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过年(三)_诗隅_新浪博客

    四五十户要做粉条的人家,捏纸蛋分列出做粉条的顺序。做粉条不叫做粉条,叫做“菜”,每户出一个劳力。做菜是村子冬季最热闹的时候,白天,做菜不做菜的大人小孩热热闹闹;晚上,高挂的大亮灯泡,照亮半个村子,喧闹到当天{zh1}一户结束,就都半夜了。下半夜到天明,就有那几家院子里冻粉条的声响:开门声、压井声、桶攀声、泼水声、咳嗽声。

    爷爷早耐不住了,天天往做菜哪儿跑。挂菜的小木棍刮得白白净净,早按粉子的斤数预算够了的,临到做菜的头天晚上,突然感觉还差五根,就忙忙赶补出来。第二天,在堂屋麻好支架,抬着大草篓----上口宽二尺半左右,高三尺多的篓子----带着捆绑整齐的菜杆和全家人,高高兴兴来到热气腾腾的做菜锅旁。{dy}飘菜顺顺溜溜从锅台上的翻滚的大铁锅里流出来,流进放在地上的盛满凉水的大铁锅里。爷爷从盘菜挂杆人手里截断一小绺放在嘴里,咯吱咯吱咬嚼着,满脸快活,连说:“中,筋。中,筋。”一面吩咐家人准备好往家抬粉条。

    好粉条过三关:一做,二冻,三晒。做时,先将一定比例的矾用滚水化开,倒入粉面中充分揉和成大面坯,再从面坯上团下一块,砸入带有许多小孔的铁瓢中,用木槌轻轻敲打,小孔中便有粉丝流出,鉄瓢抬得高粉条做得细,鉄瓢抬得低粉条做得粗。小孔中的粉丝流入滚水锅中,下沉,飘起,稍停,全看在凉水锅炉拉盘粉条的技术,火大盘得快,火弱盘得慢。煮得过头,做成的粉条相粘连,称之“并条”;煮的不够,做成的粉条冒白,食之无筋。冻,要冻透,往往凌晨两三点把粉条架挂在溜风口,泼一次水,等结一层冰,再泼一次水,如此再三,每杆粉条都裹上厚厚冰甲始可。晒,要好天,找来石板或木板,把那冰甲的粉条置上边,拿木棒用力捶打,开始一棒一个白点,进而冰粒冰粉四溅,直至敲打净碎冰,再挂起晾晒到下午,及时收起,防治回冻,回冻,粉条发泡,没筋骨。如天不好,就把冻好的粉条一杆一杆码垛起来,等天好再说。

    冻粉条,天冷又起的早,爷爷从没叫过我。捶晒粉条就早早叫上我了:“有多大劲,使吧。照护着手磨泡。”大门口是背风向阳的堤坡,堤坡下高高的杨树间栓扯着长绳,长绳上挂满了粉条。爷爷躺卧在堤坡的阳光里,看着阳光里奔跑闹腾的小孩,看着阳光下挂晒的银灿灿的粉条,今年的年歇就踏实了。

 

爷爷过年(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爷爷过年(三)_诗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