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野逸_浪里寻鱼_新浪博客
                                          山林野逸

 

回到老家,在都市生活的太久了的缘故。身上附着的全部是都市的浮躁和不安。所以当我走进久违的故乡的时候,便如村里人{dy}次到大城市一般有着很大的不适应。表面上衣服调子的不适应和内在精神内心的不适应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故乡是既古朴又鲜活的江南小镇。小镇上有碧绿的小河流淌,有清澈的湖水停留,更有山头微云抹着的绿。当我踏进乡土的一刹那间,心中那一份久违了的亲切感和回归感如趵突泉一般涌出。

我抬头望着条条理理、弯弯曲曲的阡陌。应当说是我见过最美的绿地。虽然我去过很多的地方也看到过非常多画的美景。但我还是固执的觉得这里是最美的。晋代的五柳先生陶潜曾经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桃花源中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曾经让世世代代的文人们趋之若鹜。让世代的文人找精神的乌托邦。故乡的美大有此文的意境。故乡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故乡也有活蹦乱跳的黄发,也有西头卧拨莲蓬的“最喜小儿”。当然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当然雨天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片连着一片的田,田上种着些油菜,油菜花此时尚未绽放,不然一片的黄色又会是一个新的意向美景。当我走进时候,远处的水牛群在悠闲自在的吃着脚下的草,村头也会有几只土狗在树底下相互的追赶撕咬。远处的烟气淡淡的袅袅的升起。我忽然发现自己的是多么的不合适来到这里。我身上的颜色,我身上的装扮,我身上的火气xx不合这里的山林气。故乡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是如此的轻松和淡定。更显然是没有了都市的躁动与不安。我立刻就感受到了一种野逸的气息。

 

一个画油画的朋友,郑重其事的对我说他要去西藏和新疆。我不解,他说他创作宋代山水画中的大气和绵延。以及宋代文人画中的野逸之气。如李成、范宽一样的山水。说是要到那些地方考察,找素材。我说为什么要去那里呢,直接在网上找照片来当素材不是很方便吗。他给了我一个很富有诗意的解答,他要去闻西藏和新疆的空气中流动的气息。我当时还半信半疑,空气中的气息有那么重要吗。当我回到故乡的一刹那间,我明白了气息的重要性。故乡的乡村野逸的气息是城市中没有的。于是我在故乡贪婪的吮吸着村里的山野气息。乡村的气息,其实当我进入村庄的一刹那我的鼻子里立刻出现了反映,城市中人群特别是女士小姐们用着各式各样的香水,有味道及其舒服的香水气息,当然也有一些闻着会让我晕倒的浓烈的劣质香水。除了这些气息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工厂的机器的喘气的气息,路面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的呼吸,柏油路面的沉重的闷热的气息。还有则是人的发出来的欲望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久了,我的听觉变得不好使唤了,我的味觉也不安的迟缓,我的嗅觉更是不灵敏了。一到故乡,故乡出现的那种柴草的烧焦的气息,那种动物发出的xx的气息,那些草木郁郁发出的气息,浓郁清脆的树叶渗透出来的绿,流水撞击石头叮咚的声响,是那么的让人陶醉。当时我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不适应,我的耳朵一直在嗡嗡作响,一直感到一种烦躁。当那种野逸的气息来了。我却发现我自己没有福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是什么让我的耳朵变得嗡嗡作响,是什么使我的眼睛变得分辨不出了往昔的色彩,是什么使得我的嗅觉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呢?我在城市中得到的那一套自以为很精致的生活方式,城市把我训练成了一个细碎而完整的个体。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完整到了真正xx的完整的时候我在城市的那一套立刻崩溃,消受不了xx的完整性。

魏晋时期的山林之气,深深的影响着当时爱谈玄论道的文人书法家们。使得当时的文人在流觞曲水,清风徐来中感受和体悟着自然赋予的书法之法。从而让书圣可以在绝版暮春之时写出举世无双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晋人三帖中我们轻而易举的看到山林的野逸和清气。在故乡中也是有一些书法写的很不错的人。一次,我去一个小时候认识的一个朋友家,我看到他家门上的春联。我看得很起劲,朋友出来问我写的怎么样,我说“甚佳”。朋友当时也只是笑笑。我他是没有明白我的想法,山村的山野之地,贴上的书法是很野性的书法,放在这里是最合适的了。这些乡村的书法者大多没有焚膏继晷的练习过哪一派的书法,但是在山里的气息和山野的清风的吹拂下,他们的心已经很自然,很淳朴,很淡然。笔下的书法自然而然是朴拙大方,淡雅自然。那些书写者用的是最简陋的工具在纸上挥毫儒墨。但是野逸之气却是满纸散发出来。正像汉代的事情的隶书。而正规的书法家们都是用的{zh0}的工具,{zh0}的材料,写出来的书法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什么。不是说他们的书法写的法度不够,相反那些书法家写的法度异常的严谨。但是看起来太过于的火气,过于的躁动,过于 的滑。总是让人的审美容易疲劳,而民间的山野的生猛恰恰是正规书法家缺少的。可谓是互补了。我在想要是正规的书法家吸收一些生猛的山来之气或许书法将更上一层楼。显然这个是一个天大的空中楼阁,正规的书法家那里肯向这些人不耻下问呢?他们的头高着呢!

中国的书法也好,中国的水墨画也好,其实说破了全部集中在一个字上那就是“道”。书上的人深深的浸染了中国传统的道家的哲学。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此中有真意,其中的真意也正是书法家和山水画家们毕生的探究。吴门四家中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全部是在深受道家哲学的熏陶。包括后来的八大山人,石涛,董其昌等等都是道家哲学的熏染。道家哲学中明显的带着山林的野逸,黄荃的花鸟画也是道家哲学的启发者,创作的画中自然的带着野逸之气。而故乡的那些书法者必然是不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见素抱朴”。但是乡野的气息,山林的清风使得他们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道家哲学。书法中必然的有道家山野的逸气。而城市的书法家们每天生活在离书法内核的山野越来越远,必然使得书法作品越来越脱离书法的本源,也偏离了书法的常道。渐渐的使得审美也发生的变化,越来越追求新异奇特的风格,甚至到了病态的境地。不得不说是一个让我痛心。

我以前一直没有搞懂为什么唐代会有那么多的思念故乡的诗文。我随口便能举出一大串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的优美而动人的诗句。后来我渐渐的变成了浪子在外,我忽然间感受到了为什么思念故乡。故乡给予我们的美很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感。给予我的是一种亲切,一种山林散发出来的气息。而书道中的缺乏的似乎也是这样的一种野逸的山林气息和发自内心的一种淡定的感觉,以及精神上的归属感。

很多的书者一味的强调着自己的技法,于是乎天天躲进小楼勤学苦练。似乎要达到智永和尚、赵孟頫{yt}万字的熟练,殊不知道“为道日损”。技法迟早是技法,而道则是该有的。道在何处?自然山林中也!躲在书斋再好的山林,再好的美景也是徒劳。而离开了山林,离开了自然书法也就如冬天枯槁的死树。大自然的气息给了我们足够的范本,自然也给了书法者足够的空间。也给了每一个人心灵上的淡定。心灵上的归属感。

故乡的气息,山林的野逸之气在让我不知所措的同时也在引导着我的审美取向。我找到了书法中该有的东西。

                                     2010-03-24

 

 



郑重声明:资讯 【山林野逸_浪里寻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