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后精进服务的可能性[综合]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

    民营公交退出中山已成定局。让我们暂时抛却概念争议,去重新回顾公交民营化、特许经营的由来,及其弊端的来源,从中寻找“大一统”的国企供给模式,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可能性。

    多年前,特许经营方式、民企(或外企、公司制下的个体运营车辆)竞争模式,之所以会被引入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恰恰来源于旧有的国企模式的破产。原有的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当时掀起“国退民进”浪潮,特许经营模式流行。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其中,政府忽略了公交国企服务差、效率低的本质原因———政府出资、管理的体制及具体经营模式出了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忽略,“包袱”甩得太匆忙,没能对公共交通的运营价值、原公交国企资产价值等进行科学评估,特许经营模式留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和补贴保障能力提升,国企通过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模式,重新出现在“赛场”。反观最初轻装上阵的公交民企,在逐步做大过程中,碰到了“玻璃天花板”:地域限制、融资发展限制等。后来居上的国企可以照搬民企的服务手法,民企却无法复制国企的财力雄厚。营收恶化又会倒逼民企不得不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来维系运营。

    纵观国内,并不乏国企全面掌控公交服务,实行低票价、以广告等多种赢利方式贴补运营并实现整体盈利,获取较高满意度的范例,这或许可以为中山的此次改革提供更充分的理由。但不能回避的是,其经验规律并不来源于所有制特点。公交国企之间必须实行激烈竞争,公交主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国资管理部门对其负责人的考核都应体现这一点。同时,要强迫公交国企借鉴国内外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起更严格、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核算机制;其获得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管理及营收等情况,应公之于众。

    (小巴 企业人士)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大一统”后精进服务的可能性[综合]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