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电视台《武穴新闻》记者程勇)(现场声)观众朋友,我眼前这几台电影放映机分别是70年代的8.7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80年代16毫米电影放映机,90年代感光三灯16毫米电影放映机。廖启宏和他的电影放映机一起亲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
1978年,武穴市石佛寺镇电影放映员廖启宏开始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那时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房屋竣工,人们都爱请他放场电影庆贺一下。
(同期声 廖启宏)从1978年联产承包以来,农村电影放映很活跃,风气很浓,有的人为了看电影,赶十几里地也要来看。我那时候放电影,带着机器、影片下去,感到很快乐、很自豪。
由于工作出色,1985年至1991年,廖启宏多次荣获武穴市和石佛寺镇电影放映先进工作者称号。所在的石佛寺镇武山寨放映队被黄冈地区行署文化局、武穴市文化局授予电影放映先进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电视开始普及,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露天电影的观众逐年减少,但执着的廖启宏却选择更新放映设备,换上更为先进的16毫米放映机和感光三灯16毫米放映机,通过多年方式支撑电影放映工作。
(同期声 廖启宏)90年代电影放映场次急剧下降,我们白天做生意,也种地,到了晚上,不管是1个观众,还是8个、16个观众,或者180个观众,我们还是把电影放映作为主要工作坚持下去。
2006年,国家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每场电影放映补贴100元,县市级财政补贴50元,将电影又送回了农村。同年,武穴市14支放映队共实现放映电影3870场,比历史{zg}峰的3500场还多出570场。
此时廖启宏的放映机又生了变化,变成了数字电影放映机,银幕有效画面从3.2米扩大到4.5米到7米,声音从单声道模拟声改为震撼清晰的环绕立体声。
(同期声 廖启宏)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开展送电影下乡,不但给我们配了数码放映机,而且像农民种粮食一样,给我们补贴,让我们每一个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群众喜欢什么电影看什么电影,要什么电影放什么电影。
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拿出5亿元投入农村数字电影,2008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4亿元,廖启宏感到农村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