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艺术长存
——怀念踏虎锉花的优秀传承人邓兴隆先生
田茂军
3月26日,我正在深圳出差。半夜我收到邓兴隆先生的儿子邓启刚的一条短信,告知他的父亲去世的消息。我知道这{yt}终会来的,但是不希望来得这么早。我彻夜难眠。又一位剪纸艺术家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锉花又损失一位重要传承人。
邓兴隆先生前两年因患癌症在湘西肿瘤医院住院xx。我得知后,和几位泸溪的朋友到花果山下的医院看望。得了重病,他的心情和气色都不好。我安慰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后来他回到家里休养,又几次到医院复查。我保持着和启刚联系。关注到他的病情,年前还在打听情况,启刚说,喝稀饭都困难了。我知道情况不妙,心中黯然。
邓兴隆生前为泸溪县浦市二中的一位员工,主要从事后勤管理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单位领导和师生的好评。我2005年春天{dy}次到学校看望他的时候。他从办公室跑回宿舍,手里拿者一大串钥匙。他住在一间狭窄的斗室里,床下是一堆他自己历年的作品。他翻出来一一展示并做详细讲解。那以后,我多次采访他,包括带领学生在他踏虎家里采访。陆续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踏虎锉花的情况。月明星稀的晚上,坐在他家的院子里,周围的蛙声此起彼伏。他说,现在踏虎乡没有了,合到合水镇区了,今后谁还知道踏虎锉花呢?正是在他家里,我看到了他家{zc}的一个锉花书包,用布做的封皮的夹花本子,有8开那么大。里面的花都紧紧贴在书本里朽烂了,有的粘连在一起,分不开了。他说,他外公那一代就是用的这个花包。
他说起自己的经历如数家珍,他1949年8月出生,从12岁起就随父母从事锉花,并且走村串寨进行销售。锉花大师黄靠天使他的堂舅,也就是邓兴隆母亲的堂兄。黄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在《黄靠天锉花技艺》及我的《锉刀下的风景》等书中有记载和评价。邓兴隆的母亲、外婆、舅公都是本地有名的锉花艺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锉花。他经常在外婆家,有很多机会看到黄靠天的实地创作,也有机会不断地聆听黄靠天先生的教诲。八十年代中期,邓兴隆和黄靠天一起合作创作过多幅作品,比如他们共同合作的《苗家四月八》,在县文化馆创作了近一个月才完成。邓说,这幅作品是画家姚传山设计的,规格为宽120公分,高80公分,是大型作品,他们一共锉制了5幅,完成以后,州里几幅,县里几幅,自己一幅都没留。现在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收藏有一幅。1986年有一幅曾作为湘西民族民间工艺代表作到日本展览,引起轰动。邓自己没有收藏这幅作品,他对我说,有生之年,一定要再复制几幅出来。他给我指出,图上的卷云,阴阳刻锉是如何处理的,当时黄靠天怎么告诉他的,等等,然后我看到了他眼中对堂舅的崇敬神色和若有所失的怅然。
邓兴隆的作品多次参加过湖南省和湘西州举办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获奖。2000年元月,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剪纸展览并获金奖。2005年12月,因其在湖南省民间工艺美术事业中的显著成绩,荣获突出贡献奖。2009年6月被文化部评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审结果一出来,我就打电话告知他,他十分高兴,然后说要多带徒弟,还介绍说古丈有个叫吴玉春的姑娘拜他为师要学锉花的事。2009年夏,他抱病与儿子启刚合作,完成了姚传山设计的大型连环画剪纸作品《盘瓠与辛女》,本作品共38幅,长近20米,同年10月,此作品获得湘鄂川黔边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赛金奖。12月获得湖南省第四届剪纸艺术展金奖。现在斯人已去,此作已成空前绝后之作。
作为踏虎锉花的优秀传人,邓兴隆的作品既继承了黄靠天大师的传统特色,又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时代风格。他多次向我索要新的图案而且尝试自己构图创作,我给他几幅苗鼓的照片,他据此创作了苗族鼓舞的锉花新作。我以前曾撰文介绍过他的创作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为:
{dy}、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踏虎传统的花鸟花图案,又有创新的反映时代气息的人物图案。前者有《凤穿牡丹》《双凤朝阳》《五福捧寿》等;后者有《四月八》《欢庆丰收》《苗山春早》《新嫁娘》等等。
第二,刀法纯熟,技艺精湛。邓兴隆很少使用剪刀,主要是用锉刀,所以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刀味,线条流畅,构图饱满,具有锉花艺术独具的装饰效果和审美特色。这一点也是踏虎锉花最突出的地方特色,使得它与外地的汉族剪纸区别开来。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踏虎蝴蝶》《鲤鱼跳龙门》《吉祥花鸟》系列等。
第三,工具独特,注重创新。邓兴隆有几十把大小不一的特制锉刀,而且他的锉刀都是他自己亲自制造的,用金属锯片加工而成,然后用本地茶油磨砺。他还有特别的蜡板,他说填心用的蜡要加石膏粉,那样才能冬天不硬,夏天不软。过去老人都喜欢用泡桐树烧的灰添加进去。他创作的时候,也使用自己特制的纸捻、磨刀石和讲究的纸张。在创新上,一是技艺的创新,二是图案的创新。技艺上他总结出了“手腕动,刀子动”和“纸随刀转”“手掌压纸”等技法。图案表现上,他继承了不少传统图案的构图优点,同时进行必要的移植和改编,有时候重新进行布局,或者在细节上进行重新处理,因此,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图案的饱满厚重,又显示出活泼清新的时代气息。尤其是他的人物作品,在单纯的剪纸造型元素上,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变化,达到了和绘画艺术异曲同工的审美效果。比如他的《新嫁娘》、《苗山春早》、《百鸟图》等等,都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邓兴隆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热爱剪纸艺术,都是湖南省剪纸研究会会员。女儿邓淑芳是一位小学教师。儿子邓启刚过去也是一位小学教师,后来调进县文化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们都继承了父亲热爱锉花的传统,而且悟性极高,技艺基础不错,极具发展潜力。邓兴隆生前对他们有意培养,希望踏虎锉花不会消失。我祈愿邓兴隆先生含笑九泉,那些有关踏虎锉花的故事虽然渐行渐远,但是它们将成为我们xx消失的的文化记忆与美好怀念。
2005年春天,田茂军在浦市二中采访邓兴隆先生。
邓兴隆与他的学生们。
邓兴隆先生作品:苗山春早
邓兴隆先生作品:新嫁娘。
邓兴隆使用的锉花工具。
(以上摄影:田茂军
向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