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0}挑战是什么? 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_春卷_新浪博客
(2010-04-03 15:05:07)

由于昨天回到上海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只是简单的发布了一篇柯达发布会新闻通稿与几款新机的简单介绍文字(详情请看:<>一文)后便休息了。今天早上起来整理照片以及昨天对于柯达几位高层的专访文字,觉得还是颇有一些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坦率的说,柯达这几年来通过伟创力开发生产的产品一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承认它们的产品xxx很高,在使用上其实也很方便,但对比日系品牌的产品,柯达相机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使用感受抑或最终成像质量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当然,由于柯达产品本身的品牌优势依然存在,再加上我前面所说的xxx很高(如此xx的千万像素入门机只要几百元,比很多国内品牌还便宜,效果也不错),所以它们在二三线城市市场其实销售的还算不错,但对于北上广这些大都市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选择日系或者韩国三星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不过,这次柯达发布的几款相机,尤其是旗舰SLICE多少给人一种“终于像样了”的感觉。这款相机在外观设计上相当靠近日系同行目前正在流行的超薄一体化设计(17mm厚),5倍光变带防震的施奈德镜头,全金属外壳且还有紫红、黑色、银色三种选择。说实话,这款机器拿出去与任何一款目前主流的日系时尚卡片机相比在外观上都不会逊色,而它机背上的那块大屏幕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很奇怪,柯达死活不肯给出这块3.5英寸16:9画幅的大触摸屏的实际分辨率是多少。我查阅了中英文的官网与新闻稿,似乎柯达都特地没有标注这块屏幕的实际分辨率。我个人估计这块屏幕在分辨率指标上估计并不会太惊人,或许也就是23万样子,但事实上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却非常不错!我之前也看过诸如三星在NX10机背上使用的AMOLED屏幕,那屏幕尽管指标很厉害,但实际看起来的“惊艳”程度却{jd1}比不过柯达SLICE上的这块屏幕——大、艳丽、细节丰富,我们可以把大量称赞LCD显示效果的词句都送给它。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这块触摸屏为电容式,所以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指轻松的拖动转换显示图片。由于采用了某种类似“直觉式”操作设计的关系,用户点击屏幕的不同位置产生的操控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手指在屏幕上滑过,于是照片就一张张随着你手指移动的速度转换;如果你一直按在屏幕边缘,则相机会飞速的全屏快速浏览照片直到用户松手为止。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柯达对于这款产品的理念在于存储、搜索和分享,这也是该款产品打出“不只是相机”口号的原因所在。SLICE机身内带有2GB的存储空间,所以你可以把它当做你的随身相册使用。按照柯达的说法,该相机最多可以存储5000张照片,当然也能拍摄720p规格的高清视频。更强大的是,依托人脸识别科技,用户可以让相机自动检索照片中的人脸并自动标签分类。以后你想在内存里数千张照片中寻找某人的形象时,只要检索预先输入的人名,相机会自动列出内存中所有带有这个人脸的照片来。感觉是不是很高科技?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在另一方面,柯达与SLICE同时推出的几款M系列新机或者是具有三米潜水功能的防水DV ZX3也终于摆脱了过往柯达样式传统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外观设计,大胆的采用了彩壳方案,性能且不去说,至少在外观方面追上了时尚脚步,比过去单一的银或黑色外观漂亮许多。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发布会后,我与国内几位媒体朋友上到发布会现场二楼对柯达消费数码影像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傅志君先生等柯达高层人员进行了一次简短的QA专访。柯达方面一方面坦陈自己目前依然经历着比较痛苦的转型阶段,同时也颇有信心的表示今年将把市场从二三线城市转移到一线大都市上来。傅志君先生甚至透露柯达今年的营收目标至少要比去年翻一番。

我也提出了关于柯达在未来是否会重新回到DSLR或者进入EVIL市场的问题,柯达这次算是首次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年之所以退出DSLR市场是因为觉得机身和镜头体系都不在自己手上,所以即使开发DSLR也赚不了太高利润。所以,他们当时决定索性退出DSLR市场,一心一意的去搞CCD开发;但是,如今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用户对DSLR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EVIL的出现也使得柯达有机会自行掌控机身开发,因此柯达美国总部方面正在积极研究是否要重新杀回消费DC以上级别市场的可能。用户所需要的,便是柯达所要制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柯达进军EVIL也不是没有可能。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在专访中,有记者朋友问到傅志君先生觉得柯达中国目前{zd0}的挑战是什么,傅志君先生回答道他觉得目前{zd0}的挑战是如何把柯达对于影像产品的一些理念传递给中国消费者,或者说让中国消费者接受。

我对于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事实上,柯达中国过往产品在外观设计或者市场运作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是一个“理念是否能够被接受”的问题。柯达一直坚持创始人伊士曼柯达先生所说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其他都交给柯达”这个产品开发理念,所以产品在外观设计、功能设定上都尽可能的简单与易于操作。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柯达曾经在国内投放的一些数码相机产品几乎是xx“自动”,用户根本无法调整白平衡、iso等等设定,这一切都由相机自动完成。这种产品在美国市场大受消费者欢迎,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会觉得自己的操控权被柯达剥夺,或者认为这台相机的功能没有日系产品丰富,所以他们宁可花费更多的价格去购买那些系统设定繁杂、自定义设置看起来很细致的日系产品。

既然花费同样的价钱,自然要买功能更多的产品——这就是中国普通消费者的思路,尽管他们在实际使用中也从来不曾设定过什么手动白平衡。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柯达在本次发布会上也谈到目前已经到达家庭用户选购第二台数码相机的时代了,但他们却认为购买第二台相机的用户会为家人选择功能简单,操作简便的产品——言下之意是家庭的{dy}台相机可能是男主人选购的,功能复杂和强大,第二台则是为女性成员或者孩子准备,以简单易用和充满乐趣为主导。我不能不说这个思路有一定道理,但值得深思的是几乎目前所有日系厂商都认为家庭的第二台相机应该是为男主人过往产品更新换代而购买的,性能更加强大,价格更加昂贵的DSLR或者EVIL。所以现在日系企业正在全力开发DSLR和EVIL,即使是消费DC性能也朝着专业化高级化方向去走。

柯达与日系企业对于“家庭第二台”相机性能需求的观点差异是如此之大,到底谁才是真正把握住了市场需求的脉搏呢?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再拿机身外观设计来说,柯达过往产品主要是针对手掌较大的欧美用户开发,因此体型中等价格低廉的C/M系列相机比较受欢迎,而卡片机的市场则相对较小。但到中国,一线城市对于卡片机尤其是外观时尚的超轻薄卡片机的需求大的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柯达总部人员之前所不曾想到过的——对于中国用户相对较小的手掌来说,卡片机的握持手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相机外观是否时尚个性才是最要紧的。所以类似SLICE这样的产品如果能早一年投放,柯达中国的业务可能就会有更大起色;

还有,柯达在SLICE和新发布的M/Z系列产品中都重新大谈红色“share”键的作用。柯达认为,拍摄的好看照片光一个自己一个人欣赏并不够,只有把这些好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王道。所以,柯达相机用户理论上拍摄完照片,只要把相机连接上电脑,然后按一下SHARE键,你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就能自动上传到指定的Youtube、facebook、flickr等网站上与家人朋友分享。但是,这只是理论上——这个功能对于海外用户来说当然非常受欢迎,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却只能水中望月,纯粹当做摆设来用了。柯达相机在中国市场上的share键只能用来把照片发送到某个邮件地址了。那么,如何让柯达share功能在中国得到“本土化”应用,能否让诸如优酷、土豆、新浪微博、网易相册等网站来替代Youtube、facebook、flickr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zd0}挑战是什么? <wbr>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

此外,柯达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SLICE内部的智能人脸检索程序使得照片的检索与整理不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乐趣,这对于每日要为大量样张整理归类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柯达又提出在美国家庭里,这种整理照片或者是“掌控全家人回忆”工作的通常是家庭主妇,是母亲,所以SLICE的简单易用、触摸操作就是为妈妈们准备的。我对于这种观点在中国能得到多少认同表示极大怀疑——在中国,摆弄数码相机和电脑{jd1}都是男人的活——要么是父亲,要么是儿子,家庭中女性成员参与这种电子文件存储、检索、分类工作的可能性应该并不大。

用四个字来说明为什么过去柯达产品与市场理念在欧美市场能够得到用户认可,而在中国或者亚洲市场就显得比较尴尬的原因,那就是“水土不服”。好在从本次柯达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得到的信息来看,柯达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SLICE等产品设计上有所改进,同时领导人也的确把“将柯达理念传递(教育?)给中国消费者”作为其{zd0}挑战,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小小的期望一下柯达中国能在这个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完成他们的既定目标,甚至在不太远的未来重新让柯达回到主流数码相机厂商的行列中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zd0}挑战是什么? 有感于柯达2010新品发布_春卷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