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1 11:01:06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我们的教师们曾经就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素养问题进行过热烈的争论。我们讨论了少年期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教师的脑力劳动的相互联系问题,讨论了关于注意力、兴趣、知识的运用、少年期脑力劳动的特点、知识的巩固性等问题。现实生活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如:脑力劳动与发展学生个人爱好和才能相一致的问题,课堂教学与少年的宽广的智力生活背景的相互联系问题,智力发展与双手技巧的和谐问题等。我们认为,不能把学生的脑力劳动看成是跟教师的一般素养、博学程度以及他的脑力劳动素养互不相关的东西。学生的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这是因为少年的脑力劳动有一定的特点:抽象思维逐渐成为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学生用心地感知新的信息,同时积极地思考、加工这些已经获得的信息。这就对教师传授的新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应当准确、清晰,不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透彻理解和系统化时所进行的积极的脑力劳动发生紊乱。
为了使少年学生能注意听讲,我们力求使讲课的思路达到最清晰的程度。这一点对于那些思维操作比较迟缓的学生尤为重要。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学生在小学里能相当容易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会陡然下降:原来是他们不能适应这个从质上来说新的思维阶段。有的教师讲课能够达到较高的清晰程度,而从有些教师那里就毫无所得,这就使情况更为严重了。
因此,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如果我知道的东西比我教给学生的东西多20倍,那么我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免得让学生受教师的“创作的痛苦”的折磨,使他们能不太紧张地感知教材。而我所注意的中心点,就并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他们是懂了或者没懂,如有必要,我就补充讲些新的事实。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wy}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这种教学观点在对少年的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向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过渡(即由接受信息很快地过渡到加工信息),要求教师给予密切的注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刻板公式和墨守成规在学校里本来是不容许的,而用之于少年则更加有害。
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由具体事物向概括过渡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我们不仅是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我们越是接近科学的前沿,我们就越容易观察到少年是怎样思维的。为了满足少年期学生对于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提供事实上经常是慷慨的,而在进行概括上是吝啬的。对少年来说,最有趣的讲述是那种不要把一切都说到底的讲述,我们叙述事实,而让学生去分析它们和进行概括。在由事实到概括的过渡中,如果少年感觉到思维的脉搏的跳动,那么这种过渡就是思维最迅猛地成长和最富于充实的情感的时期。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把少年引导到这个独特的高度,怎样帮助他成为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
比方说,在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把有关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一些数据抄下来。现在还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进行理论概括的轮廓已经勾勒出来了。教师并不着急,他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给学生去走。他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独立分析新的事实,使学生逐渐明白用什么方法才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正是当学生在具体事实跟概括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联系时,他们才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这就加强了少年的自信心。他的思维也能立即由概括转移到具体事实:他很想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答习题)。
考虑到少年的思维的这些特点,我们就力求在教材的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粮”。在历史课上,我在讲述各个具体的国家时,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一般概念。当学生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弄懂了这个概念以后,他们立即产生了一种好像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来而进行推论的愿望。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许多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当多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就带着巨大的兴趣去研究一些存在着奴役性劳动的国家衰落和迅速瓦解的原因。可见,满足少年的这种需要——即从思想上把握大量事实的需要,是多么重要啊!如果一个人不曾体验到这种思考家的自豪感,那么脑力劳动就会变成一种沉重而单调乏味的事。反过来说,如果体验到这种自豪感,那么少年就会满怀新的激情去开始研究新的事实。
为了满足少年对抽象活动的需要,我们很重视让他们做一些推理的练习。这样,少年就感到上课很有兴趣,掌握知识的过程就能吸引每一个人,激发起他们作为真理探索者的美好的智力情感。
在自然、历史、物理、生物、数学课上进行一些训练机敏性的练习,能引起学生巨大的兴趣。女教师斯切潘诺娃在讲述了一个新的植物纲或动物纲的几种代表物以后,要求学生想一想:是什么东西把这些植物或动物联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的,在刚才所学的纲跟以前学过的纲之间,有什么相同和相异的地方?通过分析学生在这类课上的脑力劳动的情况,我们深信:在少年的头脑中进行的那些过程的性质本身,就要求把对事物、事实和现象的单纯描述跟对它们的实质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逐渐地形成一种信念:要使学生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而脱离开具体的东西。概括性的研究似乎能xx疲劳。我们不止一次发现:如果把感知教材变成单调地、机械地往学生头脑里“装载货物”,那么,在从事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yt}中,就会出现使学生实在难以感知教材的时刻。
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的课是讲得准确而易懂的,可是学生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你问问他,他就像未曾上过课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集中注意力和引起兴趣是很困难的。我们还遇到另一种现象:学科越容易(例如,就思维过程的复杂性来说,植物学比数学要容易一些),学生对这种机械地“装载货物”的态度就越冷淡。
成千上万的教师都遇到这样的困难:许多学生在童年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教师们的鉴定——却变得愚笨、无能和满不在乎了,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苦恼和沉重的劳役。想到这些,我们就想找出产生这种可悲现象的原因。这种坏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人们却让它摆脱思考,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以便像习惯所说的那样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这样做的结果是很荒谬的:按教师的设想来说,这样做应当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然而实际上却使它变得更艰难了,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
我们在想:究竟什么是掌握知识?这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识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结果,他就能获得并同时运用这些知识。我对教师们讲述了彼特里克怎样弄懂“副动词短语”这个概念的经过。我无论费多大的力气给彼特里克解释副动词跟谓语动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他还是不懂。他按照例句造了一个这样的句子:“придя дOMOй,у мeHя зaболела голова.”我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设法让他自己去发现真理。我建议他:“你想一想,有哪些情况是两个动作可以同时完成的:其中的一个动作是主要的,另一个是附加的?”彼特里克终于弄懂了这些词之间的意义联系的奥妙。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那些思考缓慢的学生,必须特别耐心。不要因为学生头脑迟钝而责备他,也不要给记忆增加过重的负担——这些都是毫无益处的。如果没有思考和研究活动,记忆也会变成“有漏洞的”东西,什么也装不住。记忆力的削弱正是在少年时期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正当一个人应该尽量多地推论的时候,却让他摆脱了思考。必须引导理解能力差和想问题不够机敏的学生去发现真理,直到他的思维豁然开朗。这一点之所以必需,不仅是为了让他理解某一具体材料,而是标志着智力发展上的一个独特的阶段。发现的欢乐,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真理时的惊喜,能给人以自豪感和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内心体验。
数学课对于进行完满的智育能够提供特别广阔的可能性。在完成数学方面的独立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着细致而耐心的教育工作,这种工作可以说是对于少年的自我肯定的指导。在五年级的教学工作开始以前,我向教师们介绍了我在数学课和数学课外活动中进行智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孩子们学会了以整体的方式(即不进行数的运算)来解答应用题。他们理解题意,学习把一道应用题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找出其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我用一些专门的课时让学生去议论应用题的条件。孩子们出声地讲出他们的思路,例如:应当把{dy}个数和第二个数的和乘以2,然后从乘积中减去第三个数,就能得出所求的未知数。在儿童没有学会以这种整体的方式解答应用题以前,是根本谈不上让他们顺利地学习数学的。我开始逐渐地引进字母符号来代替数字,于是对应用题的议论就变得更有趣了。我们由数字的公式过渡到字母符号的公式。在四年级的学年中期的时候,发生了一个理解力最差、思考过程最慢的女孩子华里娅在脑力劳动中豁然开朗的事情。我开始觉察到:在对应用题进行个人思考的时候,这个女孩子的眼神里闪耀着一种钻研地思考的光芒。华里亚终于能够xx独立地分析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会了以整体方式解应用题。这一点成了她的自我肯定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华里娅来说,达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她的智力积极性的“起飞”,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消极性时期换来的。过去总好像有什么内在的原因妨碍着她的思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女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一定会更快地开展起来。
这种信心终于实现了。数学教师继续进行在低年级已经开始的教育工作:把独立解题作为学生脑力劳动的基本形式。教师给每一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应用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的数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专心致志地思考,深入钻研自己的题目。{dy}个学生在一节课上解了三道题,第二个学生勉强解了一道题,而第三个学生就连一道题也许还没有做完。过去,华里娅经常是{zh1}解完习题的学生之一,然而她有时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到了六年级(12岁至13岁之间),这种偶然的成功已经被稳定的成绩代替了:数学习题集里的每一道应用题,她都能解答得出。我们研究了这个女孩子的学习情况,看出她身上有一些强烈表现的个人思维的特点。华里娅似乎是分阶段来思考和理解各种相互依存关系的实质的:起初她先从思想上把握总的轮廓,把注意力集中在总的轮廓上,然后再转而研究各个细节。我们逐渐地给华里娅出一些极复杂的应用题,她都顺利地解答出来了。到第六学年末,这个女孩子成了班上数学能力最强的学生之一。教师曾经以悉心爱护的态度来对待她的脑力劳动的迟缓性。我们高兴的是,在数学上的成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培养了她的独立思考。现在,对其他学科(包括语法在内)的学习,在她来说也不像以前那么艰难了。
在对脑力劳动的指导中,我们还考虑到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具体事物跟概括之间的依存性对学生越明显、易懂,学生的主观体验就越深刻:“我在研究真理,我在发现真理,我要使它成为我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考虑课的上法时,就有意识地让少年从具体、直观的客体中看出理论的规律性、依存性、关系、规则、定律等。几何形体的模型、机械模型、动植物的标本、器官的标本——我们制作这些东西并把它们拿到课堂上来,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演示一下人们已知的真理。我们应当把具体的物品变成推论和研究的对象。这一点对于头脑迟钝的学生(像彼特里克、尼娜、斯拉瓦等人)是尤其必要的。
我们努力把数学思维的这些特点迁移到所有的课上来。抽象概念在少年期的迅速形成,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是解剖生理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而使脑的思维能力得以增强)。如果不借助抽象概念的形成来发展少年的头脑,他就会好像在智力发展上停滞了:他不能理解理论概括的现实依据,他的语言表达不清,想像贫乏,他的双手不会做出复杂的、精细的劳动动作。我终于明白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还能够胜任脑力劳动并且从中感到乐趣,而到了少年时期,学习对他来说却变成了痛苦的负担,那么这正是由于没有借助抽象思维来发展他的头脑所造成的可悲后果。儿童的智力才能到了少年期好像在慢慢地黯淡下来和趋向迟钝,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
当我明白了忽视思维修养包藏着多么巨大的危险性以后,我就决心:必须把“数学思维”这个概念所包括的那种思维特点,贯彻到所有课堂上的脑力活动中去。任何一个概念、判断、推理、法则,在学生没有理解的时候,都不应当让他们去识记。不理解的识记在童年时期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则是严重危险的,因为迅猛发育的解剖生理过程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完成的,大脑这个娇嫩的思维物质任何时候也不像这个时期内这样有可塑性,以及对抽象思维的影响这样高度敏感。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的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地思考了。
鉴于以上这些结论,我们努力做到处处用心,使透彻地理解概念在少年的脑力劳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根据少年的眼神去注意研究他头脑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我们力求使概念(它们是思维的一砖一瓦)被学生所领会,成为他们积极的认识活动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兴趣和注意力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少年的脑的“情绪区域”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兴趣就会消失,疲劳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会来临。教师的话好像已经不能进入学生的意识,学生听着这些话的声音的外壳,却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当讲授的内容充塞了过多的新材料,或者教师力求以事实、现象和事件的新奇而使学生感到大为震惊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情况。一切鲜明的、非同寻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看都是很诱人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却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待激发脑的“情绪区域”的问题。
我们首先是以掌握具体的东西跟抽象的东西的适当比例来激发“情绪区域”的。在普通的、一点也不显眼的事物中,隐含着重要的、有世界观意义的真理,应当用这一点来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对少年来说,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外加的东西,而是教材的实质本身。我们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后,就没有必要一直去刺激脑的“情绪区域”了。
能够把少年“拴住”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认为,兴趣已经激发起来即目的已经达到的标志,就是课堂上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学生们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地把声音放低,用不着使用那种专门的演讲式的语调对他们说话(顺便插一句:这种调子会很快引起学生的疲劳),而使用人们之间平常交谈的语调。
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少年过度兴奋(喧哗、手舞足蹈),这时教师就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而这么一来,则使学生更加兴奋。用紧张的、提高声调说出来的话,会使大脑两半球皮层进入某种麻木状态:学生什么也没有听见,这时候教师就非但要大声喊叫,而且有时候还得敲桌子了。在一节课上得到的这种“弹药补给”,会影响好几节课的正常的工作气氛。如果这样的课一节跟一节地上下去,那么少年就处于如此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中,以至他很可能对教师做出无礼的表示,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则感到郁闷、激怒、头疼。这样就根本谈不上从事正常的脑力劳动了。采取很原始的办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件细致的事情上缺乏教育素养,——这正是使人们感到少年是“最难对付的人群”的严重原因之一。
怎样恰当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进行关于课堂教学心理学的谈话,讨论个别学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鉴定,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力求弄明白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当少年在思考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究竟发生着什么变化?我们对于已知的东西跟未知的东西的相互关系问题也很感兴趣。实践证明,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的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如果教师的讲述里xx都是新材料,那么学生就无法把新材料跟自己的思想挂起钩来:教师本来想竭力保护的学生的思路就会中断,学生就会被一种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的感觉所控制。揭示出已知的东西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我们希望的是:学生和教师好比是在共同构筑一座楼房,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接过一块块的砖头时,要知道把这些砖头垒到什么地方去,并且能看见整个楼房,用思维来把握它,不时地站得远一点来看,把这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
71、教学方法问题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随着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的不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演讲法在文学课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而在数学课上则具有另外一些特点。对劳动过程或劳动技能的演示法,要根据劳动与理论知识的联系的性质来决定。学习自然常识时的观察法跟学习物理过程时的观察法,不仅由于感知知识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也由于脑力劳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智育的成效取决于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的运用,取决于许多细节的灵活变换,而这些细节则受着具体环境的制约,是无法在教学论里事先加以规定的。实践之所以是理论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因为在实践里才能展示出理论的全部的多方面性。
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的组织因素和教育学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就在于把知识通过某种形式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并在他与人们的道德的、劳动的、社会的、审美的相互关系中,以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信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运用知识的性质上,体现出道德发展和智力发展相统一的真正本质。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例如,在五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希腊——波斯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点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学生的进一步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道德面貌,并不取决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记忆和背诵得多么牢固。在这里,知识的运用是间接的:所运用的并不是每一个别的具体事实的知识,而是对历史事件的思想的、道德的评价,这种评价表现在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态度上,表现在他们的积极活动的性质中。
有经验的教师力求做到,使儿童对于希腊人反对外国入侵者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的赞赏钦佩的感情,永远保留在他们的意识里。教师分析历史事实,揭示教材的思想内容,是服从于教育目的的:使儿童确立热爱祖国的情感,不仅从当代的思想角度去认识历史事实,而且加深理解这些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讲述教材时可以引用教科书里没有的鲜明生动的事实。教师并不从所讲述的材料中把应当让学生记住的事件单独划分出来(有时候也会有这种必要),在课堂上并不使用那些促使学生去识记这些事实的教学方式,而是让不随意识记的规律起作用,即教师引用的补充材料(鲜明生动的事实)越多,则学生对主要的、基本的东西理解得就越深刻,记忆得就越牢固。
历史叙述法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动的事实来揭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在历史叙述法中,譬如,与数学叙述法有所区别的,就是这里没有必要在{dy}次感知教材时,就进行目的在于随意识记的专门工作。否则,就会削弱教材对于学生的意识和情感的思想影响。教师在文学、历史课上的叙述中引用的补充事实越多,学生对于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思想思考得就越深入,体验得就越深刻;而哪里有对于思想的情绪的感知,哪里就有不随意识记(它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保卫祖国的思想对于儿童是亲切而珍贵的,儿童们也常常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历史事件越是鲜明地受到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光辉的照耀,就越有可能把叙述法和谈话法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和语文教师都能根据教材的教育目的来使用谈话法,让儿童说出自己关于祖国保卫者的英雄行为、勇敢精神的感想,使重要的政治思想在儿童的意识里变成个人的信念。儿童并不是知识的消极的“消费者”,他们对于祖国保卫者的命运是深为关心的。在历史、文学课上,谈话法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在这种历史课上,没有必要让学生以熟记为目的而独立阅读教科书(除非教学和教育的目的提出这样的要求)。这种课不需要编制图表、详图、示意图之类的东西,那样会削弱课的思想方向性(要做这类作业的话,可放在复习期间和把知识系统化的阶段进行。)同样地,在文学课上着重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和美学价值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顺便地复习教学大纲的其他章节。
语法课上的教学方法则是根据xx不同的条件决定的。如果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某一章节时,他们主要是在{dy}次感知时,当堂获得知识(而后实现知识的发展和深化)的,那么在学习语法的某一具体章节时,学生对知识的{dy}次感知,仅仅好比是先学一下以后许多课的一个纲要,在以后的各节课上,这些知识的实质性的东西还要反复出现,还要经常地再来回顾{dy}次感知的东西。在这里,教学以及识记的过程,就在于对同一个概括(规则)所阐明的许多同类事实进行逐渐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在学习语法时,学生的课外实际作业(课外阅读、就某一条规则做些练习等)就具有重要意义。掌握语法是一个长期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我们在低年级和中年级的语言课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考虑到学生理解语法规则的长期性和渐进性,使学生对规则的思考跟做练习、独立地解释活的语言事实相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把“解释事实和现象”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这一方法里,知识的深化是跟知识的运用紧密结合的,这样也加强了不随意识记的作用。要想把某一材料在记忆里保持得很牢固,就要给学习这一材料分配较长的时间。对于那些用来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许多事实的规则、公式或其他概括性的原理,如果教师想在一节课或几节课里就让学生掌握它,那就不可避免地不但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是肤浅的,而且会使他们的智力变得迟钝,使他们的智慧的创造力受到禁锢。学生不会使用语法规则,正是这种匆忙地学习教材的结果。
在我们的语法课上占优势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解释活的语言事实和现象。学生通过解释语言事实和现象,来逐步地理解语法规则的实质。教师为每一条规则选编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去完成;而对于那些只有思考过更多的事实才能理解规则的学生,还要挑选一些补充性的个别作业。对这些学生,有时发一些练习卡片,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正字法材料。
在语法、数学、物理、化学教学中,以前所学过的规则、定律、公式是用来掌握新的规则、定律和公式的,因此这些学科的教师应当注意把知识的实际运用作为最重要的复习方法。
教学方法要与智育的任务相适应,这一点也决定着课的结构和课的各阶段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校全体教师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分别制定了课的结构。在制定课的结构时,我们遵循下述几条原则:
(1)把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跟{dy}次感知知识和知识的发展、深化、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巩固知识就不作为课的一个阶段了。知识的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完成专门的练习、实验室作业和其他类型的独立作业,而且包括掌握新的知识。
(2)运用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仅是使知识得到深化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途径,而且也是检查和考核知识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途径。我们力求通过知识的运用来经常获得反馈联系,即教师要不断地得到关于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每一个学生取得了什么成绩的信息。教师是否能及时地得到关于每一个学生脑力劳动情况的信息,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选择让学生运用知识的题目,是否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力量和能力,特别是考虑到脑力劳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
(3)掌握知识过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如果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某一章节的时间为3小时,那么这绝不是说,过了这3小时,学生就xx掌握住这些知识了。知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地发展和深化的。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既是在课堂上,也是在完成家庭作业以及在自学(阅读参考书、准备报告和提要等等)的长期过程中始终进行着的。为了巩固、发展和加深知识所要进行的实际作业,应当分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完成。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的课,其特点是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多样性。在一至四年级的绝大多数的语法课和数学课上,教学常常是先从实际运用以前获得的知识开始的: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规则、规律性、定义和其他概括性的东西的理解。例如,目前在语法课上学习的是非重读元音字母的正写法,教师就可以从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则的实质的许多教学方式中选择一种:让学生抄写一系列句子,解释这些句子中带有非重读元音字母的词的写法;或者,让学生从阅读课本中把带有这一类词的句子挑选出来;或者,根据一定的标志和特点把带有非重读元音字母的词分类集中起来;或者,让学生用带有非重读元音字母的词句,等等。
无论选择的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实际作业都是把知识的深化跟知识的检查结合起来的。我们对于学生就个别问题所做的回答,是不给评分的。因为经验证明,这一类的评分常常会造成一种偶然性、碰运气的风气。在低年级和中年级,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全部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创造性作业)进行了一定时期的观察以后,才给予评分。对这一部分学生,一星期内只给一个评分,而对另一部分学生,两星期内才给一个评分。经验证明,在学生的学习中,通过知识的发展和深化而把知识加以实际运用的因素表现得越突出,那么使知识受到检查的可能性就越多,而进行专门的知识检查的必要性就越少。一至四年级的教师编制了一套习题,使学生通过解答这些习题而运用到应当在小学里牢固掌握的所有的长度、重量、容积、面积的度量方法。如果儿童在解答习题时有什么忘记了,他可以自己就在这些习题里去寻找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我们在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都采用这一教学方式:那些必须让学生永远掌握、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不是脱离具体的实际知识,而是带有某种目的,在完成某件事情(如解答应用题、编写创造性的书面作业、进行实地测量等)的过程中,来让学生经常回想和复习而达到目的的。数学教师编了一套三角习题,学生在解答这些习题时,不必背诵就能记住三角函数。
小学的课的结构,是由学生在这一教学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知识是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小学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儿童学会阅读、书写、思考、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语法、数学、发展言语的课的所有各个结构阶段都包含着让学生积极从事劳动的因素,即一定要让学生在做某一件事:书写,阅读,编应用题,解习题,观察自然现象或劳动过程,写作文等。为了使儿童日后能够顺利地学习,他的书写能力应当达到半自动化的程度,即在书写时他的主要精力不是用在书写的过程上,而是用在理解和思考他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为了学会足够迅速、清楚而正确地书写,使书写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在小学期间应当在练习本里写过1400—1500页。为此必须进行一些培养书写技术和书写速度的专门练习。
在每一节以加深、发展和运用知识为目的的课上,学生都要从事创造性的作业。只有当学生学会了使用语言——即写作文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能读会写的人。只有当学生学会自己编应用题(特别重要的是编方程时表现出创造性)的时候,他才能学会顺利地解答应用题。我们的低年级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田野里、树林里去进行专门的参观,其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会发现应用题”。我们深信,如果一个学习最差的、在数学上最感困难而成绩最不理想的儿童,也开始自编应用题了,那么他的学习必定会有良好的转机。
在小学的课堂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这样一些作业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要把(一)教师的话,(二)直观形象(实物、图画等),(三)儿童的实际活动这三者结合起来。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向儿童打开通往世界的{dy}扇窗户,既要向他们讲解、演示、说明各种事情,又要教他们怎样去做。我们特别重视讲解(其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表象)、对概念的描述和说明、对操作(阅读、书写、劳动过程)的演示。在到自然界去参观的时候,注意丰富学生的词汇,让他们领会那些能够表达现象和标志的最细微的差别(例如各种花、各种气味的细微差别)的词的含义。教师很注意解释抽象概念的含义。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积累一个“抽象概念小辞典”(例如,其中包括“自然界”、“有机体”、“物质”等概念),逐步地利用各种新的事实向儿童说明这些概念。
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重视阅读技巧,努力做到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过程上,而要用在所读的东西的内容上。在每一节课上,学生都听到教师的标准的、情感丰富的表情朗读。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而且不限于朗读指定的教科书里的课文,还可以朗读各自喜爱的书籍里的材料。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全体教师得出一条结论: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那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小时(包括课内和课外),而花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0小时。教师们把这件工作在时间上加以妥善分配。
在中年级,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和深化,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在叙述、描述、讲解中,指导(即指导学生怎样独立工作)的因素越来越多,而且指导也日益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们对于中年级这个教学阶段给予特别的重视,因为它既要使学生做好继续学习(特别是自学)的准备,又要使学生做好参加劳动的准备。中年级的叙述法有别于低年级的叙述法的地方,就在于教师力求唤起少年阅读参考书的兴趣。在六、七年级,我们就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dy}次感知知识:指定个别章节(中等难度的)让学生自学;同时,独立阅读还与其他的独立劳动的方法相配合(在实验室里和教学实验园地上做实验,观察,查阅补充资料——图表、模型、表格等)。
在语法课、数学课、物理课、生物课上,运用知识是加深理解教材的最重要的途径。有时候,学生所学的知识的本质,就在于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形成一定的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的运用就尤其重要。在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体系中,都形成了把新教材的学习与知识技能的运用相结合的一套工作途径、形式和方法。语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散发一些各自不同的卡片,让学生分析卡片上专门挑选的实际语言材料,以便加深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知识,并把学生引导到准备学习新教材。植物教师在让学生学习植物的一个新的纲或科的时候,先让他们仔细观察活的客体(茎、花、根等等)。物理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思考他们观察过的某种现象的本质,同时,分析其中的新的、不懂的东西,这就很自然地引导为知识的运用。历史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包含着相当分量的学生不懂的东西;学生要弄懂这些不懂的地方,就要使用以前获得的知识。
在中年级和高年级,特别是在上课刚开始,学生着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事先对自然现象或劳动过程进行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我们认为这一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根的教材以前,学生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观察各种植物的根是怎样生长发育的。在学习物理中的机械运动形式以前,就让学生到技术修理站、筑路队、房屋建筑工地、动物饲养场去观察各种机械和机器的工作情况。教师在布置预先观察的课题时,其用意在于让学生思考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上课时利用这些观察所得的材料,就是为了揭示这些联系。学生在观察中所发觉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东西越多,他们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就越积极。
在中年级,以熟记和保持为目的的工作比在小学阶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力求做到,使各种公式、标志、测量单位、物质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其他概括性的原理,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反复出现,这些实际作业既包含着知识的深化、发展和运用,也和劳动相联系。为了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达到一定的自动化的程度,譬如代数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套xx和应用题,使他们通过解题能在3、4小时之内把乘法的所有公式都复习一遍。语法教师编制了一整套创造性默写和视读默写,让学生在五—八年级的几年里完成这些作业,以便把最重要的正字法规则都能复习好几遍。这样做了以后,就不再花费时间去复习规则本身的表述了。这种备课要求有远见性,能够看到学生在一整年内的学习,并且在时间上,在课内和课外作业的配合上,都加以合理的安排。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就要定出规划,让五至八年级学生每年完成多少复习语法规则的练习,完成多少训练书写自动化的练习。数学和物理教师每一学年都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作业,让他们在实地、在教学工厂、在实验园地、在实验室里去完成,以便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各种测量单位、公式、属性及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实际作业又是跟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例如,让学生建造玻璃温室,开掘种果树的壕沟或土坑,开辟果树和观赏植物的苗圃等。所有这些劳动作业,除了生产劳动的目的以外,还要求达到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譬如计算体积和面积等。在学校自办的肥料工厂里,学生独立地计算他们制造的肥料里所含的各种物质的百分比。在这里劳动的学生,不仅能学习生物和化学,而且能学习数学。我们深信,如果一个人的日常劳动要求他经常计算百分数的话,他对百分数必定是很熟悉的。
在中年级,我们十分重视演示法,即演示劳动过程和工艺过程,操纵机器和机械,制作教学用具和仪器的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天文学教师,都向学生演示怎样使用各种仪器和工具,同时,也给每一个学生安排必要的时间让他独立地调整(有时是拆开和装配)仪器。演示法在教学工厂里和教学实验园地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掌握劳动过程是从观看演示开始的,学生从演示中看到了高明的、完善的劳动的榜样。在劳动课上,八年级学生进行专门的实习,来学习操纵内燃机和电动机,学习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规定出{zd1}限度的要求,让他在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学习年代里,在工作室里、教学工厂里和家里的工作角里,制作出多少直观教具和仪器。
在中年级,我们也十分重视这样一些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形式,如让学生在读完书以后写书评,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写学术报告的摘要介绍等(放在七、八年级)。
中学高年级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养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高度素养,给予牢固的实际技能和技巧,培养对劳动和对知识的热爱,使学生做好自觉地选择专业的准备。因此,教学方法的特点、课的结构和体系、课堂上的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比重、实际运用知识的性质,都要与上述的目的相适应。高年级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与低年级和中年级这两个教学阶段相比较,高年级在更大的程度上独立地和有意识地去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采取更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以及(这是高年级所特有的任务)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同年龄的和年幼的同学。在高年级,理论性的技能和技巧的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致如果不在获得知识的每一步上都跟知识的运用和传授、独立的探求和猎取相互配合起来,高年级学生就无法顺利地学习。
我们在高年级放在首要地位而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明显地具有脑力劳动的下列特征:(1)利用以前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去“猎取”新的知识;以此为目的而独立地分析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2)养成独立地把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形成、发展和加深为此目的而必需的技能和技巧;为此目的而完成实际作业,如做练习、进行计算、解应用题等;装配各种机器和机械的活动模型等。(3)在自然条件下和实验室里对各种现象和过程进行研究工作。
在高年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教材内容的特点及知识的可运用性的依存关系。50年代初,我们学校在高年级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演讲—实验上课制”。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把讲解(获得、概括)理论知识的方法跟旨在加深、发展和检查知识的实际作业的方法多样化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准备一系列的课时,就要考虑到并且规划出这种结合。在这里,不可能规定出任何一种标准的课的结构模式,也不可能找出一种对所有学科或一门学科的所有章节都通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文学、历史、数学或物理的某一章节(课题)需要上一节“引言课”(即在这节课上先对本章节的全部教材做一个总的介绍,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没有上这种课的必要。
在“演讲—实验上课制”里
,演讲法(关于历史的、文学的、地理的、自然科学的内容的演讲)起着很大的作用。根据课题的内容和实际作业应占的比重,可以用一、二节或好几节课进行演讲,而把其余的时间用于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实际作业,这种实际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加深和发展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包括获取新知识,为学习新教材做准备。在一些情况下,演讲的内容可以把本课题的所有最重要的理论问题都包括进去;在另一些情况下,演讲只选取部分教材为内容,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的榜样,教会他们怎样独立地研究理论问题。{dy}种演讲一般适用于自然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化学),第二种演讲则适用于人文学科 (特别是文学)。
我校全体教师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演讲跟接着进行的独立实际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演讲是为独立作业指明方向,它不仅讲解理论问题的内容,而且指明研究、实验和阅读参考书的方法。这一点对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特别重要。有经验的物理、化学教师,总是把实际指导独立作业方法作为演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
数学课的演讲具有只有这门学科才有的一些特点。严格地说,在数学课上,纯粹的演讲几乎是没有的。在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的课上,学生总是一边听教师对理论问题的讲解,一边在思考他随手记的笔记(随录),这种笔记也就是他对演讲中所谈到的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的作业题。学生在思考这些作业题的时候,就要运用以前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对演讲的深入理解是通过独立作业体现出来的,知识也在独立作业中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演讲,其特点是讲授教材时的概括性。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总是为演讲挑选那些最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同时,教师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独立作业中进行研究和解答。例如,在复习《19世纪的德国》这一课题时,学生独立地探讨“德国封建关系的消亡过程”这一问题。教师在就这一课题进行综述性的演讲”时,告诉学生应当怎样独立研究问题,利用哪些参考资料。
地理学科的演讲的特点,是广泛引用那些说明某个国家或某一类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条件的补充材料。
在文学课的演讲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情感的因素。文学教师的演讲的中心是分析艺术形象,并且力求{zd0}限度地转达作家的描绘手段。在这些讲演中,教师经常直接地诉诸青年们的思想和感情,激发他们去深入思考某些社会现象,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心理关系。
在“演讲—实验上课制”中,新课题的学习也可以不从演讲开始,而是从学生在课堂上和在课外从事的实际作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演讲(或者让优秀的学生做摘要性的学术报告)实际上就是对该课题的学习做出总结。在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的学习中,采用这种途径是较为适当的。在许多情况下,研究文艺作品是从阅读原著开始的,这时候学生不仅反复阅读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且就作品中涉及的社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和审美问题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判断。文学课题的学习常常就从辩论开始。生物、物理、化学教师,有时候在学习新教材以前,先让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做一个简短的报告,把一些概念、公式、结论、规则、规律加以总结,从而把全体学生引导到接近于新教材的学习。
在演讲以后或演讲以前进行的实际作业,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知识的性质及其运用的形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完成。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解答xx和应用题,进行实地测量,分析各种证明的方案,编制程序(用于程序控制的模型),编写操作机器和机械的说明书,分析统计资料和数据,制作证明某些公式的模型,帮助低年级数学爱好者学习,等等。
数学教师力求做到,使学生在解答习题时,每一个人都要独立地劳动,透彻地理解教师在演讲中所叙述的理论性概括。为了使学生进行独立作业,经常挑选好几种习题方案——一般地提出4种方案。前3种难度不同的方案是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的。第4种方案则包含着某些超出大纲范围的因素,这类习题是打算给能力强、有天才的学生(对他们一般都在课外小组里进行个别辅导)做的,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出新的天才学生而设计的。作业题的分化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发挥他们的才能,激起学生的竞赛精神,并且能帮助教师在作业过程中研究和评价学生的知识。学生们都竭力要完成较难的方案,并且想用独创的方法来解答习题。学生经常先把较容易的方案解答出来,再着手做较复杂的方案,经过克服困难而完成作业。通过这种用数种方案来布置作业题的工作,就在学生中发展了相互竞赛的精神。那些最成功的、有独到见解的解题方法,被刊登在学校的数学杂志上。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课题方面的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教师在课堂上给2、3个学生(或4、5个学生)布置几道有数种方案的作业题,并在题目上标明“考查题”的记号。学生选择自己会做的那个方案把习题解答出来。在个别情况下,考查题里除解答习题外,还要求编制新的习题(图表、计算、进度表等)。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教学在照常进行,而在个别学生来说,已经在考查他们的知识了。到了一个章节(课题)学完的时候,一般来说,对全体学生的知识都有评定了。对于已经得到分数的学生,教师从以前学过的章节(题目)中挑选一些较难的题目让他们做,或者建议他们独立地学习后面将要学习的教材。
在“演讲—实验教学体系”里,在一些课上,让学生xx独立地学习新教材。在这里,占首要地位的,是让学生独立地钻研好几种资料来源,或者让他们在完成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一边读书一边研究某种现象。这一体系有助于动员学生自己去积极地获取知识。学生和他的精神世界不仅是教学法研究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法的主要动力。
72、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日益深化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是少年期的特点。无论就反映客观实际现象的领域来说,还是就思维过程的性质来说,少年的思维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情感生活与智力的联系虽然还不够牢固,但是比学龄初期更为深刻:对情感(特别是与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相联系的情感)的有意识性有了发展。
在认识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时,少年不仅注意那些明显的、易见的、作用于感官的属性,而且注意那些隐蔽的、不易觉察的属性,并且他们更多地是对后一种属性进行思维的分析。这一特点既表现在少年的兴趣上,也表现在他们的志向上,而特别重要的是,表现在他们的积极的活动中。
我们曾把同一试验反复进行了几次:把一幅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画分别拿给7—8岁的儿童和13—15岁的少年看,讲解了图画的内容。在{dy}种情况下,学生对画家所描绘的东西的感觉属性表现出{zd0}的兴趣,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学生则注意到引起某种运动、状态和斗争的内部动因。例如,在B.M.瓦斯涅措夫的画《勇士》里,7—8岁的儿童最感兴趣的是骑士们的服饰和武器的细节,是挽具和长长的马鬃,以及那块地方的荒凉阴郁的外观。而少年在这些同样的事物中,却能找出许多隐蔽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例如,他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画家描述的那个遥远的时代里,人们怎样制造出这样精细而耐用的物品(挽具、武器)?他们是否有专门的作坊来制造这些东西?为什么骑士们停在这样的开阔地带,因为敌人很容易发现他们并且用箭来射到他们?究竟俄罗斯的领土跟敌人的疆界在哪里?为什么画面上看不到乡村或城市?”
如果说7—8岁的儿童从陈列在技术小组活动室里的机器模型和装配零件中,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部件和机械的运动、操作、外部的相互联系,那么少年(特别是男孩子)最感兴趣的则是零件和部件的构造、设计、安装位置、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在看到机器、机械、联合机的模型时,学龄初期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要求把它们开动起来,他们从不活动的模型里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而少年们则相反,在看到开动着的模型时,几乎总是请求把它们停下来,以便仔细察看模型的构造,并且表现出一种想把它拆卸开来的愿望。
我们拿一些金属零件给7—9岁的儿童看。零件中有一些是经过磨光的,另一些仅仅是车出来的。孩子们对这些物品的态度,是把两种进行比较。他们说前一种零件好看,后一种零件不好看。而少年对待零件的态度则xx不同。他们最为关心的是,零件在车床上粗车出来以后又是怎样加工的。
如果说7—10岁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现象、事件的突出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形成自己对于感知对象的意见(首先是情感的评价),那么少年常常是从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特别是人)中寻找其相反的特征。例如,在一个好人身上,他们一定要找出他的不好的地方。少年还不能解释这种优点和缺点相互交织的复杂性,所以他们在评价人的时候经常会犯错误。少年身上还保留着学龄初期的总爱把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简单地分为好的和坏的、正确的和错误的那种意向。对于各种矛盾的质、方面、特征、倾向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的能力在少年身上还不具备。少年好像刚刚睁开眼睛来看世界,他会逐步地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并不像初看起来那么简单,对人不能凭最初的印象就下判断。这种想分辨事物、现象和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的愿望,既包含着少年的精神面貌的优点,也包含着它的缺点,这些优缺点在日后的发展方向,则取决于环境、教育和年长者的个人榜样。
少年的这些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对事对人持一种批判态度。少年不像学龄初期儿童那样听信教师和家长的话,不肯无条件地接受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好像在故意地找出一些理由来反驳年长者的话。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在他们的智力可能性跟他们向自己提出的具体思考任务(企图从思想上弄清楚别人对他们所说的话)之间,还有不能适应之处。
使少年的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千方百计鼓励他的好奇心。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使少年在带有研究性质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去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东西。这种认识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信念。
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间,少年们听到许多关于农业先进生产者不仅获得高产,而且改造植物性质的报导。对于反映劳动的这个方面的事实和概括,少年们有时抱着不相信的态度,他们怀疑这种改造的可能性。为了xx这种怀疑,我们鼓励少年去从事这样的劳动,使他们通过这种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检验某一种真理。这种通过劳动来检验真理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信念和使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zh0}手段。例如,我们告诉七年级学生(14岁的少年)说,有一种新的照料植物的方法即根外追肥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植物不是通过平常的方式(通过根)来吸收养料的,而是用矿物肥料的溶剂来喷洒植物的叶子。农业生产革新者的经验证明,采用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像对待一切新的、未知的东西一样,少年们对根外追肥的方法抱怀疑的态度。为了不仅xx他们的怀疑,而且确立对于用新的不平常的方法能够影响植物生长的信念,我们建议他们做一系列试验。
学生们对番茄和黄瓜做了几次根外追肥。结果大大提高了产量,并且延长了结果期。试验的顺利完成对学生有很大震动,在他们的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现在他们对新的、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的态度转变了:他们已经不是表示不信任,而是力求去检验某一真理的正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少年的兴趣常常远远超出学校教学大纲的范围。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往往是要过两三年即到高年级才能学到的。但是,无论如何,对少年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应让它悬而未决。在我们学校里,为少年们创办了一个全校性的“求知者俱乐部”。在这里,让那些发展水平{zg}的学生做关于科技新成就的报告和介绍。有时就某些问题进行理论 “竞赛”:让好几个学生就同一个问题准备报告。这些报告又会引起新的问题,激发对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求知者俱乐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和才能。有些学生在做报告的同时还表演化学试验,演示活动模型,展览在技术小组里制作的机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借助它能使学生的批判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少年力求把创造性的意图变为实际活动。
与日益发展的分析事物和现象、钻研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能力的同时,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比学龄初期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感知对象的意图,并且力求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正面特点或反面特点提出关于感知对象的看法。如果说在分析文艺作品时,9—10岁的儿童满足于详细了解故事的每一个细微情节和对人物性格的具体刻画,那么少年在类似的情况下就可能不去注意那些细节(有时候是很重要的细节)。这是少年思维的概括性逐渐强化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对少年的观察表明,他们有时是有意地不去注意细节;过分明显易见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不值得去注意的,因为要思考和理解这种东西用不着认真地花费脑力。顺便指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少年往往对逐字逐句的记诵抱着轻视的态度,他们认为那是死记硬背。少年完成一项困难的创造性作业,也觉得比背诵一首短诗更容易些。
少年的智力积极性不仅要求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识到这种劳动的智力目的(遗憾的是,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并且由此而体验到智力情感。我们考虑到这个特点,尽量使少年的智力活动集中到对事物、现象、事件的总的评价、说明和描述上。至于对细节的思考,特别是记诵和识记,则使之服从于这一明显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