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学入门{dy}章御宅进化论(6)

御宅学入门 {dy}章 御宅进化论(6)

2010-04-02 23:05:21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御宅学入门

原作:冈田斗司夫

 

●诞生出近代御宅的录像带和动画杂志

       使少数的“原御宅人”急速增加,并使其进化为近代御宅的原因是动画杂志的创刊以及录像带的普及。

       1980年SONY的电视游戏(当然是β模式的)SL-J9开始发售了。

SL-J9在播放时画面流畅,可说是一种划时代的播放器。

       多亏了这种播放器,御宅们才获得了“作为近代御宅的行为模式”。在那个录像带的普及率不到5%的时代,御宅们省吃俭用也要买J9。而实在没有钱的人就要么唆使朋友买,要么跟有J9的人交朋友。拥有J9也成了作为一个高段御宅的身份象征。

       当然,在这个时代别说是J9了,家里就连录像机都没有这种情况也是稀松平常的。

       无论再怎么宅,家里没录像机的可怜虫可说是比比皆是的。这些御宅们或者是拍摄播放中的电视画面,或者是把制作人员名单抄写到大学的笔记本上,又或者用透明胶带把录音机的麦克贴在电视上录制台词,诸如此类让人洒泪地努力着。

       其中也有使用8mm照相机(当然不是录像带,而是8mm胶卷)来拍摄名场面的强人。对于习惯了现代的LD完整收录版套装和录像带出租店的现代御宅来说,那听起来像是遥远的往昔似的,但其实也不过就是差不多15年前的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动画杂志也是不同于今日的重要非常。无论多么有趣,多么出色的节目,完了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甚至连能否重播都是谜。

       因此就轮到动画杂志登场了。像是让人感动的高达的第47话“发光的宇宙”,就用了几十张照片来再现。

       在大和号热潮和高达热潮的推动下,动画杂志相继创刊,其成功也正反映了时代性。

       所谓的动画热潮,其实说穿了就是动画杂志的热潮。

       在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热播期间,有没有录像机的人之间的差别日益明显。没有的人就把与拥有录像机的人交朋友作为了{zy}先的课题。

       这样理所当然的,拥有录像机的人的家里每周都会呈现出上映会的状态。

       而这也就是现今30多岁的御宅们组成的许多团体的强烈羁绊所在。

       另外,把近乎异常的热情倾注到购买录像机,或是收集LD-BOX上,也只能说是那种软件匮乏的时代已铭刻在了心底了吧?这就正如经历过战后物资匮乏期的大叔们马上就会说“真浪费”是一个道理。

       1970年代后期,御宅们先于社会的潮流,一一把录像机搞到了手。在那时,几乎都没有xx录像带的,更不要说录像带出租店了。

       所以录像机就成了录制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机器了。这样就不用特地换乘电车赶到在《PIA》(电影,演唱会等活动资讯为主的杂志)上看到的上映会现场,也没有拿笔记本的必要了。

       还有就是复制宅友秘藏的录像带也变得可能了。

       但虽说是这样的情况,但由于几乎没有拥有两台录像机的家伙,所以只能凭着毅力把自己的机器搬去与对方的连接起来复制。

       这也可以说是鼓足劲干的版权侵犯行为了。

       即时如此的努力,但也还是远远没有达到御宅的天堂。

       这样说是因为录像带是非常贵的。1小时的带子K-60价位大概在八千日元。这样就不能尽情地录制喜欢的节目了。

       即使把电视系列节目的广告慎重地去掉,再除去每周都重复的片头片尾,实质上的内容也有23分钟。就算是忍痛把预告片去掉,1小时的带子也只能录制2.5话的内容。

       这样,假如说要录制《宇宙战舰大和号》全26话的话,就得花近9万日元。当然,这就要一边和自己的钱包商量,一边洒泪录制下次的节目。

       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一些考量:“恩,第12话也不怎么样删除掉吧!”,“第3话,再看个20次就删除”

       因为这些作品的命运是总有{yt}会被删除掉,于是就拼命的看。而且是重复地看几次,几十次。如果是明天要删除上面的内容去录其他的东西的话,那么今天就会再看一次作为送别。这样理所当然的把所有的场面都记下来了。

       因此,在当时的团体中,像“能背出高达中的所有台词”或是“能按顺序说出鲁邦中登场的枪”的家伙是比比皆是。

       当时我所在的团体中的一个同伴——近畿大学SF研的一个叫三轮的男性,能背出《星球大战》中的所有台词,效果音和音乐。问他为什么能这么强,他说是把电视剧集,原声音乐LP(那时竟然也有这种东西!)的带子都几乎听坏了,这样把《星战》的所有声音都记了下来。

       三轮常在联谊会表演背诵《星战》台词的余兴节目。而且是全程表演完需要121分钟(与电影的上映时间xx吻合!!)的非人技艺。但是,其他大学的SF研也至少有一个具有相同技艺的人,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恐惧的时代。

       由于是具有如此高度集中力的人,不仅是台词和剧情,甚至连动作的时间都全部刻印在了脑海之中。

       比如说大和号主炮发射的场面。

       膨——主炮发射。光波伸出命中敌舰。在1~2秒的停顿之后敌舰爆炸起火。

这个短暂的停顿使其更加具有真实感。会让人觉得这个停顿是在起火后,火苗延烧到弹药库和引擎所必须的。于是,就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恩,还是有停顿显得更加具有真实感,更赞啊!”

  就在御宅们开始如此地xx“画面动作的时间感”的时候,索尼的电视游戏播放器J9开始发售了。

  即使是单格画面播放也很流畅,这一新机能吸引着御宅们。

  不管怎么说,在看过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画面后,就能不受限制地享受动画杂志的乐趣。直到实际上把动画作品进行分画面播放后,很多御宅才认识到“动画是连续的画”这一事实。因此,“哪幅画面要在怎样的时机”出现,及其出现的效果所产生的差异怎样,通过发现这一差异,御宅们获得了“匠之眼”(后述)

  现在通常认为索尼的β播放器能够在与VHS的竞争中保持上风,是托了“拘泥于影像的部分狂热粉丝”的福。这些“拘泥于影像的部分狂热粉丝”正是指被β的分画面播放功能所吸引,而不惜烧钱购买J9的近代御宅。

  实际上,β播放器不仅具有分画面播放功能,其复制出了版本品质也很不错,是很明显的高品位的东西。即便是现今如果到初代御宅家去的话,也{jd1}能看到β播放器及其带子的。这肯定是因为其中混有想{yj}珍藏的作品而舍不得丢弃吧?

  这样,由于J9的关系,以前曾想过的关于“不明白其为什么有趣”,“不明白到底哪里赞”这之类的问题也渐渐开始搞明白了。

  从单格画面播放到慢镜头,再到静止画面,播放器在逐渐进化着。而支撑其进化的原动力正是想反复多次观看动画和特摄,想分格画面观看,想慢镜头观看,想倒回去再看的御宅们。

  虽然录像带后来也渐渐地变便宜了,但除去广告的“录制出色的录像带”开始发售后,御宅们又迅速地开始购买。在没有播放器和动画杂志的时代,近代御宅们以在笔记本上抄写制作人员名单作为学习。他们中的很多则因为后来动画杂志的出现和播放器的普及,而迎来了80年代中期动画的最盛期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御宅学入门{dy}章御宅进化论(6)】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