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十年前的票证生活

谈三十年前的票证生活

2010-04-02 07:30:07 阅读7 评论0 字号:

袁天沛

最近电视上老谈改革开放这个题材,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仔细回想一下,这三十年发生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根本想像不到三十年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对我们谈论的改革话题也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作为历史,我们一定应该知道这个时代的特点,也应该对形成这段历史的原因进行思考。从历史特点来说,我们可以说些实话,可以将这段的生活称为是“票证时代”,但是对于历史的思考这个话题,应该是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责任了。

 

三十年前的生活就是票证年代。那些年代的特点就是一切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掌控之下。那些年代,几乎一切都需要票证,没有票证,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寸步难行,无法生存。

 

三十多年前,在湖北生活的时候,每到北京探亲时,同事和朋友让我带买最多的就是红糖,肥皂和洗衣粉。最多一次我带了20斤红糖,辛辛苦苦从北京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在乘船到阳新。真是累极了。

 

在计划经济时期,表面上是一切都在计划中,一般人所知道的票证,无非就是粮票、布票、棉花票、油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烟票、酒票、糖票等,那些年代真实票证的琐屑、细致却决非现代人能够想象。当时各地xxxx证品种、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以北京为例,发行有粮票、油票、布票、肉票、鞋票、蛋票、糕点票、副食票、针织品票等,以及购货本、煤油证、购煤卡等凭票供应的商品高达102种。

 

这时全国各地吃、穿、用无所不xx,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统统纳入限量定时供应,连调味品味精、葱、姜、醋也不例外。甚至连板凳、雨伞、鞋袜、草席、灯泡、牙膏都得凭票供应,有些城市还发行过抹布、卫生纸、手帕票,还有搪瓷杯、热水、电池票等

 

就粮票而言,细分起来,就分为粗粮票、面粉票和大米票等,粮票按照户口根据年龄、性别、工种等按月发放,发得到粮票的就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粮票分为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没有粮票,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吃的。那些年代,几乎没有酒店饭店大排挡,一座城市只有很少的几家国营食堂,买任何吃的都必须要粮票。那些年代,粮票可以当钱使。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北京粮票卖到每斤三块钱,全国粮票卖到每斤四块钱,那些年代很少奶粉,婴儿一般会发奶证。奶证之外,还有代乳粉票和糖票,一个月发一次。所谓代乳粉是由黄豆粉、大米粉以及少许奶粉搀兑而成。那些年代,代乳粉外,还有人造肉等,听起来令人莫名其妙。

 

 

粮食之外,就是副食,那些年代,副食票多的简直匪夷所思。买肉要肉票,肉票每月发一次,也是根据年龄、性别、工种来决定每个月吃肉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每张肉票在三两到半斤之间,每个人每月供应的肉很少超过半斤。在湖北时候,一般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每逢吃肉,食堂早早的就排上队,和过年一样。

上世纪六十年代,蔬菜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对居民实行凭票限量供应,五花八门的蔬菜票令人欲哭无泪,特别辛酸!蔬菜票一般每月二两,主要蔬菜是萝卜、土豆、白菜,以土豆居多。买大葱需要葱票,北方人过冬喜欢吃的大白菜也要凭票供应,每户供应在十斤之内。鸡蛋、糖、瓜子、花生、食用油、盐、粉条、粉丝、饼干、糕点、茶叶等都要凭票证供应,数量少的可怜。比如瓜子、花生、粉条等过年才供应几两。

 

吃的如此,用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布票是按人头发的,最少的时候,每人每年四尺五寸,刚好够打补丁用,怪不得那些年代人很难有新衣裳穿。就是到裁缝铺缝补衣裳,也是按照补丁大小收布票和钱。布票之外,还有棉花票、绒衣票、汗衫票、背心票、裤衩票、胶鞋票、棉鞋票等。

这些票证之外,还有过肥皂票、火柴票、烟筒票、铁炉子票、铁锅票、铝壶票、生炉子用的“劈柴票”和“炭煤票”。大衣柜票、大木箱子票、木床票、圆桌票、闹钟票、手表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已经到了无处不需要票证的地步。当时很多人结婚后一般买不了家具,拿结婚证去领取家具的票,但是要到商店登记排队,等买上家具时,等家具店通知,来货之后到商店交钱取货,家具也没有挑的可能,拿到什么就是什么,那时结婚讲多少条腿,这个腿就指床腿4个,大衣柜腿4个,桌子腿4个,椅子腿4个,最简单的就是16条腿,一般要24或36条腿。等家具全买到以后再真正结婚,这时间要经历一年左右。

 

票证之外,还有一种“工业券”,“工业券”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票证。凭票证之外的所有商品都需要按“工业券”购买,“工业券”的购买范围很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工业券”采取配给制,按照工资计算,每二十块钱的工资配给一张“工业券”。而这些,只是城市户口人的待遇,对于没有这些简陋计划供应的农村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则更加悲惨。

 

以下这些就是当时的各种票证。

 

一、肉类:猪肉、牛肉、羊肉、清真牛羊肉、荤食票、猪肝、猪骨头、排骨腔骨票.


二、蛋类:鸡蛋、鸭蛋、松花蛋票


三、糖奶:红糖、白糖、沙糖、牛奶票、水果糖、


四、食品:糕点、点心、饼干票、食品票、粉丝、粉条、副食品、熟食、月饼票.


五 豆类:黄豆、豆腐、豆干、豆浆、油条、豆制品票


六、蔬菜:菜票、白菜、萝卜、大葱、山药、生姜、辣椒、马铃薯、花生票


七 鱼禽:鲜鱼、带鱼、三鸟(鸡、鸭、鹅)、冻禽、拷鸡、母鸡、鸡爪票


八妇幼老干部:产妇票、产妇纸、月经带、婴儿优供票、老干部照顾票


九节日xx:节假日票、味精、啤酒、白酒、黄酒、年糕、海带、海蛰、干菜、蜜饯、水果、苹果、木瓜票、黑枣、干果、蛋品、节日卷烟、灌头制品券、百页、油面团、豆芽、馓子面、油面筋、油生腐、打糖票、花生票


十五谷杂糖:玉米、小米、赤豆、黄豆、豆面、薯干、山药、鲜山芋、山芋渣、山芋干、蕃薯、白薯、鲜召、芝麻、玉米惨、碎米、杌米、籼米、粳米票


十一盐醋酱碱:食盐、碘盐、山西醋、酱油、面酱、酱渣、碱粉票、


十二烟酒茶:纸烟、旅客烟票、烟叶、凭票换新烟证、火柴、酒、黄酒、白酒、土酒、米糟、茶叶票


十三煤气水电:煤票、炭票、劈柴票、烟筒、柴油、煤油、煤油灯、液化气、供气票、电票、水票、冰票


十四 肥皂牙膏:肥皂、洗衣粉(膏)、洗涤剂、香皂、牙膏票


十五衣袜鞋帽床上用品:绒衣、绒裤、棉毯、网套、床单、枕巾、毛线、鞋票、布鞋、胶鞋、皮鞋、水(雨)鞋、马靴、塑料鞋、草鞋、童鞋、袜子、游泳衣、解放帽、斗笠、纱手套、耳捂、矾布口袋票


十六商品:手帕、毛巾、抹布、卫生纸、电池、搪瓷口杯、砂药罐、面盆、热水瓶、学生本子、雨伞草席铁锅票、灯泡、塑料布、竹筷、铁锁票


十七电器车辆:电冰箱、洗衣机、洗衣板、彩电、空调、电扇、收录机、缝纫机、钟表、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票


十八箱柜木器:衣箱、樟木脑、大衣柜、双开衣柜、圆桌、板凳、修纱窗票、木水桶、抗洪麻袋票


十九建材:钢材、铜、铝、铅、木材、竹子、石灰、玻璃、元钉、钉线票


二十农药农具:氮肥、尿素、火药票、农药、六六六粉、肥饼、棉饼、大粪、粪桶、木马桶、绿化麦草、蚕茧、环保卫生票、镰刀、扁担、蓑衣、铁锹、扬筅、竹鸡笼票


二十一 本证折:购货本、购粮证、购气证、购煤证、战备节粮存折


二十二、粮油供应帮困卡(北京现改为供应人民币)、抗洪救灾票.


二十三、其他:理发、光头、刮脸、洗澡票、洗衣票。

 

这些票证的结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看看这些票证还很有意思,回想那时走过的市场经济之路,有甜有苦又有酸。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谈三十年前的票证生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