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的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审核作业指导书- 环球管理在线- cctv9999 ...
贵金属的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审核作业指导书 [原创 2008-10-24 15:09:20]   

4.1.1        认证范围应描述为:位于××(地理位置)的××(企业名称)的××(产品及服务范围)的场所及其活动所涉及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4.1.2        专业代码:17.04.01。

4.2.1        贵金属矿石原料品味低,除银有品位较高的矿藏外,50%以上的金和90%以上的铂金属均分散共生在铅、锌、铜、镍等重有色金属硫化矿中,含量极微。

4.2.2        富集过程长:贵金属与铁钴镍铜等贱金属同属元素周期表过渡族和IB族,它们在原子机构和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共性,冶金过程中难以分离,因此贵金属冶金过程首先是利用贵贱金属性质的差异,使其不断地相互分离,使贵金属不断富集,最终提取出贵金属精矿。

4.2.3        贵金属相互分离、精练技术复杂;贵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更多的相似性,在相互分离和精炼为纯金属过程中,经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分离较难。

4.2.4        多数贵金属材料或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失去原有性能,但金属损失量很少,有些就是被污染了的纯金属或合金,价格尚存,贵金属二次资源再生复用,意义重大。

5.1.1        金、银等贵金属及电解铜

 

5.2       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方法

5.2.1        按工艺活动辨识及控制

活动/设备/场所

危险源

控制方法

矿料预处理

粉尘

烟尘、烟气

高温

噪声

设备故障、电击

火灾、爆炸

繁重体力劳动

1、竖炉、沸腾炉安装自动保险阀,防止突然燃爆炸事故。

2、安装收尘,除尘装置、湿式作业,减少物料落差,减少粉尘、烟尘。

3、生产设备自动化,密闭,减少粉尘、烟尘及热辐射灼伤。

4、车间通风、照亮、通道畅通、便于粉尘、烟尘排出。

5、操作劳保用品穿戴安全。

6、所有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安全使用。

7、工作场所禁烟禁食。

8、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9、控制噪声源、采用吸声,隔声等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安全。

10、               控制时间、间距、屏壁三要素。减少放射性对身体   辐射。

11、              电器安全、起重安全。  祥见下列

各工艺过程(电器专项)

设备故障、检修等机械伤害;触电

1、设备和线路应设置有防御的隔离刀闸和开关、电源闸箱。开关箱、控制箱接线端子盒要有电气标志,周围有检修和操作空间,不能堆放导电杂物。

2、电器线路装短路保护,电气设备除装短路保护外,还应增加过载保护,接地(零)的保护导线。按要求固定,防止锈蚀和机械损伤。

3、可加绝缘的必须绝缘良好,绝缘困难的应加屏护。

4、电热设备用燃断器,短路保护。

5、设备上的安全部件必须齐全、有效,应做绝缘检测,充气实验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穿戴齐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各生产过程(叉车专项)厂内物料运输、专用铁路运输

碰撞和碾扎

车辆失稳、倾翻

塔垛、重物坠落打击

人员跌落

火灾、爆炸

夹挤和碰撞等

1、物料装运中码放平稳,不宜摔落伤人。

2、对车辆定期检查,满足安全要求。整车及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制动、照明与信号装置、安全防护装置,驾驶员旁边噪声等均符合要求。

3、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安全装运,严格执行安全装卸、运输规程。

4、现场安全标志清楚、避免碰撞。

5、执行铁路专用安全规定。

起重(起重专项)

起重机故障,操作人员及指挥人员失误等

 

1、起重机钢丝绳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

2、卷扬机应有两套制动器并定期检查,确保吊运安全。

3、钢丝绳、吊钩、滑轮、卷筒、制动器等主要零部件安全可靠,符合其技术要求、不能使用应报废的零部件。

4、起重机有关机构应安装各类可靠、灵敏的安全装置,如超载限制器、卷扬和运行限位器,连锁保护装置、缓冲器、夹轨器、锚定装置、外露活动部分应有防护罩及安全防护栏杆、安全声光报警等,电滑线防护板等。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5、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体检。

6、操作人员做到“十不吊”,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火法熔炼、吹炼、精炼

火灾、爆炸

高温

粉尘

烟气及有害物:如As及氧化物、Pb及氧化物、Zn及氧化物、Mn及氧化物, 含氯烟气、含氟烟气;Cd、Be、HF、Ni、SiO2、Hg、SO2、NOx、CO、CO2、Cu、含汞、砷、铬烟气硫化氢、沥青烟、放射性烟尘及Cl2   

辐射

噪声

1、各种冶炼炉安装自动保险阀、防止突然停电、停风、停水时发生爆炸。

2、所有入炉料及工具必须烘干、干燥、严禁带有水、雨、雪、湿泥等物入炉、炉台不能积水。

3、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尽量采用下料、熔炼、浇铸自动化,炉口密闭,如采用艾萨炉,卡勤托内斯转炉等。

1.    安装收尘、除尘烟尘捕集和处理装置、减少粉尘、烟尘及热辐射、烟气干法净、精料方针,提高原料和燃料的质量。发展和推广从金属矿物中分离砷、汞、铬等有害杂质的技术,使原料和废气中有还杂质含量减少到{zd1}限度,按照国家法规采用低硫燃料。

4、开发和研制废气净化回收新工艺,化害为利,综合利用。回收排放的有害废气,生产设备的密闭操作或采用新的废气净化回收工艺。

5、 

6、冶炼车间应通风、照亮、有天窗、通道畅通、便于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7、操作工防护帽、披肩、防护眼镜、口罩、工作服、手套、耳罩、鞋套等各种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8、严格执行筑炉、打炉、烘炉、烤炉工艺。对冶炼炉、浇色炉等定期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9、电气安全、起重安全用于通用部分。

10、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

11、            减小物料落差、湿式作业、减小粉尘。

12、            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13、            控制噪声源,对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主要采取隔声、隔振、阻尼等措施;对金属碰撞等噪声,可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以降低噪声。对气流动力噪声,主要采用各种消声器、隔声、减声等措施来降低噪声。此外,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提高设备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规范操作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在工艺设计中选用低噪声设备,均可以对噪声进行控制。

14、            控制放射三要素:时间、距离、屏壁,减少金属的放射性对人体辐射、损坏。

浇铸

连铸

1、高温金属液体溢出,故障流出,溅出。

2、通道不畅发生磕碰

3、起重伤害

4、火灾

5、高温金属锭、浇铸定模xx人

6、高温金属弧光伤人

1、流槽、流嘴、漏斗、结晶器、锭模、浇包等必须烘干预热。

2、浇色、锭模等不宜过满,防止溢出烫人。

3、各种设备定期检修,防止故障金属液体流出、溅出xx人员。

4、生产现场定制管理,物料码放整齐,道路通畅,避免人员磕碰等伤害,操作人员穿戴纯棉工作服,工作帽,披肩鞋套防护用品。

5、起重安全执行本指导书通用部分并注意金属液体过满不吊。

6、操作工戴防护眼镜,减少弧光对眼睛的伤害,人员定期体检。

7、生产现场xx杂物及易燃物,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湿法冶炼

1、酸雾、烟雾、烟气如pb及氧化物、Zn及氧化物、苯、苯胺、碱液等。

2、机械噪声

3、浸出液、或萃取液泄漏、溢出

4、放射性金属辐射

1、设备安装收尘、吸尘等装置、并尽量自动化、密闭、减少酸雾、烟雾、烟气等对人体损伤。

2、生产现场通风,明亮、通道畅通,便于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3、操作人员戴口罩,耐腐蚀手套,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

4、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完好,安全使用。

5、对鼓风机等噪声源采取吸声,隔声等措施、减少噪声损害。

6、工作场所禁止进食、吸烟。

7、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电解

1、酸雾、烟雾、烟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如:Zn、AL、H2SO4、Cu、CO、CO2

2、放射性金属辐射,如难熔金属的熔盐电解

3、电解液溢出、故障流出、泄漏、腐蚀

6、地面滑

7、电解烟气由气态和固态物质组成。气态物质的主要污染物为HF,其余为沥青烟(Bap)、CO2CO、CF4SiF4、SO2和水蒸汽等。故态物质主要是:氧化铝、碳粒、氟化铝、冰晶石等。

1、电解槽密闭,生产设备自动化,尽量安装除尘、收尘装置,生产现场通风、通道畅通,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损害。

2、操作人员戴口罩,防腐蚀手套,工作鞋,工作服、围裙等防腐保护用品。

3、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食、吸烟、操作人员定期体检。

4、电解槽安全护栏牢固,围堰齐全。

5、各设备经常检修,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严防泄漏。

6、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自伤害或伤害他人。

7、经常清理地面,防止人员摔倒。

加热、热处理、退火

1、火灾、爆炸

2、高温热辐射

3、煤粉尘、油烟尘

4、煤自然、油自燃

5、液氨等冷却液腐蚀伤害

6、吊运物料滑落等伤害

7、故障触电

1、设备、道路、开关、阀门、冷却系统等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各项性能确保符合要求。

2、各种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温度表等定期检定、确定准确。

3、生产现场禁存易燃物,并及时清理。

4、电器操作间、气氛间、油溶池等禁止明火。

5、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

6、生产设备自动化、封闭操作在操作间,减少高温辐射。

7、炉子安装自动保险阀,防止突然停电、停风、停水时发生爆炸。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推出物料出炉温度,避免自伤害和他伤。

9、炉体有良好的降温措施,预防炉体遇水骤冷发生爆炸,电气设备防止短路,超载接触不良,以免引起火灾。

10、推出燃料、(煤、电、油等)避免燃料自燃,故障燃烧等引起火灾。

11、操作人员防护用品穿戴齐全,定期体检。

12、起重安全措施见通用部分。

13、冷却罩、加热罩有接地保护,人员离开后再送电,退火时禁止人员下炉坑。

14、电气安全措施见通用部分。

15、保护气体,液NH3等工作场地通风,确保空气中NH3等含量在规定范围内。

16、液NH3运输、储存、使用现场有水源、上、下水畅通。

17、经常检查气氛罐,液NH3、管道、煤气炉等外泄情况、确保不泄漏、贮槽及附件等定期进行耐压检验、确保安全。

18、操作维修液NH3罐,气氛间、设备、管道时、戴防护镜、防毒面具、软胶皮手套、严格执行维护检修操作规程。

19、对、H2、N2液NH3、煤油、些油、重油、植物油、煤场、推出室等气氛间、贮槽、贮罐等,安全措施见按场地分类相应内容。

热轧、热挤等热加工

1、高温金属xx

2、金属锭坯滑落伤人

3、轧道对人造成机械伤害

4、混合烟气

5、油泄漏火灾、电火灾、易燃物起火火灾

6、物体吊运造成起重伤害

7、设备故障、触电

1、热加工设备勿动化,密闭作业,安装收尘、除尘装置、减少烟气、热辐射,及人员与高温金属接触机会。

2、生产现场通风、明亮、有防暑降温措施。

3、操作人员防护用品穿戴安全,定期体检。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自伤害及他伤害。

5、生产现场道路通畅,物料码放整齐,物料码放在固定料架上,地面防滑及时清扫,避免物体打击,人员控制等。

6、轧机、挤压机油箱、管路经常检查,确保无泄露、安全运作。

7、冷却系统完好,防止轧机温度过高或干磨起火。

8、生产现场避免可燃物,随时清理。

9、电气设备安全,起重安全等措施是专项部分内容。

冷轧、挤压、拉拔、拉丝等冷加工

1、油泄漏、油引起火灾

2、电故障引起火灾

3、机械伤害

4、物体打击

5、混合油雾、烟雾

6、吊运物体起重伤害

7、车辆伤害

8、地面滑倒伤人

1、生产现场严禁烟火、严禁进食。

2、冷加工设备自动化,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可用手动功能的离合器、自动进出料,操作系统,采用防连冲机构,防滑块下滑装置,防误踏的脚踏开关及制动器的监视和模具的检测装置,轧机入口安装光敏开关,激光自停,行程开关等安全装置。

3、设备及管路定期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严禁设备“超期服役”。

4、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自伤及他伤。

5、生产现场安全道路通畅,物料码放在固定料架了,码放整齐,平稳地面防滑,及时清扫。

6、轧机起动后卷帘放下,防高压油管破裂伤人。

7、不允许在机器正前方站立,防止物料崩开伤人。

8、机器安装收尘、吸尘装置、减少冷加工油雾、烟雾对人体损害。

9、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10、电气安全,起重安全,车辆安全措施,见专项部分。

11、生产现场配备足够的有效的消防施。

裁边剪切

1、机械伤害

2、物料滑落伤人

3、架、砂轮、锯片、铁屑边条等飞边伤人。

4、设备故障触电

5、噪声

6、吊物造成起重伤害

1、所有锯剪机械必须装有安全防护装置。

2、所有锯剪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在任何剪切(锯切)速度下,使用任何刀具时,都不会产生危害性的振动。

3、凡是外露的皮带轮,皮带、链轮、齿轮、链条、转盘、转轴、旋转法兰,轴头等应安装防护罩。

4、安装防护挡板,隔离各种切屑和冷却液飞溅,必要时可采用顺序连锁型挡板。

5、锯剪机地面沟边安装防护栏杆,防止人误掉入,其要求应符合《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要求。

6、安装保险装置和控制装置,如超负荷保险,行程保险、顺序动作连锁装置,制动装置,接地(零)装置等。

7、如有可能应自动送料。

8、噪声大的设备安装隔声罩,减少噪声,必要时操作人员配戴耳罩,耳塞等。

表面处理

1、酸、碱、磷化液等腐(H2SO4HNO4NaOH等)

2、烟气、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如酸类、碱类、氰化物、Ni、Cr、Zn、Sn、Ti、As、铭酐、Hs、苯、甲苯、酸雾等;

3、Ag、Mg粉等引起火灾、爆炸

4、各种液槽(池)围杆不好,使人掉入液体、伤人

5、地面湿、滑使人、滑倒伤害

6、抛光、喷涂等粉尘伤害

1、各类槽、池经常检查,确保无泄漏。

2、液体不宜过满,防止放入物料后、腐蚀液体渗出伤害人员。

3、物料入池、槽时,不宜过猛、防止溅出伤人。

4、操作人员穿戴防护镜、口罩、防腐手套,胶鞋、必要时戴防毒面具。

5、槽池上方安装收尘、吸尘、排烟气装置、生产现场通风,管道畅通,减少烟气、酸、碱雾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扩散。

6、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及工艺操作规程,避免自伤害和他伤。

7、生产现场水源充足,上、下水畅通。

8、地面随时清理、地面防滑、地下槽池设栏杆。

9、抛光机等布防护罩,对各设备、定期检查,防水板下的档板必须浸入水面下200mm,保持水量,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粉末和纤维等。

10、操作人员定体检。

静电喷涂

爆炸性混合气体

1、喷头与工件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2、工件与整个传动部分及附近金属物保护接地,喷轴、操纵杆等绝缘良好。

3、喷涂时,禁止与一切导电体接触。

4、喷漆部分与料箱部分必须用作燃烧材料隔离并保持距离。

5、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设施。

焊接、气割

1、高温

2、弧光

3、烟尘

4、易燃易爆气体

5、设备故障触电

1、氧气、乙炔等气体保持安全距离,各压力表、安全阀等定期检定、检查,确保安全,无泄露。

2、焊机、气割机、管道等定期检查,确保无泄露、无裸露漏电,确保安全使用。

3、操作工防护镜、口罩等穿戴齐全,定期体检。

4、焊接作业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应背朝通道等,防止弧光灼伤他人。

5、操作现场应通风良好,便于烟气扩散。

6、现场消防灭火设备齐全。

矫正、矫直、矫平等

1、机械伤害

2、矫正物料偏斜

3、吊运物料滑落、起重伤害

1、矫正机器安装防护挡板,限层等防护,保险装置。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自伤害或他伤。

3、操作时,人员、物料保证安全距离。

4、人员不能站在机器正前方、防止物料崩出伤人。

5、起重伤害安全措施是其专项内容。

打及包装

1、物料滑落

2、包装带崩出

3、叉车车辆伤害

4、起重机起重伤害

1、严格执行打包及包装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自伤或他伤。

2、物料码放在固定料架上,码放整齐平稳,严禁超高,防止滑落伤人。

3、经常检查打包机、包装机,防止包装带崩出伤人。

4、操作人员手套、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5、作业场所道路通畅,地面防滑。

6、起重伤害安全措施见其专项内容。

7、叉车车辆安全措施见专项内容。

成份分析(按场地的化验室)

1、火灾、爆炸(H2、NH3、O2、乙醇)

2、化学危险品腐蚀

3、仪器故障触电

4、酸雾、碱雾、烟气等

5、分析仪器辐射

6、玻璃仪器破碎

1、根据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种类,性能、数量、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

2、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及应急预案。

3、购进化学危险品时,必须核对包装上的安全标志。

4、根据《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制订其使用安全规定,并严格执行。

5、操作使用化学危险品时,在通风橱内,口罩,防腐手套等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6、各种易燃,可燃气体的管道,不准有泄露,检查时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试漏,不得放在烤箱内烘烤。

7、化学试验室通风良好,电气设备用防爆型。

8、用后的化学危险品残渣(Na、So2、NH3、氰化物等)不准倒入垃圾箱,污水池,下水道内,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回收处理。

9、电器设备安全措施见专项部分内容。

10、分析试验现场严禁进食,吸烟、试验人员定期体检。

11、分析仪器须电离辐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3、分析用玻璃仪器有破损时严禁使用。

物理性能检测

1、试验样品扎伤

2、高温、高压介质喷出

3、试验仪器非电离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

4、仪器故障触电

5、酸、碱性物理指标的分析的酸雾、碱雾等有害气体

1、试验仪器定期检修,合格后合理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安全装置齐全,检定有效。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做超压试验。

3、盐雾、酸雾、碱雾等试验在通风橱内进行。

4、电器安全措施见专项部分内容。

5、有射线、辐射的仪器经检测合格,并隔离操作。

几何尺寸、外观检验,重量称重

1、产品在检验台上掉落

2、产品码放滑落

3、带锋的边缘产品扎伤人员

4、检验时光线暗,视力下降

1、检验台牢固

2、物料码放整齐,平稳、避免产品滑落伤人。

3、精心操作,避免自伤或他伤。

4、检验工作场地光线充足。

5、尽量采用自动检测,如光电检测洞孔。

6、检验员手套、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5.2.2        按工作场所补充辨识

场所

危害危除因素

控制措施

电器操作间、控制间、变电器、机房、配电室

1、发生故障触电

2、变压器及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火灾、爆炸

3、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1、所有设备、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2、绝缘困难时,应有良好屏护。

3、保持安全距离,使用安全电压。

4、手套、工作鞋、仪器、操作杆等用具绝缘检测,确保绝缘。

5、使用漏电保护器等保护措施。

6、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7、设备、线路定期检查,确保用电设备安全。

8、采用雷电防护,静电防护。

9、场所通风良好,有防护网、防鼠、防虫。

10、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安全完好。

11、作业人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12、检修时断电,有标志,严防触电。

13、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4、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必须设专人监护。带电设备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否则应停电进行。
15、低压设备带电工作时,应设专人监护。工作中要戴工作帽,穿长袖衣服,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工作。相邻的带电部分,应用绝缘板料隔开。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工具。

16、配电室应加设网栏,防止鼠害。

油罐间、油库、油池、煤气间、液压站

1、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池露

2、地面有油等人员摔倒

3、有毒有害气体、烟雾

1、易燃易爆物品防火间距规定要求。

2、严禁烟火,不得有热源。

3、贮存间有良好通风。

4、贮存建筑结构、库容量符合设计规范,控制贮量,消防设施,根据品种及库容量配备。

5、符合{dy}类工业建筑物防雷要求。

6、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水泵站、容压机房

1、噪声

2、压力过大爆炸

3、机壳接触及高温油xx

1、采取吸声,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

2、个人防护,如耳塞,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3、严禁超压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自伤害。

4、高温机壳,油管路等处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止xx人员。

锅炉房

1、锅炉爆炸

2、煤灰尘、粉尘

3、锅炉高温运行接触xx

4、锅炉检修机械伤害

5、煤自燃

1、锅炉安装、检验后,验收合格方可使用运行。

2、防止超压运行,保持负荷稳定。

3、建立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对锅炉定期检验,定期进行水处理情况。

5、锅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测量仪表、定期检定,确保有效。

6、安装排污和放水装置及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连锁保护、超压连锁保护、超温报警熄火保护等装置,防爆以及防止锅炉锅水汽化等装置。

7、锅炉工持证上岗,劳保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8、煤场贮存环境控制,防止煤灰尘。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辅料库房

1、易燃原辅料引起火灾

2、吊运、叉运及产品滑落等机械伤害

1、各类产品、物料分类码放平稳、隔离贮存、控制贮量、配备消防设施。

2、有易燃原辅材料,产品库房,严禁烟火。

3、各类产品码放整齐、平稳,必要时加托垫、立桩等,防止滑落伤人。

4、起重及车辆安全措施见专项内容部分。

5、道路通畅,地面防滑,避免机械伤害。

化学危险品库

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2、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

3、静电

1、库房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用较高耐火等,有足够的防火间距。

2、化学危险品分区、分类、分库贮存,控制贮量,四管理,五双制,标识清楚。

3、库房地面易冲洗,不产生静电、火花,有防火堤。

4、库房通风,灯具及设备用防爆型。

5、严禁烟火,严禁热源,消防设施配备准确、齐全。

7、制订应急预案,有应急措施。

8、  禁止敲击,碰撞;
9、气瓶阀冻结不得用火烘烤;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夏季防止日光曝晒;
10、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化剂紧邻存放;
11、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应防止滚动,气瓶头部朝同一方向。高压气瓶堆放,不应超过五层。
12、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或所装介质互相接触后能引燃爆炸的气瓶,必须设有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a)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目录清单

序号

名称

编号/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安全标志

GB2894/16179-1996

1996.3.14

1996.10.1

2.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

国家经贸委49号令

 

2003.5.1

3.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

2004.1.7

2004.1.13

4.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动部

1995.1.22

1995.1.22

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

 

 

2007.1.1

6.       

北京市消防条例

11届人大(修正)通过

1998.9.17

1998.9.17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8.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发布

1990.4.10

1990.4.10

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发改委第40号

 

 

1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03-1995

1995.7.26

1995.7.26

11.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劳部发[1995]161号

1995.4.7

1995.4.7

12.   

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

GB16194-1996

 

 

13.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

GB16228-1996

 

 

14.   

车间空气中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卫生标准

GB11726-1989

 

 

15.   

大型超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1992.12.18

1992.12.18

16.   

道路交通安全法

人大第8号

2003.10.28

2004.5.1

17.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第405号

2004.4.28

2004.5.1

18.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部第69号

2004.4.30

2004.5.1

19.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20.   

电动工具一般安全要求

GB17957-2000

2000.6.1

2000.6.1

21.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1993.02.19

1993.11.1

22.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

GB 4385-84

1984.05.14

1985.01.01

23.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

2006.12.1

2006.12.1

24.   

放射xxxx与含放射性产品  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2002.7.1

2002.7.1

25.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卫生部

 

 1988.4.20

26.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16号

2001.8.26

2001.8.26

27.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7492-1984

 

 

28.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第1部分:工业X射线探伤

GB/T17150-1997

 

 

29.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第449号

2005.9.14

2005.12.1

30.   

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

科工司[2003]147号

2003.02.21

2003.02.21

31.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15605-1995

1996.1.1

1996.1.1

32.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劳安字(1991)2号

1991.2.1

1991.2.1

33.   

钢丝绳夹

GB/T5023.6-2006

2006.9.1

2006.9.1

34.   

钢丝绳用压板

GB/T 5975-2006

2006.9.1

2006.9.1

35.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35-97

 

 

36.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98

 

 

37.   

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83

 

 

38.   

高毒物品目录

卫监发[2003]142号

2003.6.10

2003.6.10

39.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企〔2006〕478 号

2006.12.8

2007.1.1

40.   

高温作业分级

GBT/T4200-1997

 

 

41.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国务院

1956.5.25

1956.5.25

42.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375号

2003.4.16

2004.1.1

43.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6357-1996

 

 

44.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第19号令

 

 

45.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

国发[1984]54号

 

 

46.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JB/T10094-1999

 

 

4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1994

 

 

4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

 

 

49.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1654-11666.89

 

 

50.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7

 

 

51.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生部

1999.12.24

1999.12.24

5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53.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劳部发(1996)423号

1996.12.20

1997.1.1

5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

GBZ 2-2002

 

 

55.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GB4053-3-83

 

 

56.   

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

GB/T16507-1996

 

 

57.   

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

质检锅(2004)31号

2004.1.19

2004.1.19

58.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2005)48号

2005.11.24

2005.11.24

59.   

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2003.5.13

2003.5.13

60.   

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3)213号

2003.8.1

2003.8.1

61.   

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2006]262号

2006.12.15

2006.12.15

62.   

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加强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局二字(2005)96号

2005.8.19

2005.8.19

63.   

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安监局

2006.7.25

2006.7.25

64.   

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安监总(2006)26号

2006.3.1

2006.3.2

65.   

规范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3)79号

2003.4.2

 

66.   

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劳锅字〔1989〕5号

1989.08.12

1990.01.01

67.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

劳人锅(1988)2号

1988.1.3

1988.10.1

68.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95.修订

 

69.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国家质检局

 

2001.11.15

70.   

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

 

95.修订

 

7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7.工作要点

 

 

2007.1.11

72.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务院

2006.1.22

2006.1.22

73.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安监局

2006.1.23

2006.1.23

74.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安监局

2006.1.24

2006.1.24

75.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

 

 

2002.l.l

76.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6

77.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78.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1998]089号

1998.1.4

1998.7.1

7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22号

 

 

80.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21号

 

 

81.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工部

1992.9.28

1992.9.28

82.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公安部令(第37号)

1999.3.15

1999.3.15

83.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89)公发26号

1989.11.29

1990.1.1

84.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61号令

2001.10.19

2002.5.1

85.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12265.3-1997

1998.2.1

1998.2.1

86.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

GB12299-90

 

 

8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金属规范  电解铝

HJ/T254-2006

 

 

8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2005.7.15

2005.10.1

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006.12.1

2006.12.1

90.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察规定

 

 

1991.4.16

91.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原)国家经贸委

2000.3

2000.3

92.   

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T12624-2006

2006.9.1

2006.9.1

9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部发[1996]138号

1996.04.23

1996.06.01

94.   

劳动防护用品监察管理规定

安监总局1号

2005.7.8

2005.9.1

95.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2005

2005

96.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651-1989

1990.4.1

1990.4.1

97.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

GB/T16180-2006

2007.5.1

2007.5.1

98.   

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HJ.T126-2003

 

 

99.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劳安字[1990]16号

1990.6.1

1990.6.1

100.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13955-1992

 

 

101.             

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GB/T17397-1998

 

 

102.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7296-1998

 

 

103.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几部联合发布

1993.11.26

1993.11.26

104.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劳安字(1990)2号

1990.1.18

1990.1.18

105.             

女职工劳保保护规定

国务院9号令

1988.7.21

1988.9.1

106.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劳部发(1995)405号

1995.11.8

1995.11.8

107.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务院令第75号

1991.2.22

1991.2.22

10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

 

 

109.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1985

 

 

110.             

起重机械安全监督规定

国家质检局92号

2006.11.27

2007.6.1

111.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质检局第46号

2003.4.24

2003.6.1

112.             

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

HJ/T**.2002

 

 

113.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HJ/T187-2006

2006.7.3

2006.10.1

114.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动部

1991.5.20

1991.5.20

115.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水规)

 

97.修订

 

116.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91

1991.4.26

1991.4.26

1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安监总第3号

2005.12.28

2006.1.17

1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2006.09.20

2006.11.01

11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准则

GB5083-1999

 

 

120.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85

 

 

121.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86

 

 

122.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1986

 

 

123.             

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质监局总第80号

 

 

12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2006

2006

125.             

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16354-1996

 

 

12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352号

2002.5.12

2002.5.12

12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3787-2006

2006.6.1

2006.6.1

128.             

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GB15600-1995

 

1996.2.1

129.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国务院第31次会议通过

1989.1.3

1989.1.3

130.             

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

劳人护(1987)3号

1987.2.6

1987.2.6

13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第70号

2004.12.24

2005.7.1

13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第13号

1999.7.12

1999.10.1

13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人事部

1984.2.23

1984.2.23

13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35.             

突发事件生活必须品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商务部2003第7号

2003.11.3

 

136.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2001.12.28

2002.7.1

13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2001.12.28

2002.7.01

13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344号

2002.2.1

2002.3.15

139.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经贸委第35号

2002.10.8

2002.11.15

140.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

经贸委令第19号

2000.9.11

2000.10.1

141.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2004.04.08

2004.04.08

142.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安监局

2006.10

 

143.             

危险化学品无机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全许办[2004]64号

 

2004.11

1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6944-2005

2005.07.26

2005.11.01

14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2005.11.1

146.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6-2005

 

2006.3.1

147.             

卫生部关于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的批复

卫监发(2005)129号

2005.4.4

 

148.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令第36号

1998.12.9

1998.12.9

149.             

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

GB16910-1997

 

 

150.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HJ/T 275-2006

 

 

151.             

压力管道元件特种许可

TSG D2001-2006

2006.10.27

2007.1.1

15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99.修订

 

153.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95.修订

 

154.             

冶金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规范

GB2595-1981

 

 

155.             

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2006.10

 

156.             

乙炔发生器安全管理规程

 

 

1985.5.10

157.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1994

158.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4-1999

 

 

159.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445号

2005.8.17

2005.11.1

160.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1992

 

 

161.             

油库安全管理规程(试行)

工业(81)生字177号

1981.3.15

1981.3.15

16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GB13733-1992

 

 

163.             

有毒作业分级

GB12331-1990

 

 

164.             

有毒作业危险分级监察规定

 

 

 

165.             

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

 

 

166.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蒸规)

 

96.

 

167.             

职业病目录

卫生部

2002.4.18

2002.4.18

168.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卫生部第25号

2002.3.15

2002.5.1

169.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170.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23号

2002.3.15

2002.5.1

171.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71-2002

 

 

17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85

 

 

1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70号

2002.6.29

2002.11.1

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

九届人大30次会议

2002.10.28

2002.10.28

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

1987.12.3

 

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人大第17号

2004.8.28

2004.12.1

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5.12.28

1996.4.1

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

全国人大

2005.8.28

1992.10.1

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全国人大

2001.10.27

2002.5.1

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修订)

人大

2004.2.28

1994.7.1

1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纲要

 

 

 

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28号

1994.7.5

1995.1.1

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第八届人大第16次会议通过

1995.10.30

1995.10.30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373号

2003.2.19

2003.6.1

1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

人大常委会

1991.9.4

1992.1.1

1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12.4(修订)

2004.3.14

1982.12.4

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4号

1998.4.29

2001.10.27

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主席令第32号

2005.2.28

 

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60号

2001.10.27

2002.5.1

190.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劳发〔1995〕322号

1995.8.22

1995.10.1

191.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2000.10.17

2001.07.01

192.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11号

2006.12.22

2007.3.1

193.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GB8959-88

 

1988.11.1

194.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7-89

 

 

195.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2002.08.08

196.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34-89

 

 

197.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6-1989

 

 

 

郑重声明:资讯 【贵金属的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审核作业指导书- 环球管理在线- cctv9999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