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雾区诱导方式研究

国内雾区诱导方式研究

2010-03-24 11:08:44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来源:

一般来说,浓雾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限性等特点。尤其是在对公路的影响方面,浓雾的区域性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浓雾经常发生在一些地势低洼、潮湿或公路两旁有水田等特殊地段,高速公路上因雾造成的交通事故,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些路段。2007年入冬后,天津市有关高速交警统计,途经天津的高速公路共有七处易出现雾团,分别为京津塘高速公路杨村以北61公里附近、78公里附近及110公里至130公里段;京沪高速公路40公里至51公里处;唐津高速公路59公里至84公里和153公里至186公里处;津蓟高速公路30公里至60公里处。

  统计数据也表明,这些团雾易发区域频发车辆追尾交通事故。

  长期以来,业界对高速公路雾区行车安全给予了极大xx,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对策研究和试验。据调查得知,目前国内已经安装雾区预警和诱导的路段有如下两种典型情况。

  广东省的主体方案

  广东省有关部门在高速公路雾区预警和诱导系统设计中,采用了以下雾区监控、管理措施:(1)在雾区前方设置静态的交通标志,提示驾驶员即将进入雾区,应减速慢行。设置可变限速,以随时根据能见度调整限速值,限定车辆以安全的速度通过雾区。(2)在雾区内合适地点设置了多处能见度检测器和气象检测器,采集雾区内不同地段的能见度信息,为根据能见度与车速的关系确定限速具体值提供原始数据。同时将数据通过通信专线传送给广州气象所,供其做雾天的预警预报。

  (3)在雾区道路两侧根据平曲线半径以合适间距设置雾灯(黄色),当能见度小于150米时启用,让驾驶员在大雾条件下也能正确的确定道路的走向,诱导车辆的正常行驶。(4)在行车道边缘线上加密突起路标,车辆在越过时会发生震动,提示驾驶员回到行车道行驶。(5)在雾区路段加密设置检测线圈,目的是能根据线圈流量及时发现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设置监控外场摄像机用于判定交通事故的规模和类型,为及时进行事故处理和信息发布提供事实依据。(6)设置可变情报板用以发布诱导交通的实时信息,这些情报板可以将广州气象站做出的雾天预报及时发布给驾驶员,在有雾天气条件下按雾区策略来发布适当信息,将交通变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通过设置上述动静结合的设施,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给驾驶员,控制车辆在有雾天气下的行驶安全。而且运营单位还能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做出及时反应,缩短事故后的紧急救援时间,避免路段的交通阻塞和二次事故的发生。

  邵三高速公路南平段雾区诱导方式

  福建邵三高速公路南平段有六个浓雾区,其中一个浓雾区——朱洋隧道江西侧洞口至闽赣收费站之间600米路段,由于浓雾出现最为频繁,通车至2006年10月已发生两起交通事故。有关人员在该段安装72盏雾灯,作为诱导系统应用的试点工程。

  朱洋隧道和闽赣收费站之间路段灯诱导方案,是利用现有的朱洋隧道口一台摄像机和闽赣收费站内广场两台摄像机作为雾况信息采集单元,监控员通过这三台摄像机的图像判断是否有雾,再通过电力监控控制PLC开关雾灯电源,从而控制雾灯诱导系统的开启和关闭,为驾驶员提供雾灯诱导服务。

  在路段行车方向两侧安装雾灯,每隔30米一对,每盏功率为15瓦,自由闪烁式,安装高度1.2米。实践证明,这种雾区诱导系统效果显著。没有使用雾灯诱导系统前,2006年1月至12月发生两起交通事故,而试点段使用雾灯诱导系统后,2007年1月至12月,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安装有雾灯诱导系统的路段,雾区行车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由于朱洋隧道和闽赣收费站之间路段雾灯诱导系统试点成功,有关部门现已在与江西接壤的福银高速公路起点,至上村隧道洞口,共计六个浓雾区域4公里(双幅)安装了520盏雾灯诱导系统,其中箭头雾灯49盏。这些雾灯诱导系统投入使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xx了原来雾区封道带来的安全管理隐患和社会负面影响,达到高速公路雾天不封道行车的目的,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

  国内雾区诱导系统总结

  归纳起来,国内有代表性的雾区诱导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采用车载设备,发射无线电波对前方车辆的距离进行测试,通过设备上的屏幕显示参数,提示驾驶员保持车距;(2)接受前车车载无线电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与车辆刹车冲击力报警结合起来,预先设定好前后车辆的安全距离,超过安全行车距离后车载设备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减速和安全避让;

  (3)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为车辆安装车载测距装置和防撞探测遥控器,来解决雾区不封道行车问题。

  以上几种类型的雾区车辆诱导方式,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难于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无线电技术一般采用微波做发射源,微波的技术特点是测移动物体。在高速公路雾区诱导系统中,如果采用车载微波雷达去测前方车辆速度和车距,微波车在弯道时必然会遇到护栏和树木等固定物体的反射波,引起雷达设备的误判;另外,车载雷达设备的固定也是一个难题,车辆是移动的,雷达设备会随着车辆的颠簸不断移动,造成误判。

  另外, 高速公路是一个庞大的网络,驾驶员进出收费车道后,车辆在几千公里高速公路上任意行驶,各路段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何时何地发生浓雾心中无数。要求每位驾驶员配置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设备,车主显然不可能同意。而在各收费站收、发雾区安装车距检测设备,设备的管理又非常困难,在实施中资金投入将十分巨大,运营成本远远超过因封道而造成的通行费收入,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因此,目前此类设想也只限于书面探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国内雾区诱导方式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