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系统硬件抗干扰常用方法实践(一)_鸿远_新浪博客

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 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
 
2)传播路径。指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扰传播路径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如:A/DD/A变换器,单片机,数字
IC,弱信号放大器等。
 
干扰的分类
  1.1
干扰的分类
 
干扰的分类有好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噪声产生的原因、传导方式、波形特性等等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的原因分:
 
可分为放电噪声音、高频振荡噪声、浪涌噪声。
 
按传导方式分:可分为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
 
按波形分:可分为持续正弦波、脉冲电压、脉冲序列等等。
  1.2
干扰的耦合方式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是通过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对测控系统产生作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看看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之间的传递方式。干扰的耦合方式,无非是通过导线、空间、公共线等等,细分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耦合: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统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比如干扰信号通过电源线侵入系统。对于这种形式,xxx的方法就是加入去耦电路。
 
2)公共阻抗耦合:
 
这也是常见的耦合方式,这种形式常常发生在两个电路电流有共同通路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耦合,通常在电路设计上就要考虑。使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间没有公共阻抗。
 
3)电容耦合:
 
又称电场耦合或静电耦合。是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耦合。
 
4)电磁感应耦合:
 
又称磁场耦合。是由于分布电磁感应而产生的耦合。
 
5)漏电耦合:
 
这种耦合是纯电阻性的,在绝缘不好时就会发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单片机系统硬件抗干扰常用方法实践(一)_鸿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