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云(2010年3月)_马国兴本命年的书生活_百度空间

20100302

收阅《出版人》(总第141期)。抄句《国色》作者汪宛夫的话:

“其实大部分官场小说是失败者写给想成功的人看的,如果照抄小说潜规则,搞不好官当不成,还惹一身麻烦。”

20100307

这五天在博爱老家,为爷爷的葬礼奔忙。

爷爷马作生,生于1924123日(农历腊月十八日),故于201032日(农历正月十七日),享年八十七岁。据爸爸说,爷爷七岁丧母,他们弟兄三人和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生日由其父告知,未必确切。

爷爷是河南省博爱县磨头镇际东村人——这么说,也对,也不确切。博爱县是1927年从沁阳分出来的,那时爷爷已经三岁了,而1957年之前,际东和际西还同属一个季村1957年,在村里做会计的爷爷和村长等人商定,将村名由季村改为际村”——原村名因居民全姓季而来,但当时季姓人家已先后迁出,名不符实了。这段历史已先后载入《博爱地名考》等著作,对于在村里工作了半辈子的爷爷来说,是一种极大地告慰。

爷爷的去世,是我们家的巨大损失。我全程参与了爷爷的葬礼,其间为爷爷写了一份悼词,在念给家人征求意见时,自己忍不住泪流满面。不过,由于我写得过于“老实”,后来由本家三哥马麒麟另起炉灶,成就另一个版本,并在爷爷的告别仪式上宣读。且抄两段我写的悼词:

“马作生老先生一生俭朴,在扶持子孙的成长上却毫不吝啬。……除了在经济上积极支持之外,他还在生活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教育晚辈。他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教育子孙要做一个实实在在、讲求诚信的人;他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并以身作则,xx后代做事要有计划讲方法,以免走弯路;他说,‘要想公道,打打颠倒’,训导晚辈要换位思考,理性为人处事;……

“马作生老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他育有一子一女,又有一孙女三孙,再有五曾孙,儿孙满堂皆孝敬,是为‘福’;他勤俭持家,精于育人,留下无价的精神财富,子孙走正道,家庭殷实,是为‘禄’;他早年颠沛流离,壮年兢兢业业,晚年安享太平,八十七岁无疾而终,是为‘寿’——福禄寿三全,马作生老先生的一生,又是不寻常的一生。”

经爸爸同意,我用相机记录了爷爷葬礼的方方面面。可惜的是,我再也拍不到爷爷的音容笑貌了,而我那采访爷爷整理其回忆录的计划,久拖未行,要成为终生的遗憾了!

按妈妈的说法,爷爷无病无灾,各项器官一一老化,犹如一个煤火炉续不上新煤,渐渐乏灭。进入2010年,爷爷的精气神明显委顿,虽然在外孙结婚(20100120,腊月初六)、自己生日(20100201,腊月十八)当日还比较精神,但那似乎是往日的累积和来日的预支,打那儿以后,身体状况{yt}不胜{yt}。过年前,他一直念叨,说是自己寿日不多了,也就是十天八天,最多二十天了——二十多天后,201032日晚上十点,爷爷走了,那天是农历正月十七日,新年刚过。

爷爷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屈指可数。尽管行动不便,爷爷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爷爷对家人说:“我又不是退休工人,照顾我{yt}能多拿{yt}工资——照顾我恁地道干啥哩?”爷爷对我说:“国兴照顾我三晚上,尽完孝了。放心回郑州吧,甭忧我。”爷爷对来看望他的邻居兼牌友说:“这辈儿不和你打牌了!”

201036,爷爷的遗体火化。

201037,爷爷入土为安。

2010351717分,爷爷的曾外孙出世。

如此,生生不息。

20100311

翻《南方xx》(总第1360期)。《中国百年预算及启示》(李炜光)、《你应该知道的全国“两会”》(苏永通)、《权力的道德捆绑》(刘瑜)等文尚入我眼。抄段话:

“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是不可以说假话。”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担纲《南方日报》总编辑的黄文俞先生,留下这句耐人寻味的“报训”。在特定历史时期,仍然坚守社会道义和报人品格、坚守曾经遭到嘲笑和践踏的职业精神,非常难能可贵,让人肃然起敬。(周瑞金)

【补记:《南方xx》(总第1359期)值得收藏的文章,有李雾的《人也可以画在图中央了》、缪哲的《国学的学与术》、徐贲的《画在希特勒书页上的人类抵抗》。

20100313

续写“去故乡,经由语言”,昨晚成就《“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今晚成就《“活着给点吃,死了不‘告七’”》,都是写逝去的爷爷的。

一家三口到金鹭鸵鸟园游玩。其间,应“纳木”、“维子”等读友之约,下午两点半,电话打到北京彼岸书店,参与“首届读库·彼岸朗读活动”。我用时16分钟,电话朗读的是自己的《爷爷语录及学习体会》(精选“去故乡,经由语言”相关条目而就),以纪念刚刚远行的爷爷。我是跑到一个角落,对着某土坑朗读的,引得行人走上前来,探视土坑,诧异不已。

20100316

收阅《万科》(总第567期)。本期为“合肥:一个高速城市化样本”专辑,聚焦合肥风物。对我胃口的文章,惟有袭明的《安徽:南北差异与认同缺失》。抄几段话:

“一个人的进步需要自信,一群人的进步则需要认同。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以血缘认同为主到以地缘认同为主的转变。在现代社会,家庭宗族谱系已经不那么重要,而国籍身份、省籍身份则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地缘认同是维系一定地域内的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纽带,是归属感得以形成的保证。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地缘认同是软实力的体现。软实力与经济发展等硬实力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应该是二者同时都得到发展。”(袭明)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合肥有过太多的体验和思考,反而觉得有了离开的必要。也许只有这样,故乡才不会成为我们记忆中一个乏味的王国。”(叶匡政)

“我见到河的时候总有敬仰之情。一个城市总要有这种让人敬仰、令人安静的东西,河就有这样的本事。一个城市必须有空白才好,河流就是一个城市的空白。如果没有,就是人工挖,也得有河流,这就如院子是一个家庭的空白,心是一个人的空白。空白太重要了,惟有空才有灵气,才有魂魄,才有休养生息的可能。现在的城市太满了,家太满了,心太满了,所以智慧的人很少,沉睡的人很多。城市须得有空白才能平衡,也得有{zh0}的书店,有安静的没有游乐场的公园,有忏悔的地方,也有美丽的墓园,这些也都是一个城市的空白之处。”(杨键)

20100317

下午到郑州图书城,在三联书店七折购《话题2009(杨早、萨支山编,三联书店2010111印,定价29.80元)

20100318

翻阅《南方xx》(总第1361期)。《烟草广告:美丽的谎言》(吕明合)披露的事实让我触目惊心,如果我买到的香烟都是那种包装,烟早戒了。抄句话:

“方管儿和圆管儿的接头,是方的还是圆的?亦方亦圆,也可以说不方不圆,不伦不类,不三不四。我正在打造这么一个接头,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对接起来,我称之为‘三个对接’。所以,我肯定是‘不三不四’的。也可以说‘非驴非马’,是个骡子。”(易中天)

20100319

下午赴经五路xx书店,四折购《民俗与文化杂谈》(仲富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1印,定价10.90元)

20100321

下午赴郑州购书中心,五折购书三册:《昨夜群星灿烂——石湾编辑漫记》(石湾著,作家出版社2005111印,定价23元)、《游戏书:215个经典游戏的玩家指南》(艾丫编著,海豚出版社2007111印,定价25元)、《我的设计生活》(张守义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11印,定价26元)

20100322

阅毕《话题2009》。

这是“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第五册,除了“固定动作”之外,还增加了“热点版”,综述国内媒体对最热点的事件、问题的报道与观察,再加以“评论之评论”,试图从宏观上把握全年精神生活的变化脉络。在装帧设计上,编者以双封面归置“专题版”和“热点版”文字,二者交合处,是“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前四册的介绍,颇为用心。我读这个系列,重在作者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深度,现将《话题2009》中比较新鲜的论述,转引于此,并略作品评。

陶子认为,杨早的《谁高兴?谁不高兴?——<中国不高兴>的故事新编》有些抹杀了《中国不高兴》呈现出的巨大的分裂,只是按照民族主义惯有的逻辑,提取了书中{zj1}倾向性也最刺激的观点。她更看重《中国不高兴》的内部分裂,其中对于公民精神文化的高度褒扬与对精英的高度期许同时出现,以及国家安全意义上对国家主义的认同和在文化意义上对国家主义的批判,是此书饶有趣味之处。对此,杨早并不否认,他说,因为自己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如何看待中西关系,所以文章没有处理《中国不高兴》内在的分歧。挑选适合专题文章的事实作论据,以支撑自己的“偏见”,杨早的《谁高兴?谁不高兴?——<中国不高兴>的故事新编》并非孤例,张慧瑜的《“谍谍”不休:谍战片的后冷战书写》亦有此情。张慧瑜在上百部新拍谍战片里,挑选了《暗算》、《潜伏》、《风声》等几部,归纳出“片面之词”,虽能自圆其说,可是却无法将其推而广之,去评述其他谍战片和新革命历史剧。事实是复杂的,作者的选择无疑遮蔽了许多东西,论述也显得简单化了。

杨早和萨支山涉笔不同领域“叙述神话的破产”,值得留意。杨早戳破的是“西方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他分析了神话的来由:“而中国近代以来的思维惯性,就是凡事喜欢设计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渴求毕其功于一役。如果办不到,就恨铁不成钢,甚至直指‘国民性’,由此衍生出诸多神话。”萨支山阅毕李洁非的《唯思想不可检举——知识分子与“告密”》,如是感叹:“这也让人怀疑上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叙述,在那里,知识分子在50-70年代被描述成受难英雄。而今,是这种叙述神话的破产。此外,还让人怀疑‘理解历史’的说法,某些时候,理解历史是需要的,但往往在具体的叙述中,‘理解’就变成‘原谅’,就变成没有是非。具体的人和事是可以理解的,但人和事背后所呈现的某种今日依然存在的普遍的症候,却绝不能在理解中被遗忘。”

《话题2009》中,有一些文章术语连篇,作者端着架子作过度诠释,看得人头大,不好玩儿。长此以往,“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必被读者抛弃,编者和作者务必注意才是。抄几句话:

对于历史的解读角度与叙事方式,事实上并不xx取决于史料本身,起到更关键作用的,是阅读者当下所秉持的价值理念。面对历史的视角和眼光,常常比史实本身更为切要。“如何看待”在根本上决定了“看到什么”。(颜浩)

媒体最不喜欢那些对事件不作回应的新闻对象:不回应也就没新闻,没新闻也就没下文。事情就这么拖着拖着,很快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新闻事件发生,它们将源源不断的吸引读者们新的注意力。(施爱东)

中国道路的{zd0}问题,就在于“不教而诛”。我们的驾驶教育,跟所有其他品种的教育一样,落后、敷衍、唯技术。老师在缺斤短两的课程中教给你的,只是所谓的“驾驶技术”,xx不含有“道路伦理”的内容。学得再好,你也只掌握你和自己那台车的关系,至少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的关系,都得靠你在日后的摸爬滚打中自学成才。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马路杀手的出产率。(杨早)

被压抑的父权搭了网瘾xx的便车,借尸还魂,实现对子女的意志控制。我们很难揣测家长的用意,究竟是帮助孩子戒网,还是帮助自己控制。对网瘾少年的改造,也成为一起分赃。(白龙)



郑重声明:资讯 【流水行云(2010年3月)_马国兴本命年的书生活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