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癖:硬盘存储卡 | TechXav 中文网

02 四月 2010

存储卡大家想必都很熟悉。相机,手机, MP4 之间到处可以看到它的踪影。绝大多数人都会把存储卡和闪存联系在一起——存储卡使用的不就是闪存技术吗?但是你知道吗?在1999-2006年,内部使用了微型硬盘的 CF 卡曾经兴盛一时。是谁把硬盘缩到如此之小,它为什么会如此流行,又为什么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了呢?

把硬盘塞到存储卡里最初是 IBM 的主意。当时闪存容量还停留在以 MB 计算的年代,而且价格很贵。于是那些移动设备使用者就很不爽:要么就用装了笔记本硬盘的又大又沉,根本谈不上“移动”的“设备”;要么就忍受 32MB 的鸡肋容量。于是众多劳苦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哪位好心人哪家公司开发一个又小容量又大的存储设备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1999年, IBM 为世界带来了可以插进 CF II 存储卡口,又有 340MB 超大容量的微型硬盘(Microdrive)。这在当时可是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 CD 的 650MB 在当时可是叫做“海量”的啊。于是不出所料,微型硬盘当即大卖。

微型硬盘是长这样的: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微型硬盘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

大家都看出来了,这就是个小号的硬盘。但是这个硬盘与普通的硬盘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微型硬盘里那个1英寸直径的(盘子)盘片,是用玻璃做的,厚度还不到一根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在马达的驱动下,这张16克重的盘片会以 4500rpm 的速度旋转。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微型硬盘里的盘片惯性很小,所以马达半秒钟就可以把转速提升到额定转速。这样一来,微型硬盘就xx可以在闲置的时候让盘片停止旋转,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因为微型硬盘是用在移动设备上的,所以防震措施要比一般的硬盘更高级。所以下面向大家隆重介绍一般硬盘没有,只有微型硬盘才有的防震设备——橡皮垫。别小看了这4片橡皮垫,它极大的提升了微型硬盘的可靠性。

{dy}代微型硬盘有 170MB 和 340MB 两种型号,标称寻道时间 15ms ,平均延迟 6.7ms ,传输速率介于 32Mbps 和 49Mbps 之间。在这之后,512MB, 1GB, 2GB, 4GB 直到 20GB 的微型硬盘相继发行,生产微型硬盘的厂家也由 IBM 一家增加到了日立, GS Magic, 希捷和 Cornice 四家。

早起微型硬盘相比于闪存优势很明显——微型硬盘的容量大大高于闪存,价格却低于闪存(对此没有实感的可以参考硬盘与 SSD 的对比。),而且微型硬盘读写次数也比闪存多。于是很多受尽笔记本硬盘之苦的移动设备也纷纷改用微型硬盘,比如 iPod mini, HTC Athena, PalmOne LifeDrive, HP Photosmart 475 等等。

但是2006年之后,当大容量闪存开始普及,微型硬盘的各种缺点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耗电,不如闪存可靠性高,不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不如某些闪存快等等。所以微型硬盘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作者信息

郑重声明:资讯 【历史癖:硬盘存储卡 | TechXav 中文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