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3 09:25:55 阅读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941年3月,英意两国为争夺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出海口,在马塔潘角海域展开了一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zd0}规模的夜间大海战。这一战役力挫了得意法西斯的战略锋芒,使英国舰队控制和封锁住了意大利出海东进的大门。
1940年6月11日,意大利与德国一起投入侵略战争。11天后,法国陷落,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指挥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是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汉爵士。这位在英国海军中被称为伟大的{ldz}“ABC”的海军上将,对夺取和保持地中海的制海权抱有十足的信心。他一方面下决心守住马耳他岛,一方面准备采取积极的作战行动,寻机痛歼意大利海军。
暗度陈仓
1941年,英国人发现,自3月25日以后,意大利正在加强对英国地中海舰队,特别是亚历山大港的侦查活动。与此同时,坎宁汉也接到了潜艇发来的报告,得知意大利舰队已经出航,于是他立即命令加强空中侦察。3月27日,坎宁汉收到水上飞机发来的报告:“由艘敌巡洋舰,1艘驱逐舰出现在西西里岛东端以东80海里海域,正向克里特岛行驶……
敌人来的如此之快,使坎宁汉大吃一惊,他果断命令正在海上航行的运输船队(正载着xx在克里特岛以南向比雷埃夫斯港航行)天黑前继续前行,天黑后按原路返回。同时命令从比雷埃夫斯港向南开进的运输船行期取消,天黑以前,战列舰在港内集结待命。
坎宁汉的这一举措果然迷惑了敌人。当天下午2点,1架意大利侦察机掠过亚历山大港上空时打回报告说:看见3艘战列舰、 2艘航空母舰和数目不详的巡洋舰停泊在港口内,很明显,英国人还蒙在鼓里,丝毫不怀疑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然而,在这一系列假象下面,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准备正在悄悄地进行。英国人正在巧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当天下午,坎宁汉上将提着手提箱大模大样地上岸了,同时,主要的参谋人员也都离船登岸。这样一来,岸上的居民以及意方的谍报人员,就都被蒙在鼓里了。而此时此刻,正在爱琴海担任护航任务并由海军中将威佩尔指挥的巡洋舰分队已得到命令,于3月28日早晨到达克里特岛以南20海里和加夫多斯岛以南30海里的海域待命。英国舰队士气高昂,虽然水兵们对这次战役的具体行动并不了解,但他们却预感到正处在一次大战的前夜,人人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互设陷阱
3月28日早晨7点55分和58分,英、意两支分舰队相继发现并识别出了对方。威佩尔心里很清楚,对方巡洋舰上装的8英寸口径的火炮,其射程超过他自己的4艘巡洋舰上的6英寸口径火炮,而对方在航速上要比自己快2.5节,因此当即决定将全舰队向东南100海里处的坎宁汉舰队主力驶去,把敌人引到主力那里去。
威佩尔的对手是桑森尼蒂海军中将,他奉意大利舰队司令的海军上将伊亚金诺的命令前出搜索警戒。桑森尼蒂对威佩尔穷追不舍,双方的距离不断缩小,意巡洋舰上的8英寸大炮开火了,揭开了这场遭遇战的德序幕。距离更近了,英舰开始还击。然而,双方的炮火都未能给对方造成损失。
40分钟后,意舰突然停止炮击,调转航向往西北方撤去。
追,还是不追?威佩尔经两分钟思索,毅然反退为进。
他不知道,伊亚金诺也为英国巡洋舰队设置了一个陷阱。正像他已为英国人设好陷阱一样,他怀疑威佩尔的小舰队是坎宁汉放出的诱饵。当他得知威佩尔已追过来时,不仅喜上眉梢,这下可以反客为主,对英舰进行钳攻击。
威佩尔见势不妙,立即掉转航向,一溜烟向东南方向全速撤去。威佩尔舰队转向未完,一排354毫米口径的巨型炮弹落在他的舰队中,溅起的水柱打上甲板。
形势越来越危急,撤退中的桑森尼蒂舰队也急速转向,直插右翼。英国舰队眼看着落入包围圈,毁灭只在一瞬间!威佩尔毕竟久经沙场,迅即从惊恐中清醒过来:“施放烟幕,全速撤离!”
可谓“天不灭曹”,借助幸运的东北风,威佩尔的舰队被大片的烟幕遮了起来。不过,处于编队最前的旗舰“格洛斯特”号却暴露在外,很快遭到集中攻击,一发炮弹命中前甲板,意大利两支舰队在两翼追赶,威佩尔仍未脱离危险。
天空响起震耳的轰鸣声,8架舰载鱼雷机抵临上空。为了挽救身处绝境的威佩尔,坎宁汉毫不犹豫地打出了{zh1}的杀手锏,向意舰连续施放了几枚鱼雷,全部落在离这艘战列舰200米外的海面上。
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是形式发生了好转,使意舰处于九死一生的困境,威佩尔乘机逃之夭夭。心有余悸的伊亚金诺急忙下令停止追击,全舰返航。
海上追逐
坎宁汉在伊亚金诺后面紧追不舍。坎宁汉知道,意舰载航速上占有优势,除非采取有力措施来迟滞敌舰,否则自己是追不上伊亚金诺的。现在只有飞机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他一面不断派出飞机侦察,一面派出飞机袭击敌舰。
皇家空军的高空轰炸已使意大利人难以招架,而来自“可畏”号航空母舰上的鱼雷更给他们至关重要的一击。19点15分,伊亚金诺下令向正西方行驶,企图通过队形的机动变化,摆脱英国人或打乱他们的进攻计划。15分钟后,英国飞机借着夜幕的掩护迅速地扑向了目标。意舰开始骚动起来,海面上到处都是大片的浓烟和急速转动的探照灯光,天空中是高射炮织出的火网……伊亚金诺接到海军总部的的通告,说他后面75海里处有1艘英国旗舰,但他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旗舰只是一群伺机进攻的驱逐舰分队,实不足患。当他知道作为意主力的“波拉”号巡洋舰在刚才的空袭中被命中一枚鱼雷,已经xx失去了机动能力时,他毅然决定,不惜冒险,派“波拉”号所属的{dy}巡洋舰分舰队司令卡塔尼奥中将,率“波拉”号的姐妹舰“扎拉”号和“阜姆”号,并配备4艘驱逐舰,组成一支救援编队,迅速沿来路返回。
伊亚金诺的错误决定使他一步步走向深渊——正向一直追赶他们的英国主力舰队一步步地接近,主动把猎物送到坎宁汉的陷阱里去了。
重炮出击
前卫舰搜索雷达的荧光屏上,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光点。
“发现情况不明舰只,距离5海里,停止不动。”
坎宁汉分析,这可能是黄昏被击伤的意舰。他不愿为此动用主力,指示分出三艘驱逐舰,施放鱼雷击沉它。
就在他调整部署时,新的报告又来了:
“舰只6艘,向我迎面而来!”
来者正是卡塔尼奥的回援编队。它们仍在黑暗中拉开间隔,搜索前驶。一边派出了望哨观溅四周,希望能发现自己的伙伴,或者能看到海面上闪现出呼救的信号。它们不知道,远在10海里以外,就有人将炮口对准了自己。
一场盼望已久的海战,即将在未曾预料到的时候发生。坎宁汉顾不得多想,命大小19艘战舰,沿来舰方向,排成一路纵队。航向调转40度,以便发挥前后主炮的火力。陷阱的大门洞开,专等猎物进来。
距离只有3000米时,突然,两艘驱逐舰上的强大光柱交叉照住了“阜姆”号,几乎在这同一瞬间,三艘战列舰的24门381毫米巨炮和所有舰上的中小口径炮一齐开火,海天被映得通明如画。如此突然的袭击,如此近的距离,甚至无需xx瞄准,这在海上战列舰的炮战中从未有过。“阜姆”号来不及反应,很低快被敲成一堆废铁。在漫天大火中,舰身开始倾斜,慢慢地没入波涛。
“波拉”号和两艘驱逐舰也遭同样的命运。舰上的炮手被迎面的探照灯光照得睁不开恨,根本没弄清自己的对手。另两艘跟在后面的驱逐舰,舰小转身快,高速逃开了。
仅仅3分钟,即在3月28夜的10时27分至30分,一场壮丽的海战被写上了不朽的海战史册,意大利人的悲剧接踵而至。
战例分析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人就敏锐地认识到,夜战将是未来海战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舰队进行了非常认真全面的夜战演习训练,并且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与夜战有关的棘手的技术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夜战做好了装备上的准备。例如,大军舰上安装了光阑可变的光闸,可以在不需要暴露之前避免暴露光束;安装了埃弗谢德探照灯控制系统,可以使军舰在暴露探照灯之前就能找到正确的目标方位……有了这些条件,英国人就满怀信心地一改过去力免夜战的习惯,利用夜战积极寻找战机歼敌。
相反,意大利海军却拘泥于以往的战争经验,没有预见到未来海战的这一发展趋势,仍然错误地认为在海战中重型舰艇之间的夜战是不现实的。他们固执地认为,巡洋舰或战列舰分队在夜间总是有驱逐舰在前面护航,遇到敌人时就适时发出警报,后面的大型军舰就可以有机会改变航向,避免在大型舰艇间展开危险的夜间混战。基于这种考虑,他们所关注的仅仅是如何发挥并完善由驱逐舰所进行的夜间鱼雷攻击,而其大型军舰却没有进行夜战装备,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训练上都是如此。其大型军舰上仅仅装有装备齐全的防鱼雷武器,仅仅给那些发射鱼雷的武器配备了防闪光用具,而那些重炮却连防闪光器也没有配备。
伊亚金诺上将后来痛苦地认识到:“……为了使用大口径炮进行夜战,有必要解决许多问题……有必要考虑必须把所有的炮准确地瞄准同一目标,以避免危险火力的分散,这就意味着要有新的器械、新的通讯装备,要重新改制火力控制系统和测距仪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不能临时凑合,这需要在和平时期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验。”
在马塔潘角战役中,意军输给了在海上和空中力量上均逊于自己的英军,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对制海权和制空权的认识不足,相反,他们对二者都是十分重视的,而且是有可观的实力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起来考虑,并且在实际作战中整体运用,而是将二者割裂开了。在海军的战役范畴内,制海权与制空权既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战的手段,它们在通常情况下构成了海军战役的作战中心。围绕着对制海权与制空权的争夺,海军战役产生了一系列不同样式的作战行动,这些行动的成败最终都反映在制海权与制空权的得失上。海战的主动权属于在整个战役空间对海空作战行动实施严密筹划,整体协调的一方,属于掌握了整个战役空间控制权的一方。海军战役的这一特点和发展趋势,已经被马塔潘角战役中英方的辉煌胜利和意大利的惨败所证明。
海上夜战场是需要不断认识和开辟的作战领域。与陆战场相比,在广阔的海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尤其是对大型军舰或庞大的舰队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夜幕就成了海战场上{zd0}的“遮蔽物”了,但同时也是海军兵力活动的一大障碍。尤其在技术装备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作战双方一般都避开大型军舰或舰队之间的夜间接触。随着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战争激烈程度的增强,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夜战的技术装备和进行夜战的战术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英国人正是在这一方面{lx1}一步,才在马塔潘角战役中战胜了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