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PC A928技术与结构剖析_0117324_百度空间
     这次我们PNT编辑部拿到了讯怡的精英(ECS)DeskNote A928(即i-buddie4 A928)移动PC,产品所带的中(繁)、英、日、韩等国语言版本的快速安装手册过于简单,显然无法满足追求“Do It Yourself”精神的 DIYer的狂热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机器的配置与内部结构,于是就跟前些日子的XBOX一样,这台A928很快地被大卸八块,身首异处。

     热爱上网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中关村的ZOL评测室前不久已经拆卸过相同型号的产品(说不定就是这款),不过他们在拆下键盘之后就因为无从下手从而功败垂成。但对PNT的小编们来说,常年与硬件打交道已经让他们成为了“庖丁解牛”式的人物,于是很快地,A928变得支离破碎。这个过程如此之快,快得他们都忘了A928应该是什么样子,以至于{zh1}重新组装的时候反而遇到了麻烦——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表。

     拆解篇

     拆卸前的完整模样,看看这残破景象,还有我们努力工作的……

     现在先来讲讲简单的拆卸过程,给有此同好并在将来可能付诸实施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不拆?此款产品支持部分配件升级,{zh0}要学会了。

     拆解条件:小号的十字螺丝刀一把,{zh0}是前端带磁性的;普通一字螺丝刀一把;耐心若干,因为拆卸以及组装过程将颇为漫长;{zh0}2个人,可以有一个打打下手。

     拆解步骤:

     1.首先分离显示屏和主机。要注意的是显示屏的接线在主机内,需要先揭开电源开关位置的面板才能拔下。

     2.接下来取键盘,用一字螺丝刀就能完成,没有螺丝固定。要注意的是键盘与下面的接线要拔掉。

     3.现在是把面板取下来。完成的关键是要把A928翻过来,从后面下手。打开内存舱,取下内存条以及下面的屏蔽罩,把这里藏得很深的几个螺丝全部拧下来;如果正面所有能拧的螺丝都拧下来了,那么前面板肯定就能取下来了。

     4.把同时起着支撑作用的大的屏蔽板取下来,内部全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5.主板也可以取下来,只要把固定主板的所有螺丝拧下来就可以了。不过在此之前得把A928侧面固定COM口的螺丝拧下来。

      好啦,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拆解不难,难就难在重新组装起来。各种型号不同的螺丝肯定会把你弄晕;各类接线以及零件很容易就让你眼花缭乱,丢三落四。小编们拆卸用了1个小时,组装反而花了很长时间,好容易装好,结果发现还有零件没有放进去,只好重新来过……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拆解的时候要把零件以及螺丝的位置记清楚。

     配件篇

     在讲述A928内部结构之前,需要先对A928的主要配件做一解释。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了解A928的组成与硬件性能,另一方面,了解了配件,也就能对A928的结构布局有更深白勺理解。

     CPU:

     大家或许已经知道,移动PC采用的是传统的台式机CPU。虽然汛怡推出的{dy}款移动PC i-buddie A900采用的是C3移动型处理器,但在随后的A90l采用的就是Intel Celeron,接着就是这款采用Intel Pentium4的

DeskNoteA928。集成256KB on-die L2缓存,0.18u制程,实际上这是478针的Willamette核心P4,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该处理器性能并不是{zh0},但相比较早采用的C3以及Celeron处理器,性能却又提高不少。产品主频可选,我们这台是1.6GHz的。不过A928也可采用Northwood核心P4,为用户升级留下空间。

     内存:

     移动PC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台式机内存。这台A928配备了单条256MBDDR内存 (只有一个内存插槽,可接单条128MB或 512MB的DDR),同样是用户将来升级机器的一个方面。

     硬盘:

     移动PC的硬盘跟前面不同,采用的是笔记本的硬盘。出于成本考虑,A928所用的是9.5毫米、4200转的IBM笔记本硬盘,有10GB和20GB两种;但我们认为,如果考虑性能更多一点的话,还是5400RPM/12.5毫米硬盘比较好。

     芯片组:

     芯片组是大家对移动PCxx最多的部分,A928采用了集成度很高的 SiS650芯片组。我们都知道,SiS650芯片组主要由北桥芯片SiS650和南桥;芯片SiS961组成,支持DDR333/DDR266/PC133内存,{zg}可达3GB内存容量,支持新一代 Pentium4,并且以矽统独创的MuTIOL技术,提供高达533M/s的超高频宽与南桥SiS931相连。而且内部集成了矽统自行研发的 256bit2D\3D绘图芯片SiS315,并拥有高达 2GB/s的Ultra-AGPⅡ显示内存数据宽带:而南桥SiS961芯片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其中包括5.1声道的AC'97 2.2音效、10/100自适应以太网卡、v.90Modem、hoemPNA 2. 0、ATA100/66/33IDE、6组PCI插槽以及6组USB,在功能上强过以往的整合芯片组。

     不过DeskNoteA928有点不同,它采用的SiS650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HT7650(也就是SiS650),南桥芯片是HT7961(就是SiS961)。之所以现在改名字叫XP4 HT7 650(北桥)和XP4 HT7961,是因为SiS不愿意再支付给Intel高昂的专利授权费,因此改变芯片组的原有名称就成了SiS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视频和显卡:

     SiS650芯片组集成的绘图芯片SiS315完成了A928的视频与 2D\3D任务。

     SiS315的特性如下:

     高性能256位3D/128位2D图形引擎

     支持SiS“Ultra-AGPⅡ”技术,可支持到2GB数据传输率

     高级硬件加速,支持DVD回放

     超级AGP 4X界面,共享内存可达到64MB

     集成高性能333MHz RAMDAC,提供{zd0}2048X1536分辨率,真彩

     自带SiS301 LV芯片,支持TV-Out

     SiS315的显存共享于内存,{zd0}可到64MB DDR,能够满足通常的3D2D工作。

     显示器:

     15.0”XGA,TFT-LCD液晶显示器,支持1024X768解析度,这是A928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能实现“移动”的关键。

     其他主要配件:

     8X笔记本用DVD-ROM;Synapties触摸板,带上下滚动键;键盘;两个喇叭(试听过,品质不敢恭维);56K/V.90Modem (硬猫,插在MINIPCI插槽上),集成10/100Base-TLAN。

      结构篇

     了解了产品构成,接下来讲述其结构就要简单多啦。从外观看,银色的A928更像是一台笔{己本电脑,只是比普通的笔记本更厚更重(超过3公斤,主要是散热系统带来的后果),但偏偏不能叫NoteBook,非得是DeskNote,意即它兼有台式机和便携式电脑的共有特点。

     事实上,A928确实跟笔记本电脑不同,其{zd0}的不同在于:没有内置电池。这也是DeskNote架构的关键点。省去了电池,虽然对产品使用的灵活性有所降低,但带来的不仅是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整个结构的变化。去掉内置电池(其重量与体积一直是笔记本的负担),主机内的发热量降低,也增加了散热空间,散热要求与配件要求都可以降低,这使得DeskNote可以采用台式机的主板、CPU、内存,甚至可能硬盘(目前还没有),主机的散热系统也没有必要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的价格高昂的热导管散热系统,从而进一步使成本大大降低。

     下面我们1)~A928为例,来看看DeskNote的结构特点。

     如图17,这是从背面看几个主要部件的位置。用螺丝封闭的硬盘舱、内存舱和CPU舱都可以打开,采用传统台式机配件的内存和CPU使得一般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更换升级,这就是DeskNote宣称可以DIY的主要理由。CPU舱有一个散热器,如果要更换CPU还需要把它取下来。

     这是A928内部全貌。可以看出,虽然没有了电源,但是主机内结构依然相当紧凑,就连{wy}的扩展槽——MINIPCI槽都是那么小,而且与主板一体。用户如果想要改为别的PCI设备,就需要打开主机才能更换,不像硬盘、内存、CPU那样容易。

     现在来说说A928的散热体系。由于 A928采用发热量相当大的Willamette核心 P4作为处理器,这使得整个主机的散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散热体系的构成。

     CPU舱里的散热装置,这是专为CPU服务的,它的下面就是CPU和一个大风扇。

      这是主机背部的散热体系,中间一个风扇,周围是很大的散热片,被覆盖位置的下方是主板的南北桥芯片、电源控制区(这些都是热源)。右边就是CPU以及大风扇(智能调控)。

     由此可以看出散热体系的重点工作对象:CPU和芯片组。当整个主机被组装起来的时候,CPU旁边的大风扇同时还起着流通内外空气的作用。事实上,也就是这个地方还凉快一点(试用发现,一旦工作起来,电源接口附近最热,底部由于散热不佳,也很热,如果没有图示散热装置,后果不难想象。)

     DeskNote没有NoteBook常有的PCMCIA卡扩展槽,此外,由于它的机壳较大,可以实现机壳与主板分开制造;而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外壳与主板一体化制造,这使得DeskNote的生产成本降低很多。二者的共同点是:内部没有杂七杂八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整个结构紧凑,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这也是它们在结构上与台式机的差别之一。

     由于缺少内置电池支援,DeskNote将无法在户外办公,也就是说无法实现便携。不过现在据说已经提供有外接电池,当在户内办公时,直接利用电源;如果要外出,带上外接电池即可。从这一点来看,DeskNote似乎在向NoteBook看齐,不过DeskNote的价格优势将是 NoteBook很难做到的。

     总结

     与NoteBook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价格优势;相比传统台式机,体积小,更易携带,并继承了可以升级的优点,这一切,似乎预示了DeskNote在相当长 一段时间的市场里,依然具有生命力。



郑重声明:资讯 【移动PC A928技术与结构剖析_0117324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