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华中铁撬开30年财源- 首要影响力- 《英才》 - 杂志汇(品牌杂志 ...
  


  文|本刊记者 贺大卓/编辑|严睿     出处|《英才》杂志7月刊

      大型央企国航、东航、中铁、中铁建等去年接连爆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汇兑损失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xx。中国中铁(601390.SH、0390.HK)2008年9月30日发表告称,因公司外汇的结构性存款、特别是汇率迅速下跌的澳元造成的影响,公司发生了人民币19.4亿元(约合2.84亿美元)的损失。同期,中国铁建(601186. S H、1186.HK)也表示,因外汇贬值,在三季度蒙受了3.2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对于这一事件,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长石大华对《英才》记者坦言:“国际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我们受到了重大的国际影响,有外币在外面,肯定有风险,这是不可抗拒的。人民币对相应的外币都在贬值,即便钱放在那里不动,也要自然贬值。”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限制因素的影响,使许多中国企业海外的金融资产遭遇汇率振荡时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增大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汇兑风险。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批准中国中铁将100亿外汇结汇调回国内使用。

  在今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报告中,中国中铁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加了80%,营业额同比增长了60%,这一重大的利好消息,吊起更多投资者的胃口。自国家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整个资本市场对基础建设类公司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铁道部提出,2012年前,铁路基建年均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一消息,给在中国铁路建设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中国中铁,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想象空间。

  盛宴已经开始,中国中铁蓄势待发。石大华粗算,今后三年,仅我国铁路计划总投资规模会超过3.5万亿元,重点建设一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无疑,占据我国铁路建设40%-45%份额的中国中铁将是大赢家。同时,高速发展的城市地铁、高速公路、市政建设,也让中国中铁如虎添翼。

  面对市场的突然放大,有外界开始担心中国中铁的资源和产能不足,但石大华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对此,他打了一个比方,“中国中铁有着充足的科技、设备、人才和品牌实力,社会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动脑子想办法,充分利用杠杆原理。一个人背不动1万斤,我们要用杠杆把它撬起来。”

  石大华说:“中国中铁既是一个忠实奉献者,也是一个直接受益者”。

  在这轮不少学者认为可与美国当年的“罗斯福新政”相提并论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确实使一批基建企业受益。那么,他们将如何调整企业战略?他们的投资会流向哪里?他们对所处的产业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他们自身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革?他们是否做好未来政策回调的准备?本刊{dj2}追踪中铁的演变,亦在探索中国的产业龙头是如何应对中国商业史上正在发生的巨变。

  3.5万亿大投资如何撬动

  石大华要求中国中铁迅速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准备大干,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干好。

  在中国中铁员工都摩拳擦掌的时候,中国中铁高管则显得冷静许多,对于很多投资者询问4万亿投资里中国中铁能获得多大份额时,他们的回答比较审慎。

  “我们希望公司是一个均衡、持续的发展,而不是跳跃式的发展。一方面,我们不敢保证项目资金能xx到位,工程款的回收对我们来说可能面临着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开这么多项目,我们就需要配更多的设备,但如果出现政策回调,设备无法合理衔接,必然出现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对外租赁也没有市场。”在这些话语中,无疑能读出中国中铁的高管层已经意识到了机遇中的风险。


郑重声明:资讯 【石大华中铁撬开30年财源- 首要影响力- 《英才》 - 杂志汇(品牌杂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