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开发的隐形翅膀

林下开发的隐形翅膀

2010-03-29 08:13:07 阅读8 评论0 字号:

    林下开发的隐形翅膀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根据各地林地现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林地立体经济,以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民增收;以科技为支撑,充分提高林下经济科技含量,增加林下产品附加值。

       目前,我国林下种养业的科技含量普遍偏低,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林下产业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尚不到位,林下产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因此,提升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搞好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加大科技支撑,保证林地立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提升科技含量

       加快林下资源综合开发

      科技是{dy}生产力,同样,科技在林下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目前林下经济建设科技支撑力不高的现状,我们应该转变思路,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林地立体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林下资源综合开发。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中共云南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林业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关键在政策,希望在科技。要坚持科技兴林的方针,逐步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发挥好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突破、带动、支撑和xx作用,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在带动产业上找出路。可以通过发展林下种养业,提高林业经济产出,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二要发挥科技的xx作用,在技术创新上找方法。要靠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帮助农民掌握营造林实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林业经济收益。三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技术攻关上下功夫。特别要加强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力争在短期内使林业科技进步取得大的突破。

       加快林下资源的综合开发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广东茂名国营播扬林场2008年林下养殖先后出现了鱼禽畜疾病感染个案,林场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救治,由于防控及时,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草珊瑚种植示范项目在三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下,2009年新营造草珊瑚近自然GAP栽培的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360元。目前,三元区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项目已被列入福建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此外,在科技的支撑下,四川省青川县林地立体开发示范园区生产的“跑山土鸡”、具有青川特色的森林蔬菜、青川黑木耳等林下产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有效地带动了邻县林下经济发展,促进了林地经济开发向纵深发展。

       拉长产业链

       提高林下产品附加值

       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是一种新的绿色循环经济,只有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和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地提高林下产品的附加值,切实达到林兴民富,才能使林农积极投入到林地经济立体生态开发中去。

       目前,我国林下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够深入。林下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林下经济产品的开发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加工工艺缺少新技术的应用;销售渠道、网络单一,产业链条不够深入。导致产品单一、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尽完整。专家指出,只有解决了林下产品的新产品开发及后续加工问题,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林地立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林地立体经济兴林富民。

       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左家林场为例。该林场建场初期,山野菜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认知程度不够,连续两年亏损。后来采用了比较、筛选的方法,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掌握了生产核心技术,由生产水包装产品,转向生产更环保的冷冻山野菜产品。新产品推出后,深受人们青睐,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

       创新复合经营模式

       合理布局林地经济结构

       林地立体经济的开发要求林地复合经营模式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产品高附加值的{zj0}水平。这就要通过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合理布局林地经济结构,不断提高林地经济项目的科技含量。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林下经济结构,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林产品生产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地立体经济的发展潜力,对林地立体经济发展区域特色进行合理布局,确定远期和近期发展目标。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林间种植、养殖模式,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林地立体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以科学促发展,以科技创新促林下产业结构创新。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研制出适合平缓的坡地或沙地发展的“两行一带”林草复合经营模式,适宜在丘陵区、阴山山地、黄土丘陵区推广的生态经济沟建设模式,适合在年降雨量不足200mm的干旱地区推广的人工营造梭梭林接种肉苁蓉模式等一系列林地立体经济复合经营模式,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内蒙古林业适用技术推广覆盖率已达70%,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其中,“两行一带”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了边行效应,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突出,该模式的研究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模式,每亩接种成功的梭梭林可产100公斤~250公斤的苁蓉,亩收入可达2000元~5000元。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林下开发的隐形翅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