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特大干旱带来哪些机遇-云南干旱-西南干旱-南方干旱-干旱地区-干旱 ...

西南特大干旱带来哪些机遇-云南干旱-西南干旱-南方干旱-干旱地区-干旱原因

2010-03-26 10:59:20 阅读6 评论0 字号:

                          西南特大干旱带来哪些机遇-云南干旱-西南干旱-南方干旱-干旱地区-干旱原因

    核心提示: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特大干旱现象开始向广西、湖南等地区蔓延。从有关资料来看,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这将给农产品供求关系带来不小的影响。
  一、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不是偶然事件
  据云南省气候中心主任朱勇介绍,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出现严重缺墒状况。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云贵川藏青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基地、冬油菜面积、产量约占全国的总量的25%,冬小麦占全国总量的6%左右。另外,云南产区食糖占全国的15-20%,干旱可能导致减产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的特大干旱现象开始向广西、湖南等地区蔓延。有报道表示,广西千余万亩农作物受旱,桂西北达特大干旱;另外,西南干旱区域延伸至湖南湘西地区,据气象部门预报,湘西特别是湘西南怀化局部地区一段时间仍无降雨,旱情仍将持续。
  从有关气象专家的报道来看,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不是偶然事件。09年已经进入厄尔尼诺年,并且至少延续至2010年上半年。从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厄尔尼诺现象中,我们都发现全球大部分农产品出现明显失收的情况,并引发了农产品的大牛市。也就是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不是偶然事件。
  二、极端天气将继续导致2010年农产品供求偏紧
  导致农产品供需关系长期偏紧的主要因素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库存因素,由于连续数年的库存下降,导致粮食的实际供给在减少。其次是需求因素,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导致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增加,使农产品需求增长,而新能源等因素导致这种需求增长进一步加速。应该说,这两大因素的确定性相当高,并且是一种数年来不断发展的长期趋势,而同时由于可耕地面积有限和单产提高潜力的压制,因此中短期内供求发展的趋势不可能改变。应该说,以上两大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基本的供求关系不平衡被打破,供需关系从根本上处于长期偏紧的状态。
  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气候灾害的多发则成为这种供求紧张关系浮出水面的重要催化因素。事实上,自09年全球进入厄尔尼诺年后,农产品减产的现象层出不穷。例如,09年甘蔗、棉花、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均有减产的情况。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棉花产出下降15%至640万吨。作为世界{zd0}的棉花生产国,如此大幅的减产无疑对全球棉花供求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至2010年上半年,预计相当部分农产品将继续出现失收的情况,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偏紧。
  三、哪些细分领域值得重点xx
  具体来看,值得xx的细分机会主要有以下两类。{dy},相关减产的品种。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受灾减产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给相应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提供基础。因此,这类相关上市公司是最直接的受益概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减产严重的主要是棉花、甘蔗,玉米的减产则是局部性的。第二,低库存的品种。有关数据显示,粮食库存方面,库存消费比下降较快的是玉米、燕麦等粗粮;而小麦、稻米近年来的库存消费比均略有上升,并在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以上。非粮食库存变化方面,糖库消比历史{zd1},棉花库存快速下降。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西南特大干旱带来哪些机遇-云南干旱-西南干旱-南方干旱-干旱地区-干旱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