)打擦边球,鼓励网友自己上传一些有版权的卡通或明星等形象,印刷个性化的商品。?
比如奥运“福娃”手提包,奥运“福娃”名片夹,“扬基队”棒球帽,“NBA”纪念品等。?

应该够了吧,相信能做到以上50%,就足够打败印客网了。

  1. 人生果 说:

    看完楼主的文章,有几点想交流一下。
    1、印客不需要打败,因为已经败了。{dy}轮投资的钱已经烧完,下一轮投资没有人赶进。只能勒紧腰带过日子,挺着不死就是{zd0}的成功。

    2、为什么会有现在的结果,主要还是战略定位不清楚。如果是做网站的,要有内容粘住用户;如果是做快印,要有竞争力的价格;如果是做渠道,要有过硬的营销策略。而不是做了网站忽悠风投,漫无目标的送书推广,自己买了设备作快印,蹲在超市门口作推广。

    3、花了投资者这么多钱,花这这么长时间,印客终于知道了哪几个产品赚钱,Know how。但是已近陷入了杯具,仅靠做点台历是养活不了公司了。当算下来自己快印成本是5毛/页时,快印店已经可以做到3.5毛甚至2毛。当他们也做个网站时,印客可以说毫无竞争力。而且据我所知,单广州上海在做网站准备进入市场的大型快印店超过3家。不过就算大家都做成网站+传统产业结合的模式,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还是一个打着互联网幌子的传统印刷店。没有什么想象空间。

    4、想讨论的是:这类网站/公司的生存之道到底在哪里?

    楼主叙述的- 学生市场 – 社会活动市场 – 培训市场 – 企业DM市场 – 卡类印刷 – 小礼品印刷 初看都不错。
    但如果试着运营过就知道了,就学校市场而言。幼儿园最容易进,但是竞争激烈。小学不让进。中学要到校长拍板才有机会见到你的客户-学生,虽然他们是最愿意做毕业纪念的一群人。大学容易进,但是太分散,愿意牵头组织制作的学生很少。而且现在的大学生才不在乎你做本书给他几百块提成。。。
    其他的市场同样有着各种问题,我就不详细叙述。简单的说,找到客户的成本很高,还不如开个门店做“批发生意”。

    作为投资人,我看好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模式或者冒头的团队。
    作为经营者,我同样思索着,如果我来运营,什么样的产品是市场刚性需求,如何才能找到客户,如何才能低成本的推广,如何建立壁垒。。。

    楼主如有兴趣,可以回帖讨论,指教下。

  2. admin 说:

    做批发市场就是B2B,基本上比价格和质量,这个市场应该是存在的,但是要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要有明确的利益安排。
    批发市场的好处是能做大规模,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零售市场的收益。
    比如:edong.com网基本上靠域名和主机批发市场,做得还是不错的。前提是价格优势,价格优势来自规模优势。

    零售市场则需要有个主打产品和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营销模式,比如惠普的咔嚓鱼,主打照片相关印刷制作,用电子邮件发送各种优惠券营销。主打产品{zh0}是人人需要,持续需要,在主打产品基础上发展个性化商品(量少,收益高)。当然,做快印照片不是印客的强项。

    还有种集团消费市场,比如会议营销等。这种瞄准某些特定组织做好服务,利润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需要有足够好的销售,开发持续营销的集团市场。比如:党校培训班的毕业册。
    这种市场的问题在于,很多生意已经有固定供应商,需要寻找空白点,新需求。
    我个人比较看好的路径是 集团消费+批发模式。

  3. 人生果 说:

    谢谢楼主的回复。
    同意楼主提到的 集团消费+批发模式,个人更倾向于做批发模式。
    集团消费市场是很大,但是觉得有几个问题不好解决。
    1、企业的定位难,很容易做成大而杂。对于不同的公司有不同成面的需求,比如名片、宣传单、展会、企业内刊等等。需求面较广,胆如果不针对某一方面做专做细,很难形成专业的品牌。但如果就几个点做,难做出规模。
    2、销售的成本太高。人员成本高:目前{zd1}的销售人员成本也需要1900左右(1150+740)素质要求高:一般做集团消费针对的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的预算需要较高成面的领导批,高入门的销售不容易跟他们打交道。
    3、大批量的印品企业将采用印刷的方式,数码快印的优势在400本以下的小批量上。这个生意是靠大规模的个性化而成立的。就是说单笔金额小,而客户群体多。做集团客户,很难摊平运营费用。

    楼主提到的b2b,的确也是我觉得合理的一种出路。单个影楼、柯达店、设计公司等,是很难做到量,从而获得较低的成本。如果把他们从制作、生产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注于销售,那么合作产生的附加值会很高,双方的合作成本也很低。

    不过价格再便宜,也不可能跟专业的快印公司比。所以要做b2b,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和壁垒。比如在软件技术上、服务上、产品创意上或是设计能力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有什么不妥,望指教。

  4. admin 说:

    应该来说集团消费要解决的主要是销售问题,如果能把前台小姐,行政经理变成利益关联方,让她们帮助集团采购,省钱,并为自己积分,换取一些小礼物,甚至现金。

    一定不是靠地面覆盖的销售方式。
    靠市场推广和返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