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2010-03-22 15:10:49 阅读6 评论0 字号:

                                                     碧阳镇石亭小学  汪曙光     2010.3.18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下)1 《杠杆》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桶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桶盖最容易;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认识杠杆上的三个点,省力(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空奶粉桶、螺丝刀、铁钉、电工胶钳、扳手、鹅卵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奶粉的桶盖打不开时,用什么方法把它打开?

2.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方法。

3.教师小结:(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1.杠杆”。(板书)

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1.实物展示:一个空的奶粉桶。

提问:如果要打开奶粉的桶盖,用什么工具最简单、方便?(书上工具)

2.学生讨论。师生小结:用螺丝刀这种工具最简单、方便。

3.分组实验。用螺丝刀打开奶粉桶,并仔细观察桶盖及螺丝刀各部分位置的变化。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教师点拨:螺丝刀伸进缝隙后,向下压螺丝刀的一端时,插入桶盖底下的另一端会怎么样?奶粉桶凸起的边缘有什么作用?

6.对比思考:奶粉桶无凸起的边缘,罐盖容易撬开么?(铁钉)。

7.揭示: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螺丝刀上人用力的点是动力作用点,承受重物的点是阻力作用点,起支撑作用的点是支点。(画一画示意图)。

8.再次实验观察并找出杠杆上的三点即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

9.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工作的(跷跷板、剪刀、硬棒撬石头、压水井、铡刀、起重机吊臂、瓶盖起子等)

三、再次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1.学生猜想: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

2.学生交流:省力,不省力(费力),不一定。

3.教师引导:到底怎样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

4.实验演示:用杠杆做个“起重机”进行搬运石头的实验,注意分别选定杠杆上几个不同的支点,感受动力是否一样?

5.组内说一说实验中的感受。

6.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远离阻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也就是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靠近阻力作用点(即远离动力作用点),这样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

7.学生示范并画省力、费力杠杆。

8.说一说生活中的杠杆,哪些是省力杠杆?那些是费力杠杆?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合理、安全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杠杆》教学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