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族《三义和家谱》 - 天问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丁氏族《三义和家谱》

2010-04-07 08:51:15 阅读24 评论0 字号:

 

丁氏族《三义和家谱》

 

在《中国家谱总目录》中,根据全国人口普查,丁姓是当代中国地46大姓。现在有文字记载,图书馆收藏的丁氏族谱、家谱、宗谱就有89种,互联网上百度搜索一下关于《丁氏族谱》的3220个网页。

丁氏族《三义和家谱》源于

《丁氏族谱新序》(下卷)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基因时代。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世界,为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富强、积极努力和谐,世界和平,生态平衡、万物和谐科学持续发展努力。

氏族家谱是真实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血缘史,是活的信息资源。各个家族都应该与时俱进,整理、续写家谱,弘扬光大仁爱、孝敬、诚信、团结、互助、勤奋的民族精神,缅怀先贤、激励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民族国家建功立业。

丁氏源流概述

全国人口普查,姓氏统计,丁氏列第四十六姓。而丁氏源流,据《史记·周本记》记载,周朝初年,被封于齐国的齐太公吕尚,有子名“伋”,在成王时,任朝中重臣,成王临终时又遗命他辅佐康王,所以在康王时,他因是先君的顾命大臣而倍受礼敬,及年老去世,康王专门为他赐谥曰“丁”以表彰他“执事弗懈,事主尽忠”。此后吕伋的子孙,便以“丁”为姓。

全国丁姓来源有六支,其他的五支来源是:

1、商朝末年,有一位丁侯,其子孙跟姓丁,是最早的一支丁姓;“武王伐殷,丁候不朝,太公乃画丁候于策,三建射之,丁候病。……四夷问,各以来贡。”(《太平御览·七百三十七》)

2、春秋时,宋国有位大夫丁公,他的子孙以丁为姓;

3、三国时,吴国有将军孙匡,在典军时不小心,烧了粮草,被吴主孙权改姓为“丁”以示不愿与他同姓,孙匡的子孙也跟着姓丁。

4、据《枫窗小牍》记载,宋代时于庆因故改姓丁,此后他的子孙也以丁为姓;

5、明朝年间,有许多从西域迁来内地及闽南一带居住的回族同胞,以其姓名翻译成汉字,尾音多带丁,为了省繁就简,就以丁为姓。上述六支丁姓来源,吕伋的一支,成为发展最多的一支望族。上杭丁氏家谱记载,上杭丁氏“出自济阳郡丁氏,齐太公之子,丁公伋之后”。

今山东省济阳县,即古时候齐太公封地,为丁氏发祥地。

《丁氏族谱新序》(下卷)曰:

始祖丁后溪氏,济南堂上,始高曾祖妣考,昭穆服形象位图。济南故郡,青州之图。太公“伋”,封丁公,后代因以“丁”名氏。秦有丁固建阳,晋有丁谓、丁瑜,唐有丁成、丁显宗、丁显宋......

根据以上资料证明内江县丁乙公家族系丁氏族济阳堂后代,姜太公的传人。

丁乙公生于公元1633~1716年,在五、六岁时,明末(1639年、1640年张献忠两度入川)张献忠、李闯王之乱,举家奔散,谱系失去,流落四川合江县唐家坪宅。长大后娶罗氏孺人,生文明、文彩二公后,本县(内江县)丁自明贸易来合江相遇,敦和劝二公还故土(内江县丁家嘴)。清同治六年(公元1866年),受长辈之托,四川内江县丁朝恩续修《丁氏族谱》,根据以前的字辈排行续定为“名大居朝,维德永芳。再思世守,邦家之光。”十六字辈为序、

2003年,四川内江丁乙公第九代孙丁永森、丁永华与第十代孙丁芳星等族人重修《丁氏族谱》(新序——下卷),丁乙公——文明、文彩公排行。并在上卷十六字辈排行后,拟订“博学多能,国盛民昌。全兴远福,荣华安康。”十六字接续。把辈分排行增加到三十二字辈。打印二十册。现存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丁氏家族各家。2006年内江师范学院丁小林(再新)遵长辈之嘱增补《丁氏族谱》——《三义和世家》大鹏公为丁乙公次子文彩第五子名良第三子。大鹏公次子居万,居万长子朝端,朝端长子维聪,维聪长子德元、次子德全、第三子德华三兄弟团结和睦共同奋斗,创立“三义和”商号,经营近百年,名闻遐迩。

丁大鹏系内江县西乡安仁里生长人氏,是内江县丁氏家族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根据族谱记载:大鹏公系名良公第三子,生于乾隆十九年,甲申年十月二十一日辰时。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年二月二十二日卯时在本县观音里老鹰冲住宅寿终,享年八十八岁。早时,十三岁丧母,特贫;弟兄分炊时,能推其所有以让。弱冠经商,南北东西......后从军,闻归途有遇害者,公即率众叩辕,请给公文咸双还之。年三十娶黎氏孺人(享九十一寿),佃东兴镇龙骨冲田地躬耕,四十九岁买内将县枣子凹和老鹰冲田地,至八十岁创业十余处。加官晋封,受皇帝赐正八品官衔,尽显荣华富贵,膝下子、孙、曾孙四世同堂,人财济济矣!且平生好善乐施,抑强扶弱。故人有苦难者济之,逞智勇者角之,公平正直施财仗义......公之盛德难以枚举。

内江三义和商号

 内江三义和商号系丁大鹏公五世孙丁德元、德全、德华三弟兄创立。丁德元:维聪公长子,生于1871~1928年,读家塾,有文化,经营管理农商事务,创立内江“三义和”商号,任大当家近三十年。卒于丁家糖坊,享年五十七岁,葬于丁家老宅后。

丁德全:维聪公次子生于1875~1948年,享年83岁。粉匠,推粉,加工粉条、喂猪庄稼农活等样样行家里手。

丁德华,维聪公第三子,生于1879~1941年,享年62岁。种田能手,是远近出了名的庄稼带头匠。

三兄弟均系内江县观音里(田家场)老鹰冲丁家老房子生长人氏。经历一生艰苦奋斗置办了杨树湾(上棚芬坊、酒坊、养殖场和下棚丁家糖坊、漏棚)产业。佃原赖举人赖家糖坊,后赖举人进城,购置为下棚。并佃、购其600多个箩挑(担)的水田(合今150亩)75万斤多(甘蔗)土(合今150亩)种植。丁德元号济舟,读了家塾,有文化,懂经营管理。族谱曰:“平生待人宽宏,农商xx,中兴恢复,可算吾族之伟人也”他与两个弟弟和睦相处,率领全家老少男耕女织,经商务农。创立了县内外闻名的“三义和商号”。文明经商造福乡里。开设粉坊、面坊、酒坊、糖坊、漏棚。加工生产红苕、玉米、豌豆、淀粉和粉条,加工麦子面粉和面条,蒸烤高粱烧酒。生产甘蔗红塘、冰糖、白糖、糖清。鸡鸭成群、牛羊满圈。为农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丁钟氏:(1875—1959)德元配,内江县东乡团山坝生长人氏。当家媳妇,纺纱、绩麻、养家禽、喂猪,理家能手。生三子:永梁、永昆、永嗣;三女:长女归内江城东兴镇廖家花园廖富绥,次女归内江李永钦,幺女归内江城王有为。1959年卒于田家人民公社五连一排伙食团,享年84岁葬于丁家糖坊老宅后竹林坝。

丁永梁:号 鹏卿,德元公长子,(1900—1960)生长于丁家老房子,受本家私塾教育,有文化,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新潮、激进。不理家务,好xx。1957年受人陷害入狱,1960年卒与狱中,葬东兴镇余家湾。享年60岁,

丁汪氏:永梁原配,(1900·12—1921)生子芳树。病卒于丁家糖坊,葬于尖山坡。

丁陈氏:永梁续配,(1900·9—1962)生长于内江东兴镇,生子芳灼,卒于人民公社伙食团,葬于丁家塘坊上棚房子左侧。

 

丁芳树:永梁长子,(1918—1960)生长于丁家塘坊,内江县中高中毕业,保送重庆军医学院,退学,进过重庆钢铁厂。1960年9月得浮肿病,卒于人民公社伙食堂。葬于杨树湾,享年42岁。

张志洪:芳树配,(?—1960)一生勤劳能干,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撑持家务,养育儿女:长子再扬、次子再生;长女再芝、次女再君。人民公社伙食团饥饿而卒,享年40岁,葬于杨树湾。

丁再扬:芳树长子(1942·12·06—)生长于丁家糖坊,1959年田家中学初中毕业,在甘肃地质队工作过,1963年回家务农,今住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自建住宅。

王玉书:再扬配,1946年生长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小学文化,务农一生。生育一子思斌,长女思碧、次女思蕙。

丁思碧:再扬长女,1966年2月27日生长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职业高中毕业,今住田家镇,外出重庆打工。与田家场泥工王志成结婚。生育女名王雪。

丁思蕙:再扬次女,1970年11月14日长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小学毕业,开始经商、打工。与李德华结婚生育一女。

丁思斌:再扬之子,1972年4月18日生长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小学毕业,买了汽车跑运输后经商,今住内江市中区和平街农贸市场。

陈桂英:思斌配,1972年8月15日生长高粱镇安仁乡。生子丁世鹏,今住和平街经商。

 丁世鹏:思斌子,1996年6月19日生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内江第八小学毕业,入内江第六中学学习。

丁再生:芳树次子,1949年11月25日生长于丁家糖坊,小学文化程度,石匠,住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务农、打工、砖厂烧砖。

邹云芳:再生配,1962年农历7月25日生长于田西乡火花社生育长女思玲,次女思梅,字思强。今住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务农。

丁思玲:再生长女,1986年6月11日生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2009年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工作。

丁思梅:再生次女,1987年7月日生于生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内江第十中学毕业。?

丁思强:再生子,1990年正月初四生于丁家老房子后干冲子住宅。2008年内江第二中学毕业,?大学?学习。

丁再芝:芳树长女,1944年?月?日生长于丁家糖坊,小学文化程度,1965年去新疆哈密中学工作,与哈密市商业局经理杨道福结婚,生育子杨武,女杨莹。

丁再君:芳树次女,1946年?月?日生长于丁家糖坊,小学文化程度,与内江县田东乡矮子店王福全结婚,生育长女王贵兰,次女王贵英,子王贵友,解放军南京气象学院毕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连职干部转业,任内江市东兴区文化局副局长,有子王远。

丁芳灼:永梁公次子,1923年冬月12日生长于丁家糖坊,成都成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本科毕业,内江粮食局退休干部(曾经被错划为右派),今住内江市中区民族路417—3—58号,自己购置住房。

邱淑香:芳灼配,1921年10月16日生长与2内江县黄连铺(双才乡),高中文化程度,内江县粮站干部,生育儿子再华。2001年9月病卒,享年80岁,葬丁家老房子上棚左侧。

丁再华:芳灼子,1958年6月16日生长于内江县高粱区太平粮站,中专文化程度,长江电气机床厂工程师,工厂倒闭后,在肖家冲华盛电器厂任工程师。今住内江市中区民族路417—3—58号

陈小英;再华配,1964年1月6日生于内江县凌家场,初中文化程度,内江橡胶制鞋厂工人。生育女思敏。

丁思敏:再华女,1993年3月17日生于内江市中区民族路417—3—58号,今就读于内江{dy}中学。

丁永昆;号鹏格,德元公次子,1901年正月初十申时生于内江县观音里(田家场)老鹰冲丁家老房子,受本家思索教育。“三义和商号”二当家师。一生勤俭持家,掌管“三义和商号”财务。敬老爱幼,兄弟和睦,重视子女教育。1950年为赎四子芳海(四川大学电机系学生,寒假过春节,与三哥到谢家糖房与同学聚会,被土匪绑票,谢家两叔侄在杨柳桥,被土匪枪杀。三哥被打伤后放回家送信)被诬通匪入狱,1957年冤死东兴镇余家湾狱中,享年57寿。葬于东兴镇亲家宅子江家花园后。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丁氏族《三义和家谱》 - 天问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