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茂集团主营业务"二甲醚"供求情况分析- 自由电子的日志- 网易博客

天茂集团主营业务"二甲醚"供求情况分析

二甲醚(简称DME)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常温下为气体,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二甲醚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是替代LPG(液化气),未来最有希望的领域是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柴油。

2006-2007 年,在高油价的背景下,LPG 价格水涨船高,二甲醚替代LPG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LPG 的推广xx出自市场自身的力量。二甲醚替代LPG 有民用和工业用两个方面,民用主要是在钢瓶LPG 中掺烧,一般掺烧比例是20%;工业替代主要在玻璃、陶瓷两个行业中,以二甲醚替代LPG 作为加热燃料。

二甲醚产业缺乏掺烧的行业标准,目前一般按照20%的比例进行掺烧。之所以选择20%这比例是因为高浓度二甲醚对钢瓶的橡胶部件有腐蚀性,如果要使用

纯二甲醚替代LPG 作为民用燃气就必须更换特殊的钢瓶和灶具,对广大居民而言推广有难度。工业上使用二甲醚集中于玻璃和陶瓷行业。这类企业以LPG 为燃料,用量很大,燃料在生产成本中的占比高,因此对LPG-二甲醚价差非常敏感,当二甲醚的经济优势显现之后愿意更换专门的生产设备,以二甲醚xx取代LPG。因此,目前二甲醚的需求量和价格主要取决于LPG 的价格。

2008 年,我国共计消费了2150 万吨LPG,同比下降8.5%。其中工业LPG 消费量650 万吨,民用LPG 消费量1500 万吨。假设工业LPG 的替代率为30%,民用LPG 掺烧率为15%2008 年二甲醚替代LPG 静态容量是420 万吨,2008 年我国二甲醚实际消费量320 万吨。

 

2003 年以来,我国LPG 消费量增长很慢,2006 年{dy}次同比负增长,2003-2008 5 年平均复合增长率2.75%LPG 消费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天然气替代。我国城市燃气经历了煤气、LPG、天然气三个阶段。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燃气用气人口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不过在城市燃气用气结构中,LPG 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西气东输工程和川气东送工程的陆续建成,为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便捷,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天然气成为城市燃气增量的主要构成。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未来LPG 民用燃气需求仍将稳中有增。从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的路线图可以看出,他们主要覆盖了我国中部和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由于城市管网铺设成本较大,必须满足一定的规模效应才有经济可行性,因此天然气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发达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在可见的将来仍不具备推广管道天然气的条件。因此,在输气管道没有覆盖的中部地区以及我国广大农村是未来LPG 主要市场。

由于二甲醚目前主要是作为LPG 的替代品,因此二甲醚价格必须和LPG 价格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价关系。长期以来,我国LPG 需要大量进口,因此LPG 也成为国内能源领域最市场化的商品。随着国内炼化能力的增加,国内LPG 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国产LPG 主要是国内炼油厂、石化厂在石油炼制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当成品油价格不能保证盈利时,提高LPG 价格可以补贴成品油业务。之前各炼油厂自行销售、分散结算、分级管理,对LPG 价格没有控制力。中石油旗下的昆仑燃气已经开始整合中石油内部的LPG 业务,一旦中石油中石化加强LPG供应的集中度,LPG 市场将成为寡头垄断市场。LPG 价格有较强上涨的动力,2月份国际油价只有33 美元/桶,现在却已达70 美元/桶以上,其涨幅超过了{bfb};但是国内的LPG 价格在7月底前却一直维持在3000 元—4000 /吨,而7 底进口LPG 到岸价已达4800 /吨。

二甲醚以甲醇为原料,生产1 吨二甲醚需要消耗1.4 吨甲醇,外购甲醇生产二甲醚的企业成本压力很大。

二甲醚作为替代柴油的汽车燃料前景还不明朗,取决于政策。二甲醚替代LPG有经济利益,于是成为了市场自发的行为;二甲醚汽车不具有经济性,只能寄希望与政策补贴。

二甲醚替代柴油在技术上障碍不大。二甲醚具有安全稳定、燃烧充分、不析碳、无残渣、固体颗粒排放少等优良特性,非常适合替代柴油做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缺点是对橡胶材料有腐蚀性,常温下易挥发产生气阻。上柴在2006 年就已经研制出二甲醚发动机,上海汽车也已经出产二甲醚汽车,并且进行过一个月的真实路况负载运行。二甲醚汽车由于没有量产,单车成本肯定很高,因此不考虑二甲醚汽车的固定投入,只分析运营成本。二甲醚发热量为7500kcal/kg,柴油发热量为10500kcal/kg,即理论上只要柴油价格与二甲醚的价格比值超过1.4(实际在1.5-1.8之间),二甲醚的运营成本低于柴油。

公交车是二甲醚推广的主要目标。能量补充网点是新能源汽车前期推广的{zd0}障碍之一,具有固定的运行线路的城市公交系统将是二甲醚应用与车用燃料的主要突破口。出租车使用汽油,汽油与二甲醚的性质差别较大,因此二甲醚最初的推广定位于城市公交车。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09 6 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提及的新能源汽车包括7 个大类,25 个小类,根据各种类别所处的技术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二甲醚起初定义为处于起步期,“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上海和山东是推广二甲醚汽车的先行者。国内二甲醚巨头之一的山东久泰所在地临沂划出一条公交线路作为二甲醚汽车示范项目,示范时间为五年,政府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上海最早为了在世博会时展示各种新能源汽车,曾把二甲醚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上海华谊作为二甲醚生产企业,为推广二甲醚汽车多方奔走。上海本地企业上汽集团也是上海推广使用二甲醚汽车支持者。上海也曾在147 路公交车进行了一个月的试验,证明二甲醚汽车在性能、故障率等方面xx适应需要,只是二甲醚需要从内蒙古调运,在运营成本补贴方面没有达成一致。

国内二甲醚产能增长很快。2006 年全国二甲醚产能为46 万吨,2007 年增长到220 万吨,截止到2008 年底,我国二甲醚产能已经超过800 万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二甲醚行业内{zd0}的问题。国内二甲醚企业的开工率只有20%,仅有几个大厂还在开工,天茂集团上半年选择常年运行10 万吨装置,20 万吨装置产能利用率为15.46%

 

未来二甲醚企业比拼的关键是成本和渠道。生产二甲醚以甲醇为原料,大部分甲醇以煤炭为原料,由于我国甲醇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因此甲醇原料自给自足,尤其是煤-甲醇-二甲醚一体化的企业在成本上比外购甲醇的二甲醚企业有更强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车用二甲醚领域还没有打开,90%的二甲醚用于燃气,因此掌握LPG 燃气渠道的企业的销售更有保障,高开工率对应的是低摊销成本和更大的盈利空间。

天茂集团目前甲醇产能6 万吨/年,计划通过增发搬迁改建20 万吨/年装置。该项目计划投资9.5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 亿元,以山西晋城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天茂集团上次募集项目xx投产以后,二甲醚产能将达到50 万吨/年,每年需要消耗甲醇70 万吨,20 万吨甲醇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公司30%需求。

国内LPG 市场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等地,而生产企业却多集中于西北和华北,荆门是LPG 北气南运重要的中转站。因为二甲醚没有列入铁路危险品目录,不能通过铁路装罐运输,只能通过装运LPG 的罐车运输。荆门本地既有的大量罐车保证了公司的二甲醚可以销往湖北以外。天茂集团的区位优势便于LPG 分销商统一采购。

二甲醚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我国缺油多煤的资源禀赋,二甲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油价和煤价的关系。虽然目前我国二甲醚产能过剩,但企业开工率不高,一些项目已经停产,复产需要时间;一些在建项目主要是为了获取煤炭资源,实际投产开工的进度不确定。未来如果油价持续上涨带动LPG 涨价,或是在车用领域获得政策支持,可能在短期内造成二甲醚供应不足,价格暴涨。

公司业绩对二甲醚吨盈利弹性很大,按30万吨销量估算,如果每吨二甲醚的盈利增加100 元将增加公司EPS0.04 元。按东北证券的估计公司2009-2010 EPS 分别为0.06 元和0.14 元。

 

 

郑重声明:资讯 【天茂集团主营业务"二甲醚"供求情况分析- 自由电子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