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的长歌_湖畔礁石可揽舟_百度空间

垄上的长歌

西歧

我喜欢垄亩上的颜色,每到乡间,总喜欢往垄亩上跑。

世间的颜色,惟有垄亩之上的,才当得起细致,当得起盛大,当得起多采,当得起绚丽,也当得起恒久,当得起国色天香。那颜色,经历沧海桑田、世事更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颜色,滋养了清新的空气,xx了鲜碧的流水,缔造了溢香的食物,妆饰了美丽的世界。

此番古里之行,我刻意让接待的朋友安排了垄上行,并刻意指定了高健浩为我的访谈对象。一年前,与在江阴北漍中学读高中时的同学、现服务于美国威斯康星州PPD公司的生物医药博士李凯先生会面(PPD公司为全美排名第三的合同研究所),不经意间,彼此便谈及了中国大陆的粮食安全问题、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又谈起了他的先祖李诩及其著作《戒庵老人漫笔》、《续吴郡志》,谈起了《戒庵老人漫笔》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先行者”常熟谭三的事略,谈起了常熟有位当代谭三高健浩。他建议,“作为一个当代作家,你应当好好地去写一写高健浩。”当时,我道:“我会的,写这样一段文字,也是对先辈乡贤李诩先生的{zh0}纪念。”

谭(一作谈)三,又名谭晓,字镜川,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不详 ,世居常熟湖乡(今沙家浜区域)。该乡因地势低洼,常有涝患,十种九不熟,乡民或迁居他乡、或弃田业渔、或转行小买卖,荒芜田亩数以万计。谭晓与兄谭照,见此“暴殄天物”景象,叹息扼腕,发愤图变,乃八方筹银,倾力购租荒芜之田垄,开沟挖渠,补土养田,凿池放鱼,围圩植禾,高冈种果蔬,洼塘播菱芡,岸滩牧牛羊,田埂散鸡鸭。《戒庵老人漫笔》原文:“凿其最洼者池焉,周为高塍,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豕,谓豕涼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塍之平阜植果属,其汙泽植菰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計。”因其兄弟合力同心,悉心经营,天道酬勤,地尽其利,更兼其清俭持家,“每饭,熟一卵,窍可容箸,籍而啖之,饭毕,封其窍,留之再饭,三饭乃尽”,乃家道日富,“窖而藏者以数万计”。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数侵常熟,交战之中,城池俱废,1553年,县令王募款筑城,谭氏兄弟慷慨响应,独任4万余金,占募得善款之五成还余,使得城池于半年后又屹然挺立,时人称为“谭半城”。后,又领衔斥资,筑东门至昆山界岸圩10万余丈,建石桥18座,以利农耕,又利行人。其间,每遇饥灾之季,总于周遭之市广设粥厂,扶弱救难。谭晓殁后,邑人不忘他的功德,曾于县城小东门外建专祠祀之。

谭三,一个既普通又不凡的民间人物,是我的同乡先贤李诩先生慧眼识珠,于400多年前首先记录了他的事迹(谭三事略,后被引入《常昭合志》等地方史志典籍)。李诩,字原德,号戒庵,江苏江阴北漍赤岸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一生坎坷,落第7次,晚年以“戒庵老人”自居,居家以读书著述而自适,有相当部分学者相信其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以为,今日的高健浩,在执著于生态农业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人谭三,他正全心全德地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的新的神话。

之前,因为职业的关系,曾经3次造访过高健浩的公司,在我的电脑中,犹保存着这篇正题为《实行综合性政策支持,放大环境保护绩效》、副题为《关于推动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建议》、草于数年前的旧文。文中说:

“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点的畜禽粪便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际性的环保难题,而今,田娘公司走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之路,经过5年多的攻关创业,依托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环保部门的倡导支持、地方财政的政策扶持,化腐朽为神奇,已较为成功地找到了解决这一棘手难题的钥匙,他们将原本充斥着恶臭异味的粘稠状垃圾,经过科学处理,转化为无异味、无公害之颗粒肥料和块状燃料。

田娘公司是一家集畜禽粪便、秸杆、发酵废渣、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其他生物废弃物处理于一体,生产有机肥、有机与无机复合肥、生物燃料,以及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综合性特色农业企业……目前,已形成年处理各类固体生物废弃物12万吨、系列优质有机肥料2万吨的生产能力……20062007年上半年,计实际处理各类生物固体废弃物10.55万吨,其中:畜禽粪便7.07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0.66万吨、发酵废渣0.64万吨、其他生物废弃物2.23万吨,对照现已具备的生产能力,尚有一半多的处理潜力处于闲置中。

制约该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zd0}瓶颈在产品的出路和经济效益。由于农业耕作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农民和农林企业皆已习惯于使用运输方便、撒布省力、肥效迅速的化学肥料,也由于多年来种植业与其他产业间剪刀差的不断扩大,种植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轻视了种植业,这就使得有机肥的销路非常局限。另一个瓶颈是,国家犹未制订、出台关于生物废弃物处理的刚性规定,许多生物废弃物生产者,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运抵生态处理企业,不惜排入河道、就近堆放、随性抛弃,造成大规模的面源污染,也造成有机肥制造公司原料“匮缺”,‘钞票一家赚,污染大家来’。

我国的农业生产,过量地、单一地施用化学肥料,已近半个世纪,已导致了土壤成分的严重变异、土壤原生肥力再生能力的极度弱化、农产品品质的显性下降、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的严酷困扰。广大的国土,亟待借助施用有机肥这一{wy}的措施来休养生息。

历史上也曾多次掀起过‘有机肥热’,某些时期是小厂林立,有机肥作坊遍地开花,然而,一俟大气候变化,政策支持弱化、退出,便统通偃旗息鼓……田娘公司目前的经济效益自然是不高的,他们犹在顽强地坚持,还在规划着赴条件成熟的区域设立分公司,描绘着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蓝图。

……应当越过微观看宏观、越过当前看未来、越过经济效益看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当千方百计激励这类企业做大做强。这类企业,事实上承担了公共部门所难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不仅应当让其‘发财’,而且,应当让其‘发大财’。”

回想当年去查账本、核数字、看车间、听介绍、走田垄,我是分外的激动,回来之后,竟尔不顾“从此再不写一个字的经济研究文章”的暗誓,写成了上面的这一篇调研文字,更以私函的方式寄给了一向热切关心环保问题的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此文中,有一个建议是“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税务总局的政策支持,免除‘以畜禽粪便、秸杆、发酵废渣、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其他生物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生物燃料产品的增值税及其他一切税收,前提是,这些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检测机构认准。”此文寄出不久,国家税务总局便出台了“免除原征收该类产品增值税”的政策(该类产品的原增值税说率为13%)。



郑重声明:资讯 【垄上的长歌_湖畔礁石可揽舟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