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计量指标的临床意义_傲霜枝_百度空间
心电图机是描记心脏组织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的仪器,是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了解心电图的形成与心电信号的特点、心电图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心电图机计量指标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做好对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工作,保证心电图机的计量性能符合要求,使所记录的心电图能够真实地再现输入的心电信号的变化规律,以满足临床上对心脏疾病诊断的需要。一、心电图的形成与心电信号的特点1、心电图的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整块导电体称为容积导体。人体可以类似为一个均匀的容积导体,心脏是处于胸腔体内靠近中心偏左的位置,心脏在周期性活动中,伴随着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心电生理活动,心脏的心电生理活动可以看作一组电偶,这组电偶的大小、方向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电偶的电流流经人体的各个部位,在人体表面任何一点产生一个相应的变化的电位。心电图机就是把人体表面两个不同部位上变化的电位差即心电信号通过不同的导联拾取下来,再送到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然后通过记录器并在以一定速度运行的记录纸上描记出来的仪器。描记出来的波形就是心电图。2、心电信号的特点:(1)振幅非常微弱,0.1mV~4mV。(2)频率很低,0.05Hz~150Hz。由心电信号的频率响应特性可知,心电图的P波、Q波、R波、S波、T波及U波,都是由各种频率的正弦波组成。其中P波、T波和U波都是低频波,其基波频率仅为几个赫兹左右;而R波、Q波和S波在不同的导联组合内,其基波频率有时为20Hz~30Hz,有时为60Hz左右;在R波的尖锋处的基波频率有时高达100Hz,而P-R段,S-T段的基波频率不到1Hz。由于心电信号的特点,这就要求心电图机必须具有高灵敏度、超低频放大器的特点,才能保证心电信号得到有效的描记并保持不失真。同时由于心电信号的特点,也使得心电信号在记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具有同频段信号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干扰现象,使心电图波形淹没在干扰波形中,影响对心电图的正确诊断,常见的干扰现象有基线漂移,噪声,交流电的干扰。所以心电图机又要具有抗干扰的特殊结构。二、心电图的导联所谓导联,就是选用哪组电极组合通过导联线,将心电信号送到心电图机进行描记。1、常规12导联系统标准导联:Ⅰ、Ⅱ、Ⅲ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avL,avF单极胸导联:V1、V2、V3、V4、V5、V6 2、附加导联除常规12导联系统外,根据需要增加导联。V3R、V7、V8、V9等 三、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一台心电图机在结构上必须具有下列各组成部分:导联选择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记录器、走纸传动装置、电源、1mV定标电压。心电信号通过电极、导联线,由导联选择器选择后,进入具有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主要是由差分放大器组成,差分放大器的作用是提高共模抑制比,减少干扰信号同时放大心电信号,放大为20倍左右;前置放大器中设有1mV定标信号发生器。主放大器对心电信号的电压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并进行功率放大,把心电信号的电压变为驱动电流,驱动电流驱动记录器,并在以一定速度运行的记录纸上描记出随心电信号变化的波形,即心电图。走纸传动装置使记录纸以一定的速度运行,电源为电路提供各种稳定的工作电压。四、心电图机计量指标的临床意义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心脏在周期性活动中,伴随着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心电生理活动,心电生理活动是心脏活动的基础。这种心电生理活动在人体表面产生微弱的低频的变化的电位,这种变化的电位同心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不能对这种变化的电位进行直接的分析,而是通过心电图机以不同的导联拾取这种变化的电位差即心电信号,经过放大并在时间轴上展开,形成心电图,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了解心脏的活动情况,为临床上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只有保证心电图机的计量性能符合要求,才能保障所记录的心电图能够真实地再现输入的心电信号的变化规律,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心电图主要技术参数心电图的两个主要技术参数是心电图波形的幅度和时间,在心电图记录纸上表示为:横轴代表波形时间,当标准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1mm代表0.04s 。纵轴代表波形幅度,当标准灵敏度为10mm/mV时,每lmm代表0.1mV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如下图所示:[b]心电图的典型波形:P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 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所产生。正常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zg}幅度不超过2.5mm。QRS波群:反映左 、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的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zg}不超过0.10s。T波: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在R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波不应低于R波1/10。U波:位于T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在探讨之中。心电图的典型间期和典型段P—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代表从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这一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正常P—R间期为0.12s~0.20s。QRS间期:从Q波开始至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代表两侧心室肌(包括心室间隔肌)的电激动过程。S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0.05mV。PR段:从 P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QRS波群起点。同样,这一段正常人也是接近基线的。QT间期: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相隔的时间。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正常情况下 Q-T间期的时间不大于0.4s。心电图波形与计量指标的关系波形幅度准确:电压测量、定标电压、灵敏度波形时间准确:时间间隔、时标、记录速度波形不失真:幅频特性、过冲、时间常数放大质量优:耐极化电压、噪声、共模抑制比、基线漂移、输入阻抗记录器质量优:滞后、基线宽度影响幅度准确度的指标电压测量:{zd0}允许误差 ±10(1+U/Ui)%
其中U按JJG543-96第9页表5
电图机:U=0.1mV内定标电压:心电:{zd0}允许误差±5%灵敏度:各挡{zd0}允许误差±5%
其中:内定标电压、灵敏度是电压测量的主要不确定度源。

影响时间准确度的指标
时间间隔: 心电图机:{zd0}允许误差±10(1+T/Ti)%
(规程第10页表7)
心电图机:T=0.06s时标:{zd0}允许误差±5%走纸速度:各挡{zd0}允许误差±5%※其中:走纸速度是时间间隔、时标的主要误差源。保证波形不失真的参数幅频特性:心电:1~60Hz,
{zd0}允许误差-10%~+5%
过冲:不大于15%时间常数 :心电:不小于3.2s※其中:过冲影响幅频特性高频特性;时间常数影响幅频特性低频特性反映放大器特性的指标耐极化电压: 幅度相对变化(与未加极化电压时相比){zd0}允许偏差±5%噪声:心电:不大于15μV(峰峰值)共模抑制比:心电:各导联不小于89dB基线漂移:心电:不大于5mm输入阻抗:心电:不小于 2.5MΩ反映记录器机械特性的指标滞后:纪录系统滞后不大于0.5mm基线宽度:心电:不大于1mm总之,心电图机计量指标反映并满足了临床诊断上对心电图波形的技术要求。在临床上,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心电图机是急诊必备仪器,必须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心电图机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合格的心电图机才能够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方可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的心电图机应該停止使用。使用检定不合格的心电图机记录的心电图,在临床上,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人的xx,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郑重声明:资讯 【心电图机计量指标的临床意义_傲霜枝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