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4.6 编号:1000270122;性别:女;年龄:69岁; {dy}次主治医师查房诊断:冠心病,OMI,PCI术后,心功能III-IV级,左侧硬膜下血肿伴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III期,2型糖尿病,甲状腺瘤伴甲亢 学习内容: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 发病原因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另外,吸烟、饮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Ø 急性期表现: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xx等情况下发病,主要表现是突发剧烈xx、呕吐、意识障碍,检查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扫描有出血表现,腰穿有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有在视盘周围、视网膜前的玻璃体下出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关。少数患者发病前2周内有xx、头晕、视力改变或颈项强直,这些表现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驱症状。部分病人可因脑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椎管,刺激神经根所致腰腿疼 Ø 继发性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经xx后可xx恢复健康,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可有再次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急性脑积水或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等。 Ø 影像学检查:脑CT扫描或MRI检查: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并可确定脑内出血或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或脑梗死,可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 xx Ø 内科xx ² 一般处理:SAH病人应住院监护xx,{jd1}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 ² 颅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呋塞米和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xx。 ² 预防再出血:抗纤溶药可抑制纤溶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 ² 预防性应用钙通道拮抗药:尼莫地平。 ² 放脑脊液疗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每次10~20ml,每周2次。 Ø 手术xx: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护理 Ø 急性期应{jd1}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 Ø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发现的先兆。 Ø 保证营养,调节水平衡。 Ø 有效使用剂,协助医生在下行腰穿术。 Ø 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